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独走乌江
2708300000015

第15章 六广见闻

我到达六广河景区时,天色完全暗淡下来。我走进景区的翠竹楼宾馆,一问价格,床铺一个晚上最低都要收100块钱。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再贵也决定住下来,尽管身上带的钱不多。太累了,很想找个舒适的环境歇一歇。再说,也该把臭不可闻的衣裤脱下来洗一洗。

我把背包放到床上就到食堂要了一碗蛋炒饭,我独自坐在一张桌上狼吞虎咽。灯光下的游客总是用眼睛瞟我,我想一定是头发乱、胡子长、衣裤脏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大致他们还把我当成刚从牢里出来获得新生的人之类了。我也不管他们用什么目光打量我,我只管埋头吃饭。填饱肚子立即回到房间关上门开始收拾全身。这个晚上不仅洗了穿在身上多日的衣裤,还洗了一通湿濡濡的身子。

晚上睡在干净的床上,整夜舒服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觉醒来已是10月12日早晨7点15分。

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凉在灯光下的衣裤是否晾干,谁知才刚刚脱尽水气,亏我凉上去时差点没有把布料拧烂。不管干不干,走时都得把它们塞进包里。

天气不差。我穿好衣服走到外面的大坝上观望,见码头边停了好几艘游轮,村民们已开始在宽阔的江面上摆弄着他们的小船,江流如绿毯铺在这大山深处,在这里显得既开阔又平静,在游人的点缀下更是景象不凡。看着水上摇来晃去慢悠的舢板,我知道新的一天又来到了我的脚下。

我转过身,见宽敞的大坝靠前的中间塑着一樽高高的石像,走近一看才得知是494年前,从朝廷被阉宦刘瑾整到修文龙场当招待所所长(驿丞)的王阳明塑像,塑像下面刻有阳明先生当年闲游六广河题写的诗作:初日瞳瞳似晓霞,雨痕新雾渡头沙;溪深几曲云藏峡,树老千年雪作花;白鸟去过回驿路,青崖缺处有人家;遍行奇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把个六广河的风景描写得美妙绝伦,连雄伟的九华山也不在话下了。我知道现在的景点都有强拉文化历史名人宣传之嫌,但我分析,六广河这个地方当年是个驿站,阳明先生刚被驱逐龙场时不免孤独烦闷,在尚未静下心来悟道时,去不远的六广招待所走走是完全有可能的。你别看他已经不是兵部的处长了,但他在地方芝麻官面前总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本身就饱读经纶的王阳明面对优美的六广景观和地方同僚,他岂能不一抒胸臆以示自己呢。这和他后来深居山洞近3年开悟的“心学”、格物致知的心境不可同日而语。

提到王阳明,在这里我想多说几句。我觉得他老先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作为小小处长(朝廷兵部主事),你哪是没有种的宦官刘瑾的对手,竟敢自不量力地反对愚玩朝廷、鱼肉百姓的腐败分子。即使升任部长了,要斗争也得看皇上是否对你信任,不然照样是鸡蛋碰石头。这是我认为老先生糊涂的一面;说他聪明,是我觉得他被赶到偏远的贵州修文后,在悟道的同时,也懂得了唐代时期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们采取的“终南捷径”方式,视机东山再起。他在修文前后过了3年苦行僧似的日子后,于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离开贵州,重新升任朝廷官员,不久带兵平定宁王叛乱。后来担任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兼两广巡抚。

我想,王阳明能够成为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当然不仅仅因为在修文龙场的开悟,还有别的一些因素。(公元1472年)他出生在浙江余姚,母亲身怀14个月后才把他降生到地上,5岁都还不回讲话,这就很有意思了。然而11岁时去金山寺作的诗又让人匪夷所思: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眼。小小年纪就也显露了非常的才气。在私塾里,他经常提问老师什么是第一等事。老师说,“唯读书登第耳。”而他却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因此,老师认为,王阳明从小就有入圣之向。

