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705900000066

第66章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1、从现代化的过程上来看。教育现代化伴随着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现代化过程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反过来说,教育现代化反过来又推进了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每一次大的变革。都无疑受到了教育的影响和推动。、

18世纪后期在欧洲发生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拉开了人类开始现代化的序幕。作为与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相切相关的教育,其随之而来的“大变动”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如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初等义务教育的发展普及,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进入课堂并开始冲击神学的教坛,这些“大变动”在今天已被视作现代教育和教育现代化肇始的重要起点与特征。以后随着19世纪末以电动机的发明及广泛使用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和20世纪中叶以信息机器一计算机的发明并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对教育现代化进程相继产生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推动与牵引。

2、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同一的关系。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归因,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生活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在这种意义上。社会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现代化,或者更确切地说,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同一个过程,社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要促使人的现代化,又有赖于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的现代化。所以说,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素。另一方面,社会现代化实际上也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除了社会现代化进程对教育发展不断提出需求以至形成教育现代化的内在动因外,社会现代化也为教育现代化在观念、制度、技术及物质等层面上提供支持与条件。如果把教育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方面来认识,那么教育现代化本身就是社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或者说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内容。

3、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教育现代化制约着社会现代化。这既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也揭示了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发展规律。在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相对缓慢的现代化初期,在一定程度上“教育的功能只是再现当代社会和现在的社会关系”,教育培养适应现在社会的人,就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学习过去就是为了未来。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世界培养新人”,“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特别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中的含量愈来愈大,因而,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制约了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地和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美国这些国家。许多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年中,不顾由此带来的沉重牺牲和一切困难,也选择了这条道路。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1、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理想目标,要求我们主观上力求与客观相统一。作为目标的教育现代化,它一般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方面,适宜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尽管是主观的,但又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实践的发展趋势与规律为基础的。而且教育现代化目标一旦付诸实施,就可以不断转化为现实。转化为客观实在的对象物.从而否定以前的主观性,达到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教育现代化目标是主观的.那么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对这一目标的定位也必然存在差异。同时.作为一个全球范围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和致力的目标,它在某确定时期还是有一个获得广泛认可的相对客观的和相对稳定的基本标准,从而体现其客观性.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教育现代化具有动态性。作为水平标志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它又是处在动态发展中的,除了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存在着差距外,不同时代的教育现代化也具有不同的内容与水平。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确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时要有动态发展的观点,即不仅要立足国情,参照其它国家与地区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来给本国、本地区的教育现代化目标进行定位,而且要以动态发展的视角,切实面向未来,确定教育现代化目标。

3、教育现代化具有系统性。即教育现代化应当是全面的,包括教育各个方面、各项指标,而不仅仅是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达到现代化的目标。过去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所谓的教育现代化就是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而更为重要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等则被忽视.以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教育现代化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不同步、不配套的现象。同时,教育现代化目标所涉及的教育诸方面、诸指标又是有机地构成一个系统,因而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必然是依据各分目标情况,先后有序、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实现,而不是齐头并进、一哄而上。

三、建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合理运行机制是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我国高等教育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根据我国的国情,广泛地、主动地批判吸收他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从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化与整合未能得到很好地平衡,或者过度或者不足。例如。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专才”而忽视通识教育.强调对人才的统一要求而忽视多样化的个性发展;在专业设置上,专业口径过窄,与当代学科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不协调;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统一要求过多而因材施教不够,教学计划缺乏必要的自由度与弹性;在高等教育结构上,各层次、各类型高等教育彼此封闭。难以沟通;在管理体制上,政府过去的行政计划管理职能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高校不能真正做到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而条块分割又增加了进行有效调控的困难。

所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进化的关键,核心在于建立一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合理运行机制,它能自动调节分化度与整合度。这一机制合理与否的基本根据。就是它能否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合理的机制一方面应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在强调社会的主体性同时不忽视人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这一机制就是社会主义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也就是劳动力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结合的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有赖于两个基本的环境:竞争与开放。竞争是促进高等教育系统及各要素不断分化的基本条件。没有竞争,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化就缺乏动力与压力,系统就不可能发展、进化;开放则是系统自身生存与进化的又一个基本条件,孤立系统必然停滞不前以至解体。

高等教育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并进而实现自身现代化。这种适应是高等教育系统随着社会现代化而不断进化的定向性运动。这种定向性运动又以创造和保持为基本手段。前者是一种结构和模式的进化。它使高等教育系统实现必要的调控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大系统对它提出的要求;后者是一种稳定化的趋势,即保持已实现的适应社会要求的结构和模式。通过这种创造与保持,可使高等教育系统既不断得到改革与调整又相对稳定和连续。这种创造与保持向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提出了如何处理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问题。因为保持的往往是已获得的稳定因素即传统性,而创造则总是为了适应现代性而作出改革。我国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丰富的教育遗产。这一切都是我们建立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基础,任何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应以“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来接纳这些遗产。

四、大学将在教育现代化中肩负更大的历史使命

21世纪。社会将更加重视大学的功能,大学也将肩负起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21世纪的大学将不再是单一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场所,而是培养和训练具有创新观念和能力的高级人才基地,是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和发展的重要基地。是研究、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园地。也是国家、民族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不可替代的知识和人才辐射源。

第一,开放性。即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必将更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具有前瞻性。持续不断地反映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最新进展,并适应未来全球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对人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的需要。

第二,综合化。因为人类的知识体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的划分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而现代科学愈显交叉综合的特点,世界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趋向综合。因而,大学的发展趋势也必须是越来越综合化,需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学、医学、管理、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需要营造综合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科学环境。

第三,社会化。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发展性要求,由于人们对自身教育水准、职业竞争能力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追求,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和终身趋势将不断发展。由于通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可利用公共文化教育资源的发展为教育的社会化提供了新的可能。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在普及中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学入学率应达到25%以上,并具有发达和多样化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教育已成为提升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及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战略性投资和社会公共事业。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办全世界最大的教育,单靠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是难以达到这一要求的。唯有依靠国家、地方、企业、社会和家庭各方面协力,解放思想.创新制度,依托大学作为教育中心,大力发展网络式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才是我们的出路。

第四,全面性。即更加重视对于人格、知识、能力的全面培养。未来社会将是更加高度社会化、国际化的社会。愈加需要未来的人才更具有公共的法理、道德观和宽厚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知识基础和求索知识、运用知识、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观念与能力。未来的大学教育观更应该重视基础、鼓励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第五。信息化。即在教学内容、工具、方法和体制上将更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现代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全球网络技术将对未来的大学教育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教育内容上,信息科学与技术不仅成为理工学科,也成为经济、管理、入文艺术和社会学科的必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成为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基础平台和教育手段,成为跨越校园、利用全球性资源、提供全球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并可能迎来世界教育资源共享和世界性教育合作的全球精益大学教育的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