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爱在别处
2737300000045

第45章 后记

小说写到这里,我再也没有要写下一页的念头了。是的,该结尾了,事情总该有个了结。

前前后后,从认识她到这部书稿停笔,大概有两年半的时间吧。现在她不知道过得好不好?她的现在的那个他是她的别处之爱吗?其实,打心眼里来说,我是真心地希望她幸福的。愿她过得比我好。

此刻的她已经先我一年毕业,此刻的我正处毕业的关头,很快,我就要走完我的大学路。在这毕业的当头,不时地滚下几行清亮清亮的珠子,我想,那是泪,透明的液体。要让此刻的我不伤感,那未免太难了。毕竟,我在这四年当中曾那样忘情地爱过,恨过并哭过,痛过。这部小说,权当大学四年的一个交代吧,毕竟我把我的生活融成一段文字,把我的心路历程浓缩成纸张。

既然是小说,人物自然是可以虚构的,情节也未必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小说中的人和事不应照搬到现实生活中来,否则,与我处过的那些男男女女们说就分不清谁是谁,谁又不是谁了。看完此书,希望骂我的人不要骂得太凶,夸我的人呢,也不要兴奋过头,谁知道谁真那么坏或者真那么好呢?

小说写了将近一年,写作初期的情形是很艰难的。记得那是春节吧,多亏了家人的关照,我在母亲备好的炭火旁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夜。我从早上7点起床写作一直延续到夜深,有时直到凌晨5点才睡觉。在这期间我闭门在家,从不会客,也不外出访客。还好,知书达理的父母很会体谅他们的儿子,他们知道,写小说是当作家,当作家是挺光荣的事。

小说写到二十万字时,我突然发现,我的文字已经漫过生活本身:有那么一大堆东西完全不必要再铺下去。于是,我大刀阔般地砍掉了后五万字,余下的,完全可以留给读者去想的。说到此,其实,写作的过程还真是挺苦的,因为是第一次写长篇,不仅没经验,而且还缺少毅力。记不清了,有好多次伏案苦思,就是找不到适合的表达方式,为此,我有好几次都想就此搁笔了。人物是话灵活现的,活在心里头,我当然很熟,可是通过笔头写下来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结构上的把握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这毕竟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全篇以心理分析推动人物、情节的滚动,没有结构可循。作为第一人称的我,也不好把握,“我”不可能出现在过多的非我的环境中,否则,人物就失真了。

许多人问到我写这部小说的动机。其实没什么具体的动机可言,要说有,那就是写给所有有爱情的人。我曾被爱情深深伤过,我也被爱情甜甜地陶醉过,不管怎么样,我是相信爱情的。记得最近读过一本以“××宝贝”命名的畅销作品,还有一本以一种甜食为名的出版物,内里所叙之事,本人实不敢恭维。书中充斥的是色情的烟味和沉闷到死寂的空气,仿佛,人类除了****以外别无他求了,人类最高尚的情感即爱情被频繁的****挤压到八千里云雾之外去了。这是对人性中最美好事物的强硬掠夺!

该说的和不该说的,该写的和不该写的都已经被我填进方格子中,是非好坏,那是读者的事。我得搁笔了。

2000年5月15日

补记一:

小说《爱在别处》总算修改完,这一次应是第三稿了。事儿已过去得差不多,渐渐的远了,远了,看完两年前写就的小说,心中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有说不出的难受劲儿。事情过去了好些日子,曾经熟悉的朋友一个个像换幻灯片一样离去,留下的只是褪不去的音容笑貌。如今的我,成天忙忙碌碌的,为着一些世俗的琐事上下奔波。大学毕业后,没有了学生时代的风花雪月,没有了校园中的“良辰美景”,代之以上级领导和同事的生硬面孔,代之以现实生活中的灰色压力……回想起来,这大学时光还真是难得,太值得回味和留恋了。因为,我在那里付出了我最初的感动和最快的心跳,当然,还有最痛的情怀……

2001年3月21日烨子

补记二:

因为花城出版社社内有些变故,所以小说的出版一再推迟。也因为工作太繁忙,根本没有闲瑕的时间来顾及。转眼一晃,大学毕业都两年多了,从毕业到进出版社工作,再到辞职自创公司,这其中有太多太大的变化,可回想起来,那份尘封的感情旧事还依然清晰。

2002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