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揭秘明十三陵
2792200000021

第21章 帝陵拾遗(8)

十三陵周围的群山,统称燕山.本来每座山头都有自己的名字,因皇帝在这里修陵为了吉祥,多将原来的名字改掉,当地的老百姓也根据自己的好恶,也起了一些新的名字.这样一来,十三陵诸山之名,就大有说道了.

以长陵的黄土山为例,就是一座黄土山,江西术士廖均卿则大侃其辞:“堪建陵基者,为昌平州东黄土山一十八道岭峰美丽,真堪陵室根基,其脉天皇出世势,山势高大巍峨,势若鸾翔而起,石骨、尖顶,形如熊熊火焰,三峰相排耸壑凌霄,而中峰尤高,称为三台华盖,拱帝座以弥高,四辅紫微。面坎宫而作极。”云云。虽不免夸大其词,但按古代流行的风水论去衡量,天寿山称得上是个布局完美、理气诸吉皆备,非常难得的吉地。

天寿山主峰在长陵墓冢身后,挺拔巍峨,如果局部的观看看不出什么门道,如果晴日里登高远望就可一览全貌。天寿山两侧有东西二峰相左,向左右绵延一十八道山岭铺排若屏。三峰之前有父母山,结穴山盘阶而下,左右两道水系若天河从天而降在陵左形成一系,山水相环,左右为龙虎二砂,真若天赐吉壤。凡来过十三陵的人都为此发出感叹,这皇帝老子真会找地方!

在陵区的入口处,大宫门左有虎山,右有龙山,龙虎把门可谓寓意至深。在石象生以左有案山一座,因山上蝎子诸多,老百姓称之为蝎子山。到了七孔桥,沿水系顺流而下,左为巍巍蟒山,右为宝山、蒋山、汗包山,老百姓称此山为“燎汗包子”,每逢干旱之际,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抬着五供,敲锣打鼓来到这里,祈雨祭天,象征性的在山上点起篝火,如山头发潮,即有雨将至。

蟒山向东有沟岭相连,依次为江水沟、北碴、骆驼鞍子、大北坞、白石沟、黄石碴。在蟒山与汗包山之间有一小山老百姓称之为小孤山,也称天地山。像激流中的砥柱镇守其中。明嘉靖时修圣迹亭一座,清时被毁。十三陵水库修成后此山浮游水中,按原来的格局重修了亭台楼阁,遇有大雾,山水古阁若隐若现,惋若水中仙境一般。水系向东流至九龙山,山上有山泉一眼,泉水充沛,上修九龙池,庙宇一座,泉水与十三陵水系连为一体,泊泊流向远方。

陵区高大庞横当属蟒山,它于东南向西北蜿蜒十余里,最高点达三百多米,翠柏青松药材满山,山上泉水常年不断,西北与德、永陵的山系相连。山颠曾有寺庙一座,现已不复存在。据说古时常有巨蟒出没故称蟒山。

长陵后面的山,本名黄土山,当年朱棣来此选择陵址时,在山下饮酒作乐,那天恰值他的生日,百官祝寿,为讨他喜欢,就称此山为天寿山。朱棣十分高兴就封此山为天寿山。

永陵后面的山,当地称十八道岭,实际是长陵后山的延续,因德陵在永陵陵后,所以亦同属一脉。世宗陵址选在此山下。他说:天寿山是指长陵的山,这里也称天寿山是不对的,各山丘都应该有自己的名字。于是他将此山改名为阳翠岭。

仁宗的献陵,祾恩殿与内红门之间隔着一个小山包,当地人传说仁宗好色乱伦。建陵时屯积一山名为遮羞。其实是设计者尊崇风水之说,怕伤了龙脉,没敢铲平而留下来的。它形似几案,因而皇家称它为御案山。献陵位于长陵之右,天寿山西岭之前,东距长陵0.5公里,陵后的山为天寿山一脉。

