书城文化爱恨交织话烟草
2793600000024

第24章 烟闻轶事(1)

中国烟草之最

最早的卷烟厂——美商老晋隆洋行卷烟厂,1891年开办于天津。

最早的民族资本的卷烟厂——湖北宜昌茂大卷叶烟制造所,1899年由广东商人兴办于宜昌。

最早的民族资本的机制卷烟厂——北洋烟草公司,1902由清朝直隶政府和天津、北京商人集资办于天津。

最早的烟草机械厂——英美烟草公司浦东厂铜匠间,1916年开办于上海。

最早的烟叶复烤厂——山东二十里铺烤烟厂,1917年英美烟草公司于山东兴办。

最早的铝箔纸生产厂——英商中国包装品有限公司浦东厂,1922年开办于上海。

最早的卷烟印刷厂——英美烟草公司浦东印刷厂,1919年开办于上海。

最早的卷烟纸生产厂——民丰造纸厂,中国商人竺梅先、金润痒于1927年购进嘉兴禾丰造纸厂,并改名为民丰造纸厂。1935年,经工程师褚风章、陈晓岚与奥地利工程师恩槎共同研制出“船牌”卷烟纸。翌年经国民政府工商部批准,享有卷烟纸制造专利权。

最早成立的烟草专卖局——1942年在重庆成立的烟草专卖局。

解放前最大的外商烟草企业——驻华英美烟公司,其在中国各地有11个卷烟厂、6个烤烟厂。

解放前最大的民族资本的烟草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05年由华侨商人简照南兴办。该公司先后在上海、香港、汉口、广州、重庆等地设立烟厂,并开展印刷、选纸、制罐等业务,在河南许昌、山东坊子等地设收烟厂和复烤厂。

第一家建立卷烟出口专门车间的烟草企业——昆明卷烟厂1988年设立专门车间生产出口日本的“三七”疗效型卷烟。

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华美卷烟有限公司,1986年9月4日,由厦门卷烟厂、厦门经济特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和美国雷诺士、纳贝斯市(中国)有限公司,1988年10月28日正式投产。

第一家醋酸纤维生产厂——中美合资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由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苏省公司与美国赫斯特.塞拉尼斯公司联合兴建,1990年5月15日正式开业。

第一家聚丙烯过滤嘴丝束生产厂——无锡市全成纤维总厂1988年9月6日,通过江苏省科委组织鉴定。同年12月10日,又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新产品鉴定,成为我国首先生产烟用聚丙烯过滤嘴 丝束的定点厂家。

最大的卷烟厂——玉溪卷烟厂,在******经济发展中心《管理世界》中国企业评价中心1987年、1988年、1989年中国最大企业评价中,均列烟草行业之首。

最大雪茄烟生产厂——四川省什邡烟厂,诞生于1918年,也是目前国内生产雪茄烟最早的厂家之一,年产量达20万箱。

最大的烟叶复烤厂——山东省潍坊烟叶复烤厂,原为英美烟公司二十里铺复烤厂(见前),“七五”之后,年复烤烟叶达60万担。

最早成立的乡镇级烤烟协会——于1990年成立的云南弥勒虹溪镇烤烟协会,有会员100多人。

首批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的卷烟厂——上海、杭州、长沙、玉溪、龙岩等5家卷烟厂,于1988年经国家级评审,被评定为国家二级企业。

中国唯一的鼻烟生产厂——四川省西昌鼻烟厂,于1986年试生产。

最早的卷烟工业印刷厂——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始建于1930年,前身为英美烟公司印刷厂。

名牌最多的卷烟厂——云南省玉溪卷烟厂,生产12个牌号,其中“红塔山”牌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阿诗玛”、“恭贺新禧”、过滤嘴“红梅”荣获全国烟草行业优质产品;“玉溪”、“新兴”、精“红梅”、嘴“翡翠”、“金沙江”获云南省优质产品,优质品占总产量81%。

最大的省级烟草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辖17个烟草分公司,119个县公司,16家国家定点卷烟厂,30家卷烟复烤厂,全公司职工达5万余人。

第一家全部生产甲级滤嘴烟的卷烟厂——深圳卷烟厂,1988年9月开工。

出口品种最多的卷烟厂——北京卷烟厂出口卷烟达4个牌号(金健、长乐R、中南海、北京)8种规格。1988年前占全国出口量的一半。

第一家烟草储运专业公司——上海市烟草储运公司,于1986年12月成立。

第一家集技工贸为一体的香料公司——海南宝路国际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由中国烟草总公司及海南省公司、香港天利国际经贸公司筹建,1991年1月开业办公。