王阳明13岁时就失去了母爱,过早感受了人世的孤苦与悲凉,这对他后来被贬悟道、对生命的认知奠定了基础。古今中外集大成者大多都是在凄凉和孤独中修成的。有且只有真正的孤独者才能明心、彻悟。有道是:“霜钟摇落溪山月,唯有梅花冷自香。”王阳明28岁举进士进入上层阶级,之后升任朝廷兵部主事。虽然做了官,但善根却永远生长在心底。他和别的官员不同,与其说他不识时务,还不如说他改不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本色。为了正义和真理,为了天下安平,他冒险向皇上直疏刘瑾迫害忠良和贤臣。其时他不是不明白朝里因内官掌权,已没有公理和正义可言。但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不得不使他作出冒险的选择。最终触犯阉宦刘瑾,捱了40廷杖后关进大牢。伤好后,发配贵州时还一路被追杀……

但老先生并没有丧失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他坚信刘瑾不会好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虽身居荒山野岭,有绿水森林相伴,可他毕竟不是陶渊明,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心在夷居有何陋,身虽吏隐未忘忧。”他不会忘记他那“一等之事”,也从没想过会老死在这小小的驿站上,他知道还会东山再起,经世行道,正如他自己所言:“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

提到王阳明先生,便罗嗦了这么多与我行走无关的话,早该打住。

接下来我该想的是下面的路如何走,景区居住的人们都说顺河是无路可行的,大多河段悬崖绝壁,想要走在河岸除非长有翅膀。这么说,我只能绕开河流而行,但是我不甘心。我在河堤上磨磨蹭蹭,试着探问有无船只到下游的乌江电站。问了几只游船,人家都说只到半道上的景点。其实我知道是人家不愿带我,怕我不给他们船费。到了9点过钟,游轮上有个年轻人,对我产生了兴趣。他走过来问我是不是走乌江的那个记者?他说在报纸上早就看到了,觉得有点像。他的口气里透视出他对我的佩服。他对我问长问短,我向他作了简短回答。他知道我下行的难处后叫我不要着急,他给我打听是否有船只送游客下乌江电站。不久他从航运管理处得到消息,说中午有支小船要下去。他说坐船也能看到乌江的风景,何必那么机械非走路不可呢。交谈中,我得知他的名字叫赵德富,贵阳市区人,中专毕业安排来这里开船,已近1年时间。他得知我没有吃饭,又去他们食堂帮我炒了碗鸡蛋饭。出门在外,遇到热心人无疑令人欣喜。

赵德富要工作了,他开的大游轮载客游玩的出发时间已到,他嘱咐我几句后,留下手机号码匆匆上了大游轮。中午我坐着小机动船在前往乌江电站的途中遇到赵德富架着客轮返回六广河,错船时,他看见我站在船头,我也看见他在船长室里掌着方向。他向我鸣笛表示再见,我也向他挥了挥手。后来再没有机会遇到过住在同一个城市的这位兄弟。大约半年后,我接到他的电话,说六广河游运萧条,他失业了。问我有什么门路,可不可以帮他找个事情做?按说当记者的认识人多,关系广,在别人眼里如此小事不是问题。而我却有愧于别人的估量,不擅交际,因此没有人缘。面对赵德富的想法,我很为难,但又不想令他失望,只好委婉地对他说,我留意吧。后来他好像又打过一次电话询问,可我仍然没有给他带去好的消息,从此就再没有听到他的电话了。乌江走下来,我得到沿途不少人的关心和帮助,结果当这些帮助过我的人有求于我时,我却帮不上人家,这很让我深感惭愧。好在我这个人不太随便接受别人的好处,习惯了独自承担艰难。不然,我会被这些好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赵德富和他的几个朋友帮助下,我终于上了那支送游客到乌江电站的机动船。

