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吐谷浑
1.吐谷浑政权概况
吐谷浑,藏语称阿夏(即“阿柴”的不同译音),吐谷浑政权的建立者是鲜卑族。魏晋十六国时期,居住于蒙古高原的鲜卑族大量南迁,如潮水般涌入中原。吐谷浑原是人名,为辽东慕容鲜卑的首领之一。公元四世纪,吐谷浑与其弟弟慕容广鬼之间发生了草场纠纷,愤怒之余的吐谷浑率自己的部众一千七百家,驱赶着马群,开始远徙,这也是蒙古草原上经常重复的历史画面。经过长途跋涉,吐谷浑和他的部众进入青藏高原,放牧他们的马群,并征服了当地的土著羌人。到吐谷浑的孙子叶延时,建立了居无常所的游牧民族政权,强盛时期曾一度攻入西域,占领过新疆南部,东临今甘肃临夏、岷县一带。
吐谷浑的中心地区位于水草丰美的青海湖周围,因受当地羌人的影响,吐谷浑人也建造城郭居住。其都城名伏俟城(青海共和县境),另有浇河城(青海贵德县境)、曼头城(青海共和西南)、吐谷浑城(青海都兰县境)等数城。吐谷浑的最高首脑称“可汗”、“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吐谷浑王”等,亦接受中原政权的封号,职官多效仿中原王朝,有王、仆射、尚书、郎中等。吐谷浑在法律方面,据《洛阳伽蓝记》云:“杀人及盗马者死,余则征物以赎罪,亦量事决杖;刑人必以毡蒙头,持石从高击之”。
2.经济生活
吐谷浑的经济以牧业为主,吐谷浑人擅长养马。马是游牧民族跨越山岭、驰骋草原的最好交通工具,更是战争中所不可缺少的。吐谷浑的良马有龙种、青海骢。传说每当冬季来临时,波涛起伏的青海湖被结成的冰块所覆盖,吐谷浑人把良种母马赶到湖中心的海心山上,到第二年春天,母马怀孕产下体格健壮的马驹,号为“龙种”。青海骢是波斯马与当地土著马杂交而生,号称日行千里。吐谷浑境内的羌人除从事畜牧业外,有的还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大麦、粟、豆等作物。吐谷浑的手工业也有较高水平,主要有采掘、冶炼、制造兵器及金银制作等部门。吐谷浑因地处中西陆路交通要道,北与蒙古高原,西与中亚,南同青藏高原,东同黄河长江流域均有贸易往来。丝绸之路中的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就是从吐谷浑的辖区经过,因而吐谷浑一度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就当时的高原而言,吐谷浑的文明程度较高,已进入封建化时代。早期的吐谷浑人信仰敬鬼神的巫术,到后来佛教传入吐谷浑,夸吕可汗时曾遣使至梁,求释迦牟尼佛像和佛教经论,获得佛像,及《涅经》、《般若》、《金光明讲疏》等佛经,因而青藏高原上最早接受佛教文化的是吐谷浑,佛教也有可能从吐谷浑向临近地区渗透。
吐谷浑境内以鲜卑人、羌人为主。前者是统治民族,后者是居民的主要构成部分。从吐谷浑建城郭以居等看,羌与鲜卑间有融合的迹象。上引藏文文献中,称吐谷浑为“桑阿夏,桑即赛,是为藏族最早形成的六氏族之一。将吐谷浑称之为“赛氏”,似乎也反映了吐谷浑的羌藏化现象。另外,吐谷浑境内尚有突厥人、康居人等。
吐蕃兴起之际,吐谷浑因接连受隋朝和唐朝的军事打击,几乎一蹶不振。吐蕃统一青藏高原时,吐谷浑已是唐朝的藩属,业已度过繁荣和辉煌的时代,吐谷浑随之走向了衰落。
五、 附国附国在蜀郡(四川成都市)西北二千余里的地区,附国的西边是女国,即孙波,其东北连山,绵亘数千里,与党项接。附国南北八百里,东西千五百里。所处地理特征是山高沟深,人们生活于峡谷中,有南流之大水,很像今横断山脉地区,即昌都、迪庆、甘孜州一带的自然景观。
附国人是汉代西南夷的后代,不属于羌藏系统。他们从事农牧业,以种植小麦、青稞为主。境内出产金、银、铜,并盛产一种白雉。附国的住房十分坚固,是用石块建成的碉房,有的竟高达十余丈,如同佛塔,高耸入云,修筑这种高层碉房是为了防止盗贼。类似附国的这种石碉建筑,在甘孜州境内,至今犹存。
附国户口有两万余家,归附国王统率,号令出自王,重罪者死,轻罪罚牛。公元608年(隋大业四年)附国国王宜缯遣使索福等八人到隋朝,第二年又遣弟子宜林率嘉良夷六十人朝贡,“欲献良马,以路险不通,请开山道以修职贡。炀帝以劳人不许”。
附国人崇尚武功,史言人皆轻捷,便于击剑,以漆皮为甲。喜欢唱歌和舞蹈,乐器有鼓簧、长笛等。婚姻方面有群婚制的残习,附国的葬俗很隆重,实行二次葬。“其俗以皮为帽,形圆如钵,或带幂。衣多毛皮裘,全剥牛脚皮为靴。项系铁锁,手贯铁钏。王与酋帅,金为首饰,胸前悬一金花,经三寸”。