单品种出口创汇最高的卷烟厂——广州卷烟二厂,1990年直接出口“双喜”牌过滤嘴香烟18371箱,“羊城”牌过滤嘴香烟1600箱,出口创汇800万美元。

最早种植晒烟的地方——十六世纪明朝历万年间自菲律宾的品宋传入,并移植于福建漳州、臬州等地。

最早种植烤烟的地方——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在台湾省开始种植。

大陆最早种植烤烟的地方——1913年,英美烟公司在湖北的光化和老河口、山东的潍县坊子建立了美烟种子试验站,于翌年在坊子获得成功。

最早种植白肋烟的地方——1956年起先后在山东、湖北、广东、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广泛种植。

最早种植香料烟的地方——1951年在浙江省新昌县开种植。

最早获国际奖的烟烟叶——黄风晒烟,曾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和1927年太平洋博览会奖。

最早达到世界优质烟叶水平的县——河南宝丰县,该县是中美合作改进提高中国烟叶质量试点县,其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最大的烤烟基地——云南省曲靖地区,种植烤烟85万亩左右。年产烟叶20万担,约占全国的7%。

最大的白肋烟基地——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种植白肋烟20万亩以上,年产最近60万担,产量、质量居全国第一。

最大的香料烟基地——浙江省嵊县、新昌县,1987年两县收购烟叶1350吨。

最大的烟叶生产省份——河南省,常年种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产量8亿斤左右,其中40%外调。

最大的烤烟出口省份——山东省。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

最大的卷烟生产省份——云南省。1988年生产卷烟355万箱,产值29亿元,创税利31.5亿元,居全国之首。

最早输入中国的卷烟品种——“品海”牌10支装香烟,1889年由美国人菲里斯克带到上海试销。

最早自行生产的卷烟牌号——“龙球”牌香烟,由北洋烟草公司于1902年生产。

目前历史最久的卷烟牌号——“龙凤”牌、“阔佬”牌手工雪茄卷烟,起源于清朝光绪末年,目前由山东兖州雪茄烟厂生产。

最大的烟盒——四川什邡光明雪茄烟厂生产的“国宝”牌雪茄烟,烟盒长28厘米,宽10厘米,内装25支烟。

获国家最高荣誉的香烟——上海卷烟厂生产的84m“中华”牌过滤嘴香烟,1987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

最早的药物烟——南京卷烟厂生产的“洋金花”牌香烟,50年代受南京市药材公司委托以适量的洋金花等中药材配以烟叶卷成。

首次运用活性碳复合嘴棒的低焦油香烟——上海卷烟厂生产的“高乐”牌过滤嘴香烟。

首先运用水松纸激光打孔的香烟——北京卷烟厂1986年运用水松纸激光打孔技术生产出“金健”牌过滤嘴香烟。

近代最有名的卷烟——上海华成烟草股份公司生产的“美丽”牌香烟。1925年华成公司以上海一走红戏剧女演员剧照为装潢图案,因质高价廉,名声大噪。

中国最早介绍烟草的书籍——明朝张介宾的《景岳全书》。

中国最早记录引种烟草的著作——明朝姚旅的《露书》。

中国最早吟咏烟草的诗歌——明朝方文的《都下竹枝词》。

中国最早介绍鼻烟和鼻烟壶的著作——清朝王士桢的《香相笔记》。

中国最早的烟草专著——清朝汪师韩的《金丝录》。

中国最早研究鼻烟和鼻烟壶历史的专著——清朝赵之谦的《勇卢闲诘》。

中国最早的烟草诗专集——清朝朱履中的《淡巴菰百咏》。

中国最早介绍水烟袋的著作——清朝陆耀的《烟谱》。

中国早期最有影响的烟草专著——清朝陆耀的《烟谱》。

中国最早谈论卷烟和烟税的专著——清末秦辉祖的《烟草刍议》,1909年出版。

中国最早的卷烟诗——清朝张焘《津门杂记》录“前人”诗《烟卷》。

中国最早谈论烟草专卖的文章——清末盛宣怀的《臻载泽、绍英、陈帮瑞函》。

中国最早谈论烟税沿革及税收制度的著作——李国藻的《烟酒税法提纲》,1916年出版。

最早介绍英美烟公司在华情况的专著——《英美烟公司在华事迹纪略》,1925年。

最详细介绍英美烟公司在华情况的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1983年出版。

最详细介绍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史料——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1985年出版。

最早介绍制烟技术的专著——《制烟学》,1948年出版。

解放后最早介绍烟草行业史的著作——上海国营中华烟草公司编:《上海卷烟工业概况》,1950年。

解放后最早介绍厂史的资料——哈尔滨卷烟厂:《1904-1950年哈尔滨烟厂简史》,1957年。

中国最早介绍烟厂工人斗争史的著作——中国上海卷烟一厂委员会宣传部编:《战斗的五十年-上海卷烟一厂斗争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

最详尽论述鼻烟壶渊源、历史及影响的专著——朱培切、夏更起编著的《鼻烟壶史话》,1988年紫金城出版社出版。

最全面介绍烟草综合知识的读物——符树民编著的《烟草知识四百问》,1987年出版。

§§§第一部谈论、介绍烟草文化的著作——杨国安编著的《中国烟草文化集林》1990年出版。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大型烟标图样汇编——《中国烟标总汇》,1989年出版。

