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积累******:多次或长期积累******作用引起骨折,亦称疲劳性骨折,如反复跑 跳或长途行军引起第二跖骨颈骨折等。
3.骨折的征象:可分为局部征象和全身症状两方面,局部征象有:
(1)疼痛:发生骨折的当时,疼痛较轻,但随后疼痛较重,活动肢体时更痛,持续剧 痛可发生休克。
(2)肿胀和皮下瘀血:骨和周围软组织的血管破裂,发生局部出血和肿胀。若软组织 较薄,骨折的部位表浅,血肿渗入皮下,形成青紫色的皮下瘀斑,亦可因血液沿肌肉间隙向 下流注,在远离骨折处出现瘀斑。
(3)功能障碍:因疼痛、肌肉痉挛、骨杠杆作用破坏和周围软组织损伤等,肢体多不 能站立、行走或活动。
(4)畸形:完全骨折时,常因暴力作用和肌肉痉挛,使骨折断端移位,出现伤肢缩短 、侧突成角或旋转畸形。
(5)异常活动和骨擦声:四肢长骨完全骨折时,骨折处出现类似关节的异常活动,移 动肢体时因断端相互摩擦而出现骨擦声,这是完全骨折和特有征象。在检查时要谨慎小心, 决不可有意去寻找异常活动和骨擦声,以免加重损伤和增加伤员痛苦。
(6)压痛和震痛:骨折处有敏锐的压痛,有时轻轻叩击远离骨折的部位,在骨折处出 现疼痛。
最后确诊须x光拍片,并能进一步了解骨折局部的情况。轻的骨折常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严重骨折可因剧痛、出血或神经损伤而发生休克,以及发烧、便秘、口渴等全身症状。
4.骨折的急救原则: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运动损伤,急救时要贯彻如下原则:
(1)防治休克:严重骨折、多发性骨折或同时合并其他损伤的伤员,易发生休克。急 救时要注意预防休克,若有休克必须先抗休克,再处理骨折。
(2)就地固定:骨折后及时固定,或避免断端移动,防止加重损伤;固定后伤肢较为 稳定与安静,可减轻疼痛,且便于伤员转运。因此,未经固定,不可随意移动伤员,尤其是 大腿、小腿和脊柱骨折的伤员。
(3)先止血再包扎伤口:伤员有伤口出血时,应先止血,清洗创面,再包扎伤口并固 定。
5.注意事项:夹板的长短、宽窄要适宜,使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若无夹板时 ,可用树枝、竹片等代用品;夹板要用绷带或软布包垫,夹板的两端、骨突部和空隙处要用 棉花或软布填妥,防止引起压迫性损伤;肢体明显畸形而影响固定时,可将伤肢沿纵轴稍加 牵引后再固定;缚扎夹板的绷带或宽布条应缚在骨折处的上下段;固定要牢靠,松紧度应适 中,过松则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压迫神经血管。因此,四肢骨折固定时应露出指(趾)端 ,若发现指(趾)端苍白、发麻、发凉、疼痛或呈青紫色时,应立即松解夹板,重新固定; 上肢骨折固定后,用悬臂带把患臂挂于胸前,下肢骨折固定后,可把患腿与健腿捆缚在一起 ;经固定后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争取及早整复。
6.急救固定法:这里只介绍常见骨折的固定。
(1)锁骨骨折:先取3条三角巾并折叠成宽带,在双肩腋下填上棉团或软布团,然后用 2条宽带分别绕过伤员两肩在背后打结,形成两个肩环,再用第3条宽带在背后穿过两个肩环 ,拉紧打结。
(2)肱骨干骨折:用2块长短、宽窄适宜的有垫夹板,分别放在伤臂的内、外侧,屈肘 90°角,用3~4条宽带将骨折处上下部缚好,再用小悬臂带把前臂挂在胸前,最后用宽带或 三角巾将伤臂固定于体侧。
(3)前臂骨折:用2块有垫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掌侧和背侧,前臂处中间位,屈肘90° ,用3~4条宽带缚扎夹板,再用大臂带把前臂挂在胸前。
(4)手腕部骨折:用一块有垫夹板放在前臂和手的掌侧,手握棉团或绷带卷,再用绷 带缠绕固定,然后用大悬臂带把患臂挂于胸前。
(5)股骨骨折:用2块长夹板放在伤肢的内、外侧,内侧夹板上至大腿根部,下至足跟 ;外侧夹板上至腋下,下达足跟。然后用5~8条宽带固定夹板,在外侧打结。
(6)小腿骨折:用2块有垫夹板放在小腿的内、外侧,2块夹板上至大腿中部,下至足 部,用4~5条宽带分别有膝上、膝下及踝部缚扎固定。
(7)足踝部骨折:取一块直角夹板置于小腿后侧,用棉花或软布在踝部和小腿下部垫 妥后,用宽带分别在膝下、踝上和足跖部缚扎固定。
(8)腰椎骨折:疑有腰椎骨折时,要尽量避免骨折处有移动,更不能让伤员坐起或站 起,以免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不论伤员是仰卧或俯卧,尽可能不要变动原来的位置。用硬 板担架或门板放在伤员身旁,由数人协力轻轻把伤员搬至木板上,取仰卧位,并用数条宽带 把伤员缚扎在木板上。若腰部悬空时,应在腰下垫一小枕或卷起的衣服。若使用帆布担架时 ,伤员要俯卧,使脊柱伸直,禁止屈曲(图11一26)。
(9)颈椎骨折:若固定与搬运方法不当,有引起脊髓压迫的危险,可立即发生四肢与 躯干的高位截瘫,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务必使头部固定于伤后位置,不屈不伸不旋转,数 人协力把伤员搬至木板上,头部两侧用沙袋或卷起的衣服固定,用数条宽带把伤员缚扎在木 板上,严禁头颈左右旋转与屈曲(图11—27)。