高峡出平湖,从六广河到乌江电站这一江段可谓是一马平川,风平浪静。

乌江电站大坝的修建,使这一段河水显得十分幽缓,从而有了船只和坐船观光的游人,同时还因为平缓派生了旅行社等等一系列的游乐设施。想当(1956)年******畅游长江时诗兴大发: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不知他老人家长征中带着人马强渡乌江时,怎么没有预想到乌江峡谷也会出“平湖”?这一段平湖据说有75公里,船在水上的速度要慢汽车在陆上的速度好多倍,不过正好可以让游客一饱两岸风景。我搭乘这拨游客包坐的船从六广河码头缓缓地驶向目的地——乌江电站。沿途经过了修文、黔西、金沙、息烽四县地界。清清江水与两岸奇山从眼前悠悠退去,风景层出不穷,白龙峡、赛罗泉、五指山、狮子啸天、姊妹化峰等等美妙的天然景观惟妙惟肖,名字虽说是人们贴上去的一个标签,可过往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这些景致都有一段传说故事,不管它是否真实,都始终赋予了老百姓的智慧和思想。关于姊妹峰的传说,我听到的就有两个版本。姊妹峰生在息烽境内的江岸,两峰大小身高不分彼此,紧紧相连,远远看去的确很像两个亭亭女子站立江上。

有一家旅行社的导游词是这样说的,相传六广河岸有个村庄叫花庄,花庄有对苗族夫妇生养了一对双包胎女儿,十七八岁出落得如花似玉。一个叫拜月,一个叫塞花,秀外慧中,雕花绣凤,巧手胜仙,常常让父母都分不清谁是老大谁是老二。因才貌双全,深受左邻右舍千般喜爱,上门提亲求婚者络绎不绝,但都被姊妹俩给拒绝了。有一年,花庄跳场(过苗族节),外地来卖布的两个汉族小伙在场上与姊妹俩邂逅,一见钟情,坠入情网。两个小伙住下来后就请媒人上门说亲。谁知,相连村庄的小土司龙二爷知道此事后也立即叫人来说亲,要拜月、塞花姊妹俩下嫁给他做小老婆。为难的父母商量后,决定叫两个小伙子把女儿带走,远走高飞。

龙二爷得知这一消息,连夜派出众家丁把两个小伙拿了装进麻袋沉入江中。两天后,即正月初三,适逢花庄青年男女到山上玩耍,龙二爷瞅准机会带着一帮人抬着两乘花轿赶到山坡,把拜月、塞花塞进花轿抬着就跑。到了河岸,由于山路狭窄,帮手们只好把拜月、塞花放下来步行。姊妹俩下到地上双目对视之际,突然心有灵犀,飞快冲到悬崖上纵身跳进滚滚江流。龙二爷和众人跑到崖上,只听到一声巨响,河里冒出了两根挺拔的石柱,紧急着又是一声巨响,山岩崩塌,龙二爷及所有抢亲者全都滚进了河中。之后石柱越长越大,随着藤蔓缠绕,变成了两座美丽的小山峰。

本故事不仅悲壮,而且很有“教育”意义。意思是说,姊妹俩不慕权势和金钱,敢于用生命来捍卫爱情操守,对权势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和鞭打。不管故事属于传说还是后来的“秀才”们杜撰的美丽“谎言”,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这倒有点像新中国刚成立时,千金小姐们个个争着要嫁穷光蛋那么荒唐。纵观历史,在和平年代里,我们几乎看不到哪个女人拒嫁富户或官爷而非穷人不许,要不就是脑筋有问题。就是做小老婆,那也是很荣耀的事,有福气,倘或脸蛋不好看,即使想做小老婆恐怕还没门。皇帝老儿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尽管有的开始还遮遮隐隐不情愿,很良家妇女,可进了皇宫却说是上辈子积的德)个个如花似玉就不用说了,君不见今天的美女们依然宁愿做大款大官情人或二奶也不下嫁穷书生的情形吗?历史翻到了二十一世纪,都还是有权有钱不愁没有“嫩草”送上门来,更不要说把历史往后翻的婚配情形了。当然了,我不否定****时代结成的患难情侣和生死与共的至真至爱。

但这毕竟是世间稀有。

在乌江岸边的息烽县境内,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与这一带苗族的“虎背饮酒舞”紧密相关。

“虎背饮酒舞”堪称是苗族芦笙舞中之绝技。表演前先准备一条长板凳、小芦笙一把,酒杯两个,并把酒杯分别放在板凳两端。舞起,吹笙 。表演者蹲着马步绕凳一圈,吹笙三揖向宾客致谢。然后表演者站在板凳一端吹着芦笙腾空跃起,头立于板凳中间,双脚并拢朝天,再翻向另一端,站立于地。接着以同样的动作翻回原位,象征着与虎搏斗。然后吹笙踏步,上身****,右脚用力跺地;上身****,左脚用力跺地,这样左右交替前进,绕凳三圈。以示与虎猛力搏斗之。重新走到板凳中部,背向后慢慢弯去,身体从板凳下钻过,保持笙声不停。最后吹笙仰面成躬行,一只手吹笙一只手探取酒杯饮酒,直到把凳子两端的酒饮完而笙声不息。

