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恨交织话烟草
2793600000010

第10章 烟标欣赏(3)

除以上的两种“文赤壁”烟标外,红安卷烟厂还为薄沂“武赤壁”推出了一种版式烟标。这种赤壁烟标正版设计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蓝天、白云、碧水、白帆,长江没了往昔的波涛,赤壁没了往昔的“呼啸”。如此宁静的画面,使人感到“刀光剑影,鼓角铮鸣”、“樯橹灰飞烟灭”的战斗场面已不复存在;副版设计中的一尊周瑜石像,则使人倍感周郎的雄姿尚在,“赤壁之战”气势犹存。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6年。是年,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试图一统天下,孙刘联军拒曹于赤壁,周瑜采用孔明计谋,火烧曹军水寨,三江水战,“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一战,曹军大败,退守北方,从此奠定三鼎立之势。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力排众议,坚决果断,充分展示了他的将帅之才和雄图大略。当今卷烟市场竞争激烈,红安卷烟厂亦在新一轮“赤壁之战”中一展雄风。

“大联合”烟标

这是一枚由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出品的“大联合”牌香烟烟标。它的规格为9.5厘米×16.1厘米。烟标的顶部和底部约有0.3厘米的红道,两侧是1.8厘米的白色衬底,正标白色衬底的两侧有一对联似的红条幅,镂空的文字右边是:“革命的大团结”,左边是“革命的大联合”,中间有一红色的五角星以及白底和着浅黄色的光谱,光谱中有一红色的长方形,内有镂空的“大联合”及“大联合”的汉语拼音,往下是“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出品”款名。正副标之间又是一个红色的长方形,里面还是镂空的文字“大联合”。副标以红旗代替了红五角星,款名为汉语拼音。

“南京”牌系列烟标

“南京”牌香烟创牌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直沿用至今,为烟标爱好者青睐的一个系列收藏品种。

最早的“南京”牌在民国时期就有了。抗战胜利后,民国首都迁回南京,当时市内最大的“光明兄弟烟厂”推出了一种“南京”牌香烟,该烟为20支横软包装,白色底色,主图为淡赭色钢笔素描的中山陵,副图是建筑物上飘扬着旗帜;配以金边红线条,整个设计清爽淡雅,文字除副版中文牌名和厂名外全是英文。此标算得上是南京老烟标中的珍品了,也是第一代的“南京”牌烟标(如图)。

解放后,虽然“光明兄弟烟厂”仍在经营,但好像没有再生产“南京”牌,直到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光明兄弟烟厂”并入了南京卷烟厂前身“南京勤丰烟厂”。勤丰烟厂于1956年前后推出了新版“南京”牌香烟,红底色,饰以黄色线条的如意云纹和平鸽,以象征新中国保卫和平的决心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主、副版的“南京”牌名分别为方和圆的带阴影的白色美术字,此烟推出后便成为了南京的名烟。这是第二代“南京”。

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南京卷烟厂在第二代“南京”的基础上推出了第三代“南京”香烟。整体设计不变,纹饰全部变化,主图黄色线条纹为南京长江大桥,副图是建设场景,边饰改为了向日葵纹。厂名是“国营南京卷烟厂”。第三代“南京”的设计迄今仍在生产使用。

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卷烟厂曾推出了另一种设计的“南京”,白底色,图案为红黄色块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和新火车站,但此烟销售时间极短,估计是试制产品。应该算是第四代了。

进入20世纪90年代,香烟包装向高档化发展,南京卷烟厂也适时推出了第五代“南京”牌香烟,第五代“南京”为硬盒,整体设计比较简洁,主要图案为南京市的市徽“辟邪、城门、龙凤”,按不同档次底色不同,有的配有暗云纹,大致有绿、金、紫红、红等几种,其中紫红和红两种是高级品,销量非常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五代“南京”牌烟标,其第一代烟标已是可遇不可求了。“南京”牌系列烟标有十多种,加上细小差别约有三十多种,成了系列烟标收藏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哈德门”香烟的由来

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哈德门在北京十分驰名,外国人多称为“哈达门”香烟是由英商设计,于1924年在我国注册的。“HATAMEN”作为哈德门(哈达门)的英文名称,与烟标中部的英文“CIGARETTES”(卷烟)相呼应。1951年8月,由于各种原因,该商标上的英文被全部取消。在此之前,“哈德门”香烟的生产厂家名称几经变动,哈德门烟标的下部曾分别出现过“大英烟草有限公司”、“颐中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等的英文名称,商标设计也有过细微的改动,但“HATAMEN”作为“哈德门”(哈达门)的英文习惯用法,却一直沿袭下来。

1922年,青岛卷烟厂决定恢复“哈德门”香烟的生产,并对“哈德门”的商标进行了技术性的处理,重新启用了“HATAMEN”这一标记。

香烟牌号典故

1.“紫禁城”

北京卷烟厂产品,竖式嘴烟,正副图样相同,为一25mm烫金城墙与角楼,图案熠熠生辉。紫禁城即北京故宫的旧称。在北京市中心,明清两代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明永乐时建筑而成,它的前面就是举世闻名的天安门。