宪宗的茂陵,建筑在聚宝山下,当地老百姓管它叫鹰嘴山。这源于宪宗宠爱比他大十五岁的万贵妃,他为了满足万贵妃的私欲,不惜重价向全国摊派征鹰任务,重扰百姓。鹰嘴山之称,体现了老百姓对宪宗的嘲讽和憎恶。

明孝宗朱祐樘在位十八年,一生不立嫔妃,喜好文墨,在明代诸皇帝中政绩卓著,老百姓也没什麽恶感,他的泰陵在史家山下,因三峰交错,形如笔架,老百姓即将山后的山峰叫做笔架山,山前原有一小泉流成的水池,人称洗墨池。

明武宗朱厚照是一个荒淫无耻的皇帝,他继位不久就为自己修建****“豹房”,又经常以巡幸为名,外出寻找美女作乐,骚扰民间,甚至夜入民宅,为百姓所不耻,最后死于****中。他的康陵在金岭山下,陵前还修了一个百花园。当地人称金岭山为八宝莲花山又称恋花山这是对武宗一生寻花问柳的丑行的讽刺。

明宣宗朱瞻基的景陵位于长陵之左,天寿山东峰之前,西距长陵约0。75公里,陵后的山名又称黑山。

明英宗朱祁镇的裕陵位于献陵西约1公里处,陵后的山名为石门山。

明穆宗朱载垕的昭陵位于长陵西南约2.5公里处,陵后的山名为大裕山。

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位于昭陵北约0.5公里,陵后的山名原为小裕山,堂堂天子何以为小,神宗建陵后,不顾与其父齐名,下令改称大裕山。

只做了一个月皇帝的短命鬼-明光宗朱常洛的庆陵,位于献、裕二陵之间,东距献陵约0.5公里,陵后的山名为黄山寺二岭。

不务政事,有小木匠之称的明熹宗朱由校位于永陵东北约0.5公里,陵后的山名为潭峪岭,(又称檩子峪、潭子峪、双锁山)。

亡国之君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思陵,因生前未修皇陵,死后葬于其妃子坟内,位置颇为隐匿,位于陵区的西南隅,距长陵约5公里。陵后的山名为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

十三陵的群山,沟壑交错,山山相连,绵延不断。仔细观之,有的如龙腾虎跃,有的若铁壁铜墙,有的似与莲花盛开,有的似雾锁天门;神形兼备,翠柏满山,尤与雨天、雾天,山在雾中,雾锁山峦;一遇阴雨之时,一座座明楼金色的琉璃瓦、红墙与百年翠柏映衬在白茫茫的雨雾之中,犹若玉宇琼楼在云海中飘荡,令人心旷神怡。如是晴日,站在库区展眼望去,四面环山,峰峦叠措,远山近水,重重叠叠一副浓重的山水画卷,难以用笔墨勾画。

明十三陵陵名之说

皇帝统管天下,乃至尊之躯,葬入的陵墓当然得有一个吉祥、尊贵的陵名,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都绞尽脑汁为****陵名左思右想。汉陵取名多按地名为考,而明陵则不同,他们多用褒扬吉祥之意来定陵名。

长陵的长字,有久远、长远之意。献陵的献字,寓意聪明、睿哲、知质有圣。景陵的景,寓大和光明之意。此外尚有仰、慕等含义。裕陵的裕,可指衣物丰饶,又可指行宽政,百姓安宁殷实。茂陵的茂,有丰盛、美好之意。泰陵的泰,有平安和安定之意。康陵的康,有安、乐、昌盛之意。另外还有渊源流通、温柔好乐、令民安乐的解释。永陵的永有遐、远之意。昭陵的昭,有光、明之意。定陵的定,寓意安、静之意。又释为纯形不差、安民发古。庆陵的庆字,有善、福之意。德陵的德字,为善美正大光明、之称、又寓意绥柔士民,谏争不威和执义扬善。

思陵有所不同的是,其陵名是清朝所赐,思字含有思念、痛悼之意。体现了清朝为加强统治,缓和满汉两族关系的政策。

关于陵名的确定时间,则多在帝后入葬后,如长陵墓主之一徐皇后于永乐五年病故于南京,永乐七年在北京建陵,到永乐十一年地宫建成,在停于南京宫殿的徐皇后即将入葬之前,才定陵名为长陵。

