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确撞到了鬼,但这是个内鬼。这个内鬼的名字叫吴省钦,是他的同乡,在朝中担任侍郎职务,是从二品官员。吴省钦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比较有名气的文人,有著作流传于世。吴在没有做官之前,本是一个教书匠,虽然满腹经纶,但考了很多年国家考试,也没有考中。后来,他们的学生和珅发迹,吴省钦就和自己的弟弟来找和珅,希望通过这条捷径,达到科考蒙混过关。和珅之所以要帮他的老师,首先他也不是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大家惺惺相惜,其次,师恩重如山,最后,和珅当时想培植自己的势力,所以,双方一拍即合。结果,和珅通过自己的关系,得到了考试题目,吴省钦就这样考中了。
做官后,在和珅的提拔下,吴省钦连连高升。他的同乡曹宝锡把那个奏折初稿拿给他看并请他提意见的时候,他表面指点,一转身,就以兔子的速度派人跑到热河避暑山庄,将奏折献给了和珅。对和珅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份绝密情报,而是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了。
和珅在得此消息后,把刘全火速召到热河,经过一番商议后,让刘全快马加鞭赶回去,迅速拆除逾制的房屋,毁掉不应该配置的车马,隐藏、转移不应该穿戴的衣物。速度之快再加上那边的官员耽误了点功夫,所以当曹锡宝跟随审案官员来寻找证据的时候,什么证据都没有了。
曹锡宝反贪不成,反落得诬陷大臣、追逐名利的罪名,真是老天无眼。但从他个人身上来分析,这件事不成功是有一定道理的。和珅当时权倾朝野,找机会巴结他的人数不胜数,曹锡宝居然冒失地将奏折给每个人看,显然是忘记了自己身边的危险。即使没有吴省钦这个和珅的亲信,也肯定有别人告他的密。另外,曹锡宝虽然和吴省钦是朋友,可对这个朋友太不了解,如果他稍加了解,就不会不知道吴省钦是靠着和珅的关系才上来的。确切地说,曹锡宝的奏折也是一种告密,既然是告密,就有“密”字在里,用雍正的说法,“密”最不可示人。他却拿着自己的告密内容招摇过市,失败是必然的。
不过,由于曹锡宝的告密内容属实,并且是以正直和道德为根基的,所以,他应该得到公正的评判。在他死后第七年,也就是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老皇帝去世。第二天,上任的嘉庆皇帝就削去了和珅的军机大臣之职。初八,又下令将和珅逮捕入狱。不久,令和珅自尽。同时也下令抄了刘全的家,搜得各种动产和不动产加上现钞,折合现金共值二十余万两白银,证明了曹锡宝原来检举揭发的全是事实。嘉庆帝想到了当年还有个告密者曹锡宝,发布上谕:‘故御史曹锡宝,尝劾和珅奴刘全倚势营私,家赀丰厚。彼时和珅声势熏灼,举朝无一人敢于纠劾,而锡宝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诤臣。今和珅治罪后,并籍全家,赀产至二十余万。是锡宝所劾不虚,宜加优奖,以旌直言。锡宝赠副都御史,其子江(曹江)视赠官予荫。’”
另一位告密者吴省钦的结局就不太妙了,他的靠山和珅“跌倒”后,吴省钦惶惶不可终日,但嘉庆皇帝似乎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并没有对他动手。可如我们所知,小人常戚戚。如果这个时候,他能主动站出来,当污点证人,很可能会得到嘉庆的嘉奖。但他没有。嘉庆四年(1789年),嘉庆特意让以前和珅的同党们上奏。目的很明确,揭发和珅。吴省钦思考许久后,还是不肯把自己当成和珅的同党,居然上了这样一道奏折:“举人王云能运用气功以手掌击倒多人,希望皇帝试看。”王云是他的同乡,“运用气功以手掌击倒多人”就是民间传说的掌心雷。嘉庆皇帝看后,大怒,回他:“你身为朝廷命官,不在‘正事’上(揭发和珅)下工夫,居然搞些个民间玩意!”最终,他被革职还乡。数年之后,这位告密者便默默无闻地死去了。
文字狱,文人们
清朝的告密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由于清朝政府大兴文字狱,所以文人之间互相告密的情况非常多见。所谓文字狱,就是“因文字贾祸之谓”。由于汉字的特殊结构,以及它丰富多彩和高度精练,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在文字上做文章,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实在让人钦佩不已,但也正因此,而被人告密,得到了丧失性命的下场。
