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发展到重期会出现睑内翻倒睫、眼球干燥、眼球粘连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引起眼板肥厚变形,使睫毛内倒(倒睫毛),像毛刷一样刺激角膜,使角膜充血、水肿、破渍,很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袭,导致角膜感染。日久天长角膜混浊,视物不清。再加上结膜炎症后瘢痕化,泪腺分泌腺被破坏造成角膜干燥、泪少,杀菌能力降低等。最后导致失明。
沙眼是很普通的病,而且对异物较敏感,所以很容易治疗。但是关键在于早治,而且要有耐心,坚持用药3个月至半年就可以奏效了。
沙眼用药常选用氯霉素、利福平、磺胺醋酞钠等。每天上药3~4次。晚上用膏剂,这样作用会持久些,也适合睡眠过程。一般选用四环素、金霉素眼膏。对于比较重的人,要到医院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理。
5月婴儿保健
预防婴儿脑震荡
婴儿脑震荡不单单是由于碰了头部才会引起,有很多是由于人们的习惯性动作,在无意中造成的。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入睡,就用力摇晃摇篮,推拉婴儿车;为了让孩子高兴,把孩子抛得高高的;有的带小婴儿外出,让孩子躺在过于颠簸的车里等。这些一般不太引人注意的习惯做法,可以使孩子头部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严重者可引起脑损伤,留有永久性的后遗症。小儿为什么经受不了这些被大人看做是很轻微的震动呢?这是因为婴儿在最初几个月里,各部的器官都很纤小柔嫩。尤其是头部,相对大而重,颈部肌肉软弱无力,遇有震动,自身反射性保护机能差,很容易造成脑损伤。注意婴儿易患感冒
感冒是婴儿常见的病症之一,它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目前已知道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就有150种以上。感冒的症状也因病毒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介绍几种婴儿易患的感冒:
(1)普通感冒
所谓普通感冒是指临床上最常见的那种感冒,主要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咽喉红肿疼痛、发烧、全身酸痛无力、气喘等,有时还伴有不思饮食、睡眠困难、轻度腹泻等全身的症状。一般3~4天就能好转,恢复如常。
(2)手、脚、口综合征
这是夏季感冒中的一种,是因感染了柯萨奇病毒所引起的,多发生在6~8月份,最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有时也会在幼儿园及小学中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在手掌、脚底板和口腔中出现一粒一粒的红色小疹子,有时在膝盖和臀部也出一些小疹子,但几乎都不会扩展到全身去。由于这些疹子主要出现在手、足、口腔内,所以因此而得名。一般体温不高,但有时体温也会上升到38℃左右。口腔内疹子出得多时,口水就会增多。
(3)疱疹性咽喉炎
这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夏季感冒之一。由于较容易传染,所以常在托儿所流行。发病时,身体表面不会出现疹子,但在喉咙里小舌头处产生水肿、溃疡,而且还伴有高烧。有时体温可达40℃以上。喉咙受刺激就会呕吐,而且情绪很坏。但一般只需三四天即可治愈。这种感冒和手、脚、口综合征一样,都是感染柯萨奇病毒而发病的。
(4)咽结膜热(游泳池热)
这是由于腺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感冒,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咽喉通红,结膜也发红,眼屎多睁不开眼睛,有时还会伴有高烧(体温38℃~40℃左右),有的身上还出一粒一粒的红色疹子。本病传染性极强,因常在游泳池中集体感染,故又称“游泳池热”。婴儿很少发生这种感冒,但家中一旦有人患病,很容易通过毛巾、手、玩具等传染给婴儿。一般在1周之内治愈。
(5)急性喉头炎
这是发生在秋冬两季的一种感冒。发病时呼呼直喘,声音嘶哑,咳嗽声似远处狗叫。白天发病较少,经常在晚上睡了2~3个小时突然大声咳嗽,甚至会导致呼吸困难。但只要提高室温,或在房间内煮开水产生蒸汽,发作就会减轻。此病一般会有一些低烧,约2~3天就能恢复正常。但严重时有呼吸困难、嘴唇青紫等缺氧现象,如症状严重时,应及时找医生进行治疗。
(6)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1~2日,最短者数小时,长者达3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病儿情绪极坏,食欲下降,有些因此而精疲力尽。倘若大人或大孩子患此感冒,则在发烧的同时一般都会有头疼、腰痛、肌肉疼或全身疼痛等症状。但婴儿却看不出有明显的全身疼痛,只是表现情绪极坏,严重时会导致肺炎,必须十分小心。
患儿应卧床休息,室内空气要新鲜,防止继发细菌感染。要多饮水,对症治疗,高烧时要物理降温。患流感不用抗生素治疗,可服板蓝根冲剂、小儿清热解毒冲剂等。
在流感流行季节,小儿住室要注意通风,不要到公共场所,注意增加户外活动,晒太阳,积极锻炼身体。
(7)非感染性感冒
上面所讲的是婴儿易患的几种代表性的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所致。但在婴儿中尚有不传染的非感染性感冒。一般常见于那些皮肤和黏膜过敏的婴儿,在外界气温发生变化时,就会出现流鼻涕、咳嗽、打喷嚏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但不发烧、食欲好、情绪正常。这种感冒不会传染给他人,故称非感染性感冒。
传染性感冒和非传染性感冒在初发时很难分辨,但传染性感冒有发烧和情绪变坏等全身症状,而非感染性感冒食欲好,不发烧,精神也正常,不用吃药治疗也很快就能痊愈。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发烧和情绪的好坏。
