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禁毒史
2727400000005

第5章 善恶参半的毒品家族(4)

大麻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草本植物。人们种植大麻可以达到四个目的:一是提取大麻纤维,用这些纤维来制作绳索、麻线和布料,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二是收取种子,从种子里提取快速催甘油,为多种生产工艺服务,或者作为优质混合鸟食的配方,为饲养服务;三是提取大麻的花、叶及树脂中的有效成分,制作药用麻醉品,为人们治疗疾病、解除痛苦服务;四是进一步生产大麻酚类的衍生物,制成毒品,主要的有大麻叶、大麻烟、大麻脂、大麻油,为瘾君子服务。尽管世界上许多地方都种植大麻,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地区都有这四个目的。比如中国云南部分地区也种植大麻,但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取大麻纤维和收获种子,而不是为了吸毒。

对大麻的医药用途,中国、波斯、印度等国古代文献中均有记载。公元前7世纪,亚述人在宗教仪式中已经开始利用大麻所产生的欣快感。公元前5世纪,古代波斯人将大麻放在滚烫的石头上烘烤,待缕缕青烟冒出就大口大口地吸入,这种古怪的吸食方式在今天也许再也找不到了。中医很早以前就利用大麻果实的滑肠作用,治疗便秘等疾病。古代波斯人、突厥人和阿拉伯人,把大麻叶捣成汁,饮之,会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自觉舒服,忘却烦恼。“哈沙辛”教派的教长们,经常让教徒们吸食大麻,等到药力发作,幻觉产生时,再派他们出征,攻击异教徒和教派的敌人。有人考证说,英语中的“assassin”一词,就是与此有关演绎而来,这个词的意思是暗杀者。相传为了抵抗东侵而来的十字军,穆斯林的领袖们便让官兵们服用大麻,刺激神经,起到壮胆的作用,然后前去对十字军进行秘密暗杀活动。和正常人相比,这些人的行动自然是不正常的,于是便被正常人称作“哈沙辛”(Hashish),即“服用大麻的人”,到了英语中,便演变为“assassin”。

尽管大麻曾被医学界用来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以及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但世界卫生组织已于1954年和1957年两次做出印度大麻无任何治疗价值的结论。1965年该组织又指出:“滥用印度大麻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表现为服药者个人不能克尽其社会职能,且变得更容易做出非社会和反社会的行为,从而给社会造成经济损失。”事实上,大麻在成瘾性方面是所有毒品中最弱的。联合国有关组织也曾指出:“大麻不是成瘾性药物,但是依赖性药物。”大麻所产生的主要是心理依赖,即使是长期使用者,只要停用2周~4周即可消除其影响,而不会像停用吗啡、海洛因那样出现剧烈的戒断生理症状。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大麻能引起持久的精神障碍,但是长期服用可引起个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及丧失社会责任心。另外,吸食大麻会经常感染支气管炎、鼻咽炎、哮喘等疾病,并伴有畏光、心动过速、脑功能降低、生殖能力和免疫能力减弱,易致癌,易患精神错乱等症。

虽然大麻的药物作用远古时代就已被发现,但作为吸毒者用于过瘾的大麻类毒品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在世界各地流行。其非法的大麻制品有:(1)大麻植物产品。如大麻烟、大麻草等,通常是大麻植物的嫩枝、叶子和花碾碎晒干的混合物。非法市场上出现的大麻草本原料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不同。(2)大麻树脂产品。将大麻植物含树脂的茎梗浸在溶剂中煮或者用不同的方法将脂从植物中刮出来就可以得到浸出物。一般将浸出的树脂进行压缩,即形成大麻树脂产品。各地大麻树脂产品有差异。其颜色有黑色、暗棕色、暗绿色等。(3)大麻油。为一种黑色黏液,是由大麻原料的反复提炼和渗漏获得的,具有特殊气味。大麻油用有机溶剂稀释时变成绿色或棕色溶液。其中四氢大麻酚含量为20%~60%,也有高于此比例的。大麻油的效力比大麻脂强一千倍。

大麻、大麻脂、大麻油是国际麻醉品管理局规定的具有严重危害性的麻醉药品,是须特别管理的几种麻醉药品之一。

二、合成类毒品的产生与发展

合成类毒品,既有对毒品原植物经过加工和化学处理后形成的,又有直接经过化学合成的。合成类毒品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镇静剂,如海洛因、巴比妥类;二是兴奋剂,如安非他明;三是致幻剂,如麦角酸二乙酸胺(LSD)。在这类毒品中,海洛因是经过对罂粟的提炼和化学加工后形成的;而安非他明、LSD等都是经过化学合成制成的。