(四)关节脱位的固定
凡相连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称为关节脱位。
1.关节脱位的分类:按脱位的原因,分为外伤性脱位和病理性脱位,在体育运动中所 发生的关节脱位,多为外伤性脱位。按脱位的时间,分为新鲜脱位、陈旧性脱位和较少见的 习惯性脱位。按脱位的程度,分为完全脱位和半脱位。按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 性脱位和闭合性脱位。
2.关节脱位的原因:关节外伤性脱位是因遭受外力作用引起的,直接外力打击引起关 节脱位较少,多为间接外力所致。体育运动中较多见的是肩关节和肘关节脱位。
(1)肩关节前脱位:跌倒时,只要上臂处于外展位用手或肘部着地,就可引起肩关节 前脱位,因为这种姿势使肱骨头移向肩胛盂的前下方,一旦外力过大,就使肱骨头自肩胛盂 脱出。此外,上臂外展位突然过度背伸或过度外旋,也可引起肩关节前脱位。
(2)肘关节后脱位:任何外力只要使肘关节过伸或外展致使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 都可能引起肘关节后脱位。最多见的是跌倒时,在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下用手掌着地, 传达暴力使肘关节过伸而造成肘关节后脱位。
3.关节脱位的征象:分为局部征象和全身症状。局部征象有:
(1)疼痛和压痛:脱位当时,一般疼痛较轻,随后不久因肌肉、关节囊和韧带的捩伤 与撕裂,疼痛加重,并有明显压痛。
(2)肿胀:因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小血管破裂出血,以及软组织损伤出现创伤性炎 症,关节脱位后不久出现显著肿胀。
(3)功能障碍:由于关节正常结构的破坏、周围软组织损伤、疼痛和肌肉保护性痉挛 ,使关节失去正常活动功能。
(4)畸形:因关节正常位置发生破坏,使关节外形改变;与健侧肢体比较,患肢有缩 短或变长的现象。
X光检查能了解脱位的情况和有无存在骨折。
此外,神经和大血管可因脱位而受到牵扯和压迫,引起神经和大血管损伤,并可合并休 克。
4.关节脱位的固定:关节脱位的急救原则和骨折基本相同。伤后应立即用夹板、绷带 或三角巾把伤肢固定于脱位所形成的姿势,尽快把伤员送到医院,争取及早复位。
肩关节前脱位时,上臂处于25°~30°的外展位,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肩部失去原来 的圆形膨隆的外观,肩峰突出,肩峰下凹陷,呈现“方肩”畸形(图11—28)。在喙突下或 锁骨下能摸到脱位的肱骨头。杜格氏征阳性,即患肢手掌扶于健侧肩上时,患肢肘关节内侧 不能与胸前壁接触。急救时,取2块三角巾,一块用来悬挂前臂,屈肘90°,三角巾斜挎胸 背部,在健侧肩上打结。另一块三角折叠成宽带,绕过患肢上臂,在健侧腋下打结。
肘关节后脱位时,患肘呈135°左右半屈曲位,屈伸功能障碍。上肢缩短,前臂与上臂 的比例失常。肘前膨出,鹰嘴明显向后上方突出,肘后出现凹陷,肘关节前后径增大,肘后 三角的正常关系破坏。急救时,用钢丝夹板弯曲成约135°左右的角度,置于肘后,用绷带 缠绕扎稳,再用悬臂带把前臂挂起。若无钢丝夹板时,取两块三角巾折成宽带,一条用来悬 挂前臂,悬臂带斜挎胸背部在健侧肩上打结,另一条宽带绕过患肢上臂,在健侧腋下打结。
(五)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呼吸停止和心跳停止,可以单独或同时发生。呼吸停止后则全身缺氧,随即可引起心跳 停止;心跳停止后,延髓血流即停止,可迅速引起延髓缺氧及中枢性呼吸衰竭而导致呼吸停 止。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较多,较常见的有电击伤,一氧化碳中毒或药物中毒、严重 创伤和大出血、溺水和窒息等。
呼吸停止但心跳尚未停止的病人,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注意心脏工作情况;心跳停止 而呼吸尚未停止的伤员,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并注意维护呼吸通畅;呼吸和心跳都停止 的病人,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最好由两人配合进行,一人做人工呼吸,一 人做胸外心脏挤压,两者操作频率之比为1:4。
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必须做到行动迅速,争分夺秒,才可能挽救病人生命。虽然人 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在运动实践中应用较少,但在群众性游泳中发生溺水却非少见。因 此,大学生掌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