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2704400000022

第22章 社会适应与健康(2)

社会环境是与自然环境相对而言,又称文化一社会环境。社会是个庞大系统,由众多社 会成分按一定规律和程序结合成的有机体,包括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民 族和职业诸多方面。它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的自然物质,创造的 物质生产,积累的物质文化等形成紧密的社会关系。从健康教育学的观点讲,社会环境是人 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 的标志,同时又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过去,医学界对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多 侧重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社会环境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已逐渐觉察到 疾病谱的改变,疾病的发生和转归,健康素质的高低,不仅与自然环境有关,而且直接或间 接地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社会制度与健康

社会制度与健康的关系至关重要,不同时代和制度的社会有其不同的卫生政策和方针。 许多疾病与不良行为如性病、吸毒、滥用药品等与社会因素紧密相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疾病和死因谱发生了较大变化,尽管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 民的经济水平、生活状况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还有相当差距,但经过40多年的努 力,人民总体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许多主要健康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经济发达国家水平 ,某些项目居于前列(如计划免疫、初级卫生保健等)。这些成绩取得的根本原因是具有符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卫生政策做保证。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死亡率为33‰,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 岁,许多传染病、常见病和地方病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生命和健康,整体素质低下,缺医少药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的努力,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人均期望寿命已增至 70岁,婴儿死亡率部分城市已降至14‰,农村为25.1‰,许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已 被有效控制或基本消灭,这说明,在众多社会环境因素中,社会制度是最重要的条件。

二、社会经济与健康

社会经济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的劳动条件、生活方式、人口动态及营养 状况无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因此,经济是影响人类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社会经济状况与人民的健康水平成正比。没有稳定的、持久的经 济做后盾,没有一定的财力投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社会卫生状况是很难得到提高和改善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人人健康策略》中指出: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 国家,人均期望寿命分别为45岁、60岁、72岁。说明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人口寿命有较大差 异。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 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霍乱、鼠疫、天花等烈 性传染病基本消灭或接近消灭;血吸虫病、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地方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健康与营养状况有了一定改善。根据抽样调查,中国居民人均从食品中摄取的热量,在 1952年为2270千卡/日,到了1990年达到7630千卡/日左右,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因此, 社会经济状况对个人、群体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三、人口增长与健康

人口增长与健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健康、人口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发展的 速度、生活质量的优劣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平衡和利用有关。如果人口不加控制的无计 划的盲目增长;会威胁或破坏这种平衡,造成人口资源间的差距加大。人口的规模、年龄结 构及性别结构、区域与分布,取决于生育率、死亡率、人口流动情况,对健康及保健服务带 来重要影响。

近30年,世界人口急剧增加,1950年为25.1亿,1985年为48.4亿,2000年,全球人口 已经突破60亿。人口无计划、无节制的盲目增长,势必加重对全球的负担和压力。同时,随 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改善、抗病能力的增强、死亡率的降低和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人 口数量、质量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间会出现严重失调。人口增长过快,必然导致一系列社 会问题的出现,就业、教育、营养、住房、交通、医疗卫生服务等很难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有人估计,人口增长1‰,国家投入需增加3‰才能对人群的生活标准、卫生服务和教育状 况维持在相应水平。人口增长过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众多不利影响,城市畸形发展 、人口密度过大、流动人口增加,必然促使环境质量低下,如环境污染、噪声污染、水质污 染、空气污染、环境退化等。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各种紧张因素和不良行为也增多,居住条 件拥挤,均会导致居民发病率、死亡率的增加。

提高人口质量关键在于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中国实 行的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但自己以身作则 ,还要教育人民。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责无旁贷 的任务之一。

四、文化因素与健康

文化属于特殊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在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 教育在许多方面影响和作用着人类的社会活动,健康也不例外。健康与健康观念与文化教育 和文化教育与文化素质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人的卫生习惯与良好行为的养成,往往反映人的 文化素质和教育层次。不珍惜健康和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的人,又多与其文化水平有关。目前 普遍认为,教育水平是婴幼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素,甚至超过了经济的作用;文盲妇女的婴 幼儿死亡率是受过10年以上教育的妇女的2.5倍。教育程度与计划生育的关系也较密切,一 般说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所生子女数越少。此外,酗酒、吸烟、吸毒及其他不良行为和习 惯与人的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和卫生知识有关。因此,发展经济、重视教育、提高人民的 文化素质,是改善全民族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条件。

五、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领域的不断拓展,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迫使人们经常 处于节奏紧张状态。紧张状态是一种情绪状态,凡能引起不愉快情绪,导致身心受损的因素 称心理社会因素,或称心理性社会性刺激因素。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都会遭受程度不同心理社会刺激因素的影响,但大多心身反应较轻 ,并不致病,如果心理社会因素的强度超过调节和平衡系统或个人承受能力的极限,即可引 起心理(精神)或躯体(生理)的异常。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进行合理调节,避免过度紧张,减少损害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学 会心理调适,使生活有张有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周围紧张性刺激对我们身心的影响,保持 身心健康。

一、社会角色

第三课 社会适应

人不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占据由社会规定的一个或者几 个位置,同时承担和履行着社会赋予的角色,即社会角色。我们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承 担着一个或几个社会角色。如作为大学生从社会职业分是大学生角色,同时在家庭里又是子 女角色。

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每个人都会按照社会文化和规范期望的方式和角色去行动成长 ,如性别角色的期望,男性按男性的方式和行为规范,如果偏离了角色期望,就被认为是不 健康的。同样,律师、医生、司机、歌星等各种职业也有职业角色。

