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溺水
(一)原因
溺水是夏日游泳季节大学生经常遇到的急症。溺水致死的原因主要是因水、泥沙等将呼 吸道阻塞,或因呛水使喉头气管反射性痉挛、缺氧,或因吸入大量的水造成急性肺气肿、电 解质紊乱、心力衰竭而死亡。
(二)临床表现
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双眼巩膜充血、四肢冰凉、口鼻及气管内可见血性泡沫,严重 者则呼吸心跳全部停止。
(三)处理
溺水致死的过程很快,一般为5分钟,抢救溺水者刻不容缓,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抢 救者将溺水者救到岸上或船上后,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其呼吸道,掏出泥沙、水草及呕吐物, 同时迅速倒水:救护者一腿跪地,一腿向前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俯卧放在膝上,头向下悬 垂,面向下,按压溺水者的腰背部,使其肺内及胃内的水迅速排出,能排出多少就尽量排出 多少(如图11—1)。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千 万不要轻易放弃抢救。当溺水者自主呼吸有所恢复,但还很弱时,人工呼吸的节奏应与自主 呼吸相一致,至自然呼吸完全正常后方可停止。另外,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可中断抢救, 重度病人送到医院后还要进行并发肺炎、脑水肿、电解质紊乱症的治疗。
(四)预防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大学生在游泳中发生淹溺的情况常有发生,如抢救不及时, 往往很快就可以致死,在此,提醒爱好游泳运动的大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游泳前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工作,充分活动开肢体。
2.下水时要由浅水至深水,不要一开始就跳人深水区,更不要头朝下向水面猛扎下去 ,防止入水后腿脚突然抽筋,惊惶失措而沉溺。
3.在对水情不了解的天然水面及河流游泳时要提高警惕。
4.对禁止游泳的水库及河流不能下水游泳,要防止被大浪拍击呛水、水草缠绕及体力 不支而溺水。
5.避免在饥饿和疲劳过度的情况下游泳。
第二课 药物与中毒
一、安全使用药物
药物是人类数千年来与疾病做斗争中发现与创造的有力武器,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各 种疾病。药物有天然植物和矿物质,也有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剂。药物进入人体后 有极其复杂的理化作用过程,既有防治疾病的作用,也有大小不等的毒副作用。药物种类繁 多,作用各异,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与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和掌握药品的基本知识, 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防止滥用药物造成不良后果,对大学生自我保健以及自我保护都十分 重要。
药物的种类归纳起来有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剂三大类。天然药物是指未经 人工合成的天然药用物质,多见于中草药。人工合成药物是指经人工合成的各种化学物质, 绝大多数西药属人工合成药物。生物制剂是指由生物体组织或体液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的药品 ,如各种疫苗、干扰素等免疫制剂。
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口服、外用、注射(包括肌肉注射和血管注射)、体腔给药、****塞 入、喷雾吸入、舌下给药等,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及药品剂型分别选择。
药物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也有发生不良反应的作用,不良反应是安全使用药物的大敌,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副反应:是指药物在常规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能止痉挛 性疼痛,但服药后常会出现口干不适。副反应可给病人带来不适和痛苦,但不会造成对人体 的损害或严重的生理功能变化,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2)毒性反应:用药过量、时间过长以及用药不当,可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紊乱 ,影响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这种反应称之为药物毒性反应,如对幼儿使用庆大霉素过量或不 当所造成的耳聋等。
(3)变态反应:称过敏反应,常出现于少数对某些药物过度敏感的特异体质的人群中 ,最典型的是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即使用极小剂量做皮肤过敏试验时就可出现休克,有药 物过敏史的患者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生介绍自己的过敏史。
(4)继发感染:又称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会使人体正常寄生菌群平衡 失调、受寄生菌群抑制的真菌乘机繁殖起来,外来细菌也乘虚而入,引起新的感染称做继发 感染。继发感染细菌常为耐药细菌,所以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在使用药物时不要盲目追求广 谱抗生素,特别是不要盲目延长其使用时间,以免造成继发感染。