清朝的文字狱都集中在雍正乾隆时代,这是因为满族入关后,在思想统治上专心对付的是具有抗清思想的武装分子,至于具备抗清思想的文人,则是通过“八股文”取士和“恭请”的办法进行拉拢。但到了康熙末年,清朝的统治已经相当稳定。这个时候,他们就有时间和精力来对仍旧持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打击了。文字狱也就应运而生。
但是,文字狱之所以产生,除了钳制言论的****制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这个“人”包括杯弓蛇影的皇帝,和善于穿凿附会的告密者。众所周知,小商小贩不善为文,不可能碰到文字狱。碰到文字狱的都是文人,由于其专业性,只有文人才能从他们的字句中找到“问题”。所以,告密者必须要是文人。
雍正年间,一位书生在看着威风吹拂的书页翻动,思绪上涌,吟道:“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一个告密者就将这句诗告诉了政府,政府官员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告密者就开始解释上了:“清风就是我朝的国号‘清’啊,他这是在讥笑皇帝是少数民族,不知中原文化,所以‘何必来翻书’。”
这无疑是个天才,雍正立即下令追查,写下这句诗的书生被杀掉。这个告密者的姓名不曾被留下,我们完全可以确定他也是个读书人,而且平常还会写上几首诗,不然他不会把上面一句诗解释的那么“美满”。
江苏昆山人徐冠卿,少年聪慧,在得中乡举后,入京于礼部任职。此人恃才狂放,很是瞧不起身边的文人。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一句:明月有情远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他得罪的人很多,就有人拿着他的这首诗告密。同样是很精辟的解释:明月是前朝,清风是本朝。他对前朝怀念,对本朝怨恨。雍正立即派人审讯。当时有人认为这句诗的确没有那么深刻的意义,认为是“实出无心。”但雍正不这么认为,必须要求徐冠卿认罪。徐只能认罪,临死前,只说了三个字:“吾命也。”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由那个也不曾留下姓名的告密者主宰的。
其实,这几个案子只是文字狱中的“小狱”,清朝文字狱鼎盛时期,真正因告密而产生的大案至少有10起以上。发生在康熙还未主政时的《明书》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浙江庄廷珑是个盲人,清朝初年,他很想学左丘明编一本流传千古的史书。他想来想去,古代历史已经多有人涉猎,想要超越,很难。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明史。当时,由于明朝迅速灭亡,所以崇祯一朝的历史并无人编辑。庄就去找来邻居明大学士朱国桢的明史遗稿,然后又招聘了一批有志于纂修明史的才子加以编辑。书中仍奉尊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还提到了明末建州女真的事,并增补明末崇祯一朝事,这些都是清朝所忌讳的。该书定名为《明书》,书编成后,庄廷拢就死了,他的父亲庄允城为之刊行。
庄允城之所以做这种很危险的事全是因为儿子的遗愿,当然,浙江离京城之远、所编史料真实可信也是他把该书刊行于世的原因。
但他忘记了,这是一个告密的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告密者。归安(今属吴兴)知县吴之荣在这方面就相当有潜力。吴之荣一贯善于钻营,贪赃枉法,为达目的向来不择手段,且心狠手辣。在明史案未发生之前,他就充当告密者。当时朝廷设督粮道一职,职责是押漕进京。这些人的权力极大,在京城能面见皇帝,对地方上的官员进行评判。吴之用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一次,他探察到督粮道是李廷枢,就去见了面,并表示要送一份大礼。但不久后,他又探听到不是李廷枢,而是另一位。所以,他就给另一位送去了大礼,给李廷枢只送去了一点小玩意。
李廷枢大怒,立即派人搜罗吴之荣的罪状,准备向上告密。归安县是吴之荣的地盘,他早已经探听到消息,立即反击。他也派人搜罗李的恶行,两人通过各自的告密者,将搜罗来的情报几乎同时递到了朝廷。当时的顺治皇帝大为惊怒,想不到这两人的罪行如此之多,于是,将二人革职查办,查得李廷枢侵吞钱粮至白银六七万两之巨,吴之荣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按照法律,两人该处绞刑,入狱等待处决。但两人真的是法眼通天,找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绞刑居然一拖再拖,一直拖了六年,顺治十六年时,国家宣布大赦,两人居然出狱了。
