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是一场修行
2717800000007

第7章 修炼韧性,每次成功都是一次长途赛跑(3)

从一个人投身某一行业的第一天起,激烈且残酷的竞争、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就注定跟随他的左右。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承受挫折带来的压力,是因为在他们自己的心中将挫败无限放大了。但是,智慧的人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挫败。在他们心中,每一次挫败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因此,他们不会计较一次挫败给自己带来的得失,当然更不会在乎别人的议论。具备这样心态的人自然会在遭遇挫败时变得坚韧,一旦扭转自己人生的机会降临到身边便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剑桥大学常常这样教育学生:“失败是一所学校,它迎接每一个人加入这所学校,任何人也都不可避免地在这所学校中经受磨难,而能否在遭遇困难时承受它带来的压力,将决定这个人能否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学校毕业,也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成就。”优柔寡断,只会消磨人的意志绝大多数优柔寡断的人,最后都会两手空空,成不了大事。因为这种习惯能让时机立即从身边跑掉,让别人得到先机!

优柔寡断的人都不会果断地做出决断,即使是一个微小的问题,都定要去和他人商量,充分考虑别人的意见,而不会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做出决断。

有些人一遇到事情,就犹豫不决,这种主意不定、意志不坚的人,既不会相信自己,也不会为他人所信赖。

有些人简直优柔寡断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们不敢决定种种事情,不敢担负起应负的责任。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担心事情的结果,不相信自己。他们常常对自己的决断产生怀疑,不敢相信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因为犹豫不决,往往使自己美好的想法陷于破灭。

对于想成功的人来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一个阴险的仇敌,在它还没有伤害你、破坏你、限制你一生的机会之前,你就要即刻把这一敌人置于死地。不要再等待、再犹豫,决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应该开始。要逼迫自己训练一种遇事果断坚定的能力,遇事迅速决策的能力,对于任何事情切不要犹豫不决。

一位“销售及商业管理”课程的业务员去拜访一个美国小镇上的房地产商人。当这位业务员来到地产商人的办公室时,精神不佳的商人正在一架古老的打字机上打着一封信。业务员自我介绍一番后,开始介绍自己推销的这门课程。

业务员对于企业管理精辟的述讲让地产商人听得津津有味,其中许多崭新的观点都是地产商从未听过的。业务员介绍完全部课程,询问地产商人是否愿意这门课程的学习。此时,地产商人又回复到刚才无精打采的样子,说:“嗯,我觉得你介绍的课程都挺好的,但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想参加”。

这位优秀的业务员对人性有着透彻地了解。他接下来的一段话,让地产商大吃一惊。

“先生,我决定向你说一些你不喜欢听的话,但这些话可能对你会有帮助。先看看你工作的环境:地板脏得怕人,桌子上到处是灰尘。你现在用的打字机似乎是你父亲留给你的。你的胡子没刮,衣服穿得并不十分得体。你的眼光告诉我,你已经被打败了。现在我告诉你为何失败,那是因为你优柔寡断的性格,正是这种性格让你无法做出一项决定。在你的前半生中,这种性格一直困扰着你,让你逃避责任,无法快速做出决定。”

这位地产商呆坐在椅子上,微张着嘴,他的眼睛因惊讶或许还有些恼怒而圆睁着。

业务员接着说道:“我的批评也许伤害了你,但是我只想重新激起你的斗志。我认为你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而且我也相信你的能力。不幸的是,你养成了一种让你容易失败的习惯。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但前提是你必须改变自己优柔寡断的性格。

“你不属于这个小镇。这个地方不适合房地产生意。现在你需要的是换上一身整洁的衣服,然后跟我去纽约市,我将介绍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商人给你认识,他能够给你一些帮助和好的建议”。

此时,这个地产商人竟然抱头哭泣起来。最后,他用力地站起身来,和这位业务员握手,并说他愿意接受业务员的劝告。地产商向业务员要一张报名表,参加了《推销与商业管理》课程。

