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2749100000047

第47章 拜谒凤凰山

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凤凰山。

凤凰山离汀泗桥镇不远,车子一靠近,目光就笼罩在一片茫茫的白色中。路面上布满亮白色的细灰,路旁的小草、树叶也仿佛披上了白色的外衣。路旁不时出现石灰厂、采石厂的名字。一辆辆采石车载满了石料从山里飞奔而出,扬起一股股浓厚的白烟。

石头和石灰,成了此地最明显的标志。看来独特的地理环境确实是烧制石灰的理想场所,至今采石和烧灰在当地依然十分兴盛。难怪四十年前,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要把石灰厂设在这里。而负责石灰窑的就是人民出版社的“五七”战士,当时被编作十三连。一个个出版界的知名人士王子野、范用、张慈中等当年都是烧灰大军中的一员。

继续行进,一排长长的、整齐的红色砖瓦房映入眼帘,车子就停在了房前。据介绍,这就是当时十三连人员居住的房屋。我看到,有一间已经倒塌,余者墙面斑斑驳驳,有的也有了裂纹。屋前晾晒着一些衣物,看来目前还有人居住。大约是听见声响,有屋里主人推门而出,带着疑惑的眼神望着我们,听说我们寻找“五七”战士足迹,对方说,当年“五七”战士走后,是村里把房子分给了他们。

出了砖瓦房,我们又找到了当年的石灰窑。窑依山势而建,山体酷似凤凰,因此得名“凤凰山”。从路边直到山顶,长满了丰厚的植物,藤蔓绵长,荆棘丛生,枝藤交错,让人无处下脚。好在窑洞入口的人工路还在,并没有被荆棘完全覆盖。踏着这条路,我们到了窑口,窑口呈拱形,足有一人半高,几米深。洞内石灰的残渣依在,湿乎乎、软绵绵的,洞壁上烟熏火燎的痕迹非常明显,顶部还有一明显的通风口直通山顶。

1969年秋,当数千文化大军齐集向阳湖,住房成了最大的问题。为建房,必须烧制石灰,而离向阳湖不远的凤凰山成了烧制石灰最理想的场所。因为这里矿石丰富,从山脚到山顶重重叠叠地堆着石灰岩,且坡度平缓,便于开采。离开田间劳动,这支工业连队成了干校一支独立力量。

在当时的条件下,烧制石灰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首先是打石头,打眼、放炮、清场、运石,连那些曾经若不禁风的女知识分子们,这会儿都扛着钢钎、铁锤齐齐上阵。最惊心动魄的是放炮的工作,若是一炮没响,放炮员得冒着生命危险去排哑炮。烧灰的办法十分原始,先砌上一圈窑筒,然后一边点火一边把石头一层层码在里面,一座窑要码上二十五到三十层,码好之后再封窑。烧制石灰的时间约十天半月,烧好后拆窑取灰,自下而上,由外及里,灰取尽后,窑也不复存在。

谁曾想到,今日寂静的凤凰山,曾被一群戴着眼镜的文弱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工业基地。

我们站在洞口留影,在照相机快门的快速动作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当年这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抬着、搬着、垒着、烧着,车水马龙,汗流浃背,敲打声、撞击声、炮声、喊声,响成一片。物是人非,今天的凤凰山,却只迎来了寥寥几位寻访者。

在凤凰山的周围,高高低低地立着一些小山丘。我想起小“五七”战士的回忆,当年他们就是在这里捡柴禾、采蘑菇的。

在山凹处,有一水塘,如今已经干涸,能见到的只有塘底的水草。我想起当年一个“五七”战士因为喝了酒去挑水,不慎落水而亡,大家费了好大的劲才捞出他的尸体,那场景是何等的凄凉。

我看见,水塘边那口深深的水井,想起当年“五七”战士在这里因为水源奇缺,不得不成群结队地走上几里路到邻村洗衣的情景,那庞大的洗衣队伍是何等“壮观”。

我看着出凤凰山通往汀泗桥镇的方向,想象着当年的小“五七”战士背着书包穿过田间小路去镇上上学的情景,他们说笑着、打闹着,一路上还采些野花,那是何等的欢愉。

看着路边被石灰染白的植物,我想起当年“五七”战士出窑时的情形,在镐头、铁锨的搅动下,白色的石灰粉末飞扬起来,钻到他们的头发上,衣领里,再和着汗水流进眼睛。那是何种滋味。

这时,一辆拉灰车飞驰而过,我想起一位“五七”战士的回忆:对准一块心已成灰、但石形尚存的灰块,用镐头轻轻一敲,便也卜地裂开,绽出一朵白灿灿的莲花,这一刹那,心也会绽下一朵小花。

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这就是当年烧灰大军真实的生活写照。

地上两只小狗引起大家无限的兴致,一只黄色,一只花白,像是很通人性,一直默默地看着我们这些陌生人,既不吠叫,也不攻击,充满了温和的友好。我拿起相机为它们照了两个特写,脑海里则想起那只叫做“黑子”的狗。 当年的“黑子”是十三连每个人亲密的伙伴,它本是一只被遗弃的小狗,被炊事班的师傅收留后,很懂得知恩图报。白天,它一路陪着那些被发配到远处去干活的人,一直送到目的地;晚上,则在村口等那些一直工作到半夜才回来的人,直到最后一人个人回来后才肯离去。当一个女“五七”战士昏倒过去,它围着她焦急地转来转去,痛苦地叫着,直到她醒来,才乖巧地钻进她的怀里。可是,这只可爱的“黑子”,却在一次护送大家远行劳动的途中,不幸被一辆飞驰的卡车辗中,牺牲了。噩耗传来,很多人都伤心地哭了,大家合力将“黑子”埋葬,还专门为它立了一块碑。

转眼到了正午,到了我们该离开的时分。暖暖的阳光照耀着凤凰山,照耀着那排红色砖瓦房、干涸的池塘、起伏的山丘、弯曲的小路。和煦的风正轻抚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凤凰山,走过喧嚣的时代,走过艰涩的年华,如今已经回归宁静。愿这片曾经被文化人汗水浸润过的土地,苦难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