附国东面有嘉良夷,南有薄缘夷,风俗语言等与附国近似。
六、 白兰国
白兰国最初活动地区在青海北部地区,后来居住地区变化很大,隋唐之际“左属党项,右与多弥接”,则白兰位于党项和多弥之间,多弥和党项的地望亦如前述,就此推断白兰应在黄河上游的今果洛及海西一带。《册府元龟》载:“白兰土出黄金铜铁,其国虽随水草,大抵治慕贺川,以肉酪为粮,颇识文字。其男子通服长裙,帽或戴幂。妇人以金花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其婚姻富家厚出聘财,窃女而去。父卒,妻其群母;兄亡,妻其诸嫂。
丧服制葬讫而除。国无常税,调用不给,辄敛富室商人,取足而止。杀人及盗马者罪至死,他犯则征物以赎。地宜大麦,而多蔓菁,颇有菽粟。出蜀马、牦牛。西北有流沙数百里”。
白兰和吐谷浑的关系密切,吐谷浑被外敌打败时,常退保白兰。白兰有“胜兵万人,勇战斗,善作兵”。因而白兰也是势力比较雄厚的部落。
七、 其他小邦政权
藏文史书记载蕃部周围有许多小邦政权,史籍中有十二小邦之称,前文所述象雄、苏毗亦属十二小邦。《汉藏史集》载:“小猴等变成人,并广为增衍,占据蕃地,由玛桑九兄弟、二十五小邦、十二小邦、四十小邦,逐次统治。”
《贤者喜宴》、《弟吴佛教源流》、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小邦邦伯家臣》等对十二小邦都有记述。
象雄之达尔巴城堡,有王名李聂秀(《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以琼波热桑杰(《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和东罗木玛孜(《贤者喜宴》作“”)为大臣。有关象雄的地望等亦见前文。
娘若的介噶尔城堡(《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有王名藏杰妥噶(《贤者喜宴》作),以苏底(《贤者喜宴》缺载)和囊(《弟吴佛教源流》作,疑是之误)为大臣。藏杰其意为“藏地之王”。藏即指后藏地区,年楚河之年和娘若之娘是同一个字的不同译音,藏族传统将后藏年楚河流域的江孜白朗一带统称为“年地”(有的译成娘地),则娘若小邦恐在这个区域中。
努地的岭古城堡,有王名努王斯巴(《弟吴佛教源流》作,《贤者喜宴》作),以麦乌和卓(《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为大臣。
努既是地方名,也是氏族名,吐蕃时期著名的僧人桑杰益西就属于努氏。努地,是后藏仁布县一山谷名,亦即门曲河流域,努邦亦在此,并可知娘若、努地二小邦是相邻的。
娘若的香波城堡(《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亦同),有王名罗玛吉卓木恰(《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以拜米和哲二氏为大臣(《贤者喜宴》作和,《弟吴佛教源流》作和)。本书第一章亦曾提及与止贡赞普比武的罗昂属娘若香波,说明该邦也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具体的地理位置不详。
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认为娘若的香波城堡名与雅隆香波河有关,指出该小邦似在雅隆香波河流域。雅隆香波河,据《藏汉大辞典》主要在今西藏乃东县境,该河所在的山谷就被称为“雅隆河谷”,此处也是早期悉勃野活动的主要区域。
《琼结县文物志》则将雅隆香波河视为雅隆河的支流,在西藏琼结县境内,又称为琼结河。据敦煌藏文文献P.T.1287号《止贡赞普与布德贡甲之传说》,布德贡甲攻打娘若香波时,“率领三千三百士兵到了琼瓦堡……遂又越过门巴成瓦山和丁萨卜长谷,到达巴却贡塘,即进攻娘若香波。”
琼瓦(又译为青瓦)原是山名,也是吐蕃早期王宫所在地,在今琼结县城旁。据上引传说资料,琼瓦与娘若香波城堡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很远,似乎该城堡就在雅隆香波河流域,大致在今琼结县境内,它也是与悉勃野氏离得最近的小邦。
