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时代潮
2725400000016

第16章 通讯(4)

过去的武南是乱石滩,如今已是一座欣欣向荣的新镇了。这里有16个村委会和14个居委会,总人口达3.6万多人,总耕地面积有5.9万多亩,可称家大业大。镇党委书记李永泰向记者道出了真情,说了这些年来全镇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如今武南这片肥沃的土地年年产粮都在1500万公斤以上。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武南镇认真抓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工业并驾齐驱,全镇建起乡镇企业444个,从业人员1200多人。从事商业、加工、运输的年产值也不下1000多万元。去年武南工农业总产值达18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79元。大河村村办企业自1962年创办至今,年年有盈利。他们主要经营醋坊、粉坊、饭馆、砖瓦厂,仅去年就获纯利润12万元。60%的农户都购置了电视机,村上还修建了2所新学校。李书记接着介绍:全乡近两年建成连片果园1500亩。架设了中畦等四个村的44公里农电线路,修通了10公里长的输水管道,张林、白塔二村的2900多人吃上了清水。经济发展了,文教卫生事业方兴未艾,3所中学、18所小学有在校学生4千多人,教职工217人。武南每年都有20~30人考入各类高等院校。全镇有3所卫生院、17所医疗诊所,医护人员近80人,一般手术不用出镇,保证了群众的健康。

武南镇的崛起离不开武南火车站,正是这钢铁的大道给武南镇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为武南镇经济、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武南人看到了大千世界。据武南铁路分局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介绍:30多年来,铁路部门在武南修建的楼房计106幢,平房326栋。这些活生生的数字充分反映了新镇的繁荣。

(原载1988年7月27日《武威报》)

忠魂伴着创业歌

——红军走过的地方纪行之十

车子向武威西穿行,驰骋在宽阔的林阴大道上。跃入我们眼帘的是片片金灿灿的麦穗,四面散发出浓郁的馨香。

到四十里堡,车子戛然而止,我们来到了当年西路红军驻守过的祖师宫大殿,凭吊红军的忠魂,缅怀红军的功绩。

当年,大河驿战后,西路红军冒着风雪继续西征,担任主力掩护任务的红三十军一部刚到武威西四十里堡,敌河西前线总指挥****海部就占领了高家磨,截断了通往永昌的大道,向红军阵地发起疯狂的进攻。红军将士猛烈反击,打得敌人鬼哭狼嚎,使之遭到惨重的失败。经过两昼夜的苦战,歼敌2000余人,红军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其后,敌人向四十里堡大增援兵,企图包围红军。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最后冲出重围,挺进永昌。

英雄业绩流芳百世,烈士忠魂催人奋进。如今永丰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处在国泰民安的盛世里,他们不忘先烈精神,也在自己的故园里建功立业,描绘美丽的图画。据了解,目前全乡总耕面积达7万多亩,3条干渠、14条支渠、2条直属支渠纵横交贯在肥沃的田野上。对这些永丰人还不满足,1986和1987两年间又新修斗渠19条,全长1.3万多米。今年又新修2条高标准支渠,农田渠道基本配套,农业生产年年丰收有望。去年粮食总产量达1.3万多吨,商品率达54%。这个乡不仅农业生产突飞猛进,而且多种经营也引人瞩目,乡镇企业总数达207个,从业人员近700名,去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2000元,人均纯收入430元。该乡农民盛延武、盛延棋、盛延辉、刘银生、赵全山于1985年合建了一座电影院,花费5.6万元,由于对以后的形势估计不够,时间不久,村里购置电视机的人家增多,进影院观赏电影的观众寥寥无几,电影院连本钱都没有挣回便倒闭了。这对于他们可是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们并未畏缩,仍对前途充满信心。水路不通行旱路,5人各自大显神通,分别干起缝纫、修理、榨油、开商店、立肉架的营生,不但挽回损失,还盈利不少。提起这些人,邻里乡亲无不称赞。农民赵万基一家11口人,1986年,他在煤窑上挖煤时,偶尔获得了搞食品加工有利可图的信息,于是到古城乡学到一手加工食品的好手艺,花费了600元,搞起了家庭食品加工作坊,制作蛋糕、点心、饼干,年产量达1万公斤,产值达1.8万元,纯收入4000元,购买了1台手扶拖拉机、1台磨面机和1台饲料粉碎机。去年仅下脚料喂养肥猪7头,收入2000多元,现在全家人均年收入900多元。

1957年前,四十里堡街上只有六七家个体户。现在商品经济观念已在永丰人的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来了,从事各种经营的个体户已达56户。方圆几十里外的小商小贩都瞅准了四十里堡这块市场,纷纷前来加人商品经济的行列,出现了农业丰产、经济繁荣的新形势。如今,四十里堡人民所从事的事业正是50多年前红军战士为之流血奋斗的事业。

