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705900000029

第29章 人际关系·协作精神·内聚力(2)

自卑心理。把自己看得过低,就会形成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就会时时自渐形秽,畏缩不前,总觉得自己很多方面不如人,这样,势必影响正常交往。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主观原因如心理缺陷、身体残疾、长相丑陋、智能较低等;客观原因如家庭出身贫寒,社会地位低下,经济拮据等。要克服自卑心理,就要正确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同时,逐步改造产生自卑心理的社会环境。

自傲心理。对自己估计过高,就会形成自傲心理。自傲心理往往使人自视甚高,愤世嫉俗,以至拒他人于千里之外。自傲心理若得不到及时克服,就会使自己陷于孤立境地,脱离班级,脱离同学。

自私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具有自私心理的人总是把个人得失看得高于一切,习惯于用纯粹功利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他们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来就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用来达到个人目的,满足个人欲望的手段。一个大学生如果受这种自私心理支配,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猜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总是错误地以为别人都是虚伪的,因而常用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怀着戒备之心,不讲真话,不能真诚待人。由于有猜疑心理的人总是戴假面具与人交往,所以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友谊,他们建立的人际关系也必然是虚伪的。可以说,一个人不消除猜疑心理,就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羞怯心理。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影响人际关系正常交往的心理障碍,是羞怯心理。羞怯心理同以上几种心理障碍有很大的区别。一般认为,羞怯心理是青年人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羞怯心理一般产生在大众场合、异性面前或陌生人面前。以年龄论,青少年比中老年人羞怯心理要多一些;以性别说,女性比男性羞怯心理要多一些;以环境论,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人比生活在开放环境中的人羞怯心理要多一些。羞怯心理产生时,就会导致心跳和呼吸加速,血液循环加快,使人满脸通红,呼吸短促。羞怯心理严重时,还会使人的大脑神经活动暂时紊乱,记忆发生故障,思维出现差错。具体表现为反应迟钝,言辞混乱,举止失当。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正常交往的心理障碍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列举以上六种较常见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的消除,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努力,有些心理障碍的消除,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应该指出的是,对影响交往的心理障碍,应进行冷静的分析,找出消除的办法,而不应惊慌失措,或者悲观失望。

四、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产生内聚力和合力。只有协作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把分散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实现整体效益。1985年,世界一流的女排选手组成了一个明星联队,同中国女排进行比赛。从每个队员的技术水平看,中国女排大多数队员的技术不如国际明星联队队员,但由于明星联队缺乏协作经验,在场上总是配合不好,结果败在了中国姑娘手下。这是一个互相配合、产生合力的典型事例。再以学生班级为例。某校一个系的某年级甲班,人际关系处得好,同学之间形成了民主、团结、互助的和谐气氛,大家都努力消除内耗,集中精力抓学习,结果毕业时多人考取了研究生。而乙班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内耗不断,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毕业时无一人考上研究生,并有多人受到纪律处分。可见,人际关系的好坏,对集体、对个人都有重大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协作精神。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一个集体内部,人际关系良好,可以使成员之间互补。相反,如果人际关系不好,你瞧不起我,我看不起你,三个和尚没水吃,那么,大家谁也别想进步。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经验、知识、能力、性格等,都各有区别,互有短长,只有互相补充,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

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相互激励功能。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时遇到一个难题,独自一人苦思冥想,久久不得其解,找几个要好的同学讨论,互相启发一下,结果难题迎刃而解,这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的互相激励功能。如果一个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好,他也就难以找到几个要好的同学共同讨论,自然也就尝不到互相激励的硕果。

