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有个半岛叫欧州
2722800000050

第50章 忽然,闲成了社会问题(1)

1

这是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的全球变化。近20年,人类忽然不得不面对一个困惑的新问题:空闲时间越来越多。随着技术发展效率提高,世界经济所需总工作量减少,而世界人口却翻倍增长,于是工作世界,变成空闲世界。

这个历史性巨变,速度越来越快。随着经济全球化,也渐渐变成一个全球现象。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需要一套哲学,把简单的玩字理论化,闲出一个理由。

曾几何时,“时间就是金钱”,是改革的铭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是长辈敲打的警句;韦伯论“新教视工作为天职,构成现代化的伦理基础”,理论家还在做模拟研究,在儒家中找对应。

忽然间,一切成了历史。《万象》2004年10期开篇文字:“这年头,如果有谁没有听说过,期待过Doom3(新版电脑游戏)的话,那一定是中文系的老教授了。”括弧里的话是我加的,因为可能还有个别几个读者,对电脑游戏的知识,与“中文系老教授”一样可怜。

要从感性上了解现代社会的空闲,只消去看一看中国各城市的“网吧”:几十排电脑座无虚席,五六百甚至上千青少年,在埋头打游戏,无边的窸窣声,蚕啮桑叶似的。此景象壮观,让人脑子轰然一震。都是应当好好学习正经工作的年龄,除非失火,社会并不注意宝贵青春的浪费。

许多人曾视足球迷为玩物丧志,为耽误生产担忧,结果证明是杞人忧天。英超,西超,德甲,意甲,远在中国的许多球迷不愿放过,欧洲杯赛事,更是屏幕发磁,难以割舍。欧洲下午晚上球赛,中国已是午夜凌晨,很多人请“病假”也得看。2002年世界杯在日韩举行,《书城》有文章,说八成人看足球去也,百业照样运转。果然,举国若狂的韩国日本,GDP不降反升。

夜过汉口吉庆街,天天如除夕之夜;偶走成都,茶楼又熙来攘往;重访重庆,火锅席沿江数里;落到小城,一街霓虹桑拿按摩;在丽江大理遇到中西青年,只求在酒吧山水中度一生。最近十年,我惊奇地发现,周围以“懂得享受生活”自豪的朋友,突然增加好多倍。甚至读书人“知识分子”,不少人麻将方阵沉醉通宵;在校大学生,打牌无声半夜灯战;走进老百姓家,则日日等电视连续,个个说明星八卦。暴富之族,更觉得要玩得痛快,才对得起自己。

中国社会“全面市场化”十多年,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全面消闲化——社会绝大部分人突然发现,生活中首先需要弄清的,竟是如何消受空余时间。

25年前,我第一次到西方。那时中国每周48小时工作,一年只有57个休息天;当时欧美每周双休,圣诞元旦连休,一年四周带薪休,全年休假日约136天,是中国的2.5倍。圣诞长休时,街如鬼城。必须预先购置食品,才得免挨饿。我觉得欧美人太懒,西方在走下坡,未来属于辛勤工作的东亚人。

90年代中期,中国进入市场社会,也进入休闲社会,周双休,三大黄金周,每年休假日狂升至114天。这次五五规划带薪休假四周,一旦实行,休假日将接近每年140日,大致上工作3天,休息2天。中国的休闲,将超过欧美水平。

西方国家似乎看到了被中国赶超的危险。美国正在认真讨论是否周休3天,或是年休3个月。英国这样工会势力很大的国家,已经开始实践:2004年11月,伦敦地铁工会宣布,已经与公司达成协议,每年带薪休假2个月。其他工会立即向资方提出类似要求。一旦各大工会攻下这个目标,欧洲将与中国比翼双飞,年休假日140天。

看来,世界大展趋势,是朝180休假日进军。不久的将来,可能在2015年左右,会施行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再往后如何,无法想象。超智能时代,效率越来越高,工作总量只会更少。

因此,即使工作的人,将用一半的时间于休闲,“休闲”不是“休息”。工作7-8小时之后,睡眠之外,有5-6小时“休息”放松,用于消除疲劳,精力充电。现在说的114-180休闲日,目的不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是为休闲而休闲。

此外还有“人生休闲”:工作之前的20-25年华,可以说是用来“准备走上工作岗位”;而退休之后,就是绝对地“为休闲而休闲”,随着平均寿命加长,人生休闲正在急速延展。