出狱后的吴之荣又通过各种关系,居然又回到了归安县任县令。而这个时候,他看到了《明史》。一向不做人事的他感到,这是升官发财的好机会。他立即告上杭州将军松魁处,松将军手下的两个幕僚恰好也参与了《明书》的编辑工作,松将军自然心上忐忑,找来庄允城,希望他能拿点钱出来将事情摆平。庄就拿出钱财牵重赂各个官员,并将原书有关的问题字句删改,重新刊行。
吴之荣并不想就此罢休,他非要告密!自己特意购得初版告上了京师,鳌拜见到后,下令追查。结果,庄允城儿子的尸体还被挖出来重新宣判死刑,庄家大小无一幸免。先后因此狱牵连被杀者达70余人,被充军边疆者达几百人。
告密者吴之荣当然得到了好处,就是庄家家产的一半,并被起用为右佥都御史。不过,不久后,这个告密者“归自闽中,行至半山,狂风骤起,雷电交加,之荣随成疟疾,寒热夹攻,两日而死,人皆称为天雷击死之。”
文字狱的大案还有《南山集》案,以及雍正朝的吕留良、曾静案。都是因为有人告密而最终酿成的惨案。那些告密者可能不知道,自己一时的卑劣行径所导致的后果是非常惨重的。
文字狱的处理之残酷,清朝可谓首屈一指,判罪非常严重,最轻的要算终身监禁,严重一点的流放边疆、抄家、充军为奴,大多数是杀头凌迟。已经死掉的人,则开棺戮尸。而且一人被判有罪,株连甚广,近亲家属,不管是否知情,即使目不识丁,也一概“从坐”。一本书的作者被判有罪,写序的、题诗的都有罪,甚至所有与刻印、买卖、赠送书籍的人也都有罪。地方官有牵连的自然有罪,没有牵连的也有“失察”之罪。总之,一旦文字狱成,就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受罚,因为有些人告密而成的案件,加上案件牵涉到的人的互相告密,一场文字狱下来,牵涉到里面的人常常是百十成群。
吴之荣是那个时代告密者的典型,因为一旦告发成功,就能升官发财,如果不告,一旦有了事,就会有“失察”之罪。只需要一张嘴,把大家都知道的秘密说给朝廷听,就能得到好处,即使是正直的君子,可能也有动心的时候,更何况是多如牛毛的小人呢?!
正是这种风潮,使得许多人都想特意去制造文字狱,依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卑鄙目的。乾隆年间,江西巡抚吴绍诗向乾隆告密说,自己辖区内有几个读书人写诗文集“词句愤激”、“多狂悖句”,希望皇上能下令将这几个书生判有罪。乾隆皇帝批道:那几个书生的诗词文,我见过,“其中诚有牢骚已甚之词,但核之,多系标榜恶习,尚无讪谤实迹。”不仅仅是吴绍诗一人向皇帝做关于文字的告密,在山西,一个书生为一位朋友做了墓志,里面用了两个字“皇考”。地方官见到后,立即告密,说这是大腻不倒之语,因为里面有个“皇”字。事实上,“皇考”意即“先父”,自然,这样的告密不能被接收者接受。由此可见,多数文字狱全是告密者的故意曲解,再加上皇帝的“风声鹤唳”而造成的。
告密者为什么会如此之多,因为文字狱株连过多,人人自危,很怕有一天别人走在自己前面,充当了告密者,那么自己就可能是受害者了。所以,必须先下手为强。
据统计,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文字狱前后持续了100多年,直到乾隆后期,这段高潮才算。有案可查的大小案件不少于100起。在这些案件中,被判处死刑的200多人,受到株连而被判处各种刑罚的更是难以数尽。文字狱的“罪犯”,既有政府的官员,也有各阶层知识分子和平民,上至朝廷大员,下至一般生员、乡愚迂儒,甚至还有江湖术士、轿夫、船工等。那么,当时的人为了不给告密者可乘之机,会怎么做呢?
曾有位高老还乡的大学士在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如何为人处世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从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即偶有无用稿纸,必焚毁。”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从中,我们所能读到的是血和泪。而在告密者通过告密摇身一变的时候,大清朝廷通过他们的奉献而最终达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言论被钳制,所以说,那些告密的清朝的读书人实在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