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延安,笼罩在一片春寒料峭中,干涩的风裹着黄尘阵阵卷来,冷飕飕地刮到每一个角落,也刮到每一个人心里。上海沦陷后,南京相继失守,成千上万的同胞被奴役和屠杀,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蹋着中华大地,也践蹋在每一位延安军民的心窝里。1938年就这样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
延安凤凰山一座普通的窑洞里,一盏小油灯从黄昏一直亮到黎明,一连几个夜晚都没有熄灭过。在灯下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的秘书劝他,卫士提醒他,希望他能多休息一会,可都没能让他离开办公桌。是啊,在这个国家危难的关键时期,他有太多的事要做,有太多的话要说。
他恨,恨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他悲,为受蹂躏的每一个同胞,他多么希望日本鬼子被早日驱逐出中国国门。可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现实面前,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任何心急和冲动都解决不了问题。要争取民族的解放独立,唯有冷静地思考,悉心地分析,周密地部署,理智地决策,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与敌人较量。可是在当时的党内外,一直存在两种言论:悲观投降的“亡国论”的盲目乐观的“速胜论”,并且普遍地轻视游击战。而******从掌握的大量信息中分析认为,抗日战争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国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同时在战略战术上,他也有一套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感到了一种空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不我待,他要澄清错误的观点与言论,他要解开人们心中的种种疑虑。
九天过去了,******终于把一大卷稿子交给警卫员,让他送到清凉山解放社。几天后,样稿出来,******又开始了不分昼夜的修改。就这样,指导抗日战争的伟大著作,洋洋五万字的《论持久战》诞生了。《论持久战》全面分析了日本方面和中国方面的情况,指出中国人民将经过长期的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整个抗战将由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组成。文章提出了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性,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是开展人民战争。
弹指一挥间,67年过去了,回首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和方式,无一不被《论持久战》精确地预言到。文章及时又准确地回答了抗日军民心中的团团疑问,犹如一盏耀眼的灯,又象一把犀利的剑,刺破重重迷雾,让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和曙光。******在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将其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可见文章在当时的份量和作用。
1946年,美国记者斯特朗访问延安,她参观了******居住的窑洞,面对着油灯、石砚,她感叹这寒冷、简陋的窑洞里诞生出如此雄伟的文章。然而斯特朗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也许她并不知道,在撰写《论持久战》的同时,******正承受着来自另一个方面的困扰,夫人贺子珍刚刚飞往苏联,决然地离他而去,但在民族大业面前,他只能将个人苦痛深埋在心底,他需要写出一篇论证严密、资料翔实的文章,他就需要清晰的思路和理性的思考,他的心中就不可以有更多的杂念。
1941年,******给远在莫斯科的儿子写信说,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其实何止1941年,在整个抗日战争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才情横溢的诗人******,没有一首诗作。为抗击侵略者,日理万机的他没有一点诗兴,却留下了三十余篇铿锵有力的抗战论文。他握着的只是一支笔,可他用这支笔指挥的是抗日军民的头脑,指挥的是千军万马的纵横驰骋。
岁月无声地流淌,窑洞还静静地伫立在延安。砚台干了,油灯也不会再燃起,而从窑洞飞出的文章,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绪定格在这里,透过文章,我们体会着一代伟人的雄才大略,体会着那个苦难岁月的奋起与抗争,也思索着我们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