中国退休年龄之早,早就把人生休闲量推到世界第一:以50岁退休计算,人生只有1/3工作年龄,25至30年。按每天7小时工作计算,人生只有6%时间在工作,平均每天工作仅仅一个半小时。

欧洲国家,因为工作人口不足,养老危机,正在提倡女65男70退休制。欧洲反年龄歧视(Anti-Ageism)团体甚至提出新概念:“不能以年龄为理由辞退任何人,退休时间应由每个人自己决定。”这些团体正在游说欧盟议会。西方在“人生休闲”上,很可能倒退,中国可以放心稳占世界第一休闲大国位置。

我们是否意识到已经进入一个全新世界:一个经济,政治,文化,都不得不围着休闲转的社会?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更是一个中国问题。

2

首先说清楚:贫穷国家(例如非洲)的空闲,贫穷地区(例如中国大部分农村)的空闲,就业不足的空闲,是强加于穷人的空闲。虽然本文暂且不讨论空闲背后的权力关系,集中讨论空闲的后果,这并不是说作者有意忽视“被迫空闲”的阶级原因与国际原因。

说现在“有闲阶级”已经倒转:富人忙穷人闲,富国忙穷国闲,未免以偏概全。就业不足到处存在,连富国俱乐部经合组织30国,甚至“七大国”,都难免陷入高失业。而发展中国家,许多血汗工厂矿井里,工人依然超长时间工作。

如果空闲肯定是个好东西,那么强国和富人会尽量留给自己,弱国与穷人会越来越辛苦忙碌,空闲被剥夺;如果空闲是个坏东西,那么强国富人会尽量推给别人,弱国或穷人会越来越悠游,空闲累积。至少目前,两种情况都存在,也就是说,空闲本身既好又坏,似乎全民共享。

不用说就明白:有钱的空闲,是享受;无钱的空闲,是受罪。但这不能解释,为什么典型蓝领低薪的伦敦地铁工人,会组织起来争取每年两个月休假?为什么最近法国政府想取消每周35小时法定工作时限,遭到人民群众大规模抗议?

或许可以说:穷富与忙闲之间,失去了直接联系。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工作,休息,休闲,三者的关系经常是颠倒过来。无钱有闲阶级,生活流淌着悲哀的无聊;有钱有闲阶级,生活是挥霍与空虚的交替;两者之间的所谓中产,生活也是一条混沌不清的浊溪。真正辛苦工作的人,工资差别当然很大,但是都成了少数。这个世界充满阶级不公,国际霸权,需要人们坚持斗争。但是阶级分界线不在空闲时间上,“有闲阶级”不再是贵族的代称。希望这一点不会引起误会,弄得讨论不下去。

如果故意轻松一些,我会说:穷加闲,会诱发群体犯罪;富加闲,易导致家庭崩溃;悠游加空闲,是肥胖症主因;操心加空闲,走向精神疾病;孤僻者易自我伤害,贪婪者常流连赌场。

但是也有社会专家,欢呼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我手头就有一篇文章,说是休闲时代“从生产-消费模式,转向消费-生产模式,标志着人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

这比任何先前想象的乌托邦都美好,我们竟然已经可以考虑社会大部分人如何 “全面发展”!

3

最近读到英国一个市长的上任宣言,“我将让你们得到安全,得到消遣”(I shall keep you protected and entertained)。政治两大任务,一清二楚,这是 “休闲政治”精髓,只是大部分政客拒绝说得那么明白而已。发展中国家,还要加上:“让人民赚钱。”但是赚越来越从休闲中赚。“休闲产业”,是多少国家在抢做题目的文章。

很多人讨论过西方转向信息经济,服务经济。休闲经济被统算在服务之内,实际上休闲是服务的根底,这方面欧美又在占先。东亚人,一向以勤劳聪明自豪,从30年前底特律工会领袖砸日本汽车,到目前西方对人民币兑换率的压力,东亚人实际上一直在争夺全球有限的工作位置,中国几乎恰恰正好挤进了末班车,做了世界小型商品工厂。因此,当休闲浪潮最后无可阻挡地冲击到东亚,我们精神准备不足。

这是经济方面,本文只能讨论休闲文化问题。

“休闲文化”似乎是同义反复:文化本身就是空闲的成果。“游戏的人”,产生文化。真正的文化,是“玩”出来的。“盛唐诸人,唯在兴趣”。

我个人建议,文化可以分成两大部分:推进型,非推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