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信故里
2723600000072

第72章 化凤山中将军祠

西充县城东北隅的化凤山,古代名叫凤岭,其山形似飞凤,首尾俱全,自然演化,神妙奇特,故称化凤山。此山发源于秦岭山脉,千里南下,止于虹溪象水(今西充中学大门外)之滨。前临南岷仙山,后有九条小溪,俗称“九条渠”。凤岭高接青霄,悬崖飞瀑,危峰丛林,出奇斗胜,山上建有古寨,雉堞峥嵘。群山环拱,若朝凤岭,山峦起伏,翠绕古城。遥见凤岭日出,五色斑斓,宛如凤凰彩羽朝天飞翔,奇丽景色,令人陶醉。山下的九条小溪,犹如九条游龙,被誉为“龙凤呈祥”之风水宝地。有咏《凤岭朝霞》诗云:“凤岭参差翠绕城,明霞万缕晓光明。回峦似有朝天势,何日云衢试一鸣。”

化凤山和九条渠有很多神奇的传说。相传,古时的凤岭森林密茂,茅棘蔽山,常有虎豹出没,亦有树精花妖作怪。山中有一条由地瓜根变成的孽龙,现形猎食,异常可怕。一天,有一位猎人上山打猎,被一根粗大的地瓜根拦住了要道。他在这山打猎多年,从没见到这种地瓜根,深为惊奇,决心除掉这山精树怪。第二天,他约了七八个伙计,拿着斧头上山,轮流来砍这地瓜根,眼看要砍断了,天已漆黑,约定明日来砍。殊不知第二天走近一看,地瓜根又长还了原,都感到奇怪,决定当天砍断才回家,忽听虎啸狼嚎,只好收工。如此数日,总是砍不断。一天夜晚,为首这个猎人,梦见一白发老人给他托梦说道:“地瓜根,地瓜梢,不怕斧头不怕刀,只怕梭来梭去梭断腰”。猎人一惊而醒,料是神仙点化,却不懂梭来梭去是啥意思。二日晨去邻舍约人,见一伙计在锯木头,锯子一来一往把木头锯断了。他恍然大悟,原来是神仙叫我用锯去锯呀!他就叫这伙计带上一把大锯子上山。大家来到地瓜根旁,鼓足气力来锯,没锯多久,就锯断了。一时红水喷射,浓腥如血,奔流如注。忽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雷鸣电闪,飞沙走石,下起了倾盆大雨。一声巨响,山崩地裂,见一孽龙飞驰而下,血浆与山洪汇集一起,顷刻之间在山下冲成了九条渠沟。事隔多年,有位风水先生花了数年时间,离开中原,翻越秦岭,沿着巴山蜀水撵龙捕脉,一路来到凤岭九渠,终于探得这块风水宝地。遂将全家迁往这里,买田买地,渐成首富,择地造坟,卒后葬于此山,葬物丰厚,子孙兴旺发达,富贵双全。当地有个盗墓人看着眼红,一日夜晚来掘坟盗财,一锄挖去,突然冒出一对金凤凰,霞光万道。凤凰扑面飞来,一嘴啄瞎了盗墓人的眼睛,自此无人敢再来盗墓。

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天下,建立汉朝,追思纪信鸿门护驾,荥阳替死之功,次年十月诏令在纪信故里敕建安汉县来纪念他。后来当地官民遂在化凤山巅,建造了一座很大的将军神宇(俗称将军庙),有牌坊、山门、阁楼、大殿、后殿、厢房等建筑。高台水榭,接屋连阁,曲廊幽栏,花木森秀。木枋雕刻精美,结构奇特,上有“汉纪信将军故里”七个大金字。由牌坊登三十六级石梯便至山门,旁有文武石像各一,立侍两侧。山门内建有雄伟壮丽的阁楼,楼上高悬一古钟,高五尺许,口径三尺,此钟由黄金铸成,价值连城。经阁楼至大殿,殿内供纪信将军坐像,上悬“功盖三杰”一匾,左右一联云:“千载仰孤忠常借青山存表宅;一时来猛烈何妨黄衮暂加身”。后殿供纪信将军李夫人坐像,旁塑其子纪通与纪亨像,其厢房为纪信将军后裔住室。将军祠落成后,历代游人拜谒不绝。有《题纪将军庙》诗云:“汉业艰难百战秋,焚身原不为封侯。敢于楚诳乘黄幄,遂使捐躯重泰丘。隆准(刘邦)单骑从此脱,重瞳(项羽)双眼笑谁酬。于今荒草空祠宇,一片忠魂万古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