有的小孩得了感冒以后,不久出现心慌、气短、胸痛、心律不齐、不愿活动等症状。这时家长不要掉以轻心,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心肌炎。小儿心肌炎多是由病毒引起的。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毒的种类,感冒的轻重,治疗是否及时合理,肌体情况如何,是否疲劳,营养是否欠佳,抵抗力是否下降等。不是所有感冒的病儿都会并发心肌炎,但也不能忽视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婴儿感冒用药的误区
一般说成人感冒药小儿并不是绝对不能用,但使用时应注意:
(1)感冒通
感冒通是中西药复合制剂,主要含双氯芬酸钠、人工牛黄及扑尔敏,在成人中广泛使用,有报道小儿用后引起血尿、肾小管功能受损,停服后血尿很快消失,虽然是暂时的,可儿童肾脏发育尚不成熟,加之感冒通中的双氯芬酸钠还可以破坏胃黏膜屏障的脂蛋白层,使氢离子弥散,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出血,因此小儿最好不用或慎用。忌超量服用。
(2)康泰克
主要含有盐酸苯丙醇胺。苯丙醇胺是化学合成的拟交感神经药,具有较强的缩血管作用,能迅速缓解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同时也能引起血管紧张性头痛,小儿需用低剂量,但专家建议婴幼儿禁用该药,目前,我国已全面停止使用该类药物。
(3)速效伤风胶囊
主要含扑尔敏、扑热息痛、******、人工牛黄,因扑热息痛有很强的肝毒性,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应避免使用。
(4)泰诺感冒片
主要含扑热息痛、盐酸********、氢漠酸、右美沙芬才卜尔敏,6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5)拜阿司匹林等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
阿司匹林易导致患儿虚脱,对患儿消化道也会产生刺激,导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引起或加重幼儿哮喘、可诱发幼儿发生“瑞氏综合征”等等。所以务请家长谨防阿司匹林危害幼儿的健康,不宜用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
对于百服宁、幼儿泰诺林液、散利痛、感康、尼克、康必得、白加黑等含有对****氨基酚的感冒药,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爱菲乐、诺合、臣功再欣等感冒药含布络芬,布络芬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对****氨基酚强,偶见轻度消化不良、皮疹等,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患儿慎用。成人用感冒药种类很多,小儿使用应严格注意其不良反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等。
中药因其毒副作用小,深受家长喜爱,但当小儿有鼻塞、高热等严重感冒症状时仍不去医院、不吃西药,可能会延误病情,增加患儿痛苦。在感冒症状轻时尽量选择中药治疗,是可以的。
小儿感冒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为主,抗生素的治疗并无效,有的把抗生素和感冒药一同给孩子使用,认为这样双管齐下,比较安全,恰恰相反,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可导致病毒感染的加剧。近年研究证明,抗生素可降低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细胞内的杀菌作用,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T细胞功能等多种免疫功能。因此,小儿感冒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婴幼儿患者如3天不愈或咽炎、扁桃体炎、体温和白细胞增高不退,则可考虑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预防婴儿痢疾的方法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菌痢的主要表现是发烧、腹泻、大便脓血,伴有腹疼,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抽疯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菌痢的发病是由于痢疾杆菌随污染的饮食经口进入胃肠后,在肠道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引起肠道的炎症病变。同时,毒素的吸收引起发烧、全身不适等症状。如果毒素首先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引起脑中毒症状,病人抽疯、昏迷、血压下降……这就是中毒性痢疾。
预防痢疾,一定要做到:大便后、吃饭前给孩子洗手,并养成习惯,最好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以防手上的致病菌随食品入口;牛吃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干净、消毒;腐烂变质、不新鲜的食品一定不给孩子吃;孩子的餐具要专用并经常消毒;如果家中有人得痢疾,应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孩子。
如果孩子得了痢疾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按医嘱服药,千万不要吃两次药觉得腹泻好一些了就自行停药。最好在服药3天后复查大便,使常规检查正常后再服2~3天药。一般疗程为7天。除用药之外,还要注意适当休息,吃易消化的食品,如果孩子高烧,可服用退烧药和物理降温。若发生中毒性痢疾,则应住院治疗。
6月婴儿保健
半岁以内婴儿不易患病
半岁以内婴儿的血液中,具有从母亲体内带来的免疫抗体,这种免疫抗体医学上称之为“免疫球蛋白”,有中和病毒的作用。一般来说,6个月以内,这些免疫抗体足以使婴儿抵抗多种传染病菌的侵入。例如,这种免疫球蛋白中的抗麻疹病毒抗体,能与入侵的麻疹病毒结合,使麻疹病毒失去繁殖和扩散能力,从而制止麻疹的发生。所以,半岁以内的婴儿很少患麻疹、白喉、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
