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故事画除了构图上的特点外,在艺术上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造型准确生动。例如第二个画面,阿阁世王发动政变,逮捕了父王。三个士兵扭送囚人深牢时,频沙王在自己儿子面前,仰天悲呼,描绘得十分生动。二是民族化。这个因缘故事虽然讲述的是印度的事,但画面的建筑、景物、人物服饰完全是中国化的。
一般的《观无量寿佛经变》大都用全景式竖轴连环画表现未生怨,多绘6至8个主要情节。盛唐第171窟南、北、东壁均绘通壁大型《观无量寿佛经变》,而这三铺经变中的《未生怨》,把竖轴条幅分成横四竖八的32个小方格。每一方格画一个情节,有头有尾地描绘了故事的全部内容。每幅画面的右侧有一粗阔的黑框,原为榜题,就是画面的文字解说词,现已变色,漶灭不清。这种形式实际上就是现代连环画,分格小画面就是现代连环画的分页画面,画面旁边的榜题解说词就是现代连环画面的文学脚本。它出现在一千余年前的敦煌石窟壁画中,标志着中国一千多年前连环画已经成熟和完美。
(三)五代至宋代时期
晚唐至五代、宋时,莫高窟早期以《贤愚经》为内容的本生故事画和因缘故事画,在敛迹二三百年之后,又再度出现。不过这时的本生故事画和因缘故事画的表现形式已不是连环画,而是屏风画。这种形式从晚唐时初创,到五代时已达到了高峰。
《贤愚经》又名《贤愚因缘经》,13卷69品,是一部以讲因缘故事为内容的佛教经典。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由凉州(今甘肃武威)僧人慧觉等编译。编译者慧觉、威德等8人,曾结伴西行求经,至于阗(今新疆和田)大寺,正逢当地5年一次举行的般庶于瑟会(僧众说法大会,会中高僧长老各讲佛法经论)他们8人分别把会中听到的优美故事记录下来,编译为汉文。同年回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集成为这一部经。初译之名,可能称作《譬喻经》。后来经过流沙,送到凉州。凉州名僧慧朗”以为此经所记,源在譬喻;譬喻所明,兼载善恶;善恶相翻,则贤愚之分也。前代传经,已多譬喻,故因事改名,号日贤愚焉。”此经定名,取鉴贤戒愚之意。至于又名《贤愚因缘经》,”因缘”二字,可能是后人所加。因为此经中所讲的故事多为因缘故事。
《贤愚经》因为不是一部从梵文直译的完整经典,而是一部由中国僧人根据听会笔记,整理编译的经典。因此,其内容来源很多,也很庞杂。有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也有寓意、哲理深刻的譬喻故事、寓言故事,还有史迹传说故事。也不是一品就是一个故事,而是一品中,往往串连几个故事,既有本生故事,又有因缘故事。但13卷、69品,近百个故事中,少数为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多数为因缘故事。
屏风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唐代时已经很盛行,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和观赏。后来这种形式也被佛教石窟壁画所采用。唐代时敦煌石窟已采用这种形式绘制故事画。但唐代时的屏风故事画主要绘在大型经变画下部或佛龛内两侧,起陪衬装饰作用,屏数也不多。到了五代、宋代才出现了鸿篇巨制的大型屏风式故事画。例如五代第61窟中的《佛传》故事画和第98窟中的《贤愚经》故事画。
以《贤愚经》为内容,以屏风画为形式的因缘故事画,主要绘制在归义军张、曹家族所建造的大型洞窟中。如第85窟、第98窟、第108窟、第146窟。其中第98窟中的《贤愚经》故事画,规模最大,联屏最多,画面最丰富,描绘的故事最多,保存最完好。此幅巨型故事绘在98窟南北二壁下层后半部和西壁通壁下层,由42扇屏风画连接而成。每扇高1.55米,宽0.8米,总面积多达50余平方米。多数是一扇屏风画,用几个画面描绘一个故事。少数是两三扇屏风画组合为一个故事。共绘有《贤愚经》中的34个故事。
晚唐至五代,以屏风画的形式,共绘《贤愚经》中的38品,约40余个故事。占《贤愚经》69品的一半多。这些故事画,少数为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多数为因缘故事。因缘故事约有30个左右(详见本辑《因缘故事画》)。而且这些因缘故事中,大多数以布施、供养为内容。其中有香花、灯明、金钱、饮食等布施供养。例如第85窟中的《金天因缘品》和《七瓶金施品》。这两个故事说的是金钱布施供养。
《金天因缘品》画在北壁下层西起第12扇屏风中。故事的内容是说:舍卫国有一长者,家业巨富,财宝无数。夫人生下一子,全身金色,以此祥瑞,起名金天。初生之时,家中自然出现一眼宝井,要衣出衣,需食出食,金银珍宝,无法计算。金天长大,寻求配偶。阎波国长者家中,亦有一女,身体金色,美貌无比,两家为婚。结婚不久,夫妻共同出家学道,很快便获罗汉果位。佛弟子不解,佛为此解说因缘:古远往昔,毗婆尸佛陀与众僧,游化到一个村落,富有之家,施财设斋,竞相供养。有对夫妻,贫不得食,其夫在故居中寻得一枚金币,丢在水瓶中。其妇用仅有的一面镜子盖在水瓶上,布施给佛陀和众僧。众僧用水洗手、喝饮。夫妇看后,十分欢喜。寿终死后,轮回转生为金天夫妇。