吉若的江恩城堡(《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有吉王芒布(《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以谢乌和布氏为臣(吉若的大臣姓氏,《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吉”应是指吉曲,即拉萨河,吉若的江恩城堡应在拉萨河流域。
埃布的查松城堡(《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有王名古止森波杰(《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以噶尔和年(《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为大臣。据P.T.12871V号《南日伦赞传》,吐蕃赞普南日伦赞兼并埃布小邦,并将埃布改名为澎域,该地位于拉萨市北边林周县境内的澎波河流域,这里至今仍被称为澎域或澎布。P.T.1287《达布宁塞传》部分中,该小邦分别由两位国王统治,其中一位名森波王赤邦松,与上引《贤者喜宴》和《弟吴佛教源流》的记述基本一致,森波可能是王姓。
沃地的邦噶城堡(《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有沃王森章察(《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以俄(《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和卫(《贤者喜宴》作“ ”,《弟吴佛教源流》亦作“ ”)二氏为臣。沃地,又称沃卡,《如意宝树史》中将沃、达波、埃并称为南部三地,后弘期时,喇庆的弟子噶木·永丹雍仲在沃卡建宗切寺,因此“沃”这一地名一直得到了保留。沃卡在今西藏山南桑日县境内,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
叶若的玉息城(《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和可通用),有叶王喀巴,以奥(《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和笃(《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二氏为臣。玉息的字面意思是“四地”(《贤者喜宴》等称“玉周”,即“六地”之意),此处应是城堡的名称。《贤者喜宴》和《弟吴佛教源流》中没有将叶若计为十二小邦之一,而视为是四十小邦之一。叶若地理位置无考。
额地的柱息城堡(《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有额王拉章(《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以色巴(《贤者喜宴》作)和年乃(《贤者喜宴》作)二氏为臣。额小邦在《贤者喜宴》与《弟吴佛教源流》中亦没有列入十二小邦之中。
龙若的雅松城堡(《贤者喜宴》缺载,《弟吴佛教源流》所载与敦煌文书相同),有王南巴之子桑底(《弟吴佛教源流》作),以娘、章二氏为大臣。龙若在《贤者喜宴》和《弟吴佛教源流》没有列入十二小邦之中,其具体的地理位置亦无考。
斯地的热莫贡城堡(《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王为占杰诺南(《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以休参(《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和者(《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二氏为臣。该邦地理位置无考。
工地的哲那城堡(《贤者喜宴》作),王为工王噶布(《贤者喜宴》作),以喀巴和帕周(《贤者喜宴》作)二氏为臣。工地,又称工布,一般指西藏东部尼洋河上游地区。吐蕃赤松德赞时期曾赐予工布小邦盟誓诏书,工布小王遂将该邦的历史及诏书内容刻于工布第穆萨摩崖。工布第穆萨在今林芝县的米瑞地方,位于尼洋河下游,靠近雅鲁藏布江。以此推断,工布小邦在尼洋河中下游地区,即今林芝县境内。《第穆萨摩崖刻石》和敦煌吐蕃历史文献均证明工布小邦最早的国王是止贡赞普之后聂赤,属于悉勃野氏。