据传“虎背饮酒舞”来自于一个动人故事。相传在乌江岸边住着一个德高望重的苗族首领,人们称他为“尤咪央”。尤膝下无儿,只有两个姑娘,大的叫央美,小的叫央商,姐妹俩都长的乖巧秀丽,才貌双全。后来央美在一次苗族集会中与苗家后生叶好邂逅,从此相爱。一天俩人约好到央美的绣房相会,不料被老虎精偷听,老虎精见央美美貌出众,便淫心垂涎。那天不到天黑,老虎精摇身一变早早来到央美绣房的池塘边。央美的绣房建在幽静碧绿的水塘中间,绣房飞屋檐翘角,窗明几净,来人必须通过吊桥才能进到央美的绣房。

老虎精按照偷听到的暗号对央美击掌三声,央美听到击掌声以为叶好到了,忙开动机关放下吊桥。老虎精几个箭步窜上去搂着央美就亲热,央美觉得来人放肆不像叶好,同时触摸到老虎精毛茸茸的虎尾,顿觉情况不妙,拼命撕打起来。老虎精见淫心难逞原形毕露,一口咬断央美喉管,央美很快气绝身亡。老虎精吸了几口央美的鲜血跳下吊桥,不料撞上迎面而来的叶好,叶好身佩宝剑,见来者一股血腥味,顿生疑窦。老虎精见来者不善,马上用虎尾狠扫叶好,叶好躲过一击,并抽出佩剑与老虎精展开搏斗。老虎精最后被叶好刺死,当他跑进央美绣房时,看见央美已经惨死在地,便昏昏沉沉离开了伤心之地。离开时竟然忘了捡拾自己跟老虎精搏斗时扯落的靴子和剑鞘。

尤咪央夫妇得知女儿惨死于虎口十分伤心,听说老虎精被一勇士刺死又有些感激,很想见见这个勇士,可是勇士已不知去向,惟有剑鞘和靴子可以想象。小女央商十分理解父母的心情,安慰父母说:“爹爹不愁,小女有办法找到勇士”。于是把招亲纳婿的绝招说了出来。尤咪央夫妇听后觉得小女的办法不错,既可以找到勇士又能把女儿嫁给勇士,真是两全其美。当即张贴招婿启示。

到了约定的日子,花场上搭起彩门,场中央竖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长幡。花场一侧搭有彩楼,尤咪央和他的女儿央商、家人坐在彩楼上观看入场的后生,可是连续两年那位勇士都没有出现。直到最后一年的四月初八,叶好才与寨上的几个青年相约前往花场,由于家穷,没有钱置新鞋,只好用白纸糊了一只靴子并漆成同一种色与原来的一只凑合着穿,再配制一把剑鞘和一支小小芦笙直奔花场。因路途遥远,那只纸糊的靴子磨出了洞,剑鞘也有些奇怪,跟宝剑不太相称,一进彩门就被守门的人发现,报告了尤咪央。尤咪央和女儿央商立即叫人把叶好请到彩楼,然后叫叶好脱下那只纸靴,拿来女儿拾到的那只靴子请叶好穿上,这只靴子正好是叶好当年丢掉的那只,穿在脚上没有比这只靴子更合脚了。

尤咪央又叫人取来女儿拾得的剑鞘,叫叶好换上,不料剑鞘正好装下宝剑,不料刚刚吻合。尤咪央见状,对叶好说:感谢你为我家央美除了害,大女儿与你有缘无份,现将小女央商许配给你,希望你俩能成婚白头到老。叶好跪谢尤咪央,然后择吉订婚。

大喜日子那天,叶好悲壮地跳起与老虎精搏斗的摹拟舞,引得亲戚朋友赞不绝口,尤咪央宣布:为让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花场要一年接一年地办下去。沿袭到如今便成为今天的“虎背饮酒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