《七瓶金施品》画在北壁下层西起第10扇屏风中。故事的内容是说:从前,波罗(木奈)国有一人,好治家业,喜爱金子,劳苦卖力,节衣缩食,一生勤苦,终于积得七瓶金子。怕人知道,全部埋藏在地窖里。后来此人,辛苦年迈,得病而死。由于爱金如命,死后转生为一条毒蛇,回到前生住房,死守着金子。毒蛇死后,又转生为蛇。历经数十年,虽然房屋倒塌,无人居住,但毒蛇还死守着金子。如像这样生死轮回,转世数次,最后受身还是一条毒蛇。毒蛇对自己的恶形产生烦恶,心里想:这都是死守金子的缘故。因此,叫一行人把一瓶金子施舍寺院,供养僧人。毒蛇看到众僧接受供养的情景后,十分高兴,便把剩下的六瓶金子也布施给了寺院。由于毒蛇献金布施供养众僧所种下的善业福田,死后转生到了三十三天中。
又如第98窟中的《金财因缘品》和《华天因缘品》,这两则故事一个说的是金钱布施,一个说的是香花供养。
《金财因缘品》画在南壁下层东起第13扇屏风中。故事的内容是说:从前,舍卫国有一巨富长者,夫人生下一个男儿,起名叫金财,孩子初生之时,双手攥成拳头。父母惊奇,以为不祥,就把孩子的双手掰开,看到手相很好,手中各有一枚金钱。父母看后,十分喜欢,即把金钱收取。收取之后,孩子双手又攥成拳头。父母掰开,又是两枚金钱。如像这样取而又生,生而又取,家中放钱的地方都装满,但孩子手中的钱,总是永取不完。孩子长大之后,要求出家学道。父母同意,佛祖允许,于是金财成为小沙弥。过了数年,沙弥戒满,又授大戒。金财比丘作礼时,双手按地,便留两枚金钱。凡是金财手触之处,便有金钱留下。授戒之后,金财比丘,刻苦修行,严守法戒,不久获得罗果位。弟子阿难不解,佛祖因此讲说因缘:古远往昔,毗婆尸佛和诸位僧徒,游行教化来到一国。国中富贵人家,施财设斋,供养众僧。时有一人,贫穷苦难,缺衣少食,砍柴卖钱,以此为生。这天赶上柴薪卖出,得到两枚小钱。见到佛陀和众僧在主人家接受斋饭供养,心生欢喜,立刻把两枚小钱布施给佛陀和众僧。佛陀爱怜这位穷人,即便收下两枚小钱。佛祖说:这位穷人由此善业福田,在九十一劫中,世世转生富家,常有金钱,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华天因缘品》画在西壁下层南起第1扇屏风中。故事的内容是说:舍卫国有一巨富长者,夫人生下一个男孩,相貌端正,俊美无比。这孩子降生之时,家中自如雨降下各种各样的鲜花。鲜花积满整个院落,花香飘溢四方。因为这个吉祥征兆,长者给孩子起名叫华天(古时”华”与”花”是同义)。华天长大之后,一次遇见佛和众僧,便请佛与众僧到家供养。佛祖和众僧来到华天家时,由于华天的前世福德,七宝床座,各种供俱,丰盛甘美的各样膳食和饮料自然摆在佛祖和众僧面前。佛祖吃完斋饭后,讲说各种圣法,使华天一家人得到初果。华天要求出家学道。父母同意,佛祖收为弟子。华天进入佛门,精心学法,刻苦修行,严守法戒,很快获得罗汉果位。弟子阿难不解,佛祖因此讲解因缘:古远往昔,毗婆尸佛出世人间,教化度救众生。云游各国村落,每到一处,所有富贵大户,施财供养佛与众僧。有一穷人虽然见到佛和众僧,心中十分尊敬欢喜,但无一钱一物布施供养。只好在野外池边采摘了束束鲜花,分别敬献给了佛陀和众僧,虔诚地向佛陀和众僧致礼之后,默默无语地离去了。讲到此处,佛祖对阿难说:当时的那个献花穷人,就是现在华天比丘的前生。由于他在过去世中,采花献佛,一心供养,所以在九十一劫中,世世转生富家,所生之处,身体端正,俊美无比。意有所需,便可得到。也因为这个善业福缘,所以很快得道,成为罗汉。
在五代以《贤愚经》为内容的大型屏风画中,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布施供养因缘故事?我想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与佛教的发展进程有关。经过隋唐两代,大乘佛教思想已完全取代了小乘佛教思想。到了五代之时,大乘佛教思想在朝野僧俗大众中已经十分普及。朝野僧俗大众都以大乘佛教思想和教义作为学佛修行指导。任继愈先生在《中国佛教史》第1卷中说:“佛教的修习方法很多,大乘佛教归结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等六波罗蜜(六度)即六种教人得到解脱的方法。”①而六度之中,把布施作为首条,所以在大乘佛教思想普及的五代、布施供养的教义就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这就是莫高窟五代时期出现众多布施供养因缘故事的原因之一。
