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2749100000003

第3章 周巍峙:心中有杆秤

没有出生在一个太平盛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留在校园学生。对于出生于1916年的周巍峙而言,他最终能够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我以为,缘于他的心中始终有一杆秤。

家境的贫寒让他没有更多的机会读书,小小的年龄就不得不外出工作。但是他从来都是个不懈怠,不虚度光阴的有心人,利用做练习生抄写文字的机会,他用心了解国内外大事;利用做邹韬奋文书的机会,他仔细研读邹先生的文章,接受着进步思想的熏陶;利用给一个外国人抄写共产党文件的机会,他了解共产主义思想;利用给李公朴先生当私人秘书的机会,他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帮助被细菌感染失去健康的科学家高士其记录和整理文稿的过程中,他深深感受着一个爱国科学家高尚的人格……他做的工作很多也很杂,但每一件他都不简单地应付,而是做一个有心人,把每件事当做一门课程来学习,他把每一个环境都当成一所学校,吸取学识与思想的养分。

因为电影《渔光曲》的问世,他忘情地爱上歌唱,他的音乐天赋与兴趣崭露头角。他并没有机会上专门的学校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但是,凭借心中的一杆秤,他执着地走下去,通过自学“硬啃”音乐书本知识,用心倾听外国交响乐表演,一步步走入神圣的音乐殿堂,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可是,他已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拥有了深刻与睿智的思维,拥有了明辨是非的慧眼,拥有了一颗热爱祖国的心灵,并且找到了与苦难中国同行的武器——音乐。

《大家一条心》、《九一八纪念歌》、《前线进行曲》……一首首激昂的歌曲由他谱写出来,为伟大的救亡运动贡献一个普通子民的力量。这个青年,他心中那杆秤已经趋向担负起神圣的社会责任。

对祖国深挚的爱使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远赴延安的征途,并加入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艺团体——西战团。这是一个集文学、音乐、戏剧和美术等综合艺术为一体的大团。不久,他成为这个团体的领导人,这一年,他22岁。从他的团队里,先后走出了王昆、陈强、凌子风等一批文艺界大腕人物。在出生入死式的战地文艺演出中,他一干就是5年。此后,周巍峙一直工作在党领导下的文艺战线,担任着不同的领导职务,直到当文化部代部长、全国文联主席,成为当代中国文艺界的领军人。

他心中的秆没有改变,只希望用文艺的方式讴歌他深爱的祖国。他忘情地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竭尽全力策划领导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和演出。他本是个音乐天才,可是,他真正专职从事音乐创作的时间仅有几个月,党需要他做更多的文艺领导工作,他服从安排,并说:一生打杂终不悔。

如同大批文艺战线的同志一样,在史无前例的日子里,他戴上了各种精神枷锁,全家人也饱受磨难。1969年,他带着小儿子,下放到了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他的身份是受“中央专案组”审查的对象,还有文艺黑线头目、“法国特务”嫌疑者。

背煤挑菜、扎搭工棚、和泥沏砖、盘修炉灶、拉车驾辕、种菜浇粪、放鸭喂猪,他无所不做。大雨倾盆里,整夜看守抽水机;寒风呼啸的凌晨,他在湖里驱赶牛群。风里来,雨里去,深一脚,浅一脚,一身泥,一身汗,跌倒了,爬起来。生满老茧的双手上,是一道道的裂口,血水流满裹着胶布的指缝间。

用满腔的热情对待劳动,如同他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文艺事业,哪怕是最笨拙、最简单、最辛苦的劳动,他从来都没有丝毫懈怠,而看成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方式。多少个黄昏,他光着脚丫,在布满菱角的沼泽地里追赶鸭群,双脚两腿被扎得血迹斑斑;多少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他孤身一人在野外看抽水机,一人用高歌《红灯记》的方式驱散心中的孤苦。为了让鸭子下的蛋又多又大,他竟然到厕所里把蛆捞出来,在清水里洗净,然后作为鸭子的食物,结果鸭子的产蛋率大增。

不硬碰,不低头,讲原则,讲方法。此时的周巍峙,用心中那杆秤,冷静地分析他所处的时代,并超越了那个时代普遍的特征:盲目、盲从、悲观、失望。他用满腔的热情,等待着黑夜的过去,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用最沉默的方式,表达着一个智慧的革命者,一个历经艰难困苦的知识分子的远见与卓识。面对遭受磨难的“516”分子,他轻轻地说:“想办法睡一觉,多吃点东西。”面对军宣队利用儿子对他大发刁难,他语气平缓,义正辞严。他帮助行动不自由的人员到城里换尺寸不对的雨衣,他热情地为患肩周炎的同志按摩以减轻痛苦,他对向阳湖的农民一样地都饱含着真情。

这杆秤的核心是他内心的光明。虽然遭受重重监视,就算发出一封家书,也要受到审查,妻子王昆在湖北宣化生重病也不让他探望。但是,他心如明镜,早就否定了这场“**********”,他坚信,光明总有一天会到来,所有恶势力必然走向灭亡。因为心中这份光明,他并不急于求成,当专案组要解放他,但在审查意见里依然保留着“法国特务”时,他拒不签字。他宁可等待再等待,他要等到全面平反昭雪的那一天,也不能为了一时的解脱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历史不负责任。事实证明了他判断的准确,1975年,原文化部宣布了他无任何历史问题的最终结论。

历史是一杆秤,走过无数的峥嵘岁月,所有的功与过、黑与白,都接受着时空的晾晒,公理自在人心。

回首和评判过去其实不难,难的是站在历史的当口而不迷失方向。在当时的情境下,能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看到未来的,是智者。周巍峙无疑是这样的智者。给予这位智者慧眼的是心中永远的一杆秤,让他不随波逐流,不惊慌失措,也不悲观失望。从少年时期的努力学习到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从革命到被“革命”,他像一座高山,巍然而峙,用勤奋、正义、奉献、自信,谱写着生命的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