三年后,这位克服了优柔寡断弱点的地产商开了一家拥有60名业务员的大公司,成为纽约市成功的地产商之一。

优柔寡断的个性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还会削弱人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意志,使人们的自信心和判断遭到破坏,甚至失去独立的性格。很多才华超群、品德高尚的人常因为做事不果断而失去他人的信赖和尊重,进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注定一事无成的结局。

因此,要逼迫自己训练一种遇事果断坚定的能力,遇事迅速决策的能力,对任何事情切不要犹豫不决的能力。

坚守自己的一颗心

1987年3月30日晚上,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在洛杉矶音乐中心的钱德勒大厅举行。这天,灯火辉煌、座无虚席的钱德勒大厅被人们的热情紧紧包围着,在观众们热切企盼中,主持人宣布:“最佳女主角奖由在《上帝的孩子》中表现出色的玛丽·马特林获得。”全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在众人的祝贺中,玛丽·马特林轻盈地走上舞台,从上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获得者威廉·赫特手中接过了奥斯卡金像。

捧着象征着崇高荣誉的奥斯卡金像,玛丽·马特林激动不已。她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大家说,但是人们并没有听到她的声音,最后人们看到玛丽·马特林在向观众们打手语说道:“其实,我并没有准备发言,此时此刻,我要感谢电影艺术科学院、感谢这个剧组的全体同事……”

原来,玛丽·马特林是一个聋哑人。

玛丽·马特林出生后18个月时,在一次高烧中失去了听说能力。但是,玛丽·马特林并没有被命运击垮,她仍然对生活充满了激情。

玛丽·马特林从小就热爱表演,当8岁时,她加入了伊利诺伊州的聋哑儿童剧院,一年之后,玛丽·马特林就在《盎司魔术师》中饰演了多萝西这个角色。但是,命运并没有因为玛丽·马特林的顽强而放弃了对她的折磨。16岁那年,玛丽·马特林被迫离开了聋哑儿童剧院,幸运的是,玛丽·马特林常常接到一些邀请她用手语表演的角色。在这些表演中,玛丽·马特林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玛丽·马特林充分利用这些演出机会,提高自己的演技。1985年,玛丽·马特林参加舞台剧《上帝的孩子》的演出,玛丽·马特林在其中饰演一个并不重要的角色。不久之后,一位名叫兰达·海恩斯的导演决定,将这部舞台剧拍成电影。

可是,兰达·海恩斯导演在为女主角萨拉寻找饰演者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她花了半年的时间先后来到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挑选女演员,然而大费周折也未能找到适合出演萨拉一角的人。有些失落的兰达·海恩斯回到美国,重新观看舞台剧《上帝的孩子》的录像,发现了演技高超的玛丽·马特林,立即决定邀请马特林加入剧组,饰演萨拉一角。

在这部电影中,玛丽·马特林没有一句台词,但是玛丽·马特林却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她严谨地对待每一个镜头,凭借丰富且传神的眼神、表情和动作,将剧中人萨拉的自卑与不屈、喜悦与懊丧、孤独与多情、消沉与奋进的内心世界完美地表现出来。由此,玛丽·马特林正式走上大银幕,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飞跃,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聋哑人影后。

玛丽·马特林常说:她的成功,对每个人都是一种激励。的确如此,一个人在一生中最难拥有的就是一颗坚韧的心,如果在奋斗的征程中拥有一颗坚韧的心,那么必然能够在众多坎坷的牵绊中优雅地游走。能够坚韧地面对挫折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勇气,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固守一颗坚韧的心,相信自己最终会创造奇迹。

在成功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陷阱,我们要时时坚守自己的一颗心,不为外物所动;时刻提醒自己心怀理想,不轻易被困难打倒;坚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会创造奇迹。

从心理学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上的所有人与事,都以我们自己为中心在旋转。的确如此,沉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你是否是坚强的,是否相信自己,是否勇于改变,是否真正地努力生活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评判皆来自于它,我们的行为方式皆取决于它,我们最终所能取得的成就也决定于它。“它”有多大,你的生活、你的世界就会有多大。

相信自己,这个世界上唯一能给你带来奇迹的,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