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十二):歷史名人
2775800000021

第21章 刘尔炘:泉响名山伴书声(4)

1925年,王和生从北京清华学堂和南京东南大学两所高校毕业后返回兰州就业。王是象棋爱好者,在“清华”时曾夺得高校象棋赛的冠军。在南京时,曾和国手万启有战成平局,对华东、华北的棋艺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到兰州后在一所中学任教,课余常到安定门摆设棋局,与当地一些棋人交手。一天,王与彭述圣不期而遇,对弈中,屡战屡败,王就虚心向彭求教,切磋棋艺的过程也是增进友情的过程,他们成为莫逆之交。1927年到1928年,谢侠逊编订的《象棋谱大全》出了1~3册,王购得后带给彭看。彭看后觉得有些地方可以商榷,另方面也知道了其他地区名手的水平,从而产生了去全国闯荡的念头,这种想法得到王和生等棋友的赞同。经过一段时间筹备,终于有了1931年春的京华之行。

彭抵北平后,下榻于宣武门外教子胡同的甘肃会馆里,因为当时的乡谊会馆虽已逐渐向行业性的行馆过渡,但接待乡亲仍是免费的。头几天,他先到天桥一带转悠,在孙家和舒家的棋摊上观战,以了解京城棋艺的实况。当看到一些关键棋后,彭不免插话,人们发觉彭非一般的棋艺,经掌柜舒三邀请,彭去二友轩茶社弈棋,一些坐堂棋手,均被彭—一击败。又一天,彭行经水仙亭棋社,见门前挂有“北国棋王那健庭手谈候教”的牌子,即进入茶馆,要求和擂主对弈。首局两局,大获全胜。那人初战两局失利,心有未甘,研究对策后邀彭再战,并由名流许阔亭出彩助兴,场地换到比较清静的石头胡同茶馆,共下11局,那仍居下风,故敬而畏之,不敢再斗。北京大名手张德魁闻知彭的情况,邀之与斗,共奔七八局,未能一胜,不得不甘拜下风。

彭述圣在北平显示的技艺,还反映在对其他名手对局上。彭在北平连胜京华诸多名手后,东北名手徐词海、赵文宣和天津名手钱梦吾亦赶往北平。与彭述圣交艺,均未能挡住彭的棋锋。还有一些稍次一级的名手,被彭让马、让炮而击败,为数也不少。可见彭的全套功夫和深厚棋力,使华北、东北的诸大高手纷纷赞叹不如,而誉彰为棋圣,福建《象棋月刊》称其为大国手。

棋德人品

彭述圣活了80多岁,大都过着以弈为生的生活,他很少有江湖棋人秘笈自珍的习气,具有侠心义肠。彭在离京前,还将他研究所得的“盖马三捶”法,传给京城的棋手,其法(五七炮对屏风马)概括成四句口诀:右炮手中进左兵,马从九路起横行,当门(中兵前)择道觑方便,七路安雷强渡惊(硬过兵,使对方卒不敢吃兵)。一般说,彭走上以棋为生之路后,收入不稳定,经济上不可能再帮助人,但只要手头有钱,彭仍乐于助人。20年代时,西安象棋名手赵鹏程到兰州,赵是西安棋坛“四大金刚”之首,在与彭对弈中虽屈居下风,但两人仍结下了友谊,当彭得悉赵经济窘迫后,慷慨解囊,赠送盘缠,还竭力资助赵返西安后经营小本生意,使赵鹏程一生铭记难忘。王和生称之为:“殷勤扶困厄,慷慨恤苦辛。”1947年,张治中将军来兰,邀请彭到长官公署下棋,以一负、一胜、一和结局。次日《西北日报》发表消息称:“和平将军与彭高棋对弈,下了和棋。”此次对局,意在棋外。解放时,彭已是76高龄,虽孤身独处,但以棋为伴,以棋为“妻”,他仍是大西北众望所归的璀璨棋星。1951年底,青海省长赵寿山来甘肃,邓宝珊省长说:“我们甘肃多方面落后,唯下棋突出;彭老的棋在东南都无对手。”于是彭就和赵省长对了三盘和棋。1954年4月,朝鲜代表团来兰,在五泉山卧佛殿开欢迎会,邓省长也邀请了彭高棋与代表团尹澄宇对弈,两盘皆和。以棋为媒,增进了两国友谊。1956年6月,陈毅路过兰州,游览兴隆山时邀请彭老一同登山,攀登至太白殿时,两位棋坛高手借休息之机摆开了“战场”,经过激战,结局彭述圣是负一、胜一、和一。交战之后,陈总赞叹道:“真是名不虚传,把你的棋完全写出来嘛!以启育后代。”还请彭高棋进午餐、留影纪念。