2.“花城”

河南洛阳卷烟厂产品,有竖式普标、嘴标、横标、套标,有多种版式,图案各异,大多以牡丹花为主图,底色有红、绿、黄等多色。套标为竖式嘴标,正、副版各有一种名贵牡丹品种。套标共有十种:酒醉贵妃、火炼金丹、花红重楼、烟绒紫、凌花晓翠、胡红、紫宝冠、白雪塔、红莲满塘、露珠粉。自唐朝以来,洛阳即为牡丹盛产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一年一度的牡丹盛会,更把洛阳“花城”美名扬誉海内外。

3.“蓬莱阁”

烟台卷烟厂产品,竖式普标、横式嘴标,各式烟标主题图案相同,均为圆形蓬莱阁照片,主图外圈有金、银、褐之分。还有一种主图照片为深黄色的卡标。蓬莱阁位于山东省蓬莱县城北1公里丹崖山巅,始建于宋朝嘉祐年间,由蓬莱阁、三清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部分组成,下临大海,相传神话“八仙过海”就是在蓬莱阁下仙人桥处入海的。

4.“天坛”

北京卷烟厂产品,竖式嘴标,白色烫金印制。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处,永安门大街路东。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为明清两代帝国祭天祈谷之处,有垣墙两重,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5.“天山”

新疆卷烟厂产品。天山是世界著名的山系之一,横亘于新疆中部,全长2500公里,是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海拔7435米的托木尔峰为天山最高峰。天山又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区,其冰井、冰洞、冰塔林等景观构成一座固体水库,也是西北重要林区及高山牧场。

6.“天池”

新疆卷烟厂产品。天池是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坐落于天山东段博格达峰下,海拔1980米,由清代大臣明亮所书的《灵山天池阮凿水渠碑记》中“见神池浩淼如天境浮空”而得名。天池位于新疆阜康市境内,距乌鲁木齐市90公里,是旅游消夏的圣地,享有“天山明珠”美誉,是全国重点名胜风景区。

7.“九龙壁”

山东滕州卷烟厂产品,竖式普标,正图为九龙壁全景图,副图为盘龙出海喷水图。我国九龙壁有两处,一处位于北京北海,一处位于山西大同城区东街,均建于明代。全壁共有九条腾跃的海龙,造型栩栩如生,工艺精湛绝伦,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8.“南天门”

山东滕州卷烟厂产品,横式嘴标,兰白色,整幅画面为群山浮云,泰山雄姿呈现眼前,烟标设计为泼墨重彩的国画。南天门又称三天门,是泰山的最后一道门户,建于元朝中统五年,门下便是有名的“泰山十八盘”。登上南天门,风光无限。

9.“八喜”

山东青州卷烟厂产品。1993年,青州烟厂提出“南有红塔山,北有八喜烟”的宣传促销口号,推出了“八喜”香烟,但怎样诠释“八喜”实在难以确定,于是通过征集的方式,最终选中了八句吉祥语,印于包装折口处。“八喜”为: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升官又进爵;财源纷纷至;家和体魄健;尽享天伦日。

“万宝路”的由来及意义

1847年,菲利浦.莫里斯在伦敦邦德大街开办了烟草销售商店,30年后发展为公司。在父子俩的苦心经营下,先后推出了几种名牌香烟,这些名牌都带有“高贵”的内涵。“Blues”暗示贵族血统;“Cambridge”取自伦敦区地名;“Derby”代表上流社会热衷的赛马会;“Mariborough”是指马尔博罗市的地名,该城是以菲利浦.莫里斯的好友马尔博罗公爵的封号命名的。因为公爵一直寿命和支持菲利浦.莫里斯公司,为感谢公爵,就将其封号(也是市名)作为香烟商标的一个名称。出乎意料,该种品牌的香烟销量在当时最大。不过,当时的这些香烟品牌都是很清淡的女士香烟。

1924年,菲利浦.莫里斯公司迁往美国弗吉尼亚里士满市。当时上市的仍然是专为女士生产的香烟,烟味清淡,包装文雅,烟嘴也被做成红色的,便于吸烟的女士掩盖唇膏可能留下不雅观的红印。1930年后,该公司意识到香烟的主要市场还是男性烟民,便决定生产男士香烟。但当时美国男士香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何独树一帜赢得男性消费者,在香烟品质一样或上乘的情况下,关键就在于牌子了。

小菲利浦.莫里斯为设计出一个新的香烟品牌,在办公室挖空心思地想了好几天。有一次,他无意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美国地图,其中有一个似曾相识的地名,这就是Marlboro。这一地名恰好与公司在英国最畅销的“Marlborough”牌号同名。他一阵狂喜,马上记下了这个地名,把它选为新推出的香烟商标名称。

