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拯救情感:破译女性情感密码
2757100000023

第23章 解决情感另类方法(1)

说不清是她的叙说,还是她的容貌,是想重温青春的旧梦还是情感的爆发……

1.婚姻的现实

就现今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婚还是要结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婚姻是文化,围绕着婚姻的礼节和仪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婚姻形式和习俗,各国有各国特有的专利。

在外国人那里,人是上帝创造的,所以上帝的意志就是人的意志,结婚自然也要得到上帝的允许。所以外国人的婚礼是在教堂中进行的,神父以主的名义当了证婚人。

中国人的婚姻与上帝无关,从拜堂仪式中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来看,父母在中国人婚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过去,中国人的婚姻的确都是父母之命,由爹妈来做主包办,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这条思路下去,结婚应该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后接代,光宗耀祖,当然也包括了为自己的儿女将来婚嫁做主的使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结婚不能有后,即便有了后也不算数,私生子不但让人看不起,而且简直是给祖宗脸上抹了黑。所以,中国人当然要结婚,这是关系着光宗耀祖的百年大事。

隆重的婚礼过后,青年人就开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进入了婚后的最初阶段,“幸福的蜜月”,罗曼蒂克的爱情和夫妻双方共同生活的新鲜感使夫妻双方感到无比幸福。但随之而来的是,新婚夫妇发现接下来的日子不再像蜜月一般甜蜜,甚至有些苦涩了。婚后,生活由单纯转入复杂,许多的事接连不断,家务琐事,孩子,人情,家务等,无法应付分身乏术的情形常常出现,欲望和需要总是无法满足。恋爱期男女都在激情中度过,在婚后这种激情逐渐消褪,有的为了现实或社会心理而结婚,有的因为迫于父母之命而结婚,有的人想要一个温馨的归宿而结婚,这样便给婚姻带来诸多的后遗症。正和许多女人一样,她为婚后得不到对方婚前的激情,她为寻找心理的满足和生理的满足而选择逃避,去寻找新的刺激,新的激情,找一个认为自己最合适的对象。这种现象,这种后遗症,直接威胁着家庭稳定,如何解决这些现象减少外遇的方法,必须度过以下几关。

[孩子关]

婚后无论你是否要孩子,还是不要孩子,这一问题至关重要。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观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人一般来说都喜欢生个儿子继承香火,假若生了女孩,男方就不高兴。

莹因为生了女儿,婆家自眼相看,丈夫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吵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莹忍受不了这种冷落和吵闹的滋味,不得不独自带着女儿生活。

还有的由于男方生理缺陷,不能有孩子,于是家里又埋下了矛盾的导火线,这本来是一个很好解决的事,可是在性还没有开放的年代可是一件大事。

无论是男孩女孩,在孩子降临你的家庭时,二人世界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的爱,必须分一半给你的子女,这样有时会冷落对方,甚至造成误会,因而夫妻二人一定把握好这个尺度,尽量使三口之家和睦,互相调节,有事互相商量。要尊重对方的感情,将家庭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丰富多彩。

[心理关]

婚后夫妻即便是美满的,也难免出现一种不合拍的音节,主要有:

△双方或一方过于任性。

恋爱期间极力压抑的冲动情绪,婚后逐渐暴露出来。这样随着相互间的冲突,懊悔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便接踵而来,而且任性可能导致行为的粗暴甚至无理,这样,不仅产生了失望的情绪,而且又酿成不幸的危险。其次是婚前双方对婚姻都抱着过分的乐观和期望,对婚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有些人甚至常常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将婚后的生活理想化。他们认为,婚后的生活中,夫妻卿卿我我,你爱我,我爱你,会永远这样。可实际的生活与理想落差往往很大,复杂的家庭人际关系、生儿育女、繁重的家务等等,都不是那么“罗曼蒂克”的。所以,倘若婚前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必然会产生苦闷、焦躁乃至失望的情绪。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既然成为夫妻,那么对方就应按自己的要求去做。这样便没有把对方看成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而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从属者。实际上,婚姻幸福的真谛在于相互的给予,相互的理解,而不是自利、满足,夫妻应当各自独立,又互相补充,好像两组不同音符奏出和谐动听的歌声一样,必须有自控能力防止过分任性。

△由恋爱自身的特点决定。

在恋爱阶段,双方在恋人面前往往都有一种充分发扬自己的优点、极力掩饰缺点的心理倾向。比如,有些不太讲卫生的小伙子一到谈恋爱的时候,总是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不讲礼貌的人变得温文尔雅,懒汉变得勤快,生情暴躁的人变得温顺老实等等。另外,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会暴露出来的,比如,有的人睡觉打呼噜,这样的问题在婚前是无法暴露的。婚后家庭生活内容是不同于婚前单身生活的,面临的事情也大不相同。所以,问题出现在婚后就很容易理解了。恋爱中的男女双方如果对这些没有心理准备,把对方设想得完美无缺,把婚后的生活设想得风平浪静,就会在婚后产生婚前与婚后判若两人的印象。

