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本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女奴,为人小心谨慎,从未想过有一天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她的主子平阳公主却很能深谋远虑,善用心计。为讨得弟弟汉武帝的欢心,她精心调教家中有姿色的女奴,以期在适当的时候献给武帝。善歌美貌的卫子夫就这样受到相应调教。
时期一成熟,平阳公主就请来汉武帝观看受训女子的表演,武帝一眼瞧中了卫子夫,并将她带入宫中。好事多磨,进宫后的卫子夫并没有理所当然地受到宠幸,倒是被武帝遗忘,这一忘就是一年。一年后,当武帝又见到泪水汪汪的卫子夫,再度为其倾倒,这一宠,民女卫子夫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为29岁的武帝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刘据,一步登天成了武帝眼中最有份量的女人。武帝废除了姑妈的女儿,表妹皇后阿娇,进而封卫子夫为新的皇后,这一封就是38年。
民女卫子夫的一步登天就象一个神话变成现实,而这只是卫家神话故事的开始。随即,汉武帝的眼光又瞄准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卫青本是私生子,在长期的自卑心理中长大起来,一直在平阳公主家为骑奴,从来没想到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倒是由于姐姐卫子夫的受宠,得罪了皇后陈阿娇,陈皇后意欲加害于卫青,结果被武帝知道。大怒之下的汉武帝索性封卫青为建章监,卫青算是因祸得福。等到卫子夫成为皇后,卫青被升为大中大夫。
为重用卫青,汉武帝给予了他更多的机会。元光五年,武帝派卫青担任车骑将军,第一次领兵出击匈奴,结果取得首战告捷,而与他同时出征的另三路大军全部失败,甚至全军覆没。卫青一时名声大震,从此成为汉武帝对匈作战最为倚重的将领。
其后,卫青屡次建立奇功,他为汉朝收复了广大富庶的河南地,随后又率军直捣匈奴大本营,俘获匈奴“众男女万五千馀人,畜数千百万”。大喜过旺的汉武帝让人手持大将军印迎接卫青凯旋,卫青达成了大汉王朝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就在卫青为汉朝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的时候,卫家另一个大人物开始崭露头脚,他就是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
霍去病本也是位私生子,按理自小成长环境也好不到哪去,幸运的是,他1岁的时候,姨妈卫子夫入宫受宠,随后又是舅舅卫青的平步青云,家族命运的巨大改变直接影响到霍去病的成长,在皇宫的优越环境中,霍去病无忧无虑地一天天长大,直到成为一名18岁的翩翩少年,并深得武帝喜爱。由于自小喜爱骑射,武帝派他与匈奴作战,这个天才将军第一次出征就“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荣立战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与舅舅卫青共同撑起汉代对匈作战的双子星座,其后更是取代卫青而成为一支独秀。
元狩二年,任骠骑将军的霍去病率骑兵一万出兵匈奴,与敌军鏖战于皋兰山下,歼敌近9000人,杀死、俘虏匈奴卢候王等重量级人物多人,还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神像,大获全胜。随后,他出战至祁连山,歼敌三万余人,迫降、俘虏匈奴王、相、将军等数千人。在匈奴人声声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中,英武的少年天才霍去病向军事生涯的更高峰攀登,他带回了匈奴降将十万人、在漠南一战再度重创匈奴,被拜为大司马......天妒英才,正在霍去病雄姿英发的时候,无情的病魔夺去了他24岁的生命。
失去霍去病,汉武帝悲痛欲绝。这个打仗从不用正规兵法、说话做事率性大胆的少年永远地定格在武帝心中,成为他挥之不去的伤痛。也许是对霍去病的由衷喜爱,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在武帝眼中似乎没有什么缺点,他跟随武帝多年没有说过一句错话,没有办过一件错事,实在难得,以至武帝认定他是社稷之臣,于是临终之际任命霍光为顾命大臣,让他帮助年幼的儿子刘弗陵(即汉昭帝)掌管好大汉天下,可见武帝对霍光的信任。
霍光授命,不可谓不尽心尽力,可是昭帝命短,只活了21岁就撒手人寰,昭帝没有子嗣,霍光面临着立谁为新皇帝的难题,前思后想,霍光找到了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不想这刘贺完全是一纨绔子弟,荒淫放荡,无恶不作,让霍光大为失望。为江山社稷着想,霍光会同一帮老臣废了刘贺。此时,皇族近亲中只有一人合适继位,即卫子夫和武帝的孙子刘病己,是为汉宣帝。霍光在昭帝、宣帝朝前后秉政20年,劳苦功高,去世的时候,宣帝为之泣涕。
