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2726800000048

第48章 同时诸家书信题记(1)

与 邢 会 稽

章学诚

前日趋署叩辞,闻父台大人玉体违和,匆匆就道,不获展晤为歉。秋高气爽,敬想起居万安。欣闻移居义乡,未识何时起马?民思慈保,士念明师,为敝邑父兄子弟增系恋耳。犹望循良报最,他日守郡临司,仍来庇我东邑,所谓引领以望者也。

日前儿子核毕阎《书》,其中有所疑介,欲请面裁,是以迟久未送。及弟启行时,又屡蒙遣取,只合缴上。然商榷非旦夕事,当徐为后图可矣。

《全秦艺文》之订,雒君先生行后,未知余绪如何?所要诸家著录,有钞本未传于外者,多在扬州行箧,当为检寄。亦尚有数种未购集者,方当为毕制军访购,不时寄家。如尊处欲用,但遣一介之使,向小儿索取,必可得也。

鄙意终以先定《全秦人物表》为主。如《人物表》已有稿底,必须草一副本,交小儿处,由将来史考局中,但有所见,即须凭《表》摘录,易为功矣。弟闻毕制军仍督两湖,如楚氛销靖,即当赴楚一行,年内外仍当归里,大约书局仍不离扬州。

长兴不远往返,时可通音问也,雒君先生亦当江南访之。兹于十九日自杭城解缆,留缄代谢一切。并候升祉,不尽欲言。

(辑自清王宗炎编、刘承干校订、民国十一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章氏遗书》卷28)

重修晋太傅谢文清公祠墓碑

谢启昆

嘉庆三年秋,长兴令邢君澍以其境三鸦谢文靖公祠墓倾颓,将率士民修治之,而请春秋致祀之礼于启昆。太傅东晋名臣,于律坟墓当禁樵牧,又尝守吴兴,功德在民,宜祀于湖,而启昆之族于南康者,望以陈郡,实为公裔。往者扬州修公祠,捐金助之,为文以纪其事。矧公墓所在,精神灵爽之所凭依乎!

顾公墓在长兴,不见于史。邢君作《墓考》,据颜鲁公《石柱记》及张文规《吴兴杂录》,其言既明确矣。启昆谓鲁公官湖州,与僧皎然最善。皎然者,康乐十世孙也。大历中重建谢公塘碑,鲁公为书碑阴。盖支属亲近,其去公墓被发时不及二百年,一家之事,闻见尤切,体魄所藏,于谊至重。故至鲁公,必受自皎然,且目验之,非苟然已也。公祠墓之修,在宋为胡文恭宿,而其祠所创始及踵而修者,皆不可考。

今良吏慕怀前哲,揆****司工作是举,启昆适宣斯土,宜申崇报之义。买田于县之尚吴区,得十一亩八分,所入租,为有司春秋祀事,而以其余营缮墓,使永无圮坏。是役也,子来赴功,民力用劝,以四年五月告成事,于是为文勒之贞石,以诏来者。

(辑自《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嘉庆刻本《树经堂文集》卷4《重修谢文靖公墓碑记》)

与邢大令书

钱大昕

大昕顿首:前读大制题跋,于束皙论曲水流觞事,以为出吴均《续齐谐记》,且引沈约、萧子显《礼志》,证晋时无此事。洵所谓“观书眼如月,罅漏靡不照”者也。大昕尝病《晋史》芜杂挂漏,甚于它史,盖由唐初史官多词华之士,昧于学识,兼之时代隔远,所采多稗官曲说,以实事求之,疻痏百出,于鄙著《考异》中多所驳正。

兹读大制,知有《晋书辨惑》之举,窃幸先得我心。即以《束皙传》言之,云:东海疎广之后,避难改姓。此事之可信者也。《汉书》“疏广”字本不作“疎”。《说文》有“疏”无“疎”,疏从巟,以疋得声。疋,古“胥”字。疏,改为束,取其声相近。若“耿”之为“简”,“奚”之为“嵇”,“韩”之为“何”耳。

《传》所云“去疏之足”,则不通六书者之妄谈,岂足据乎?又如《戴洋传》谓“元帝将登阼,使洋择日,洋以为宜用三月二十四日丙午”。以《元帝纪》校之,殊相矛盾。又谓“吴伐关羽,天雷在前,周瑜拜贺”。考吕蒙袭荆州时,瑜死已久,岂非无稽之谈乎?