注意检查婴儿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能使血液呈红色,其主要功能是将肺部吸进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供其所需。我国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4个月儿童为大于或等于90克/升,4~6个月儿童为大于或等于100克/升,6个月~6岁儿童为大于或等于110克/升,如果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上述各年龄组的标准即为贫血。
因此,小儿应定期检查血红蛋白,第一次检查一般在生后4~6个月时,因这段时期小儿生长发育快,饮食比较单调,在孕期从母体获得的储备铁已基本耗尽,小儿很容易发生贫血。对查出的贫血患儿应及时治疗。但不管是否患有贫血,这个年龄段的小儿一般都应开始添加辅食,并逐步增加辅食的种类和数量。
月婴儿保健
注意7月婴儿抗病力下降
一般从生后7个月开始,由于小儿体内来自于母体的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而婴儿自身合成抗体的能力又很差,因此,小儿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各种传染病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其他感染性疾病,尤其常见的是感冒、发烧。有的小儿6~7个月之前是好好的,几乎没有出现过感冒、发烧,可一到6~7个月以后,小儿就像变了个人,三天两头感冒发烧,简直无法招架,不知到底如何是好,许多小儿要到6~7岁以后自身的各种抵抗感染的能力才能到达有效抗病的程度,此时,各种感染的机会就会明显减少,有的原先三天两头感冒发烧的小儿可能又像变了一个人,一年到头很少出现感冒发烧了。
同样,一般从生后7个月开始,因小儿体内多种出生前由母体提供储备的营养物质已接近耗尽,而自己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又较差,如果不注意小儿的营养,小儿就会因营养缺乏而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如小儿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小儿佝偻病(俗称“小儿缺钙”)等。
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小儿的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按期进行预防接种,这是预防小儿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保证小儿营养,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铁、维生素D等都是小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而蛋白质更是合成各种抗病物质如抗体的原料,原料不足则抗病物质的合成就减少,小儿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就差;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增强体质的重要方面;进行体格锻炼是增强体质的重要方法,可进行主被动操以及其他形式的全身运动;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和多呼吸新鲜空气。
婴儿痱子与痱毒的防治方法
在炎热的夏天,气温高、湿度大,如果汗不能及时蒸发,就容易使汗腺堵塞,汗液排泄不通畅,引起汗管破裂,造成皮肤轻度发炎,产生痱子。痱子好发于颈、肘弯、腿窝、胸背和头面部,密集排列,互不融合。痱子周围稍红,有痒和灼热的感觉。如果孩子搔抓,容易感染,引起汗管及汗腺发炎、化脓,形成痰疖,俗称痱毒,痱毒有豆子大小,大的可有葡萄大小,表面红紫色,疼痛、发烧,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的可引起败血症。
在夏季,要预防痱子和痱毒的发生,关键是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用温水洗澡,不要用冷水。温水不会刺激汗腺,不引起血管收缩,洗后容易干爽。在炎热时,不要让孩子****,皮肤没有衣服的保护,更容易生痱子并发生感染。孩子夏季的衣服要宽大,室内要通风,多喝水,特别是绿豆汤、红豆汤等。如发生痱毒,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并外涂10%鱼石脂软膏或如意金黄散,成熟后,切开排脓。
婴儿不要乱用镇咳药
应当明确诊断确定引起咳嗽的病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首先控制感染,口服抗感染药物,消除炎症;或对抗过敏原,配合对症治疗,才能使止咳祛痰药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一般咳嗽的治疗应以祛痰为主,不宜单纯使用镇咳药。只有因胸膜、心包膜等受刺激而引起的频繁剧咳,或者只有当痰液不多而频繁发作的刺激性干咳,影响病人休息和睡眠时,以及为防止剧咳导致合并症(如肺血管破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咳血)时,才能短时间地使用镇咳药。对咳嗽伴有多痰者,应与祛痰剂(如氯化铵、滇已新、****半耽氨酸)合用,以利于痰液排出和加强镇咳效果。
对痰液特别多的湿性咳嗽如肺脓肿,应该谨慎给药,以免痰液排出受阻而滞留于呼吸道内或加重感染。
对持续1周以上的咳嗽,并伴有反复或伴有发热、皮疹、哮喘肺脓肿症的持续性咳嗽,应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或咨询医生。
除用药外还应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忌食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