△因家庭自身的功能和特点造成。

家庭具有生育功能、抚养教育和赡养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和愉快生活功能。家庭具有这些功能,就意味着家庭中存在着家务劳动,特别是在有了孩子以后,夫妻会把注意力投入到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双方感情开始变得平淡,婚姻内聚力减弱。另外,在家庭中存在教养孩子,照顾双亲,亲戚、朋友之间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使夫妻双方忙于应付。这些事情是婚前不曾经历过的,男女双方如果在婚前对这些问题的艰巨性认识准备不足,就会因此产生矛盾。

之所以会产生婚前后判若两人的感觉,首先,男女双方在恋爱阶段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对方,了解不够。这是与人的心理状态和认识特点分不开的,因为婚前不在一起生活,很多矛盾不易发现。其次,是因为婚后不断调整角色责任,如教育孩子,照顾双亲,亲戚朋友之问的交往等。美国有一半的离婚发生在结婚后的前7年里,结婚后前7年时间是婚姻“挣扎期”。这一时期,夫妻如果不能调适相互关系,就很容易造成角色冲突。其三,由于社会变迁导致的角色冲突。社会变迁导致夫妻对相互关系和角色产生新的期待,与角色保持原状的关系和角色产生矛盾、冲突;还有就是角色变了,而角色期待仍是传统的,这也会导致矛盾冲突。例如,妻子与丈夫同时要工作,就会出现共同进行家务劳动的要求,而丈夫仍然希望家务由妻子一个人“承包”。这样,往往造成妻子身心疲惫,难免发生冲突。

[婚姻关]

对男人及女人而言,中年发生婚姻危机的可传性很大,婚后性生活在婚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夫妻在婚前恋爱时可能会很浪漫,也有许多共同语言。但长期程式化的婚姻生活,使彼此缺少新鲜感,可能导致家庭生活的乏味,缺少共同语言。共同语言的消失有两种形式:首先是一方思想已进入新的阶段,而发展的方向却不相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进入新阶段的一方,热切追求新的刺激。婚后许多丈夫都会有“老婆是别人的好”的感觉,婚后家庭生活琐碎,妻子多忙于操劳家事,而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对事业的追求。随着丈夫事业的发展,往往产生与妻子沟通与交流的困难,从而导致婚姻危机的发生。持久的关系并非自然而来,它需要爱侣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建立。丈夫不要低估妻子的价值,要去发现妻子的价值,这样婚姻关系才会持久和美满。另外,性生活的和谐也是造成婚姻关系长久的一个因素。

[经济关]

婚前及婚后经济条非常稳定,随着一方的下岗失业,给平衡的家庭经济带来影响。经济问题摆上了日常生活之中的首要地位。

家庭经济问题主要是一个消费问题,家庭消费一般分为生存、发展、享受三大类。具体地讲,它包括用于维持生存需要的最基本的吃穿住用行的消费;用于赡养老人的费用;为使智力和体力获得全面发展而用于教育、体育等方面的费用;用于同亲友、同事、熟人交往的费用;用于缴纳家庭财产保险等的其他费用。家庭的这些费用,大体上应按照生存、赡养、发展、享受、交往和其他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

在大多数家庭经济管理中,容易发生的矛盾往往集中在赡养费用与其他各种费用的安排上。在收入有限的家庭中,夫妇双方各自的老人需要赡养,尤其是在将来的独生子女社会中,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给双方父母多少钱,是否给同样多的钱,是引起夫妻双方矛盾的原因,久而久之,就可能发生争吵,并影响夫妻感情,导致婚姻危机。

由于家庭经济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婚姻危机基本上发生在小夫妻年龄阶段和哺育阶段。因为在小夫妻阶段,由于夫妇双方刚刚在一起生活,对于处理家庭经济问题并不是很恰当和得心应手,所以经常会出现超支现象。而家庭的哺育阶段,就会出现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的情况。比如俗话说,人生45岁这年是“腌臜年”,因为在这个年龄,孩子读大学需要钱,家庭中的老人也已经进入风烛残年,身体虚弱,需要经常看医生和精心的照顾,需要花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而45岁正当壮年,工作上正该担当重任之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此时如果家庭经济事务处理不当,在多重压力之下,就会发生婚姻危机。

[家务关]

谁来做家务?家务事人们也称为家务劳动。它是随着家庭的出现而自然产生的,有家庭便自然有家务劳动,它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整个社会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家务劳动既是“劳动”,就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以传统的观点,家务事好像是女人的事情,“家庭主妇”这个称呼似乎已经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越来越多地走入职业群体。下班后回到家里,她们往往要马不停蹄地从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照顾老小。繁重的家务不仅挤占了她们娱乐和休息活动的时间,而且还使得不少人的工作和学习也受到了影响。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减轻了不少繁重的家务劳动,但是许多家务是无法用电器替代的,而且即使是机器也还要由人来操纵、擦洗。