《地理》一志,尤为乖谬。典午南渡,侨置州郡,皆不系以南字。义熙恢复故土,乃有北徐、北青、北琅琊、北东海之称。及宋武受禅,始诏去北加南,《宋书·本纪》班班可考,而唐初史臣,但采休文《州郡志》文,竟不检照《本纪》,遂谓东晋已有南徐、南豫、南青、南兖、南东海、南兰陵诸名。沿讹踵谬者千有余年,至大昭始表而正之。此尤可长太息者也。将来《辨惑》书成,如曹子建所云“助我张目”,真大快事!大昕虽衰朽,犹冀先睹以广固陋之见闻也。

贱体日稍平复,尚觉怕风,懒于出门。薄柳之姿,不能耐久,如何如何!《古文苑》九卷之本,闻已付梓,何梦华当知其详。荛圃本亦无异同,并奉闻,兼候近禧,不尽驰切。

(辑自冯本《跋晋书束皙传》,陈文和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嘉定钱大昕全集》第9册《潜研堂文集》未录)

少蕴等题名(宣和癸卯四月)

钱大昕

右少蕴等题名,在长兴县丁氏。邢佺山明府拓其文寄予,字画甚完好。文云“少蕴、无言 、慧觉道人,宣和癸卯四月辛亥同来。”凡三行,十八字。少蕴,叶梦得也。无言,刘焘也。高琏《卞山志》云:“予见异石于丁氏,曰孔耳石,高可四尺,形如人耳,色黑而水纹甚细。”

镌曰:“致虚、无言、梦得道人,宣和癸卯渡江同来。盖叶石林故物也。”今此石尚无恙,而题名与《志》异者六字,乃知前人纪述之疏。石林题名石上,未必即为石林故物,亦想当然耳。

(辑自陈文和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嘉定钱大昕全集》第6册《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15,邢《志》卷26、赵《志》卷30之《碑碣》、冯本皆题作《孔耳石题名》,且文字迥异。)

全秦艺文录序

洪亮吉

《全秦艺文录》者,吾友阶州邢君澍官浙江长兴县时所著也。长兴于东南为最繁,君莅事数年,刑清政简,乃以其暇裒集《宋会要》及《金石札记》等书。又以关中自唐宋以来,叠经兵燹,昔贤述作,沦佚者众,复以二年之力,精心搜采,为《全秦艺文录》一书。始自三代,迄于有明,共若干卷。

脱稿后,即邮以示余。余读之,叹其搜罗之广博,类例之严整,大致仿历史《艺文志》等书,而参以近人朱检讨彝尊《经籍考》之例,分别门类,条举遗佚。而后知君不特能于其官,即著一书,而其取材之博,用心之审,又如此也。

夫全秦为天下之首,从古载籍,无不权舆于斯。《易》则文王上、下篇,《诗》则《周南》、《召南》,《书》则《泰誓》、《秦誓》。又且言《礼》则河间献王,言《春秋》则刘向、刘歆父子,皆号专门之学是也。史则司马迁、班固,皆三辅人。子则《道德经》二篇,老子入关时,为关令尹喜所著。其所入关,昔人或以为大散,或以为函谷,类皆不出秦地。班固作《汉书·艺文志》,凡诗赋一百六家,而以《高祖歌诗》二篇、武帝所自造赋二篇弁其首。是则经史子集,无不权舆于秦,举全秦艺文,而天下之艺文已探其原;举全秦艺文,而天下之艺文又居其半。君之此书,所以为不可少也。

抑余又有进者,关中地势极高,水之停注者少,自秦汉以后,无不引河、渭、泾、洛数大水以溉田。三辅之郑白渠、广通渠、龙首渠,宁夏之汉延渠、唐来渠、大河渠皆是。他若汉中、兴安则引褒水、汉水,兰州则引阿干水、漓水,甘州则引弱水、羌谷水,凉州则引谷水、土弥干川水,泾州则引泾水、汋水,安西则引南藉端水,肃州则引呼蚕水等,以是沟渠之在甘肃、陕西境者,不下数百。

然百余年来,故道湮废,水泉相遏,反足为田亩之害者,盖十居其九焉。地势瘠而民气愁,职是故耳。以君之学识,官事之暇,倘复能仿班氏志《沟洫》之例,于关中渠渎所在,勒为一书,名《全秦沟洫志》。他日州县长吏有能举其职及实心为民者,案图籍而疏浚之,则有益于乡里者,又岂在元虞集《京东水利》、明王恕《漕河通志》书等下乎?余又拭目俟之矣。