第二,与佛教的经济需要有关。佛教从创始以来,佛门僧尼就是游化四方,乞食为生,自己不劳动,完全依靠人民的布施供养。佛教所以极力地宣扬布施供养、善业造福、因果报应的目的,是为了养活数量众多的僧尼,否则佛教就难以在世上存在下去。但这种巨大的财物布施供养,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造成了国家的经济困难,这也是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②的原因之一。唐代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也是佛教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寺院过万,僧尼数十万。寺院不仅有田产,还有寺户奴婢。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经济开始衰落,日益兴盛的佛教,兴建寺院,度化僧尼,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赋税和兵役,所以才导致唐武宗会昌灭佛(公元842。845年),强令拆毁寺院,勒令僧尼还俗。”综计拆毁大寺四千六百余处,小寺四万余所。僧尼还俗二十六万余人,解放女婢十五余万人。”③这次灭佛运动对佛教是一次致命地打击,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后世的佛教发展。也波及到了敦煌地区,影响到了敦煌佛教的发展。
第三,与分裂****的社会有关。五代时期,中国南北分裂。五个朝代,十个国家,互相攻伐,社会****,社会经济更加衰落,人民生活更加困难。后周世宗为了增加财富再次灭佛,毁铜佛以铸钱币。佛教和佛门僧尼为在世上生存下来,不得不大力宣扬布施供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教义,借以从人民大众中化得财物。这可能也是晚唐、五代时期,莫高窟大量出现以布施供养因缘故事画的原因之一。
五代至宋代时期,归义军曹氏家族统治敦煌地区,在莫高窟兴建了不少大型洞窟,但洞窟壁画的主体,还是上承唐代,以大乘佛教经典为内容的各种经变画。虽然出现了以《贤愚经》为内容的大型屏风画故事画,但它只是对洞窟下层的装饰画,并不是洞窟的主体画。而且从整个敦煌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五代时已开始走向衰落。在因缘故事画方面,与早期北朝和唐代相比,有如下特点和弱点:
(1)规模宏伟,内容丰富。五代时鸿篇巨制的屏风式因缘故事画,所画的故事种类超越前代,多达30余个。故事的内容丰富,有多种类型的因缘故事。此时的因缘故事画,从表现形式、绘画技艺、景物人物已经完全中国化。画面的景物、人物取自现实生活,生动地反映了唐、五代时期的社会风情和人民大众的世俗生活。
(2)榜题增多,画面零乱。和前代相比,五代屏风式故事画中的榜题增多,文字也比较长,有利于人们识别故事内容,也有利于僧尼向大众讲解故事内容。但榜题多,文字长,占据画面的位置就多,使画面支离破碎,显得零乱而不够完美。
(3)景物增大,人物变小。屏风画本身就是一种装饰画,画面的内容多为山水人物。五代屏风式因缘故事画,既是山水人物画,又是故事画。但是由于画面中的建筑物、山水树木高大繁多,人物就显得较小,故事的人物形象就不生动、丰富、完美,有点喧宾夺主。
(4)情节间断,缺乏连贯。莫高窟北朝、隋代的横卷连环画故事,按故事情节的时空顺序、连续表现。五代屏风式故事画并不是一个故事画在一扇屏上,有的是两三扇屏风组成一个故事。同一屏风上的故事情节,也不受故事内容先后顺序的限制,而是根据构图艺术的审美和画面布局的需要,互换顺序位置,把建筑、山水、人物融合在一起。每扇屏风上的山水景物,上下左右,互不相接,故事情节,上下错落。因此整个故事情节间断,画面不连贯,故事内容被冲淡、缺乏艺术感染力。没有早期连环画故事那样内容突出,情节紧扣,引人人胜。
五代屏风式因缘故事画,是莫高窟因缘故事画的尾声和终结。西夏、元代时,莫高窟壁画艺术已处于衰落阶段。除个别经变画中有片断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画,再没有出现过因缘故事画。[注释]
①见任继愈先生主编《中国佛教史》第1卷第31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
②中国佛教史上毁灭佛法的事件,即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史称”三武一宗”。
③见吕激先生著《唐代佛教》,载《中国佛教》第1卷,第63页。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1版。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今世果报:敦煌壁画因缘故事/谢生保编著.—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6
(敦煌文化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