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校教育的严重脱节
与不断变化了的社会现实生活和大学生的实际相比,学校教育出现严重的脱节状况。主要表现在:第一,长期以来忽视德育的重要性,有关政策朝着智育方面倾斜,培养目标较多地强调工程师、管理者、研究人员,与社会主义人才共同的价值要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等,有着明显的距离。以至于在社会文明程度理应最高的地方,还在补基础文明、社会公德这一课。第二,表现在长期以来没能形成一个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科学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以致于大学生一考进大学,因近期目标消失,便显得无所适从,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难以适应社会的巨大变化。第三,表现在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导向是很难分离的,大学不是“世外桃源”,学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要引导大学生逐步适应从校园人格向社会人格的转变,直面社会,正视现实。引入积极因素,抵御消极因素,造就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纵观大学生的素质现状和形成原因,不难看到,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素质的形成,有明显的正负效应。导致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培养,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同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共性看,市场经济帮助人们确立自立、竞争、效益等观念;从特殊性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要求人们有整体观念、合作观念等,以社会主义特有的精神和道德的力量来达到共同富裕。因此,这就对市场经济中的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七、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进步与个人的素质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社会对不同人群的素质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除了基本的共同的要求之外,对大学生这个层次的特殊的群体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要求。
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应当从哪些方面自觉地进行素质修养呢?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提出了教育要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发展问题。但在对三个面向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如把“面向现代化”片面理解为高科技,忽视精神文明和人的素质现代化;把“面向世界”片面理解为科学技术没有国界,忘记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把“面向未来”片面理解为“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忘记了怎样做人是人的素质的第一要求。这些偏差,实际上已造成一定影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跨世纪的人才素质应当具有哪些特征呢?一些学者认为,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国际通用型。因为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这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是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未来人才如果不面向世界,就很难为开放的中国作出新贡献。二是一专多能型。科学家预测未来人们在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将具有五个基本特性:普遍性(任何国家地区普遍存在);整体性(人类生活方方面面);复杂性(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技术、生态、伦理等);深刻性(一般措施难以解决);严肃性(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解决未来这些问题的人在素质上必须是一专多能。三是正义型。未来人才的素质,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而且需要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他不仅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而奋斗,还必须用自己的才智为国家、为人类的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未来的大学生必须能有效地吸收人类一切文明中的有用信息、知识,并能自觉地服务于进步和正义的事业。也就是说,跨世纪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很强的工作能力。而且必须学会严肃地做人,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做到先做人后做事。根据人的基本素质的含义分析和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结构必须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层面: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技术素质、人文精神素质、创新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等等。笔者将在后面分专章论述。
八、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的战略抉择
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一方面,素质教育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它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弘扬人的主体性,采取科学多样的途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它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要求来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使素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当代中国迎接挑战、走向富强的战略选择。
一是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对象潜能的发掘和智导。人的社会化过程,首先是人适应社会的过程,而后才谈得上逐步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大学生基本上都处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也为他们投身社会提供了多种选择。注重开发教育对象的潜能,就是给学生今后立足社会准备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设计多种方式发掘教育对象在诸如运动、观察、动手动脑、审美等方面的潜能.这与现在带有“应试教育’,特征的教育方式方法——仅注意讲解知识而忽略对象能动性的培养是大不相同的。有人尖锐地指出,我国现代教育中的最大缺陷是被动性,表现在教师被动地扮演社会“传声筒”角色,学生则从学什么、如何学,到学成什么样,都由别人安排和计划,而自己只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在适应新环境、应变、灵敏、交往等方面缺少锻炼,很难顺利地适应社会。
二是素质教育更加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实教育结果所反映出的个体差异曾使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人的智力有较大差别,并试图找到针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对象进行教育的方法,但是,很多实验和统计数据反映出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别在教育早期并不大,而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却有较大差异。笔者认为,正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如兴趣的浓厚程度如何、意志的坚强程度如何等造成了个体智力发展的不均衡。可以说,非智力因素是影响智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当然,实施素质教育并不只是把非智力因素作为提高教育对象智力水平的手段,非智力因素本身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如文学艺术教育中的情感因素,科学研究中的意志品质等,就是教育对象应该具有和不断完善的。
三是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创造力。素质教育所指的创造力,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勇于创新的意识,一种勇于创新的内在需要。在带有“应试教育”特征的教育模式下,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有较大难度,因为“应试教育”的直接目的对教师而言是把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清楚即可,这种现象在高等专业教育中特别明显;对学生而言,则是把教师讲授的课程弄懂,基本能运用,以达到升学或考试合格即可,至于从所学知识中找问题,寻求一些新颖的构想并努力去实施,教师和学生都缺乏这方面的主动性,也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素质教育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问题”入手。“学会学习”意味着教育对象知道从什么地方能很快和很准确地找到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学会思考问题”则意味着教育对象不只是把握现成的知识而是能够引发相关的联想。其次要在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上培养创新能力。现在教学中使用演绎方法很多,只把已获得的成功的结论给学生讲解,即使是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各类实验中,也大多是让学生去验证那些成功的结论,学生则以此结论为前提解释现象或解决某些问题。这种方法下培养的学生,可以在考试中得高分,可以是“解题能手”,却不可能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国外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视归纳法,特别是以此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一堆材料或罗列一些现象,不作提示或只作必要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其中的联系并得出结论。学生在这种探索中其观察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锻炼,创新的兴趣和动力也激发和培养起来了。因此,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重视演绎方法外,也非常重视归纳方法的运用,以利于教育对象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是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面向社会的素质教育,它的“产品”绝不应是“单打一”或“畸形”发展的,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单纯获取学术知识,而是学会未来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现代社会的人应具有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只有对上述各方面的素质加以全面培养,教育对象才能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才能真正成为现代社会合格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