(辑自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洪亮吉集》第3册《更生斋文甲集》卷3)

寰宇访碑录序

孙星衍

金石之学,始自汉《艺文志》春秋家《奏事》二十篇,载秦刻石名山文。其后谢庄、梁元帝俱撰碑文,见于隋《经籍志》。郦道元注《水经》,魏收作《地形志》,附列诸碑以征古迹,而专书则创自宋欧阳修、赵明诚、王象之诸人。其时出土之物尚少,或以偏安,未能远致。明宋濂作《贞石志》,于奕正作《天下金石志》,录目渐广。但率据方志,未见其碑,尤多舛误。本朝黄叔璥作《中州金石志》,亦同其失,且仅一方,不足备当代掌故。

国家统一车书,拓地万亿,山陬海澨,吉金贞石之出世,比之器车马图,表瑞清时,旷古所未闻,前哲所未纪矣。

昔邵学士晋涵纂书三通馆,檄取海内石刻进之内廷,编书以续郑樵《金石略》,录其副本,举以相赠,藏在行笈,廿载有余。中间游学四方,思以目见手摸,为之增补。盖尝西游河华,北集神京,东揽三齐,南穷越纽,所至山川城邑古陵废庙,或有残碑断碣,无不怀墨握管,拓本看题,录入兹编,岁有加益。其足迹不到之处,又值同世通人名士搜奇好异,邮示所获,扩其见闻。

若今王少寇昶、钱少詹大昕、翁阁学方纲、冯编修敏昌、阮抚部元、黄司马易、武大令亿、赵明经魏、何文学元锡,皆为此学,藉以订正邵书,又增倍蓰。顷归吴下,获交邢明府澍,出以相质。明府博学洽闻,藏书万卷,复据筐箧所有,补其不备,删其复重,及始成书,刊以问世,题为《寰宇访碑录》。既属叙缘始,不敢以谫陋辞。

此书之成,前后阅廿年,始于故学士邵君,成于邢明府。契阔之交,幸有成说,表而出之,知撰述之苦心。若夫金石之录,日出不穷,非敢以此自足,亦愿来者之续成其志,以备石渠采择云耳。嘉庆七年春二月赐进士及第分巡山东兖沂曹济道孙星衍撰。

(辑自嘉庆二十年刻《平津馆丛书》本《寰宇访碑录》)

金石文字辨异后序

何元锡

维古文大小篆之分,系于《说文》。由篆变隶,由隶变分,减省点画,而正书起焉。假借共讹俗兼通,偏旁与声音竞乱。盖字学之变,至六朝唐人而称极矣。自刘宋时,予家有承天氏者,著《纂文》三卷,其后至唐武后时,有《字海》一百卷,诸葛颖有《桂苑珠丛》一百卷,颜真卿有《韵海镜原》三百六十卷,其书今皆无传。后人寻源溯流,不得不于金石中资其探讨。

宋人以金石文类编字体者,有娄机《字原》、刘球《隶韵》、洪适《隶韵》等书,为世所尚。元明作者,间有以分部编韵为书,然采摭疏漏,学者病焉。国朝文教振兴,义主同文,顾氏蔼吉始合汉魏晋金石,仿娄氏之例,广为《隶辨》一书,详载出处字句,第较之宋人所见目录,已多阙略。予欲以近时所出,补其未备,而未逮也。

阶州邢佺山太守宰长兴时,与孙渊如观察有《寰宇访碑录》之刻。复思顾氏书,只收隶体,未及六朝以后,且于秦汉篆法未详。因据现在所见唐宋以前金石刻,并宋元刊本《隶释》、《隶续》等书,著《金石文字辨异》十二卷。分韵悉遵《佩文韵府》,有未载者,据《广韵》、《集韵》存之。

太守以予好萃聚金石,遂属以校雠,反复终篇。窃叹是书之成,集腋成裘,因一合十,详时代以定真原,辨歧分以识厥体,譬之问津得要,求异斯同,洵为小学家不可少之书。是书传而后,吾家承天氏以下诸书,或不至以佚亡阙略为憾也。时嘉庆十五年五月端节前一日,钱塘何元锡书于双华吟馆。(辑自光绪十九年刊本《聚学轩丛书》第1集《金石文字辨异》)

长兴县志序

白善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