(一)镇静剂——海洛因的产生与发展

1874年,英国伦敦圣玛莉医院医师G.R.莱特(Wright),在实验室里将无水吗啡与醋酐加温,经多次反应得到一种新的白色晶体状有机化合物——二乙酰吗啡,其化学式为C(21下标)H(23下标)NO(5下标)莱特将这个新的化合物送到伦敦奥文大学用狗做生物实验,结果显现出意外的生物活性,实验狗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明显的虚脱、恐惧和困乏等症状,莱特因此而中断了实验。20多年后,德国药剂师海德里希·德雷瑟开始为德国贝尔制药厂进行一系列的二乙酰吗啡实验。他注意到这种药可以治疗咳嗽、胸痛以及与肺炎、肺结核有关的疾病,而且疗效非常好。德雷瑟还在实验中发现,这种药品比吗啡的镇痛作用更强,且见效快,甚至不会过量用药。由于当时尚未发明出青霉素,肺炎、肺结核依然是导致死亡的主要“杀手”,加之当时已经形成了吗啡滥用的现象,人们渴望得到一种替代吗啡的新型药品,而德雷瑟宣称二乙酰吗啡有此效果,药品生产公司自然喜出望外。1898年,德国贝尔制药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化生产该药,并用德语中“英雄和强大”的词Heroin命名和注册。在近代中国,人们把Heroin译为“海洛因”。

海洛因的问世,揭开了人类药物滥用史新的一页。作为“空前绝后”的镇痛药和“妙不可言”的精神快慰剂,1898年贝尔公司用十几种文字在全球掀起一场宣传活动,海洛因于是在全球盛行一时,甚至被当做鸦片和吗啡成瘾的戒毒特效药而广为应用。然而客观事实是无情的,海洛因本身所具有的明显成瘾性很快就暴露出来,而且一旦成瘾很难戒断。它所表现出来的负性作用和带来的不良反应远远超过了他的医药价值。临床观察发现,海洛因比吗啡的水溶性更强,所以吸收迅速而完全,且具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发挥药理作用,因而海洛因的成瘾性更强烈,对个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

(二)兴奋剂——安非他明的产生与发展

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主要品种是安非他明和甲基安非他明。主要原料是野生麻黄草中提炼的麻黄素。

麻黄是裸子植物,属麻黄科,有40多个种类,为多年生灌木,生长于多沙地带、沙漠或干燥山地,分布于中国北方及亚洲、美洲和欧洲的干旱地区。麻黄的茎叶含有1%~2%的生物碱,主要是麻黄碱,又称麻黄素(Ephedrine)。我国是麻黄素的主要产地。早在几千年前祖国医学就认识到麻黄素具有辛温解表和平喘的药理作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麻黄“发表出汗,止咳逆上气”。中国古代医家曾利用麻黄来煎汤制丸,医治头疼发热、气喘、风痹不行、伤寒感冒等症。这些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本草》等著名医药书中均有详录。从麻黄草中可以提炼出麻黄素,麻黄素是一种腊状固体、结晶或颗粒物质,搀入其他化学物品后就能充做毒品。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麻黄素和去甲麻黄素均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而Cathaedulis植物在公元1300年时才被东非人用于解除疲劳和压力。

麻黄素曾经在西洋医学中被作为散瞳剂使用。当时一般人认为麻黄素对其他疾病的应用毒性作用较大。1885年日本的山梨(Yamanasi)在分离麻黄的生物碱时突然死亡,使人们更加深了对麻黄素的恐惧感。后来,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Nagai)请求友人武井罗(Muira)帮助检查麻黄素的生理学特点,武井罗将麻黄素和阿托品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发现麻黄素的散瞳作用只能持续2个小时。以后研究工作基本停顿。在西欧,艾德莱农(Edeleano)在研究麻黄素的药理作用和分子结构时,首次合成了麻黄素的衍生物。Phenylisopropylamine,以后又称为右旋安非他明(Dextroamphetamine)。此后麻黄素和其衍生物的药理研究基本上没有新的进展。

1917年,两名日本研究人员报道了麻黄素具有类似肾上腺素的作用,但是他们和其他的西方学者都忽视了这个研究结果的意义,直到中国学者Chen Ku Kuci(音——笔者注)的研究才真正揭示了麻黄素的作用。

1923年,Chela Ku Kuci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获得生理化学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国北京协和医院大学担任药理学讲师。他对中国的传统医学怀着浓厚的兴趣,并从他的伯父处了解到麻黄在中国的医用历史达3000年以上。Chen Ku Kuci决定研究麻黄素。他和助手一起将麻黄提取物注射到实验犬的静脉内,观察到实验犬的血压上升、心率加快以及肾脏血管的收缩。这些作用类似于肾上腺素和酪胺。运用纯化技术,Chen Ku Kuci得到了麻黄的结晶状生物碱,并证实这就是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分离提纯的麻黄素。经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和其他研究人员证实口服麻黄素也能产生交感神经兴奋作用。这种研究结果终于促成美国医学学会药物和化学理事会批准认可麻黄素的临床使用,从而使麻黄素成为一个最具药物学价值,特别是对哮喘治疗价值的药物之一。

