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孔子有言:“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意思大约是:虽然是些小道理,但是也一定有值得注意的吧,但从长远来看怕受到这些小道理的牵制和约束,这就是做大学问的人不应该犯的错误了。但是也不能全盘否认这些小说,孔子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由小说家采集记录,成为一家之言。这虽是小道,尚有可取之处。班固明确地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这对认识中国小说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
东汉桓谭在其所著的《新论》中,对小说如是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认为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可见在古代,小说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现在的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很显然,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这一流派的作品与现在小说的定义大为不同。从《汉书·艺文志》中可以了解到,这些稗官如果仅仅是作为一个记录人员,那么他们的职责类似于现在的“记者”兼“编辑”。我们不妨理解为,这就是古代一班聆听民声探访民情及考察民间八卦新闻趣事的人马,也就是说他们的作品素材都是从民间得来的。小说既然说民间的事情,当然会有与上层统治者不一致的地方,那当然也就会遭到憎恨,虞初的小说《周说》当然也不例外。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国家,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都存在着无法消除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构成了统一的社会结构。但是握有绝对君权的统治者阶层也不是可以对被统治者为所欲为的。《荀子》中有阐述君民关系的一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才有了稗官这个很不起眼的职位。
《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这个“稗官”一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小官们从民间采集来的“小说”都是要呈给皇帝供其“省览”的。那么,是公务处理闲暇之余用来消遣找乐子的吗?显然不准确。有人称,这些民间的风俗故事为“稗官野史”。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小说家这一流派的思想就是向上传达民声民意,他们作品的中心人物就是人民,是反映民声的先行者。所以,统治阶级眼里容不下,就有了“从火”的惨淡下场。但是,这一流派并没有被灭绝,而是扎根于民间的土壤,至今还在茁壮成长,可以说是“媒体”,也可以说是如今的网络力量。
农家: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
农家是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在《汉书·艺文志》中列为“九流”之一,并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所重民食”也正是农家的特点。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
农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和领袖就是出生在郢都的许行,生活在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与孟子是同时代人。他依托远古神农氏之言来宣传其主张,其事迹和主张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汉书·艺文志》有《神农》二十篇,当是许行的著作,可惜早已失传。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著作流传于世。关于农家对农业生产技术经验之总结与其朴素辩证法思想,我们可以翻阅《吕氏春秋》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和《爱类》等篇,《管子·地员》,《荀子》以及《淮南子·齐俗训》等也有记载。
历史上,农家在战国时出现不是偶然的。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使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以至于反映劳动者利益的思想学说,在当时也能有存在的条件,墨子、杨朱和许行正是劳动者的思想代表。但是,由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与阶层各不一样,因此其思想又各有差异。墨家是小手工业者的思想代表,杨朱学派代表小土地私有者的利益,而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则是下层农民的代言人。许行有弟子几十人,他们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他们没有土地,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从楚国来到滕国,不是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希望得到一块土地、一间房子,以便定居下来从事耕种。许行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以至使儒家的门徒陈相及其弟陈辛也抛弃儒家而拜许行为师。
农家作为当时下层农民的代表,他们最主要的思想就是民本主义思想。由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们集体编撰的《管子》一书包含各家的思想学说,一般认为,其中《地员》一篇就是农家的著作,而《牧民》《权修》《五辅》《八观》等篇重点记述了农家思想。由于当时的平民绝大多数都从事农耕,所以“重农”就是“重民”,重农倾向必然会发展为民本思想。
首先许行提出“顺民心”。农家看到,民心是不可违背的,“顺民心”是一切统治的基础,贤明的统治者应该顺应民心,以民心向背作为自己行为的指针。《管子·牧民篇》提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也就是说,民心所向决定着统治者是否坐得安稳。《管子·权修篇》提出“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要求统治者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可巧取豪夺,不能对百姓剥削太重,也就是要减轻赋税,轻徭薄役;同时要注意节约,不能穷奢极欲。由此可见,农家通过“民心”这个概念,初步感觉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儒家的民本主义还进了一步。
在《管子》一书中,农家还非常关注农业灾害问题,提出“修饥谨,救灾荒”。农家将水灾、旱灾、风雾雹霜、疾病、虫灾合称为“五害”,认为“五害”是危害百姓生活和生产的重大灾害,因此,一个贤明的统治者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当务之急在于扫除“五害”,只有解决了这些灾害问题,解除百姓的痛苦,百姓才会服从统治。在《管子》的作者看来,水灾是最危险的自然灾害,尤应引起统治者的重视。这样,灾害意识就成为农家民本主义的重要构成部分。
其次,先秦农家力主“农本商末”,推动统治者确立这项基本国策,并促进社会认同这一价值观念。农家认定,农业是一切财富的基础和来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富足,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而商业则是破坏和损耗社会财富的根源。商人不会创造财富,只不过是拿别人的产品,买贱卖贵,从中渔利,同时,商人还要吃饭和穿衣,要大量消费农民生产的粮食和布帛。不仅如此,农民劳动多而收获少,商人却付出少而收获多,这种反差和对比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同样的,农家还认为,强大的军队是国家稳定的根本保障。在先秦时期,对军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充足的军粮和稳定的兵源,而这两项都需要通过发展农业来提供。因此在农家看来,农业不仅仅可以创造粮食,还是国家稳定的坚强后盾。