使用药物不当,可给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甚至造成伤残和死亡,也可能影响后代的生长 发育。有资料报道因使用药物不当而造成的药源性疾病的死亡人数是因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 倍以上,确实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安全使用药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药品的配伍禁忌:几种药物联合使用,产生化学或物理变化,使药效减弱或消失, 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称之为药物配伍禁忌。如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同时使用时,会起中和 作用而使药效消失。中草药有许多配伍禁忌,在服用中草药时应请有处方权的中医师开处方 ,在正规中药店取药,以免发生中草药配伍禁忌。
(1)明确诊断,遵医嘱用药:大学生患病后应请医生检查,明确诊断以后才能对症下 药,切忌盲目自服药物,这样往往会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医嘱是医生针对患者的病情 提出的治疗用药方案,病人应严格按医嘱用药。
(2)妥善保存药品,使用前检查药品质量:一般药品应放在瓶中保存,置于干燥阴冷 的环境中为宜,避免阳光照射。一旦潮解发黄及变质均不能使用。常用生物制剂应保存在4 ℃~8℃恒温环境中,应用针剂前应检查药液名称及所含剂量,观察药液是否透明。若发现 药液有混浊、沉淀或有絮状物,即不能使用。每种药品都有失效期,我国生产的药品都有标 有阿拉伯数字的批号,一般由6位或8位数组成,其中前2位表明药品生产的年份,第3、4位 表示药品生产的月份,第5、6位表示药品生产的日期,第7、8位表明药品有效期为几年。例 如,“99020503”说明这药品是1999年2月5日生产的,有效期为3年。知道了批号的含义就 可以避免使用过期失效的药品。
(3)掌握用药剂量和服用方法:用药剂量应按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准确定量服用,须 注意是否要求饭前或饭后服用,必须按时服用,不得自行改变服药剂量及服用时间。服药以 站立服用最好,用100~200ml温开水送下,忌躺着服药或干咽,以免药物停留在咽喉部或在 食管内滞留,刺激黏膜造成损伤,不要用茶水、牛奶、饮料等送服药物。
(4)慎用新药:随着药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很多国内和国外的医药厂商花费巨资大做 新药广告。常有夸大疗效之词,对新药的毒副作用往往不予提及,对消费者有误导,国内不 乏盲目使用新药造成严重后果的先例。所以大学生在选用新药时应特别慎重,切忌看了广告 对号入座就购买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准确了解其适应症、疗效及毒副作用后,根据病情 需要由医生决定是否使用新药。
另外,大学生使用药品后,如出现严重的皮疹、出血、高热、心律失常、惊厥及昏迷等 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二、毒品的危害
毒品是指鸦片、******、吗啡、大麻、******、****、******以及******规定管制的其 他能够使人成瘾癖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毒品的种类很多,来源也很广泛,既有天然生长 的植物,也有从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各种毒品的毒性尽管不 同,但都能使人成瘾,产生强烈的心理和生理依赖。某些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若使用不当, 也会使人产生依赖上瘾。
毒品是当今世界性的公害,目前全世界吸毒人数在1000万以上,国际毒品年交易额约 5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贸易总额的13%,世界各国人民对毒品深恶痛绝,禁毒是联合国和 各国政府共同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禁绝了曾经在神州大地上蔓 延的烟毒,在以后近30年时间内,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无毒国。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 始,国际毒潮再次泛滥,加上我国紧邻世界上最大的东南亚毒品种植区,毒品通过各种渠道 流入我国,我国吸毒人数连年大幅度上升,仅北京市1996年查获的吸毒人数就比1992年增长 17倍。
毒品对人体最大的危害就是其药理作用所引起的强烈的依赖性和严重的并发症。一旦染 上毒瘾,人体就会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如果停止吸毒8~14小时,吸毒者就会出现胸 闷、呕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浑身打颤等症状,重者会失去理智和自制力,自伤甚至 自杀。毒品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一种短暂而原始的精神松弛,从而在心理上对毒 品产生强烈而难以自控的渴求,即产生心理依赖性。随着人体对毒品的不断吸收,逐步产生 对毒品的耐受性,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与以前同样的效果。为了满足不断增大的毒瘾,吸 毒者被迫不断加大毒量,并从吸食改为静脉注射以求迅速生效。由于吸毒者对毒品严重的依 赖性,使吸毒者不可避免地沦为毒品的奴隶,陷入不断加大毒量的恶性循环,最后走上绝路 。吸毒还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肝炎、肾炎、败血症、皮肤病、中毒性精神病、性病 、艾滋病等。
