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和女人的第一次邂逅,同样被写进了女作家的书里。
曹立志每每读到这个章节,都忍不住要起身去打一个电话,约女朋友吃饭。约的时候还压低嗓门,在电话里说,地点随便你选,人随便你宰。他这样说了,紫檀就会在那头笑得象砸了个玻璃杯似的,砸完,又恶狠狠地说,好,你就等着大出血吧。实际上,曹立志就是在等这个玻璃杯,这个恶狠狠,他晓得这两个东西一出来,说明紫檀就真的很快乐了。当天的下文怎么样,却并不重要了。
男人是用他最便捷的方式,来化解自己的内疚。他心中的那一天,和紫檀书中的那一天,完全是两码事。
女作家用了无比优雅的语言,叙述在相识之初,同为作家的女主角,迫于出版社以友谊为面目的合作要求,正坐在新华书店的大堂,签名售书。小说中的女作家,跟现实中的女作家一样,是没有人气,孤芳自赏的那种,所以,女主角坐在桌子后面,等待着根本不存在的拥趸的寂寞,让她有了一种绝世独立的光华。这光华让玉树临风的男主角怦然心动,不由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竟象情窦初开的少年一样,主动走向女作家,开始了浪漫的追求。
当然,紫檀在叙述这些的时候,还运用了中国文坛很流行的氛围描写,细节刻画之类的,让作者和读者,都不得不相信,男女主角见面的那一瞬间,早就刻在了三生石上。
人物原型的曹立志,每每读到这些,却没有共鸣,只有内疚。
那一天的天气,是灰头土脸的。曹立志眼里的紫檀,也是灰头土脸的。
偶然路过的曹立志,很惊讶地看见,巨大的“女作家紫檀签名售书”的横幅下,女人讪讪坐在桌前,或者,是尴尬地坐在门可罗雀的桌前。头上的横幅,一个字就顶了紫檀整个身体的面积,让她看起来,应了鲁迅先生著名的那句:要榨出身体里的一个“小”来。不仅小,还极其不平衡。曹立志第一次看到紫檀的时候,有一种要把头歪着去看她的冲动。远远分析了一分钟,男人才搞明白了,这种冲动,完全是女作家把耳环,戒指,手镯,甚至头发,都堆到身体左边的缘故。不仅只堆一边,还堆了很多。马虎数数,乱七八糟的戒指有五六个,手镯就更多了,完全堆成了手筒。
曹立志就对身边的小高说,人家都说现在的女作家日怪,还真的日怪。小高便应着他的意思,汉奸一样地笑了起来。十米远的紫檀当然听不到,仍然在笑声中,很无辜,很安静地等着读者。安静到伶仃的样子。男人见了,就突然有点反感小高的笑声了。
那个曹立志,跟他的名字一样,从小在农民父亲的教育下,喜欢立志。上小学以前,曹立志跟他的伙伴们,在田间地头多次宣称,自己长大了,要当毛主席;后来上了小学,才明白世界上只有一个毛主席,而且他老人家,已经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了。曹立志就马上改变方向,跟他体重不足二十公斤的女同桌一样,发誓长大了,要去扛枪,向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们学习;等到真的有力气扣动扳机了,曹立志又不想扛枪了,他跟在全国人民后头,扯了几个身边人,星星之火似的,庄严地成立了文学小组,每晚躲过中学老师的查铺,打着手电,在被窝里排了些以“啊”结尾的短句。当然,曹立志最后,并没有投身到文学事业中,他一跨进大学的校门,全球的年轻人都只有一个偶像了,那就是比尔盖茨。人家曹立志,也不能太跟全球唱反调了。
曹立志经过艰辛的努力,在而立之后,成了一家拥有五十名员工的IT公司老总,但是曹立志因为过去那个被窝里的经历,一旦见到写作的人,内心最深处,还是有种见到组织的感觉。这样就可以理解了,曹立志虽然信口说了“日怪”,为什么对助理汉奸似的笑声,还是有点不舒服了。
不舒服的曹立志,说不出自己的不舒服,就拉了脸,命令小高说,去,买五十本她的书,拿去找她签名。小高听了,就“OK”一声,燕子样,带着重新产生的,汉奸一样的笑声,冲进了新华书店的深处。