童年时代与社会的关系多表现为融洽,但是,到了青年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 醒和加强,以及承担了各种新的社会角色,与社会的关系经常会有些紧张,表现为对某些社 会规范、某些角色要求的不满;或者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表现极不满意;或者对别人的角 色不理解,难以接受等等。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学习社会规范,并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按社会 文化对不同角色的期望行为去做,才能适应各种各样的角色要求,顺利履行人生各阶段各种 新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和谐相处。

二、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满足在社会的生存需要而与社会环境之间发生的调节作用。社会 环境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遭受到的政治、经济、道德、风俗习惯、家庭关系、社会规范和 限制以及人际交往、专业兴趣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不适应、不协调,从而限制或阻碍个体动 机活动和理想的实现,造成精神压力,影响健康。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大学生经受社会环境 的变迁较大,对个人动机的形成和实现产生障碍远比自然环境所引起的多,而且影响也更深 远。

那么,作为大学生怎样适应社会赋予的角色,对社会环境能够良好地适应呢?

1.社会适应与改造要从实际出发

良好的社会适应要求个体或集体同客观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中的问题,不采取 退缩或回避的态度,而是面对现实,做出正常的、有效的适应。要尽可能扩大生活领域、积 累生活经验,在生活中不断进行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实现,并由此锻炼自己的才能和 品质。大学生在人学阶段,同时面临着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学习方式、社会人群及个体角 色等多方面转变,所以应在入学前就应具有适应这一切的心理准备。据调查,入学的新生中 有近半数的人,对此变迁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可表现为情感的焦虑、忧郁倾向,行为上 的犹豫和退缩。还有少数人由于个性的缺陷,出现恐惧、退缩、软弱、多愁善感等社会适应 不良状态,产生心理上的消极防卫,甚至需中断学习,以实现心理的逐步调整。大学生尤其 是新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主动性,改造自身,才能适应环境,逐步使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达 到统一。

2.要有自知之明与自爱之心

自知来自于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有了自知,才能和社会相容, 不给自己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自知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基础。自爱是接受自己,悦纳 自己,爱惜和保护自己,珍惜自己的品德和荣誉,力争事业的进展和自身充分的发展。

自尊、自信、自制、自爱的内涵。自尊是人的基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不退缩、 不畏惧、更不妄自菲薄。自尊的反面为自卑。严重的自卑感发展为自疚、自责,可危害身心 健康。自信是事业成功之本,应以自己成功的经验强化自己的自信心。自制则指能控制自己 的情绪,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制情绪 的意外发作或冲动,迫使自己克服困难。任性和怯懦是意志薄弱的表现。高等学府汇集了来 自全国各地的高考中的优胜者,大学生在共同学习和生活中,相互进行着竞争和对比,对自 身产生新的认识,由于自己的优点而感到满足,也会由于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而感到自 轻自贱,自惭自卑。由于青年人特有的敏感,理想的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自我肯定和自 我否定的冲突,就给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学生带来了对自己的怀疑和厌恶,增添了挫折感, 从而进入自卑和孤独。

大学生在人学不久就面临着一个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 接受那些不可避免而又令人不安的现实过程中,在不断调整“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差距 中建立起明确的自我意识,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和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青年学生还 要勇于接受那些不可避免而又使自己不悦的现实,在自知、自爱的基础上,确立理想而又现 实的目标,扬长避短、独立自主地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理想与社会大环境 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社会的完美适应状态。

3.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具体又是生活在一个集体(如社区、单位、学校、军队等)中。良好 的人际关系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良好的 人际关系,表现为助人为乐,也能接受别人帮助、相互关心。要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基础 上将个人利益统一到集体利益中,个人服从集体,小局服从大局。为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适应和发展友谊,需要的是消除成见,相互尊重,不强加于人,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只有 这样才能做到与社会相适应,只有适应社会,才能被社会容纳;只有容纳他人,才能与他人 和谐相处。只有和社会、他人相容,才能维护健康。

乐于与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既是社会适应的必备条 件,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与他人在一起,不仅是可得到帮助和获得信息,还可使双方的苦 、乐和能力得到宣泄、分享和体现,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保持心理平衡与健康。

4.挫折应对与适应环境

人类的行为在动机的驱使下始发,又在动机的引导下指向一定目标。但这种导向目标的 行为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有时会受到阻碍,使动机和需要无法满足,从而产生紧张状态 和情绪反应,即称为挫折。

产生挫折的外部原因有客观环境(自然灾害等)和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宗教、家庭 、人际关系等)。内在原因有个人能力和体质条件因素,也有因目标选择不当和行为途径不 正确等。挫折并非都是坏事。挫折的体验可成为警告信号,给人们带来选择的暗示,它能激 起自身防御机制,也能引导个体的认识产生创造性的变迁,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炼人们 的意志,提高克服困难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此即谓“失败是成功之母”。

人的一生既有顺利时的欢乐,也有挫折时的痛苦,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事事顺利, 样样顺心。总是要遇到各种矛盾和困境、挫折和失败。

大学生在走进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转变一个新社会角色时,必然在生活、学习、交友、 恋爱等方面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矛盾的挫折,因此,大学生必须具有遭遇挫折的思想 准备和应付、适应挫折的能力。这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必须要面对和适应的基本 条件。

挫折、失败、困难会给人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有人由此而消极颓废,终 日郁郁寡欢,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甚至酿成悲剧。而有人则能尽快摆脱困境,解除心理压 力和紧张情绪,取得心理平衡,并使之转化为积极作用,使自己更完善,更成熟,在更高的 水平上求得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