毒品的泛滥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自制力较差,好 奇心及模仿性较强,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诱惑而染上毒瘾,少数地方吸毒向群体化、低龄化 发展。不论多么优秀的人,一旦吸毒,就不可避免地堕落,成为一个为社会所不齿的罪人和 废人,无论吸食哪一种毒品,人的身心都将受到严重摧残。一个吸毒的人,他的生命里除了 不择手段获得毒品外,不可能再有别的,成为行尸走肉,对吸毒者来说:“吸进去的是白色 粉末,吐出来的是自己鲜血和生命”。
对于使用吗啡、杜冷丁、安非拉酮、******、安定等麻醉和精神类药品治疗某些疾病, 如使用不当,就会使人成瘾,毒害健康,这类药品就失去药品的作用,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 毒品,上述药品必须在医生严格控制下按规定使用。
毒品对我国社会的危害也很大,吸毒、贩毒成为犯罪和许多社会丑恶现象的根源之一, 吸毒也必然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对此,现代大学生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予以高度的重视。为 了防毒、拒毒,我们要强化法制观念,宣传“贩毒有罪,吸毒违法”的有关法律,不仅自己 不吸毒,不沾毒,还要对一切毒犯罪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
三、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性中霉俗称醉酒。
我国是酿酒大国,白酒及啤酒的产量及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有报道说我国一年的白酒 消费量等于一年喝干一个著名的杭州西湖。我国的酒文化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传 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节假喜庆之日,亲朋好友相聚之时,举杯助兴,其乐融融。饮酒的关键 是把握一个量,适量饮用,不能多饮。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在饮酒的量上把握不住自己,或争 强好胜,常常造成醉酒。少量饮酒可能对身体有益(如有资料报道可减少中老年人冠心病发 病率),而饮酒过量却适得其反,对身体的危害极大。酒精进入人体后吸收快而排泄较慢。 20%在胃内吸收,80%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饮酒数分钟后乙醇就进人大脑,90%的乙醇 在肝脏被氧化解毒,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肝脏每小时只能分解乙醇10克左右,血液中乙醇 浓度达到0.05%~0.2%时便出现醉酒状态,浓度达到0.4%就可引起昏迷。
急性酒精中毒有以下表现:开始为面色发红、兴奋多语、悲喜无常,随后便语无伦次、 动作笨拙、反应迟钝、步履站立不稳。若此时仍继续大量饮酒,可引起严重的酒精中毒症状 ,如昏睡、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皮肤潮冷、脉搏加快,呼吸缓慢而打鼾,最后因呼吸中枢 受抑制而呼吸麻痹死亡。
对于较轻的酒精中毒者可催吐,尽可能吐出胃内残酒,可用勺柄或手指刺激舌根,引起 病人呕吐,可反复进行多次。还可饮用新鲜果汁、少量醋和糖水解酒。浓茶虽有利尿作用, 但其所含的******、可可碱对醉酒有不利作用。对轻度醉酒或呕吐后的酒精中毒者可卧床休 息,注意保暖。对于严重酒精中毒者应转送医院急救,采取洗胃、补液、保肝、解毒等救治 措施。
有段关于喝酒的笑话,描述了某些经常醉酒者的窘态,非常生动:“开始劝别人喝是花 言巧语,继而自己喝是豪言壮语,最后喝醉了是不言不语。”并经常重复上演、乐此不疲, 劝酒和灌酒是不文明的行为,醉酒以后所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值得现代大学生引以为戒。
四、农药中毒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农药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一些含有农药成分的杀虫剂,也广泛 地应用于家庭和大学生宿舍,常用的家庭杀虫剂有灭害灵、敌杀死、枪手、雷达喷雾剂等。 农药及杀虫剂的应用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但与此同时,农药中 毒的事故却常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和掌握农药中毒的有关知 识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主要有四类:①有机磷杀虫农药如1605、1059、敌敌畏、乐果等 ;②氨基甲酸类杀虫药如呋喃丹、残杀威等;③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如敌杀死、速灭杀丁等 ;④杀虫脒。杀虫药之所以能杀死害虫,是因为它们有毒性。农药的毒性,同样对人体也有 伤害,其伤害方式,可分为经口服、经皮肤吸收和经呼吸道吸入三种。农药对人体的伤害首 先是伤害神经系统,并很快累及其他系统和器官,如不及时救治,后果往往很严重。
发生农药中毒的临床症状为:轻度中毒者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无力等; 重度中毒者还可以出现面部及全身皮肤红色丘疹、抽搐、呼吸困难、口吐泡沫、大小便失禁 ,出现错觉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