娘地的达松城堡(《贤者喜宴》、《弟吴佛教源流》均作),有国王娘尊朗杰(《贤者喜宴》作,疑是字之误,《弟吴佛教源流》作,疑是字之误),以沃日(《贤者喜宴》作)和扎(《贤者喜宴》作)二氏为臣。此处的字,后期文献均作,又译为尼洋,指尼洋河流域,而非指年楚河流域,该小邦又称为“尼洋波”,《藏汉大辞典》释为“工布和波密连接地区尼洋河流域总名”,因此尼洋波小邦亦在林芝境内。
塔地的柱息城堡(《弟吴佛教源流》作),有塔王卓森(《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以普勾和帕若二氏为臣(《贤者喜宴》作与,《弟吴佛教源流》作与,皆与敦煌文书所载有较大的差异)。塔地又称塔波,塔波如同尼洋波既是氏族名,又是地名,塔波与工布相邻,又简称塔工地区。塔波的主要区域在今西藏的加查县、朗县境内,塔波、工布、尼洋波统称为东部三小邦。
琛地之古域城堡(《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有琛王尼乌(《贤者喜宴》、《弟吴佛教源流》作),以当(《贤者喜宴》)作)和登登(《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二氏为臣。琛又译为林,古代氏族名,又为地名。琛部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雅鲁藏布江北岸扎囊县境内名为琛的山谷,靠近桑耶寺的山上有著名的佛教修行圣地琛普(现一般译为钦普),即属于琛地。
孙地之雅松城堡(《贤者喜宴》、《弟吴佛教源流》缺载),有王末基芒日,以朗和甘二氏为大臣,此指孙波,前文已有论述。
卓木南松(《贤者喜宴》、《弟吴佛教源流》所记此地名与敦煌文献同),有王名色热赤(《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以江热那(《贤者喜宴》作,《弟吴佛教源流》作)为大臣。《贤者喜宴》没有将卓木南松列入十二小邦之中,《弟吴佛教源流》则列为十二小邦之一。敦煌吐蕃文书P.T.1286中把卓木南松以前的各邦称为十二小邦,加卓木南松为十三小邦。卓木南松的具体地理位置不详。敦煌文书中又言十二地区上加羌噶南加(意为“北方八部”)为十三地区。
P.T.1286中虽把卓木南松以上的小邦称之为十二小邦,实则记述了十六小邦,加卓木南松为十七小邦。《贤者喜宴》认为十二小邦之后有四十小邦,但只记载了三个,缺三十七个。《弟吴佛教源流》说十二小邦之后为四十二小邦,但也只记载有三个小邦,而且两书所载的三小邦皆包括在敦煌文书的十七小邦中,如此《汉藏史集》、《红史》、《贤者喜宴》等言十二小邦之后由四十小邦统治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四十小邦或四十二小邦,只是言其多,都是些更小的部落,并非出现于十二小邦之后。另外,藏文史书中提到的这些小邦主要在今西藏境内。
汉文史书中也记载,当时青藏高原上还分布着其他较小的部落,星罗棋布,又似高原湖泊般繁多。有所谓的“西山八国”,包括哥邻羌、白狗羌、逋祖羌、南水羌、弱水羌、悉董羌、清元羌、咄霸羌,都活动于川西北及西藏东部地区。另有大小左封、昔卫、葛延、向人、望族、林台、舂桑、利豆、迷桑、婢药、大硖、叱利模徒、那鄂、当迷、渠步、桑梧、千碉、多弥、宕昌等,大都是属于羌系统的部落。
以上就是吐蕃兴起前青藏高原上各部分布概况,可知人类活动的足迹已遍布世界屋脊。由于受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外交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各部的社会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有的已建立国家政权,进入奴隶制或封建制时代;有的正在建立部落联盟,有的尚滞留在原始社会末期。无论怎样,他们都在艰苦的高海拔地区,努力地生存繁衍,用勤劳的双手开发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创造出形形色色的文化。他们相互间的交往和战争,友好和仇恨,编织着色彩斑斓的高原历史。不久吐蕃所显示出的勃勃生气,预示着高原历史的车轮将要加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