我们沿着红军走过的地方采访纪行虽然告一段落,但红军精神将会永存。

(原载1988年8月3日《武威报》)

保绿洲才能保家园

——对民勤县一些乡村毁林开荒事件的剖析

今年3月3日至4日,我们同武威地区行署林业处的同志一起来到民勤县大坝、新河、薛百等乡的一些村子,只见“红旗100型”、“东方红75型”、“上海120型”大型链轨拖拉机挂带着推土板,正在横冲直撞,将已经封育起来的大片沙丘推倒,拓荒者将铲翻的梭梭、红柳、白茨、沙拐枣等沙生灌木收拢来点火取暖。这是继去年“甘草大战”之后的又一场破坏生态环境的大战,而且战火大有愈烧愈烈之势。

与大自然搏斗得出的“定律”被忘却

民勤县是****在腾格里沙漠腹地中的一片绿洲,四面皆被黄漫漫的沙漠围裹着。在浩瀚的沙海中,正是那些生长着茂密的沙生灌木的沙丘(当地人叫柴湾),挡住了一个个风沙口,阻遏着流沙移动,使农田得以保护,人民得以繁衍生息。对于这些柴湾,当地人民历来视为神圣,哪怕无柴做饭,柴湾里的柴是一根不能动的。因为祖祖辈辈得出的教训太多、太深刻了。沙区人民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找出了一个定律——只有保住柴湾,才能保住绿洲、保住家园。

然而,这一切在近几年似乎已被人们忘却了!

这次开荒,最早是从1988年7月8日开始的。地区行署林业处处长和民勤县的一位副县长路过新河乡橙槽村黄蒿滩时,发现拖拉机正在推沙丘开荒,便马上给县委、县政府汇报,县政府组织调查组调查后,于7月28日发出通报,指出毁林毁草开荒是错误的,令其马上停止。

据反映,坝区各乡镇的开荒大都发生在通报发出之后。薛百乡的双楼村,新河乡的泉水村,三雷乡的下雷村,羊路乡的龙一、龙二村,大坝乡的城西村都是在去年9月以后开始毁林毁草开荒的。据县林业局统计,通报前后属毁林毁植被开荒的面积约有600亩之多。到去年11月份,这股开荒风越刮越烈。

“令行禁止”成为空谈

尽管县上发了《关于加强水土资源和林业植被的布告》,但布告仅是一纸空文,“令行禁止”在这里成为空谈,毁林毁草开荒风未能刹住。

大坝乡城西村头坝沟滩上,我们看到1台东方红75型拖拉机和1台红旗100型拖拉机在将沙包推平,该村八社的25位男女农民,手执铁锹、镐头在新垦土地上平整,长城以东的大片绝对封禁区已被全部开垦,连根挖掉的梭梭、红柳、白茨成垛地堆在长城脚下。据说全村计划开荒1400亩,现已开了800亩,赶今年5月1日前后要全部开好种籽瓜。

在沙井子防沙林试验场场部,负责这一片的护林员老潘介绍说,薛百乡长城村已经雇用了1台拖拉机,在徐家台开荒100多亩,目前还在继续扩大开垦。

橙槽村黄蒿滩是最早因开荒而受到通报的地方,这里仍有2台东方红75型链轨拖拉机在开荒,生长着白茨的大小封沙沙包,顷刻间变为平地。县上通报时,这里只开荒180亩,而现在还在继续开未垦完的一大片地。我们问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开荒是否经过批准,回答是县上批准的,他们所说的批准日期,则正是通报日期。

黄蒿滩西面的天光墩滩,橙槽一社、二社的农民还将荒地开进了国营林场的沙枣树林。这片沙枣林是1965年和1966年栽植的,已经成林,这里的群众挖掉树,再开垦土地,去年以来已经蚕食了200多亩。

民勤县曾经根据风沙危害程度,将一些“柴湾”划分为绝对封禁区、封禁区和半封禁区三种类型,现在开起荒来就不管这些“禁区”了,真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是向钱看。还是保家园?

民勤这次毁林开荒风的起因首先是“钱”的刺激。开荒干什么?多数农民的回答是“种籽瓜”。去年每亩籽瓜最高收入千元左右。民勤经济作物和粮食播种面积三七开,而产值则是倒三七,主要是种黑籽瓜能抓钱。

其次在民勤还有人们看不到的威胁:坝区过量超采地下水,会影响湖区水位下降。70年代,民勤可耕地面积92.5万亩,到目前由于水位下降,种植面积减少到61万亩。

第三是长时间的生活安定使人们渐渐淡忘了那种“沙进人退、沙撵人走”的历史。如今,村社中一些当家理事的中青年人大都没有亲身经历,因此对毁坏柴湾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第四是处置措施欠妥,制止不力。说县上不重视,通告、布告发了,大会小会讲了,但对落实工作却没抓好,尤其是对具体事件的处理偏宽。如对橙槽村的处理只是责成橙槽村向县乡两级政府做出深刻的书面检查。对以后开荒问题的处理也是所开好的土地予以认可,今后“下不为例”。这就形成开了的白开了、不开的白不开的状况,难怪这股歪风越刮越厉害。