20世纪20年代早期,伴随着麻黄素平喘药物的开发和疗效的公认,从中国进口麻黄植物的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就导致西方市场上麻黄素价格昂贵。面对市场急需此药的状况,众多的实验室开始了人工合成麻黄素的研究。当时洛杉矶的乔治·皮内斯(George Piness)请求加利福尼亚大学年轻的助教戈登·阿来斯(Gordon Alles)合成廉价的麻黄素,恰巧阿来斯也把合成麻黄素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之后,阿来斯开始把右旋安非他明的分子结构作为人手点试图合成麻黄素。阿来斯在该校药理学教研室合成了几种化合物,直至1928年夏季他合成了Phenylethanolamine,但该药物口服不易吸收发挥药理作用,因其化学结构与麻黄素相比缺少两个甲基团。但在实验中,他将右旋安非他明注射给实验动物,观察到该药的毒性较低后,便在自己的身上进行了人体实验。他发现安非他明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但最终阿来斯也未能合成麻黄素,而麻黄素是在1929年被艾姆德(Emde)合成的。

在此稍早的时间,日本的一位化学家尾形(Ogata)也开始从事与阿来斯同样的研究。结果他合成了d—phenyl—isopropylmethylamine hydrochloride化合物,命名为甲基安非他明(Methamphetamine)。尾形将自己的合成方法转让给美国的Burroughs wellcome公司,该公司以甲基苯丙胺(Methedrine)商品名生产和销售甲基安非他明直到1968年。

开始时,人们是用安非他明来治疗成人肥胖症和小儿多动症的。1932年,有人开始吸食安非他明,兴奋剂的滥用问题由此产生。1933年,科学家们发现安非他明具有使人兴奋的特征,开始批量生产,主要用于治疗人们的忧郁症和昏睡症,使人保持清醒头脑,亦为精神萎靡者提神。美国人把其视为哮喘病的克星,美国联邦食品医药品鉴定机构认为安非他明是“具有良好效率的特效药”。美国的长途汽车司机为了抵抗疲劳而吞服此药,有的学生考试时为了考出好成绩也使用此药。二次大战时,各国为提高士气和官兵的耐久力也在军队里推广此药。日本军阀曾给征召的大量少年注射“觉醒丸”(即安非他明)。所谓的“神风特攻队”在驾驶飞机出外执行一去不复返的最后任务之前,都要注射这种药品,以求给自己打气。但是,安非他明的毒性作用远远超过其药性作用。1951年,日本首先颁布《觉醒剂取缔法》,认定安非他明是毒品,禁止生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也进行立法,加强管制,使滥用安非他明的趋势有所缓解。但是,安非他明至今仍是亚洲最主要的毒品之一。

(三)致幻剂——麦角酸二乙酸胺(LSD)的产生与发展

在整个欧亚大陆、中国的东北和西北部,都栽种着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农作物——小黑麦。小黑麦的果实就是麦子,可以作粮食,供人们食用;麦秆能够做牲畜的饲料、褥草以及造纸原料,麦苗还可以做牧草。但是,在春夏之交的季节,特别是潮湿的夏季,如果雾气比较大,小黑麦常常发生霉病,正在扬花吐穗的麦子株头会突然变硬,发青发紫,成为硬实的坚核,农民把这个叫“雾掠”。雾掠可以使种下的小黑麦颗粒无收,令农民深恶痛绝。世界科学家们对雾掠的小黑麦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他们发现,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一种叫做麦角菌的微生物侵入了正在开花的小黑麦的柱头,寄生在里面,使尚未灌浆的小黑麦麦穗变硬变色,形成坚硬的菌核,小黑麦被毒菌异化了,而这种被异化黑麦的坚实菌核就是麦角。

1935年,在瑞士巴塞尔的桑多兹实验室,生物化学家霍夫曼博士运用麦角菌.做试验,从中提取了一种物质,取名为麦角酸。为了研究它的聚合作用,博士把它跟另一种物质——二乙基酸胺混合,给这种混合物取名为LSD。当时因为有其他事情要做,这一混合物便被置于一个实验橱里。5年以后,当霍夫曼再次发现这种液状混合物时,已记不清它是什么东西了,于是,像任何一位化学家都可能做的一样,他用手指沾了一滴液体尝了尝。半小时后,在骑车回家的路上,霍夫曼进入一种奇异的梦幻之中。霍夫曼在当时的实验日志中写到:“我的精神错乱;任何声音,如开过去的汽车声,都会在我脑子里引起幻觉,产生各种颜色;随后,幻觉和颜色不停地变化,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样。”这样看来,服用LSD可以给人带来强烈的致幻作用。我们这个时代最惊人、最危险的致幻剂便由此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