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是一场修行
2717800000006

第6章 修炼韧性,每次成功都是一次长途赛跑(2)

在面对挫败时,很少有人能像席维斯·史泰龙那样选择一如既往地坚持。面对屡次挫折,人们自然会对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产生怀疑,甚至会放弃自己既定的目标。但是,必须明确一点,大多数的失败原因并不是我们选择了错误的目标,而是人们本身做事的方法有问题,也或许成功的时机没有真正来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儿时,老师让背诵孟子的这段名言,不曾过心,仅是熟背而已。随着自己走入社会,经历过种种,如今看来,心中颇有感触,成功总在风雨后,磨难是生活对自己的历练,我们又有几人能够看透,即便是看透,又有几人能够坚持到最后?

人生是一种修行。从出生,我们便在学习如何与各种苦难做斗争。生老病死,每个过程都是苦与乐的交织。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我们逐渐学会与苦难同生,学会用淡定的眼神看外面的世界,学会在迷雾中坚持自己的方向,懂得看事物要抓住其本质。

失败,意味着仍在征途

不同的人对“失败”有截然不同的定义。在乐观而坚韧的人看来,失败意味着仍在征途,目标尚未实现,自己还需继续努力,但绝不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追求梦想的权力。失败就像在成功的道路上不小心摔倒,或者在攀向山顶的过程中脚底一滑。这些并不能意味着他们不能走到自己的目的地,也不意味着他们永远无法到达山顶。挫折只是在前进道路上的暂时阻碍,它只是一个小插曲,它会让人生旅程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我们有了更多的回忆,让胜利与成功来得更有价值。

爱德华是剑桥大学的优秀学生。毕业后,他和许多人一样,期盼自己能够进入一家优秀的企业工作。不久之后,爱德华收到微软公司的面试通知,这就像一束阳光,让爱德华的内心温暖无比。

面对这次很可能决定他一生命运的机会,爱德华精心准备了许久。面试当天,爱德华精心打扮了自己,系上了自己的新领带。这天上午10点钟,爱德华准时来到微软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在秘书小姐向经理进行了惯例的通报之后,爱德华来到经理的办公室门前,轻轻敲了敲门。

这时,从办公室里传出询问声:“请问是爱德华先生吗?”

爱德华努力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经理先生,你好,我是爱德华。”说罢,爱德华推开了门。

结果却出乎爱德华的预料。“非常抱歉,爱德华先生,请你回去再敲一次门。”经理端坐在沙发上,冷漠地注视着爱德华。

爱德华虽然对经理的态度颇有疑惑,但是他并未多想,走出来,关上门,重新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而进。

可是,经理仍然要求他重新敲门,并说:“不,爱德华先生,这次没有第一次好,你能再来一次吗?”

爱德华返身走出经理室,重新敲门,再次踏进房间,说:“先生,这样可以吗?”

然而,经理对他的态度颇有微词:“爱德华先生,这样说话不好,请你重新再来一次。”

爱德华再次从房间退出,重新走进经理的办公室,说:“经理您好!我是爱德华,很高兴见到你。”

这次,经理依然平淡地看着他,说:“请别这样,爱德华先生,您还得再来一次。”

于是,爱德华又重新尝试一次。他说道:“非常抱歉,经理,打扰了您的工作。”

对于爱德华的这次尝试,经理说:“虽然你这次尝试要比以前几次好很多,但你有勇气再重新尝试一次吗?”

这已经是爱德华第10次面对这样的要求了。此时,爱德华最初的喜悦和憧憬被一次又一次的“无理要求”击碎了,他甚至有些恼火。很明显,这个经理是在戏弄爱德华。

爱德华生气了,他准备转身离开。然而,一转身的瞬间,爱得华改变了主意。他想起在剑桥大学中接受的关于“在失败面前继续坚持”的教育。于是,爱德华鼓足勇气,第11次敲响了经理办公室的门。果然,这第11次的尝试改变了他的一生。

这次,经理先生没有像前10次那样令爱德华失望,而是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爱德华欢迎。经理的表现也让爱德华出乎意料。

原来,微软公司这次希望招聘一名出色的市场调查员,而对于一名出色的市场调查员来讲,超群的耐心和毅力往往比他的学识更重要。这11次重新尝试正是微软对爱德华心理素质的考察,而爱德华用自己的坚持赢得了这次加入微软公司的机会。

其实,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与爱德华一样,拥有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在他们看来,失败仅是道路上必然经历的一道风景,是人们铸就成功事业的基石。失败其本身并不是一件让人恐惧的事情,我们本来就赤条条地来到这个尘世间,短短几十年过后,我们还将赤条条地回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败的恐惧完全来自于个人。归其原因,便是把虚幻的名利外物看得过于重要。如果,世人学会把自己的内心看得比别人的看法更加重要,那么世人的烦恼会少许多。

我们需懂得,失败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是人生为每个人提供学习经验和技能的时机,更多地超越失败,自己与成功的距离也会变得更近。

曾经问一个孩子,他是如何学会滑旱冰的,这个孩子说得很简单:“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然后再次爬起来……最后就学会了。”最深刻的道理都藏于最简单的事情中,正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每一次失败,都会向成功迈进珍贵的一步。命运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恶作剧般地与你做着游戏,不到最后时刻,他永远不让你看到他手中的红苹果。你挫败、沮丧,气得跳脚,他只会在一旁窃笑。

人生中的许多经验和知识是从课堂上无法学到的,而失败和挫折给了人们补充知识和增长经验的机会。成功,就在失败的后面。我们跨过重重失败,成功一定就在那里。

承担压力,赢得成长的机会

踌躇满志地投身某个行业,实现心中远大的理想,这是许多人创业的开始。但是面对随之而来挫折与困难,一些人认为自己无法承担创业的压力,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殊不知,他们放弃的并不仅仅是曾经付出的努力,放弃很可能是自己的别样人生。

李·艾柯卡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在1985年,艾柯卡的自传成了有史以来非小说类最畅销的书。正如艾柯卡在自传中描写的那样:能够准确地描写自己一生的词语,就是“苦乐参半”。

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名见习工程师,但是他对怎样生产汽车没有任何兴趣,他喜欢的是与人交往,因此一心想从事销售行业。果然,艾柯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由一名普通的推销员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

1978年的一天,当时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亨利·福特开除了在这里工作32年且当了8年总经理的艾柯卡。在此之前,艾柯卡的事业一帆风顺,他从来没有为福特公司之外的企业工作过。但是,现在摆在艾柯卡前面的事实是:自己被开除了。一瞬间,艾柯卡感觉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前一天,他还是受人尊敬的成功者;今天,他却成为了人人躲避的“传染病患者”。公司里曾经的朋友都在一瞬间抛弃了他,这使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艾柯卡回忆那段经历时说:“当艰苦的日子突然降临时,除了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我还有其他的选择吗?”艾柯卡没有被失业的挫折打败,反而接受了命运的挑战。为扭转自己的命运,艾柯卡毅然接受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聘请。

当时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企业背负着巨额外债,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更是存在巨大的问题。但是,艾柯卡就要在这样一个起点上证明自己。

在接下来的5年内,艾柯卡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过人的胆识和超群的智慧,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向政府求援,与国会议员展开激烈的辩论,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争取到了大量的贷款,使得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得以重振雄风。1983年8月,艾柯卡来到银行,将价值八亿多美元的支票交给银行。至此,在艾柯卡带领下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终于清偿了所有的债务。艾柯卡再次在汽车制造业扬名,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