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信故里
2723600000170

第170章 李家河畔陈附马

从前李家河马龙滩(今西充李桥乡境内)岸,住着一家姓陈的农民,名叫陈忠厚,为人诚实朴素,心地善良,世代务农,忠厚传家。陈忠厚娶妻李氏,勤俭持家,贤淑温良,生有二子,长子取名陈天理,幺儿取名陈良心。兄弟二人都很诚实,自幼跟着父亲务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虽不十分富裕,却也丰衣足食。陈天理成年后,娶了附近向家沟向思富的女儿为妻,向家女从小娇生惯养,不喜做庄稼,心地狭窄,又爱占便宜。陈良心刚长大,父母积劳成疾,先后去世。父亲临终前,把他两弟兄喊到病床边,当着族人说道:“看来我不行了,我死后,家产平半分。老二年轻不懂事,还没结婚,当哥的要好好照看一下弟弟,帮助他成家立业,免得别人说是非。”说完这话,就落了气。全赖族人帮忙,把父亲安葬就绪,家里的积蓄,几乎全部用光,只存有一些粮食。陈天理请来族人,当众分了家产与粮食,兄弟各立门户。陈天理听信女人的话,把陈谷全部分给弟弟,陈良心也不争辩。陈天理原先很老实,自从父亲死后,他女人时常告枕头状,挑拨离间,算计弟弟,表面佯装笑脸,内心狠毒。陈天理也逐渐变得自私自利,总想把弟弟分得的产业获为己有,独占全吞。有天,陈天理把陈良心喊来,说道:“弟弟,你一人吃饭,陈谷多了要生虫,先把你家的粮食吃完,再吃我的,要不要得?”陈良心说:“长哥当父嘛,一切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待把陈良心的存粮吃光后,已是阳春三月,青黄不接之际。陈良心到大哥家来要粮吃,被大嫂奚落了一顿,并说:“我家还缺粮,哪有粮给你吃,滚开!”

陈良心家无存粮,饿得心慌,从小敬爱大哥,不便撕破脸皮与她争吵。他猛然想起岁堂山的百福寺(今西充仁和镇境内)香火兴旺,便到寺中去做佣工糊口。有一天,他到岁堂山去打柴,刚打成捆,准备担回庙来煮饭。突然听到一阵狂风吹来,猛然看见一只老虎和狐狸从林中走出来。他急忙放下柴担,拼命地爬到一棵大树上,幸好这树枝叶繁茂,没被老虎看见而吃掉他。只听老虎在大树下说:“唉,狐狸老弟呀,我们兽类难免不生病,难免不挨饿。只要把这树的叶子吃一下,能一日不饿,树叶还能治百病,能使瞎眼复明。”陈良心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老虎不吃狐狸,还称它老弟?原来自从那次狐假虎威,吓退百兽后,老虎就认狐狸为弟了。又听狐狸说:“虎大哥,你我都不能爬树,今后摘叶充饥与治病的事,就委任松鼠去办理吧。”老虎说:“事情就这样定了。走吧。”陈良心在树上待了很久,腹中饥饿起来,听信老虎的话,顺便摘片树叶来吃,果然饱了,便给这树打上记号,以便今后摘取。他又脱下衣服来,装满一大包,回到寺内,将树叶拿给那些饥饿的穷人吃,一吃就饱,无不称奇。恰巧这时,皇帝的宝贝公主眼睛瞎了,诏告各地:“谁能把公主的眼睛医好,年长的赐以高官厚禄,年轻的可招为附马。”陈良心便去岁堂山,找到那棵树,摘了很多叶子,便去皇宫给公主医眼睛。沿途他用树叶给人治病,一治就好,得了很多钱财。随后去到京城,寻到皇宫,给守宫门的卫士说明情由,层层禀告给皇上,将他召进宫去。他用树叶熬水,给公主洗眼睛,一洗公主就能看见了。皇上高兴已极,见陈良心年轻英俊,便招为附马,一时传遍全国,尽皆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