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雨还在下,没有停。
沿江无路可走,临时决定从崽陇村坐车到晴隆县城,正好可以看看著名的“二十四道拐”,“二十四道拐”就在县城附近。到了县城,天公不作美,雨一直下着,只好藉此在县城休整。
第二天晴隆县委宣传部得知我的想法后,安排办公室的黄伦同志陪我到1943年美国记者巴特拍摄二十四道拐的山峰取景点——“观景台”观看这“人造奇迹”,可惜老天爷不给机会,大雾一直弥漫不肯散开,无法从观景台欣赏这“世界奇迹”。
只好下到山去,驾车沿二十四道拐感受实景。
我们从1954年公路部门在二十四拐旁的山峰上新修的大弯公路下去,然后从连接二十四道拐的第一拐往上行,左一拐右一拐,右一弯左一弯,因为只顾数弯道,结果忘记了爬上山顶的时间。
二十四道拐,始建于1927年年,1936年完工,曾经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道,解放后也是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线路。抗日战争时朔,美国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经滇黔线的“二十四道拐”才能运往前线和陪都重庆。二十四道拐是当时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轰炸,欲截断“战争援助”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将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维护滇黔公路,驻扎在离晴隆县城沙子岭三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和保护。
据说,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1945年,******为了与美军搞好关系,遂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二十四道拐,全长4公里,第一拐与第二十四道拐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虽坡陡弯急,但当我们的车行进在二十四道拐上时却无惊恐之感。
二十四道拐曾因一张著名的照片广为传播,同时也被误读了半个世纪。多年来国内外传媒及专家在介绍和说明其拍摄地点时,均称是滇缅公路或者史迪威公路某路段,且大多数人认为是在云南境内。2002年,研究二战史的专家戈叔亚先生经过多年的走访和深入调查考证得出定论,这张举世闻名的二十四道拐照片拍摄地点在贵州省晴隆县境内。
2006年,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睛隆二十四道拐不仅成了世界史的公路亮点,也成了人们纷至沓来探幽览胜的人造景观。
徒步北盘江前,在兴义市郊幽静的黔西南州委党校,我有幸参与作家欧阳黔森的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前期编剧准备工作,在那里呆了半个月。作为一部国际性题材的电视剧,参与写作的有三四个人,因此前期的提纲包括每一节剧情都煞费苦心。其实,这个剧,欧阳和唐玉林先生已先期准备并付诸创作很长时间了,但一直都不满意。
党校提供的创作空间被松树林包裹着,无论白天晚上都显得十分安静,知了常在烈日当空或夜深人静时孤独的拖着嗓子鸣叫,这样的情景让人感到远去的“二十四拐”的苍茫与艰辛。欧阳经常也会因为剧情的发展创作一筹莫展,最后无可奈何地从嘴里冒出一句很经典的贵州“省骂”。这个时候,我们坐在旁边的几个人就会意地相视一笑。
因为多方面原因,《二十四道拐》的剧本不得不再次重起炉灶,其时,我已经离开了幽静的松树林,向着北盘江走去了。可以这么说,我的徒步北盘江某种程度和欧阳是分不开的。没有我们在松树林中的相会,就不可能有我的徒步北盘江,或者说,就不可能在那样的一个时间里去行走那样一条河。世间的很多事情,我们很难明白其中的奥秘。
电视剧《二十四道拐》未能按计划时间筹拍,而我早已走过了北盘江,走过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二十四道拐。想起这事儿,觉得人生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你不经意中发生。
访问二十四道拐而忽略盘江钢珩桥会是一大遗憾,某种意义上,二十四道拐和盘江钢珩桥作为二战时期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来说,就像一个人的喉管,它是整体连在一起的,少了哪一部分都不能把食物圆满送到胃里。
为了不留遗憾,也为了一饱眼福,8月5日早上,我和宣传部的黄伦来到关岭和晴隆交界处的北盘江两岸,这里距二十四道拐约二十五公里,过去都属于320国道的要冲。然而连接起两县的桥梁早已不是那座著名的钢珩构桥了,而是新中国成立20多年后,于1974年修建的盘江(石拱)大桥。石拱桥头修有岗亭,曾经有解放军在此站岗值勤。这是那个年代的产物,是为了防止“阶级敌人”的破坏。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解放军早已撤走,岗亭已失去了修建时的作用,倒是为后来人留下了寻找时代痕迹的依据。
在离盘江大桥下游约五六百米左右处即是钢珩桥,钢架虽然锈迹斑斑,但仍然保持着岿然不动的威武之势。钢架桥已被封锁,静止通行,个中原因不得而知。
在钢珩桥下游约200米左右的地方,还保持着曾经在此建筑过桥梁的痕迹,只是桥梁早已被破坏,留下的只有江北岸还矗立着的两个低矮桥墩。
据史料记载,这一带江岸的盘江桥的修建起始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三年(1630年)竣工。当时建的也是铁桥,桥身由36根铁链组成,两端扎进岩石,桥面用24根铁链平铺,链上铺垫木方,两边架设高约3米的网状链条护栏。然而几经战事,最终不无危险。抗战爆发后的1939年,美军工兵营在此新架设了钢珩构桥,也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人们叫着铁桥的这座桥梁。据说,钢架桥的钢梁是当年从美国运来的,为了正义,也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样的工程可谓是“豆腐盘成肉价”!
有文字记载,1941年6月,这座桥梁遭遇到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大规模轰炸,由于峡谷江深,能见度很低,日军接连7天持续空投炸弹炸桥,钢架桥身受重创。而1949年溃败的国民政府军第十集团军89军也不惜炸毁钢架桥,但最终没有成功,仅炸毁了铁桥下游约200米处的预备桥,也就是现在还能看到的那两个桥墩。
钢架桥不仅是北盘江两岸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外来者热衷于前来观看的“景点”。当我中午离开它独自顺着江岸继续上行时,我总是想起那两个字: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