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信故里
2723600000154

第154章 何炯咏梅草堂寺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佛教未传入中国以前,我国的《诗经》与《楚辞》已经诞生,形成自己的传统和浓郁的抒情风格。自从汉明帝(刘庄)永平十年(67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到了魏、晋时期,佛教得以很大发展,大量佛经被翻译出来,促进了汉字四声(平、上、去、入)的发展,推动了声律的诞生。晋、宋之际,山水诗文得到迅猛发展,当时的文人,受佛教或道教的影响,把山水视为领悟哲理的桥梁。齐、梁以来,尘世之外擅长诗文的人,在文坛上纵横驰聘,入迷于华美的文思、奇伟的篇章,纵横交错,如慧星在天,难以尽数。到了唐朝,历代帝王大振风雅之道,再次兴起古人的风气,人们大都尊崇热衷于佛教,心中存念着普渡众生。云游的高僧相望于道,辉煌的寺院金碧相映,凝聚着佛家的威仪。佛教得到皇家的推崇,恩宠荣耀,待遇优厚,寺院经济实力雄厚,佛教文化艺术空前发达。一些颠沛于考场的士人,漂泊憔悴的他乡之客,往往毁弃儒服,避开俗世的险恶,远走高飞,云集僧舍。日日素餐,自感甘美,身穿僧袍,便觉满足。心中清静明亮,没有俗事干扰,闲暇时间,可以读书,昼夜空隙,可以咏诗。青山俯视门户,绿水环绕房舍,散步长廊,悠闲自得,幽深小路,寻找真意。四季景物的变化更替,激荡胸怀;清静禅院的梵音晨钟,倍感亲切。心志振奋,思想精粹,佳诗妙句,纵横迭出,或与山中隐士赠诗唱和,其乐无穷。一些乡贤宿儒,崇尚佛教,施展才华,赞颂禅林,丰富了佛教文化。绝壁镌诗,碑碣刻文,雄文妙词,震古烁今。

唐宪宗(李纯)元和初年(806年),西充鹭鸶山麓(今西充多扶镇圭峰坝村)有个富家子弟,名叫何炯,聪慧好学,博览群书,相貌堂堂,生性喜静,好游佛寺,与僧闲聊,切磋技艺。一日岁暮天寒,大雪横飞,漫山积雪,茫茫银色。何炯冒着严寒,迎着风雪,独自一人爬上鹭鸶山巅,登高赏雪。见那白雪纷纷洒洒,自天而降,皑皑白雪,堆积群峰。原先静翠的树木,已被积雪覆盖,溪涧已冻结成冰,连山上的飞瀑清泉也不闻声响。天地一色,不见沟渠,万籁俱寂,鸟兽绝迹。进入草堂寺内,见佛堂中坐着一位老僧,银须满怀,静坐参禅。旁有一小和尚,正在佛龛前燃香念经。老僧张目一观,见是何炯到来,甚是喜悦,起身将他引入方丈待茶,畅谈古今。这方丈乃数间茅舍,窗明几静,陈设简陋,仅一桌二椅一床一榻而已,院中红梅盛开,满室芳香。何炯说道:“好个竹篱茅舍,幽静清香。”老僧说道:“数间茅斋,万竿修竹,傲雪红梅,寒香扑鼻。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竹梅为伴,松泉为邻。窗含群峰千秋雪,檐飞溪水万松涛。白雪红梅映陋室,梅花香自苦寒来。”何炯听后,诗兴大作,乃咏《草堂寺雪梅》诗云:“雪在天兮梅在墙,梅花与雪约难忘。梅从雪里开千片,雪向梅边点几行。点雪雪如梅有意,滴梅梅笑雪无香。试将梅雪闲吟弄,踏雪寻梅到草堂。”老僧亦咏《白雪红梅》诗云:“开门迎瑞雪,入泥怜洁白。寒山已失翠,溪泉静无声。琼瑶(白雪)饰梵宇(佛寺),积雪映寒楹。红梅冲雪放,分外显精神。”离别时,老僧对何炯说道:“观君之相、度君之才,入仕可为卿相,出家可为宗主,何去何从,任君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