话说这汉宣帝的命运也甚是离奇。当年卫子夫的儿子,即太子刘据因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事件,带全家逃到民间,结果被发现,刘据自杀,刘据身边的儿子也被杀。武帝一气之下还废了卫子夫的皇后,卫子夫上吊自杀。而此时,刘据还有一儿子因还在襁褓中而活了下来,一直寄养在民间,不想阴错阳差,他的父亲本应继位,却因祸他没想继位却被推上了帝位。
到此,民女卫子夫的出场带出了一系列传奇人物,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家人。其实,在帝制社会,受帝王宠幸的女子带来全家荣华富贵的故事比比皆是,可是没有那个家族的人如卫家人一样地出类拔萃。武帝后来宠幸李夫人,给予其哥哥李广利大量机会出征,却无一胜绩。相反,历史上由于外戚势大倒有不少政治黑暗期,如此一比,卫子夫和他的家人就更显得突出。而笔者认为,他们身上固有的品质同样值得称道。
先讲卫子夫。她由一名女奴荣幸地成为大汉王朝的皇后,比起之前的为当上皇后不择手段的王皇后等人,卫子夫没有使一点手腕或做一点努力,需完全是命运的眷顾让武帝选择了她。更为难得的是,比起同样由平民荣升皇后的窦太后、薄太后等人,卫子夫在贵为皇后的38年中,她安分守己,从来没有过政治野心的举动或参与朝政的事件,更没有因为卫青、霍去病的功劳采取什么措施,要让卫家世代富贵。在其年老色衰不再受宠的岁月里,她也没有象当年的陈阿娇那样,妒火中烧,而是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从这点上讲,无论是什么样的境况下,卫子夫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这种品质是难得和值得褒扬的。遗憾的是,在斗争险恶的宫廷之中,你不惹事生非,是非还是会找上门来。由于小人江充的险恶用心,太子刘据遭受灭项之灾,继而影响到卫子夫,可怜这个与世无争的女子最终悲惨自杀,也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再说卫青。作为实现汉武帝力挫匈奴愿望的第一员虎将,他的能力没有任何理由受到怀疑。而这个驰骋疆场的将军,骨子里有着姐姐卫子夫一样的秉性,在成功面前,他不张扬,不跋扈。相反,他处处低调做人,谨慎处事。尤其是在后期,功高震主的卫青受到武帝的严重冷落甚至打压,按照汉武帝的性格,一旦他不再喜欢和重用的人,他丝毫不会留下情面。再说,纵观中国历代功臣的下场,可以说,受到冷遇的卫青走到了人生的悬崖边缘。但是在巨大的不公面前,在三个儿子纷纷受到削侯的艰难境况下,卫青以他超常的隐忍博得了武帝的手下留情,比起西汉初的周亚夫、李广等将军的悲惨结局,卫青处处保留的平民思想和作风起了关键作用。他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家人,至死都没丢掉大将军的称号,是非常不容易的。此外,卫青后与武帝姐姐,从前为他主子的平阳公主结婚,从各种资料看,婚姻是幸福和美满的。可见,在处理这段复杂婚姻的过程中,卫青也是成功的。卫青,这个名垂青史的将军,他的人格会同他的功绩,永远值得追念。
比起舅舅卫青,霍去病是幸运的,他成长环境优越,军事才能盖世,武帝对其由衷欣赏与宠爱。他胆实过人,处事果断,性情率真。武帝与他谈兵法,他立即反驳皇上的意见,直舒己见;武帝准备在长安为他建豪宅,他以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回绝了皇上。他以无限的青春热情和爱国情怀、以绝对的与众不同,博得汉武帝的无比珍爱,也博得今天人们对他的无限缅怀。可惜这个马踏匈奴的英雄却英年早逝,否则,在大汉的对匈作战史上,不知还有多少痛快淋漓的故事。
作为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同样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他极力反对父亲无休止的战争,主张以民为本。可惜他的反对无效,反遭小人陷害。刘据之死是卫家的悲剧,更是刘家的悲剧,刘据之死最大的意义在于唤醒了晚年的汉武帝,他痛下罪己诏,改变了治国策略,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中,换救大汉王朝于危机四伏之中。
完全平民化的成长环境,使汉宣帝刘病继位之初就拥有一颗为民之心,在他的治理下,汉代继续着“昭宣之治”,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刘病己的继位和成绩是对父亲刘据乃至奶奶卫子夫的最好告慰。而霍光的业绩和鞠躬尽瘁,则一定程度地弥补了哥哥霍去病英年早逝留下的巨大遗憾。
卫子夫和她的家人们,离开我们的时间已越来越久远,而他们的故事却长久地留在我们口头和心田,留在我们越来越深沉的记忆里。他们的功业、人格、欢喜和遭遇,震撼和启示着我们,让我们常常忍不住地要回头,忆起那段与他们共同走过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