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信故里
2723600000134

第134章 张献忠攻克顺庆

自秦至清,中华大地上多次爆发农民起义。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东汉的张角起义,唐朝的黄巢起义,宋朝的王小波、宋江起义,明朝的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清朝的洪秀全、王聪儿等起义。这些起义,使得封建王朝摇摇欲坠,特别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逼得崇祯帝吊死煤山;张献忠攻占了四川全境,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相传,张献忠被清军攻破成都,他率军来到南充金城山(今高坪隆兴乡境内),见此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准备在此山建皇城,修建了南京门。他亲临最高峰的神仙硐数峰,见只有九十九峰,不满百数,觉得不吉利,便撤往西充凤凰山驻扎,后来死于此山。

清朝年间,在顺庆府(今南充市)一带地区,常常流传着“八大王(张献忠)剿四川”的故事。特别是《明史》与《绥寇纪略》中,把张献忠说成是杀人魔王。这些记载都不足信,但他父子二人都死在顺庆地方,却是一件奇事。张献忠是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县东)人,家里很穷,相传十岁时,他的父亲张禄和几个伙计,买了五六十匹高头骏马到顺庆来卖。那马在街上行走,忽然有匹马屙屎,恰好屙在一家姓钱的土豪门前。钱土豪怒极了,认为张禄是在有意糟蹋他,喝令张禄把马粪吃尽。张禄再三哀求,愿把马粪扫除清洗干净。土豪不依,唤出一班恶奴来,把张禄捉住,强把马粪灌入口中,弄得张禄奄奄一息,伙计们把他抬到客栈中调养,不几天就死了。伙计们贱价卖掉马,运尸回到延安,把这事告诉张禄妻杨氏,杨氏痛不欲生,哭着叮嘱张献忠说:“儿呀,你长大了千万要替父报仇,杀死那个姓钱的土豪啊!”不久她也去世了。崇祯三年(1630年),二十五岁的张献忠聚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自号“八大王”,率军转战南北,用“以走制敌”的战术,拖垮与袭击官兵。次年秋,在川东开县黄陵城击破明军的包围,继又出川,攻占了湖北襄阳。崇祯十六年取武昌,称大西王,次年(1644年)春,张献忠率领数十万义军第五次进入四川。他选十万健卒,轻骑飞舟并进,六月连克涪州、渝州。八月九日攻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回想父母惨死情境,一心要攻克顺庆,杀死钱土豪,替父报仇。遂于顺治二年(1645年)春正月,派都督刘进忠、****利二人相继率兵进攻顺庆,大军驻扎在凌云山(今高坪区境内)。顺庆知府史觐宸闻风而逃,报房殷承祚守将谯应瑞、冯有庆率部开城投降。张献忠闻捷大喜,授殷承祚为副总督,同谯、冯二人住扎城内;留****利将军驻守顺庆,屯兵城外,共守顺庆城;调刘进忠都督驻守阆中。顺治三年(1646年)秋七月,南明王朝的兵部尚书王应熊,总督川、滇、黔三省军务,与史觐宸知府密谋,趁****利因事去遂宁之际,进攻顺庆,火速收复了顺庆。这年八月,清军攻占成都,张献忠退走嘉定(今乐山市),在彭山江口败于明将杨展,遂率义军转移至川北,驻军遂宁行宫。闻顺庆失守,将殷承祚凌迟处死,亲率万余义军,于九月七日向顺庆城猛烈进攻,先锋****利将军阵亡,葬于城郊凌云山中,今墓犹存。张献忠大怒,身先士卒奋勇攻城,日夜炮火不绝。九月九日义军攻破北门,知府史觐宸自缢南门城楼。在混战中,谯应瑞和冯有庆率兵冲出城去,投奔重庆的南明总督王应熊。张献忠复夺顺庆后,闻钱土豪已死数年,便诛杀钱氏九族以报杀父之仇,并将钱土豪掘坟鞭尸,碎骨扬灰。他的余怒未消,乃尽杀城民,火焚顺庆,屯兵都尉坝中。九月底,张献忠率军移住西充凤凰山(今西充多扶镇境内),大制舟揖,准备渡江东下,攻取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