在甘肃棋界的关心下,他的好友王和生编撰《传彭集》。内容分四部分:一为凤枰,辑录和评述彭的整套让子对局。二为近局,选录1931年征战京华时的对局,并有彭在城隍庙设局的精华。三为残阵,选录彭的精彩残局,及彭所创作的少量排局,另有一些古谱诠释。四为漫评,对新旧棋谱有选择地进行评论,分别指疵驳谬,质疑求是。另有一些彭的弈棋心得,如“生棋不可欺,生棋可出奇”,“小兵一过河,就得多操心”等。

解放后,以棋艺精、棋品高著称的彭述圣,得到政府的关怀,被吸收为省市文史馆员和政协委员,享受殊荣。1956年,第一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在北京举行,83岁高龄的彭应邀任大会副裁判长,是大会的最高龄者。有人提议彭和第二高龄的林弈仙对弈,彭亦欣然应诺,但因林已“封刀”而未弈。从这可见彭的弈兴和弈艺了。1960年1月,彭因病逝世,终年87岁,是棋坛中的高寿者之一。

王烜:凌空浩歌写丹心

骨气清高,辞采华茂,这八个字用在三陇俊才王烜身上是当之无愧的。王烜(1878—1959年),出生于甘肃兰州,取字竹民,别号煮茗山樵。

骨气清高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烜考中甲辰科进士,任户部主事之职。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曾担任史学馆编纂员、四川省剑阁县征收局局长。后来因为时局动荡返回甘肃,任灵台县知县之职。1916年,王烜支持蔡锷将军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出任广东护法国会参议员,出席广东制宪会议,还被聘任为总统府顾问。

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奇大丑闻。他利用流氓组织“公民团”在天安门集会,要黎元洪下台,但国会两院因不足法定人数不能开会,而曹锟又急于要当总统,于是采取了高价收买和胁迫议员出席会议的手段。他秘密建立了大选筹备处,下设财政、交际、外交、文书等股,规定议员投他一票,可以索取贿款5000元,总统选出一日后领款,对于出大力的,另给高价。他以40万元的高价收买了国会议长吴景濂。10月5日,总统选举会正式召开,当天曹锟派出大批军警宪兵进行秘密监视,以480票“当选”为总统,此次贿选共花去了1350万元的巨款。

但是,在这次事件中,仍有少数议员保持着高风亮节的气度。

兰州人王烜就是他们中的一位。当时,曹锟对他极力拉拢,因为他曾在蔡锷将军讨伐袁世凯事件中积极护国,任广东护法国会参议员和总统府顾问,在议会中享有很高的声望。然而,作为一个努力为民主而奋斗的官员、正义感极强的知识分子,他怎么会去为一个利欲熏心的政治小丑涂脂抹粉、喝彩捧场呢?他断然拒绝了曹锟的贿选和拉拢。

他知道,这些钱都是曹锟借筹军饷之名,从170个县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他刚直不阿,拒不投票,在曹锟出任总统后愤然离开北京,“挂冠”回到故里兰州。回到兰州后,他历任甘肃省公署秘书长、政务厅长、兰州市政筹备处总办、甘肃省临时参议会候补参议员等职。他重视实际,积极地为家乡的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退隐田园

在这首叫作《制宪未成,将作归计,步同人韵》的诗中,他这样写道:

欲整归鞭问五原,蜩螗羹沸岂长存?