永陵建于嘉靖十五年,陵名的确定是在陵院建成后,嘉靖的方皇后死于嘉靖二十七年二月,当时嘉靖皇帝对辅臣说:“我想太祖、成祖均是二后先安葬玄宫,其陵名定在何时,可令礼部查实奏报。”于是,礼部尚书费采上奏说:“洪武十九年九月十三日,肖慈皇后葬孝陵,永乐十一年二月十六日仁孝皇后葬长陵,皆命名在先,卜葬在后。”据此,嘉靖皇帝定陵名为永陵。

定陵建陵于万历十八年,但陵名的的确定却在泰昌元年八月神宗帝后入葬之前。当时,内阁大臣拟定了四个陵名进呈预览,光宗钦点了定陵作为陵名。其余各陵,有的是在玄宫刚刚落成或即将落成时把陵名定下,也有的是刚刚建陵时就定下了陵名。

陵名的裁定反映了一种文化,不管皇帝政绩如何,他总是想把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历史,但最美好的文辞也不能客观的褒扬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真所谓其华在外,败絮其中。在明朝的历史上也不乏有道之君,也仅仅是少数而已。

十三陵的果园和榛厂

十三陵地区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盛产干果和鲜果,十三陵果树发展的历史与明朝在天寿山修建十三陵有密切关系。

《隆庆昌平州志》记载,“夫昌郡之地,盖与它郡不同,今州域内建有八陵,而每陵之设必有果园,必有皇庄。”随着陵寝的增建,果园与皇庄也随之增多。《昌平山水记》说“十三陵有神马房,各有果园。”有果园必有皇庄,皇庄是皇亲贵族的田庄,十三陵的皇庄负责管理果园和菜园,生产的果品蔬菜是供王室享用和为祭陵时提供祭品。时间久了农户逐渐增多,每个陵的附近就形成了一个村庄。据当地人说,陵内有些地位的太监,多数是在宫中有过,被贬至此,大多都有些私房的银两,人老将至为后事考虑有很多私自收养义子,就此也就有了太监的后代。他们享受着比正常农户拥有更多的田亩,有些还享受朝廷俸禄;因而村里自然的出现了富户与穷户。

十三陵中,除思陵无果园外,十二陵的果园、地名分布如下:“长陵园在神仙洞北;景陵园在天寿山北;茂陵园在大松园西;康陵园在大红门;昭陵园在西山口;庆陵园在白浮村;献陵园在州南门西;裕陵园在景陵园西;泰陵园在大红门;永陵园在神仙洞前;定陵园在州西门外御路西;德陵园在州西门迤西南。”

当年各果园种植的主要果树有:苹果、沙果、梨、桃、柿、山里红、核桃等。其中数柿子最为有名,皮薄、浆液丰厚,甜度大,堪称精品。果园的总面积几万亩,称得上花果之乡。

除果园之外,还有榛厂,其十二榛厂分别置在他县,据史料记载:长陵、献陵榛厂俱在渤海所,景陵厂在苇村,裕陵、泰陵厂在怀柔县;茂陵、永陵、昭陵、定陵厂俱在密云县;康陵厂在红川柳沟;庆陵厂在平谷县;德陵厂在蓟县盘山。榛厂生产榛子和栗子,榛栗是当年皇室享用的珍品,各陵的榛厂每年都要按规定缴纳榛栗。

明代的十二果园和十二榛厂,到了清代逐渐衰落,陵园的生产组织也随着明代的灭亡而解体,由农民的私有果园所替代,以陵为中心的村落各自为政,清代官府虽有专司陵区管理的道台,也仅仅是看陵护院。到民国时,外来人口介入,陵区的村庄也逐步变得庞大,人口增加,一个个的村庄依陵而建,陵户和原来护陵军的后代在此繁衍生息,由此也遗留下诸多陵户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