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要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教育与家庭分不开。家长应把日常生活作为培养角色意识和行为的教育过程,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气氛。家庭成员的角色意识和角色任务应该是:家里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东西大家分着吃,有事大家分着做。现在许多独生子女缺乏家庭成员的角色意识。吃东西、看电视等只顾自己的口味、兴趣,不顾别人。生活上靠人侍候,家务劳动与自己无关……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独生子女这一家庭地位造成了事事独享,没有必要分享的客观条件;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和应试教育的压力,促使孩子埋头读书、做作业,被免除了自理生活、家务劳动的义务;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宠爱,重在满足物质要求而忽略了精神熏陶和培育,未能及时把婴幼儿时期的“自我中心”引向大学时代的“关心他人”,而是任其膨胀。这样的生活实践使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目无他人的意识和行动,引发了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培养大学生家庭成员的角色意识和行为,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要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气氛,建立互敬互爱、互相关心的人际关系。而家庭成员的角色意识和行为,对公民意识及履行公民权利、义务的影响及对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交流信息的渠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感到那些“消息灵通人士”,大都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孤陋寡闻的人,人际关系都不很理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沟通信息,增长知识,同时,人际交往中不断交流信息,又会反过来完善人际结构,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

五、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途径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一般有以下三点:一是彼此吸引力大,心理相容性强;二是交往频率高,人际距离近;三是关系状态亲密、融洽、和谐,双方都感到满足,体验到信任感、尊重感、友谊感、安全感。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坚持交往原则。主要交往原则有以下几条:

一是平等原则。众所周知,只有平等才能深交。一个人如果没有平等观念,不能平等待人,那么,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平等原则,是现实生活中对同志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的起码要求。当然,这里所说的平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平等,也不是简单的“对等”。如果这次评“三好”学生时,同学甲给同学乙投了一票,下一次评“三好”学生时,同学甲也要求同学乙给自己投票,那就把交往中的平等原则庸俗化了。

二是互助原则。主要指在交往中互相尊重、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当然互助要有前提、有界限。我们提倡的互助,是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基础上的互助。这种互助必须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绝非是“哥们义气”。我们坚决反对那种损公肥私、违犯党纪国法和损害集体的“互助”。因为这种互助,事实上是为了各自的目的而互相利用。

三是信用原则。自古以来,人与人的交往中,信用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一个人不守信用,就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人际交往中的信用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守信,一但许诺,必须尽力去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万一办不到,也要向对方说明办不到的真正原因。第二,不轻诺。俗话说“一诺千金”,自己没有把握办成的事,就不能答应,有的同学在竞选班干部时,提出要办多少件实事,脱离实际乱许诺,担任班干部后办不成,结果失信于人,损害了自己的名誉。第三,信任。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跟对方交朋友,就要全面了解对方,信任对方,你不信任朋友,朋友就要怀疑你。第四,诚实。待人要诚实,胸襟要坦荡,虚情假意换来的不是友谊。以诚待人,是信用原则的重要内容。

四是相容原则。所谓“相容”,就是胸襟宽广,宽以待人。一个人,无理时要让人,有时有理也要让人。如果你能容别人难容之事,你就会得到更多的朋友。当然,相容不等于软弱,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放弃原则。相容是一个人有自信心、有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和对人谦让、豁达的表现。

大学生的生活,主要是集体生活。许多大学生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经验,往往处理不好集体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的学生刚走进大学校门,就弄出一系列人际冲突,使自己长时间心情紧张,影响了集体团结。人们彼此不认识,或者虽认识,只是几面之交,知之甚少,缺乏多方面的了解,就很难结成和谐的关系。同学之间,思想、情感、性格、爱好千差万别,重要的是客观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爱人如爱己,一个只爱自己不爱别人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经常关心同学、爱护同学、帮助同学,自己才能经常得到同学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在这方面,没有给予,就没有收获。有的大学生受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把“他人的存在看成自己的地狱”,对人关闭心扉,处处设防,结果终日孤独寂寞。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据某大学调查,心胸开阔、诚实、热情、认真的学生,最受人们欢迎。所以,人际交往中最常用的办法,应该是敞开胸襟,诚实待人,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克服嫉妒心理。看到同学进步,或其他方面比自己强时,不要嫉妒他,孤立他,更不要陷害他,而应该支持他,鼓励他,并虚心向对方学习,力争赶上他,超过他。当你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千方百计地攻击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