第一部载有烟草知识的台历读物——湖南省烟草学会及株州分会编辑的1991年《烟草台历》。

最早的烟草专业报纸——《北清烟报》,1916年。

最早的烟草专业刊物——《烟草》月刊,1947年2月创刊。

烟草行业最大的综合性专业刊物——《中国烟草工作》,1985年8月创刊。

第一份对外交流、宣传烟刊——《中外烟草》,1988年9月创刊。

烟草行业最大的科技刊物——《烟草科技》,1971年创刊。

烟草行业最大的烟草栽培、开发的综合性专业刊物——《中国烟草》。

最早一份地方性烟刊——《贵州烟草》,1972年创刊。

中国最早介绍烤烟及种植方法的专著——牛森的《美种烟叶指南》,1934年出版。

“司马光”牌香烟与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宋真宗天裕三年(1019年)10月18 日生于光州光山县。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知事。 司马光是北宋重要的政治家,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的 文学家。他自20岁起,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先后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 右谏议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等要职,卒赠温国公、 谥文正。

司马光从政近五十年,对北宋的国计民生、典章制度发表 过不少独特的见解。诸如虚心纳谏、崇尚务实、注意民心、知 人善用等治国主张,长期不懈地编纂《资治通鉴》,使其成为中 国古代史学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 自古光山山水素有“浮光熠彩”之誉,所以县名也以“光 山”命名。又因司马光在光山出生,故其父为其取名为“光”。 司马光为其出生地光山县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古往今来,光 山人民无不以此为自豪。对于司马光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光 山人自然给予更多的挚爱,自宋代以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 道、弄巷、水井、书院随处可见;为他建词立碑、题诗、作记, 更是代不乏人。

宋时,光山县署在东北大街(现司马光大道与正大街交叉 口的东段)的路北。明代初,县署迁移,遗址被改建为学宫 (现为司马光宾馆)。原署内有一口水井,司马光出生满三天时, 用这口井的水洗浴(光山当地风俗,叫“洗三”)。后来这口井 被叫做“司马光井”,简称“司马井”,迄今仍完好存在,另外, 世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为铭记我国历史上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光山卷烟 厂从1993年开始,就着手创意设计表现这一历史名人的香烟。 该厂新产品开发科的设计人员从《光山县志》和近千余幅司马 光古代肖像中遴选出最具代表特征的画像为商标蓝本,经过近 半年的艰辛工作,设计出以司马光肖像为主体的“司马光”牌香烟商标,1994年春,经国家商标管理局批准注册,同年春试 样投放市场。此烟投放市场后,得到了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欢 迎好评。

“楚相”牌香烟与楚相孙叔敖

河南淮滨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丞相孙叔敖的出生地。孙叔敖,字艾猎,曾在期思(今属淮滨县)地区征发民工,排除积水,又在雩楼(今河南商城)兴办灌溉,受到楚庄王的重视,任为令尹,又开凿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即其残存的一部分),蓄水灌田,发展农业生产,孙叔敖主持修建的历史上第一个水利工程期思陂,使年年涝患的湖泽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至今仍在受益,淮滨人为拥有这样的先祖而骄傲。在政治经济上,孙叔敖建典立规、秉公执法,为楚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他还鼎力辅助楚庄王,南征北战,披肝沥胆,终成霸业。楚庄三十六年(公元前597年),邲(今河南郑州东)之战时,助庄王指挥楚军,大胜晋兵。

孙叔敖是一位智慧型人物,历史上曾留下了“孙叔敖改车”、“嘱子选硗地”等极具智谋的故事。在淮滨孙叔敖的故里,还流传着孙叔敖幼时即有爱民之心的故事:当地有种传说,谁一旦看见两头蛇者必死。而孙叔敖便单寻这种蛇,一旦发现,便将蛇打死埋掉,为的是不让相信看见此蛇者必死的人再看见。此外,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他为相时乘的是木栈车,驾车的是老母马,吃的是粗米饼、青菜汤,冬天穿山羊皮袄,夏天穿粗布葛衣,一年四季,甚至面带饥色,死后更是无一遗产,并嘱儿孙安贫莫贪,以至于他的儿子以砍柴为生。

为纪念一代名相孙叔敖,位于楚相故里的淮滨卷烟厂,集二十多年的生产经验,精选三、贵、豫、鲁等上等烟叶,采用科学工艺配方,生产出香气浓郁、口味醇和、装潢古朴的“楚相”牌香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重要的是,当人们品着“楚相”议着楚相,便油然对“楚相”生出一份眷恋和敬意。

300年烟店话沧桑

中和烟铺(又称五甲子老烟铺)是天津最早的一家商店,也是经营时间最长的一家商店。其历经沧桑,经营不衰,确有一番不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