昔日的人名、地名,从此以后成了世界最昂贵的“Marboro”香烟品牌。

日本著名的“七星”烟标

“七星”牌香烟是日本国际烟草株式会社的“扛鼎之作”,在全球烟草界,它与“555”、“万宝路”等名牌以各自特有的品味称雄世界,在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殊荣。

“7”这个阿拉伯数字在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中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民间把每年一月七日专称谓七日正月,并在家里布置七福神等吉祥装饰物祷敬诸神以祈福祉。用“七星”做标名,可否理解为七福之星既是生活平安幸福的象征,又同样是企业和品牌兴旺发达的寓意呢?也许这就是“七星”牌烟标设计的创意之所在罢。

以大面积白色作为主体视觉语言的一部分,兼以欧美设计用抽象的点、线、面及色形构成风格相融合的设计方法,既保留了民族的审美思想、审美情趣和文化个性,又不失其设计的现代感、时代感,这既是“七星”烟标的设计特色,也是日本商品包装装潢设计的特征之一。

烟标的形象设计在“7”和“星”上做文章,从构图上看,该烟标一反欧美设计的古典对称式,采用竖线、块面分割,3/4标面由小五角星规则地组成淡灰色的色块,色块中由同明度的黄色以等大的五角星巧妙地组成“7”的字样,犹如吴空群星闪烁,若隐若现,不失朦胧之美。烟标左侧用占整个画面1/4的位置经营品牌名称,且以竖式排列,可谓构思之巧、匠心独运、形式新颖。“七星”英文牌名字体造型既精巧俊秀,又不失刚拔挺峻之美。更值品味之处在“MILD”与“SEVEN”之间,两小排横式外文与竖式名称形成横与竖、大与小、远与近、雄浑与优美的对比,并与右侧灰面底部横排黑色外文遥相呼应,此乃诗中之眼,画中点睛之笔。烟盒封签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深灰色衬以白色小星,不但与整体协调统一,而且与黑色标名以及灰面、白底色形成不同层次的节奏韵律,使烟标色彩语言以素雅取胜。综观整个烟标,其设计风格清馨素雅,恬淡自然,从中既可看到欧美现代商标设计之思想,也可窥见日本文化中积淀的中国儒、释、道精神之一斑。

“沙漠之舟”话“骆驼”

“骆驼”烟标上那昂首向天、傲视天外的骆驼形象曾使无数的“骆驼”迷为之倾倒、它在竞争激烈的烟草行业中盛名不衰,傲视群雄。因为“骆驼”香烟拥有品质上乘的烟草、驰名世界的商标和名列前茅的销售量。

1907年,在土耳其墨海滨,一个游客打扮的老人正在沙滩上信步漫游。他为这充满东方情调的美景所感染,脸上露出笑容,却也掩不住他心中的忧虑与惆怅。这位老人就是美国雷诺兹烟草公司的创始人R.J.雷诺兹。30多年前,他在北卡罗纳州的云丝顿市创建了烟草公司,安安稳稳地做了几十年生意。但公司现在却陷入了困境,许多老顾主离他而去,仓库中的香烟也已经积压了许多。他独自一个人来到土耳其,希望所有的烦恼都被那清凉的海风吹得干干净净,更希望在盛产烟草的土耳其海滨能有所收获。

突然,一阵清脆的骆驼铃声打断了他的沉思,雷诺兹抬起头来,看见不远处有一支骆驼队经过,巨大的骆驼高昂着头,一副傲视不驯的样子,显得那样威武高贵。“沙漠之舟”的独特形象给雷诺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且经过雷诺兹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良种烟草“艾尔伯亲王”,这是土耳其烟农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出来的香气浓郁的最新品种。雷诺兹知道,仅仅有良种烟草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响亮的引人注目的商标,海滨上经过的骆驼形象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1913年,云丝顿市中心广场的巨大广告上有一副充满东方情调的图案:一望无际的沙海、埃及金字塔、青翠的棕榈树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头昂首天外、傲视世间的大骆驼。广告牌上有一行大字:“著名的巴纳姆和贝利马戏团即将来云丝顿演出,神秘的骆驼要来了”。大街小巷也到处张贴着骆驼画像和写着“骆驼、骆驼来了”等字样的广告和标语,令市民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马戏团的演出非常成功,特别是骆驼的精彩表演征服了所有的观众。雷诺兹又不失时机地向在场的观众免费赠送新产品“骆驼”香烟。许多没有得到香烟的人也聚在雷诺兹公司门前,高喊“我们要骆驼”。以后,“骆驼”香烟的名声不胫而走,很快成为世人皆知的香烟。

“骆驼”香烟驰名于世,不仅因其上佳的品质,还在于“骆驼”烟标的独特设计。它的底色为黄色,就如浩瀚无边的沙漠,再加上背景图案中的金字塔和棕榈树,使“骆驼”香烟的外观设计充满神秘的东方情调。而烟标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那驻足沙海、昂首天外、傲视世俗的骆驼。正是这“沙漠之舟”才成为“骆驼”香烟的标志,使得“骆驼”香烟闻名于世。

“骆驼”问世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了,它是世界名牌香烟中的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