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1898年的戊戌政变很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不久前,很多人都认为是袁世凯的告密而导致了这场政变的发生。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无论是被政变的人,还是发动政变者,甚至是当事人袁世凯都对那次告密事件“自说自话”。这是中国告密史上的一大疑案,也是告密史上最有趣味最值得研究的一段公案。
********
对于大清帝国而言,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是个很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至少在今天来看,所谓的变法只是光绪皇帝的新派人士向以慈禧为首的老人们进行得革命。仅在三个月后,两派人物就已经形成水火不相容之势。在这个月的十九日,光绪皇帝将阻挠上书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六堂官革职,第二天,就命杨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为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
老人们大为惊慌,在他们三个多月的观察下所得出的结论,光绪皇帝的确是想革了他们的命。最感到震惊的是慈禧太后,他在当天就于颐和园中召见怀塔布,详询本末,然后令他与内府大臣立山本月的二十二日赴天津见直隶总督荣禄商量太后训政之事。等于说,慈禧太后要把十年前交给光绪皇帝的权力夺回来。
慈禧太后这面在做准备,光绪皇帝那边自然也没有闲着。变法核心人物康有为与谭嗣同建议光绪帝开懋勤殿,令维新人士入值其中、讨论政事。大清一朝,康熙、乾隆、咸丰三朝均曾在懋勤殿召对九卿科道。光绪皇帝是希图以借开懋勤殿引入新人由此摆脱慈禧的控制。
但是就在本月的二十九日,光绪皇帝赴颐和园向慈禧请示此事,却遭到慈禧的严厉斥责。这次严厉斥责的内容已不得而知。但就在第二天,光绪皇帝召见杨锐,交给他一道密诏给那些变法派人士,诏书中这样写道:“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荒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
从密诏的内容来看,光绪皇帝已经感到了当下形势的危急,而这一危急可能导致他的皇位不保。仔细读这道密诏,就会发现,光绪皇帝认为引起危机的直接原因就是他欲开懋勤殿。在那次会面中,慈禧不但没有同意他的要求,还对他进行了威吓。
此时光绪帝进一步感到自己和维新党人处境危险,所以又发出两道谕旨,一为明谕,一为密诏,令康有为迅速出京赴上海督办官报。康有为不过一总理衙门章京,督办官报也是小差事,但光绪帝却发出一道明谕促行,并且还特别申明仅召见过康有为一次。密诏则要康有为“迅速外出,不可迟延”这两道诏书说明形势更危险了。
但真正让光绪皇帝陷入危机的还不仅仅是开懋勤殿的请求,还有康有位一党的徐致靖在这个月的二十六日所上的一道奏疏。这道奏疏的基本内容就是召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的袁世凯进京面圣。
天津小站新军是北洋三军之一,并且是三军中最精锐的一支。慈禧对北洋军和京畿的防务非常重视,即使是在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三日(1889年3月4日)归政以后仍继续控制着军权,特别是在光绪皇帝开始变法后,慈禧对军队的动向始终密切注意。光绪二十四年的四月二十七日,光绪皇帝下令变法的第四天,慈禧太后就命令亲信荣禄接替王文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统领北洋三军。随后又任命亲信崇礼为步军统领,亲信怀塔布掌管圆明园八旗、包衣三旗及鸟枪营,刚毅掌管键锐营。在经过这一番布置后,慈禧太后已经牢牢掌控了京城地区的防务,相比之下,光绪帝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军队首领。
变法派人士之所以要让袁世凯进京,是因为在该年的七月下旬,有谣言说慈禧将利用九月在天津阅兵的机会拿下光绪皇帝。身为变法派中坚人物的康有为在听到这个谣言后非常着急,于是,他决定向始终跟变法派人士有来往的袁世凯伸去求救之手。他希望这位半个变法派人士能在关键时刻保护光绪皇帝。于是,在康有为的授意下,徐致靖上了那道奏折。
事实上,光绪皇帝这个时候并非是傀儡皇帝,自慈禧太后完全归政后,朝中大多政事都由光绪皇帝处理,虽然经常向慈禧请示,但大多都是办理后才向其报告。所以,奏折一出,光绪皇帝立即给予批示,“电知荣禄,袁世凯即行来京陛见”,由军机“缮稿递上,发下,由堂封交总署”,然后才由军机大臣将该奏折呈给慈禧阅览。
慈禧看到这道奏折时的反应可想而知,即使是变法派人士也深为震惊。变法派人士王照慌忙找到徐致靖,问他请召袁世凯的理由。徐这个时候的回答是:“我请召袁为御外侮也。”王照觉得可笑,因为没有外侮,而可怕的是:“虽如此,太后岂不惊?”徐致靖这才感到事情的严重,连忙见康有为,将事情一说,康有为立即去见光绪皇帝,建议光绪皇帝命袁世凯驻河南归德府以镇压土匪,希望以此来掩饰召袁入京之计。该年的八月初一日,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召见已经进京的袁世凯,然后发出一道谕旨:“现在练兵紧要,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办事勤奋,校练认真,着开缺以侍郎候补,责成专办练兵事务,所有应办事宜着随时具奏。”