一旦结了婚,成了家,那家庭即为夫妻共同所有,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也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在过去,丈夫主外,妻子主内。这是家庭的自然分工或者说生理上的分工,而现实中的每个家庭已改变了过去那种男子上班(或劳动)养家糊口,女子在家料理家务的局面。人都有自尊,一旦丈夫耍起大男子主义的威风,势必侮辱妻子的人格,损害妻子的自尊心。这样妻子也必然产生抗逆心理,结果只能两败俱伤。有的丈夫不明此理,缺少这方面的涵养,总是以大丈夫的身份自居,对妻子发号施令,当妻子提出异议时,他便视为是大逆不道,有的甚至大打出手。

家庭是靠爱情的力量来维持的。爱情是家庭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家庭之所以能够结合起来和生存下去,还得靠结合的双方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认真负起维持这个结合体的责任,并使之不断地变得更充实,更温暖,更幸福,更融洽。我们必须承认,妻子在家庭这个小小的社会单位中往往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全家凝聚力所在。作为一名合格的丈夫必须摒弃大男子主义的偏见,多多尊重妻子,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幸福的家庭。

[人际关系关]

家庭对外的人际关系包括:夫妇俩与双方父母及亲戚的关系,夫妇俩与双方交往圈子中的朋友们的关系。

在亲属人际关系中,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理的关系。自古至今,都有许多婆媳交恶的例子,因为婆媳关系不好而导致婚姻危机的也不少。我国宋代词人陆游的母亲对儿媳唐婉始终存在偏见,所以,虽然唐婉作为封建社会的媳妇,遵从“三从四德”,陆游仍然迫于母亲的压力而休掉唐婉,一对才子佳人劳燕分飞,最终酿成唐婉忧郁而死的爱情悲剧。陆游无可奈何地发出“错、错、错”的长叹。虽然在现代社会里,已经没有小夫妻顺从婆婆的压力而离婚的事情,但婆媳关系处理不好,会影响夫妻感情却是事实。

随着核心家庭的巩固,媳妇对不安全感的恐惧将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婆母对儿子的担心也就自感“多余”。有的小夫妻在巩固了夫妻之爱之后,将婆母抛在一边或把婆母当成巩固夫妻之爱的工具,是不对的,因为这违反了爱的回报原则。有的小夫妻企图以“婆孙之爱”代替“母子之爱”作为补偿,这种做法也欠妥。因为此时婆婆可能形成的补偿过度而对孙儿溺爱,以至出现在婆孙之间及父子之间的抚育原则的不一致,给核心家庭的未来造成隐患。

我们提倡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一样,在处理这种关系时,要注意一视同仁。厚此薄彼最容易伤害媳妇或婆婆的感情。女性通常在这些问题上比较敏感。一旦出错,往往要花不少精力才能补救。作为媳妇来说,要考虑到婆媳之间的一些特殊情况,不要过于计较细枝末节。其实,做媳妇的哪个不是做女儿身,要将心比心,多为婆婆着想,要大度,不要受一点委屈就耿耿于怀。要知道,互相谅解才能增进互相信任,正如只有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心一样。婆媳亲如母女,不是说就不会遇到一点矛盾,即使是母女之间,有时也难免会闹点别扭。问题在于如何正确解决矛盾。一般地说,家庭里闹矛盾,往往双方都有责任。只有双方都正确对待,多从自身寻找原因,矛盾才会迎刃而解。

我们知道,妻子和丈夫的角色规范可以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家庭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夫妻双方应该对此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否则就容易发生冲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有一次因处理公务而回房较晚,她在门口敲门,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问道:“是谁?”女王答道:“是英国女王。”门没有打开。女王又敲门,亲王又问:“是谁?”女王答道:“是您的妻子。”这时,门打开了。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门亲自迎接她。这个故事说明:权力、地位、金钱在和睦的家庭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在现实社会里有的人却重利轻情,造就不少的爱情悲剧,使家庭结构的稳定,受到很大的冲击。

现实1:情感的痛苦

香玲今年36岁,脸上还依稀残留着过去的美貌。

读书时她一直是学校里的红人。从省师范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学任教。丈夫是高级工程师,

她现在住房宽绰,三室二厅,外加两个全封闭的大阳台。

然而,她却称憋气窒息,有“进错了家门之感”。用她的话说是“一套房子里住了两家人,夫妻之间还不如邻居关系融洽”。

她独住一间,12岁的儿子住一间,丈夫住一间。

她与丈夫已分居6年,在家里彼此都难得说上一句话,犹如路人一般。但在外边,她还得装出一副幸福的样子。因为她这类人的自尊心、虚荣心特别强,生怕别人在背后指指戳戳,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