(原载1989年3月15日《武威报》,题为《历史教训岂能遗忘》;1989年4月12日载《甘肃日报》)

泗水的春天

——全区“十强乡镇”泗水乡经济发展纪实

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古浪县泗水乡显示出无比的活力,一跃成为古浪乃至全区的经济发展“明星”。1993年,该乡被地委、行署授予“先进乡镇”的荣誉称号,1994年、1995年又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区“十强乡镇”。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过去,泗水乡是一个有名的土地大乡、经济穷乡。1993年以来。这个乡的干部群众苦苦思索着如何在农业上实现大突破。首先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近3年全乡共投入农业基础建设资金725万元,新打机井i0眼,维修改造旧井11眼(次),平田整地21850亩,新修支、斗、农渠79公里,架设农电线路35公里,新开耕地6500亩,配套面积达4450亩,条田化程度达85%,并大面积推广了小畦灌溉,依靠小畦灌每年节水42万立方米,增收粮食70万公斤。其次,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条件改造的同时,走科技兴农的路子,大搞科技培训,健全了乡村组户四级科技服务网络。大力引进、推广地膜覆盖及间套带种、配方施肥、温棚养殖等10项新技术,科技覆盖率达95%以上。同时扩大了经济作物和秋禾作物的播种面积,把粮经、夏秋比例由1992年的9:1调整为1995的7:3和8:2。农业科技含量由1992年的21%增长到48%,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经过一系列的真抓实干,形成了以地膜覆盖、规模养殖为主的支柱产业和以小麦、啤酒大麦、甜菜、玉米、油料等为主的8大农业生产基地,从而使粮食作物亩均增产104公斤,经济作物年收入758万元,综合商品率58%,每年为国家贡献粮食98万公斤。在采访中,乡党委书记王如明对记者说,今年完成地膜覆盖面积1.7万多亩,占总播面积的30.8%,其中地膜小麦1.04万亩,仅此,可增产小麦100万公斤。

推动乡企快速发展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乡上千方百计发展乡镇企业。1993年,他们重新认识了泗水的地理优势:兰新铁路、312国道纵穿南北,308省道、甘武铁路横贯东西。大胆地确定了“两点两线”的发展战略,紧紧抓住“三个大办”的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形成了以企业公司为龙头,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重点,以工业开发小区和两个商贸区为支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的格局。泗水企业公司成为一家工、商、农、贸综合经营的集团化企业。在这个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大批经济能人优化组合,先后办起了以小麦加工为主的股份制企业23家,占企业总数的57.5%,参股125份,入股资金280万元,年产值1506万元,占全乡乡镇企业总产值的63%。目前全乡乡镇企业总数由1992年的1家增加到1995年的60家,乡镇企业产值连年翻番,由1992年的380万元增加到1995年的5020万元,同时形成了以造纸为主的骨干企业,以面粉、挂面为主的拳头产品,以熏醋、酱油为主的名牌产品。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全乡个体工商业户达204家,从事二、三产业的2080人,占全乡总劳动力的近30%。抓乡企,促三产,全乡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元,上四坝、周庄、铁门3个村被县上评为“十强村”,并列为全县“十强村”前3名。

这个乡发展乡企的步伐仍在加快,今年以来,共投资150万元,先后办起了砖厂、加油站、磷肥厂、胶合板厂等8家企业,其中4家砖厂均已投产。上半年全乡乡镇企业产值达3820万元。实现利税38.8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0%和26%。

泗水的经济发展犹如春天,充满着勃勃生机!

(原载1996年8月31日《武威报》)

重农强工奔小康

——来自全区十强乡镇武威市黄羊镇的报道

秋风送爽,沃野景新。武威市黄羊镇农村到处彩旗猎猎、机声隆隆,农田基本建设正酣。9月27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孙英亲临现场,目睹了这里的平田整地,并给予充分肯定。该镇从镇领导到一般群众都有一种共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正因为他们抓住了这个关键,在此基础上强工、活商、兴科,从1993年至1995年连续2年雄踞全区十强乡镇第七、第四、第二名。

黄羊镇新一届领导班子针对黄羊实际,选择了重农立镇、强工兴镇、活商富镇、兴科强镇的发展路子。为了加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他们不断增加农业投入,积极组织带领群众投资投劳,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1994年以来,全镇每年新建高标准条田8000亩,修筑各类渠道50.8公里,架设农电线路20公里,开发耕地1000多亩。经过几年的建设,昔日河堤深沟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描绘出了一幅绿树成阴、麦浪滚滚,渠、路、林、田配套的新型农业开发区的新图景。今年这个镇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声势更是猛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