曹立志总经理听了,见了,就更不舒服了。越不舒服,却越说不出哪里不舒服。
其实,做助理的也很无辜。他的这个总经理,虽然在公司的时候,很总经理的样子,可是有好几次到外地出差,只有他们两个的时候,曹立志就会心血来潮,很绅士,却很执着地,邀请那些空姐,尼姑,或者女演员什么的,一切有点神秘色彩的女人,跟他合影。合了,回来就关上办公室的门,跟小高两个细细翻看。看完,还要挑出几张,拿给非本公司的,私交最好的几个哥们传阅。传阅的时候,男人们不都是这种汉奸似的笑声吗?二十出头的小高,也就是那会儿学会这样笑的呀。
能够不象所谓的蓝领们那样,控制不住自己的嘴,非要去发表点评论,已经算是很高雅了,所以,小伙子压根儿想不到,自己的总经理,已经很不舒服了。
小高豪气干云地,把两摞书放在女作家面前时,并没有引起对方一点点好感。紫檀挑起眉毛,冷冷问道,为什么买那么多?小高就一指几米远的曹立志说,是我们老总买的。曹立志一听,就走了过来。
女作家又问他,为什么买这么多?曹立志就说,买来发给员工,人手一本。女作家就冷冷笑了,说,我昨天还在笑别人的书,成了党建教材。今天却发现自己的书,竟沦为了劳保用品。曹立志就笑了起来,紫檀老师,您很幽默。紫檀就说,我不是幽默。我只是想告诉你,你发下去,也等于是发了一本卫生纸。曹立志就说,紫檀老师,怎么可能是卫生纸呢,做卫生纸也太硬了呀。女作家这个时候就振振有词地告诉男人,她之所以这样说,的确不是想搞幽默。紫檀认为,她的书,不是一般人能够看懂的。按照她的预测,要五十年后的中国人,才能基本看懂,也就是说,要对方的孙子才能看懂。如果不能看懂,紫檀说,它的价值,不就跟卫生纸一样吗?
说孙子才能看懂她的书,对于紫檀来说,不是第一次。对于文坛来说,她也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大家都见惯不惊了,曹立志却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年,男人致力于那个比尔盖茨的理想,完全不晓得他的那个“组织”内部,已经有了很多新的气象。比如,无数的年轻作家宣称,要孙子才能看懂自己的书,就是新气象之一。紫檀说出这些来,也不过是随随大流,象随地吐痰那样方便。何况,曹立志那个IT公司的女人,从二十五到四十五岁,一律戒骄戒躁,天天向上,让人想破头,也指证不出正式的缺点。所以曹立志总经理一听紫檀这样说话,就感觉太新奇了,象头次听说水变油的人那样。尤其是,这样一个长着莽撞的国字脸,又莽撞地,把自己穿得重心如此不平衡,发言也勇敢到莽撞程度的,三十出头的女人,竟然有一双婴儿一样的,淡蓝色的眼睛。
那眼睛象窝在稻草堆里的蓝宝石,跟她的外表,言行,身份,年龄,都是一种很奇怪的混搭。
曹立志盯着这混搭,沉吟了一分种,太阳就突然出来了。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照在大家身上,很公平,也很贴心。曹立志就笑了起来,说,紫檀老师,我们公司都是些活到老,学到老的人。我们别的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是有的。要是我们一辈子都看不懂您的书,我们的儿子也会继续看,儿子们看不懂,还有孙子。就象人家写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总有一天,会有人看懂您的书的。曹立志说完,就很诚恳地,奉上了自己精致的名片。紫檀抬起头来,看了看他的眼睛,又奇怪地抽动了一下鼻子,竟然也忍俊不住,说,还有这样贫的人。
助理站在旁边,发现他们的总经理,今天完全搞忘记了,叫他拿出数码相机。他根本没有跟女作家合影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