无疑,这等于是把袁世凯从他的上司荣禄手中解放了出来,袁世凯日后只需要直接对他负责即可。荣禄听到这个消息后,自然是惊异不已,他立即调动军队,以防有变。而军队一旦调动起来,就必须要有个结果。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召见袁世凯,又将其脱离了荣禄的控制大为震怒。
先有开懋勤殿一事,接着又是袁世凯事件,又听得慈禧太后正在调动军队,已感到危机临头的光绪皇帝在发出那道密诏后,于八月初二日,再发一道诏书,他让康有为离开京城到上海去办报纸。康有为后来回忆说:““初二日明诏促我出京,于是国人骇悚,知祸作矣。以向例非大事不明降谕旨,有要事由军机大臣面传谕旨而已。至逗留促行一事,非将帅统分逼挠,无明降谕旨之理。况吾为微官,报亦小事,何值得明发上谕?”在得到那道诏书后,康有为并没有走,而是与变法派人士密商如何救光绪皇帝。
不过,这个时候解救光绪皇帝似乎言之过早。因为慈禧还没有训政,这位老女人如果仅以母亲的身份的出现,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光绪皇帝怎样。但形势却似乎非要把光绪皇帝一干人等推进深渊。
一个叫杨崇伊的御史在这个时候突然跳了出来,通过******奕劻向慈禧太后密上了一道“吁恳太后训政”折,这一天是该年的八月初四上午。递密折的经过在时人笔下是这样的:“杨崇伊为御史,值戊戌新政,密草一疏,请太后训政。面谒******,求代奏。庆王有难色,崇伊曰:‘王爷不代奏亦可,但这并非御史的意思。’佛衣便行,庆王急拉之回,曰:‘我与你代奏,但你必须同去。’崇伊曰:‘那是自然。’遂同至颐和园。庆王命崇伊俟于外,独自入对,递上崇伊折。太后阅毕大怒,曰:‘这是国家大事,杨崇伊小臣,安敢妄言?须严办。’庆王叩头。太后徐曰:‘这是国家大事,你们都是近支亲王,也应商量商量。你的意下如何?’庆王唯唯。太后曰:‘既是你们意见相同,我今日便回宫。’庆王退下,谓崇伊曰:‘事情完了,你去吧。’”
杨崇伊这人的才学多寡不得而知,但其在密折中所言的四项慈禧必须要训政的理由却足以打动慈禧太后。
第一条理由是:“自东瀛发难,革员文廷式等昌言用兵,遂致割地偿款。兵祸甫息,文廷式假托忠愤,与工部主事康有为等号召浮薄,创立南北强学会,幸先后奉旨封禁革逐,未见其害。乃文廷式不思悔过,又创大同学会,外奉广东叛民孙文为主,内奉康有为为主,得黄遵宪、陈三立标榜之力,先在湖南省城开讲,抚臣陈宝箴倾信崇奉,专以讪谤朝廷为事,湘民莫不痛恨。”
作为珍妃和瑾妃的老师,文廷式始终是慈禧最为痛恨的人之一,杨崇伊先从文廷式入手,并且将其与康有为、孙中山联系起来,把他们说成是一个叛乱团伙,实在是说中了慈禧的心事与恨事。
第二条理由:“今春会试,公车骈集,康有为偕其弟康广仁及梁启超来京讲学,将以煽动天下之士心。不知何缘,引入内廷。”在清代,一般臣子出入内廷是大逆不道之罪。
第三条理由:“两月以来变更成法,斥逐老成,借口言路之开,以位置党羽。”这的确是事实,所有的慈禧太后一派都是这样认为的。
第四条理由:“风闻东洋故相依藤博文即日到京,将****柄。臣虽得自传闻,然近来传闻之言,其应如响。依藤果用,则祖宗所传之天下,不啻拱手让人。”当时的日本人伊藤博文在中国变法派人士中的影响很大,这些人在日本时受到了此人的热烈支持。他欲来中国的消息传播开来后,大部分变法派人士都对他寄予厚望。慈禧太后一伙很不希望变法派与伊藤搭上关系,更不希望光绪重用伊藤“将****柄”。
所以,当慈禧太后于八月初四日傍晚回到紫禁城中,在初五光绪皇帝接见伊藤时,慈禧太后就在帘后监视。当然,这不仅仅是慈禧太后的主要目的,她匆忙回宫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准备训政。在初四晚上回到宫中时,光绪皇帝很是惊慌,为了安抚光绪皇帝,慈禧太后诈称自己将在初六日回颐和园。
可初六日这天,事情已经完全失控。光绪帝刚在中和殿看阅览完礼部拟祀社稷坛秋祭文,《清史记事本末》这样记道:光绪帝阅毕出殿,即有侍卫、太监来,称奉太后命,将其引到太后处,太后责之曰:“汝之变法维新,本予所许,但不料汝昏昧糊涂,胆大妄为,一至于此。汝自五岁入宫,继立为帝,抚养成人,以至归政,予何负于汝?而汝无福承受大业,听人播弄,如木偶然。朝中亲贵重臣,无一爱戴汝者,皆请予训政,汉大臣中虽一、二阿顺汝者,予自有法治之。”这段训斥完毕,慈禧太后就宣布训政,同日,光绪帝发布“吁恳训政”诏,称:“恭溯同治年间以来……慈禧太后两次垂帘听政,办理朝政,宏济时艰,无不尽美尽善。因念社稷为重,再三吁恳慈恩训政,仰蒙俯如所请,此乃天下臣民之福。由今日始,在便殿办事。”诏书发布的同时,又有诏书发出,捉拿康有为及其弟康广仁。
中国历史上戊戌变法就这样宣告了结束。
这就是整个戊戌政变的过程,这里面似乎没有告密的内容。但是,先不要着急,如果没有告密内容,这场几乎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政变就没有那么使后人惊心动魄了。告密者叫袁世凯,就是那位被光绪皇帝抚慰了的,希图委以重任的大清帝国的军人。至少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谁是告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