羊城总有庄严地,象魏何曾榜国门。

他始终是一个怀有济世之志的儒者,总希望能够兼济苍生,然而,他的心中并不是没有疑虑,在那个军阀混战、政治黑暗、乌云遮天的乱世,当一个政治廉洁、两袖清风的好官,并不容易,在诗作《卜居》中,这种疑虑体现得尤为明显:

沧浪清浊水,若木高低枝。

卜居何处是,欲去故迟迟。

最终,王烜还是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却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为国家、为乱世苍生服务着。当时,军阀势力很大,他们对百姓横征暴敛,加上天灾,难民流离失所,急需有组织、有计划的赈济。他积极从事民间赈济工作、主管兰州八社丰黎义仓,任甘肃赈济会主席、华洋赈济会总办、益社社长等职,为流离在甘肃的难民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在同时期,他任教于兰州中山大学,哺育英才,孜孜不倦。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后,正面战场又连连失利,他痛心疾首,在诗歌中抒发出心中的愤懑。

萧萧征马杂征车,露布来时桃始华。

若不月中三捷报,请看天下是谁家。(《和刘韶廷救国吟原韵》)

欲换桃符无处着,门楣今已付灰尘。

可怜的地城焦土,万户千家不见春。(《桃符叹》)战祸惨重,神州晦暗,中华儿女岂能坐以待毙,忍看侵略者的铁蹄踏毁故土家园?他“怒向刀丛觅小诗”,以笔为剑,希望以此来鼓舞斗志,唤起民众起来反抗。

武皇用少冯唐老,烈士暮年犹壮心。

忧患余生何尽瘁,胜如结草梦沉沉。

婆娑老子兴非浅,尚有腹中百万兵。

只待风云笔筹后,一言足以抵长城。

时间能够验证一切,8年的浴血奋战换来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在这场战争中,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数像王烜一样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拿起手中的那一杆笔,书写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忠诚与节义:中国不会亡!

笔耕为乐

在王烜的诗作中,还有一类描写桑梓美景,刻画家乡风俗,赋咏故土历史的诗作。这类诗作或壮丽绚烂,或清新可人,或韵味醇厚,一唱三叹,令人流连:

拂云楼,嘉城北。下有碑,号碧血。碧不风吹尽,血不雨淋灭。屡屡流殷血,天阴乃赫赫。嗟乎顾与颜,千秋犹芳烈。

这首《碧血碑词》写的是明肃王的侄媳颜氏碧血溅碑,自尽身亡的故事。几百年过去了,芳魂已断,而此碑犹在,想起这一段历史,叫人感慨良久。

他还留有许多刻画兰州风俗的诗歌,诸如在诗作中歌咏兰州美食软儿梨、浆水面等,一股醇香之味飘然而出……

梨花馆下果盈田,珍品冬来树数鲜。

有味有香甘若醴,无丝无缕软于绵。

沁沁绝胜袁家爽,润面能回婉女颜。

满瓮琼浆春更好,羡他老圃乐欣然。(《咏软儿梨》)

软儿梨做法独特,味道醇美,“无丝无缕软于绵”,口感滑爽,食之令人神清气爽,再三回味。冬天用软儿梨的汁水为自家儿女润面,皮肤就不会被冻得皴裂,这是兰州地区特有的风俗。

王烜不仅精于诗歌创作,更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多面手。他出文入史,书法劲丽,善于丹青,工于金石。曾分纂《甘肃通志稿》。另外,《皋兰新县志》、《皋兰名儒遗文集》、《存庐诗文集》、《陇音》、《陇右文贤禄》、《陇右文献补录》、《击柝集》、《击柝续集》、《竹民文存》等著作都成于他手。其中,《皋兰新志稿》是一部研究兰州方志的专业必备文献。

1954年王烜被聘为甘肃文史研究馆馆员,一年后出任第一任副馆长,悉心深入地研究甘肃文史、诗词、书画、金石等,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一生忧国忧民,笔耕不辍,诗文精邃,真是“李杜文章光焰在,自然风雅有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