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2761400000001

第1章 柴荣之憾

大凡评书的开场白,都喜欢引用《三国演义》的开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印证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痛苦的分分合合过程中,“民不聊生”是百姓生活的最好写照。“永嘉南渡”的深重苦难、“湖广填四川”的长途奔波,就是这一段段历史惨烈的记忆。时事造人,一个有抱负的人,在这一时期最大的理想莫过于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安宁。柴荣就是这样一位乱世英雄。

柴荣生于五代时期一名门望族,后家道中落,无奈投奔姑母,深受作为大将的姑父郭威的赏识。他一边帮助郭威做生意维持生计,一边习文练武。郭威助刘知远建立后汉政权后,受到重用,柴荣也随之从政从军。在这个过程中,柴荣积累了大量治治及作战的经验,同时,他也看到了山河破碎、各股势力此起彼伏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公元951年,劳苦功高的郭威遭到后汉新上任皇帝的猜忌,全家被杀。愤怒难当的郭威起兵推翻后汉,建立后周政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作为郭威的养子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这一年,柴荣34岁。

此时唐朝己正式灭亡四十余年,北方各王朝相互杀戮,轮流上台,南方小国各自为政,割据一方,华夏大地笼罩在一片杀戮和血腥中。据说有一位将军出门打仗,从来不带军粮,每次都是就地杀百姓食人肉充饥,人民的水深火热可想而知。与动荡岁月一同成长起来的柴荣,面对山河破碎和民众的苦难,决心遵照姑父遗嘱,干出一番大事业,拯救风雨飘摇的国家和水深火热的人民。正是带着这份理想,继位之初,他就雄心勃勃地说:“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接着,他着手拉开了结束分裂、一统天下的序幕。

他的第一个对手是北汉。北汉与后周相邻,其主子刘崇效仿石敬瑭,与契丹勾结,在柴荣继位不到十天南犯,希望在后周政局未稳时捞到一点油水。战争的进程正如北汉所料,后周首战二战连连失败,一批大将开始临阵脱逃。关键时刻,柴荣不畏强敌,亲临高平阵地,一举扭转战局,以弱胜强,击败联军。高平之战解除了后周在北方的隐患,大振军威,为柴荣的统一战争奠定了良好基础,柴荣本人也以李世民一样的果敢赢得了广泛赞誉。

随后,柴荣将目光锁定住后蜀,不到半年就收回被后蜀占领的四个州。接下来,他率军三次南征,攻取南唐富庶的14州共60个县的土地,极大增强了国力。959年3月,柴荣马不停蹄地北伐,42天的时间就夺取了3州共17个县,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支撑柴荣强大军事行动的保障是他对国内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制度上,他整顿纪纲,废除酷刑,颁布了新的《大周刑统》,并以身作责,带头遵守。在政治上,他优待从辽返回的逃户。为广开言路,他令群臣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开边论》各一篇,供自己参考。并采纳了王朴关于“以道治国”的方案和对南、北不同策略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同时,他大力营建有大运河沟通的开封,使其代替西安、洛阳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南可取江淮,北可攻契丹,保证了统一战争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大后方。在经济上,他大力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租税,抑制寺院经济发展。在军事上,他按“凡兵务精不务多”的原则,淘汰老弱,选拔精良,严明军纪,建立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所有这一切,犹如一盏盏明灯,划破了五代时期数十年黑暗统治的上空,照亮了后周百姓、官员和军人的心田。新生的后周政权,也犹如一轮冉冉上升的红日,一天天地区别于五代十国中任何一个政权,承载着苦难中国关于统一、关于和平的希望。

不幸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在柴荣北征契丹,夺取三州,正准备乘胜攻打幽州的时候,他突然发病,大军班师回朝,不久,柴荣病逝,享年39岁。

柴荣之死是无奈的,面对死亡的来临,柴荣一定在心底说了无数个“不”,因为他的三个十年计划只实施了不到六年,他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按他的理想,他还有太多的事要做。而对于国家来说,在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世界,有什么比一个清明的政治家、一个一流的军事家更重要的呢?可是病魔无情,当柴荣无助地闭上双眼,他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他七岁的儿子。

接下来,柴荣一手提拔起来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欺负柴荣幼子,废周立宋,对柴荣来说,可谓太不道义。接着,赵匡胤借着柴荣打下的良好基础,一举完成了统一大业。如果说赵匡胤有什么英明的话,主要在于他继承了柴荣的统一路线。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轻易得到皇位的赵匡胤,总担心别人也会效仿他,于是北宋建立后制定了“守内虚外”的军事路线,在他看来,“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帝王用心,常须谨此。”看来,他还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奸邪小人。只是他这一路线的结果是,朝内奸邪小人防住了,但边防的空虚,使得两宋时期在对辽、金的作战中留下了屡战屡败的战绩,成为华夏族心头永远的痛。如此一来,人们自然格外地追忆柴荣,惋惜于他的英年早逝,大家不可能不想,如果柴荣再能活上十年、二十年或更长些,历史是怎样地被改写。

然而历史总不可以被假设。柴荣的遗憾,也就成了中国的遗憾,而这样的遗憾,在我们的历史上又何止遭遇一次。

当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力排众议大胆改革,一举振兴了几近垂死的北魏政权,可惜如火如荼的事业终结于他33岁时的撒手人寰,北魏很快走向分裂,让人扼腕叹息;致力改革内政、统一全国的另一个君主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消灭北齐的第二年就以36岁的生命匆匆离去,结果大权落入杨坚手中,杨坚借助宇文邕发展起来的北周,统一全国建立隋朝,简直是柴荣故事的翻版。离我们更近一些的孙中山先生,同样在北伐最关键的时刻,病逝于北京,中国革命大受其挫。

这些伟人带着遗憾匆匆离去,古老的中国因此增添了几分沧桑、几分曲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历史多了几份沉重、几份厚重。无论是命运的捉弄还是眷顾,柴荣式的英雄在历史上如昙花一现,但总归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就连大学者司马光,不也毫不吝啬地将“王道荡荡”郑重地用到柴荣身上,而很多大一统政权的君王,都很难得到这一殊荣。

只要是为我们的民族励精图治所做的,历史总不容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