农家还认为,农业是道德教化的前提和保证。劝民务农,会使百姓民风淳朴,也就容易供统治者利用和役使;劝民务农还会使百姓举止持重,减少结党营私、图谋造反的机会,将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防止他们随意迁徙,从而保证政令的推行,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农家把农业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绝对的高度。《吕氏春秋·爱类》说:“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男亲耕,妻亲织,所以见致民利也。”同时把从业者的范围也扩大至每个人,《孟子·滕文公》中记载了农家陈相向孟子转述的一段话:“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许行认为: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但他还是没真正认识圣人之道啊。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
讲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许行的民本主义主张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正是由于这一点,许行的思想遭到了孟子的强烈抨击,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农儒论战”。与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孟子相比,农家代表的是最为下层的贫苦农民。所以说,许孟之间的辩论正是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体现。
孟子问:“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
陈相说:“是的。”
孟子说:“许子(许行)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
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
陈相说:“戴帽子。”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
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
孟子说:“自己织的吗?”
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
陈相说:“对。”
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
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况且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
孟子说:“这样说来,那么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践踏出来的道路,纵横交错,遍布在中原大地。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拔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的人民才能够正常耕种,赖以生活。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
“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庄稼成熟了,百姓得以生存繁殖。关于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近似了。唐尧又为此担忧,派契做司徒,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唐尧说:‘使百姓勤劳,使他们归附,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加恩惠。’唐尧为百姓这样担忧,还有空闲去耕种吗?
“唐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来行事。广大辽阔啊,百姓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拥有天下却不把它据为私有!’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
孟子联系生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利用其理论的薄弱环节,由小及大,由彼及此,由表及里,步步紧逼,阐发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圣贤业绩,从正面阐述国君贤否,不在亲耕,其针锋相对的思想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对于“劳心”和“劳力”这两者的混为一谈,正是许行的弱点所在,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和精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脑体劳动的分工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许行的君民并耕说的弱点在于忽视了“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孟子抓住了这一弱点,进行批判,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他用偷换概念的手法,把“劳心”者即脑力劳动者和剥削者等同起来,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必然性为剥削制度进行辩护,提高到普遍原则的高度,进而论证了剥削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这当然是十分错误的。
从孟子和陈相的对话中,我们发现许行一派是认可社会分工的,只是忽视“体力”和“脑力”的分工,但这样绝不是孟子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概念,脑力劳动者与统治阶级之间不能画等号,孟子的辩护只是体现他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立场罢了。许行除“民本主义”思想外,还认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性。他主张在社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出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可以用农产品直接去交换手工业品,如帽子、锅甑和铁制农具等等。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办法。那么物体交换时,不同物体的价格怎样衡量呢?
许行提出“市贾不二”的价格论。许行认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意思是说:市场上,布匹和丝织品,长短相同价钱就相同;麻线和丝絮,轻重相同价钱就相同;五谷粮食,数量相同价钱就相同;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相同。这样一来,同种商品数量相同,则价格相等,市场上的各种物品的价格都有了统一的规定。这样,在市场上的同种商品只有一种价格,没有第二种价格。这就是“市贾不二”。并且,这样的规定方法不仅容易,还会为社会的良好风气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孟子·滕文公》中,陈相转述的许行的话:“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许行认为,这样一来就不会再有弄虚作假的现象,即使小孩子到市场上去买东西,也不会受欺骗。在商人可以利用市场哄抬物价的不公平社会,这种价格论的好处倾向于贫苦百姓一边,究其实质,其实还是许行“民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这种价格论又遭到了孟子的犀利抨击。《孟子·滕文公》记载:“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意思是说,物品的价格不一致,是物品的本性决定的。有的相差一倍到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您让它们平列等同起来,这是使天下混乱的做法。制作粗糙的鞋子和制作精细的鞋子卖同样的价钱,人们难道会去做精细的鞋子吗?按照许子的办法去做,便是彼此带领着去干弄虚作假的事,哪里能治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