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和部落分布
蕃部在雅隆河谷生存发展的同时,尚有众多的部落生活于山川河谷和广阔的草原地带,如同茫茫夜里的繁星到处在闪烁。
一、苯教的源地象雄象雄在敦煌文书P.T.1286号卷子等中,被列为十二小邦之一,后世的苯教史籍中将象雄视为圣地,认为苯教发源于象雄。
1.象雄的地理范围和王统
苯教学者朵桑·丹贝坚赞所著的《世界地理概说》将广义的象雄分为内、中、外三部,其中内象雄位于冈底斯山西面三个月路程之外的地区,显然指现今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带,古代属于波斯和印度的地理范畴;中象雄位于冈底斯山西面一天的路程之外,有詹巴南夸的修炼地———隆银城,而该城也是象雄王国的都城,则中象雄在今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外象雄位于安多上部。广义的象雄可能是以苯教传播的范围而具有的文化共性来划分的,但没有资料能说明,象雄曾有效地统治过如此广阔的地区。吐蕃征服象雄后将其全境划为十个千户,上部象雄五千户位于吐蕃与突厥边境,即今西藏北部和新疆南部一带;下部象雄五千户位于吐蕃与孙波边境,其中有古格东岱,即今阿里札达县境,位于岗底斯山脉主峰岗仁波齐附近。因而上、下部象雄包括克什米尔东部,阿里地区及羌塘高原的部分地区,约与苯教史籍所载的中象雄地望相合。吐蕃是按象雄的地理范围而划分了十千户,则岗仁波齐附近的中象雄是真正的象雄地区。
一般认为象雄是汉文史籍中的羊同国,而且有大小之分。据《唐会要》载:“大羊同国,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则大羊同国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西藏的西北部,与上言中象雄地理位置相当。又言“羊同国辫发毡裘,畜牧为业”。可知象雄是以经营畜牧业为主的。“象雄”之“雄”,按象雄语意为“大鹏鸟”,即藏语的“琼”。象雄属于古代藏族札氏中的琼氏,在苯教的传说中许多神灵源于大鹏鸟,而且说琼氏亦源于大鹏鸟,故有此称。“象”是藏语舅舅之意,因吐蕃与其有联姻关系,而称为象。传说象雄王国有悠久的王统,但有关书籍中的叙述往往含混不清。据《玛法木湖历史》记载,古代象雄有十八部,分别由十八位王来统治,史称“象雄十八王”。并记载有他们的名称和居住地区,说他们受命于上苍,而治理邦国。苯教史籍言辛饶米沃且的弟子辛唐玛沃嘉曾担任过“十八王”之一的象雄王赤维拉杰色吉希日坚的“古先”(御用巫师),而辛铙第八代直系后裔穆喀米波曾被吐蕃第二代赞普木赤迎请到蕃地弘扬苯教。按此计算,辛饶比聂赤赞普的出现要早七代,则象雄十八王时代也早于聂赤赞普时期,但是时空交错,传说纷纭,无信史可凭,对早期的象雄王国现在只能略加推测而已。吐蕃统一前,象雄为十二小邦之一,有一位国王和两位大臣统辖。
2.象雄与苯教及其文化
苯教史籍对象雄往往采用夸张的描述手法,将象雄视为文明的中心和产生奇迹的圣地。据称苯教的教祖辛饶米沃且出生于达室卫莫隆仁(有的将达室译为“大食”不妥)地方,其位置“至于辛的地方卫莫隆仁,它的面积有五十平方由旬,它是按照须弥山及其四大洲的样子造成的。它位于赡部洲的东北部,在轮围山的南边,在赡巴树旁,在冈底斯雪山前面,在青蓝色的玛法木湖旁边,在四条大河的源头上,靠近醉香山”。
从这段充满佛教味的记述看,卫莫隆仁正好处于以圣山岗底斯和圣湖玛法木湖为鲜明的地理标志的象雄地区。辛饶及弟子们在象雄传播苯教,而且将苯教弘传到象雄以外的地区,象雄被说成是苯教的摇篮。但是有关辛饶的传记,都是较为晚期的,而且模仿佛传,令人疑惑其真实的行传到底如何。十世纪以后苯教重新得到复兴,而苯教徒也不断地神化辛饶及出生地。如苯教经典《色米》(《》)言“卫是没有轮回,莫是如愿以偿,隆是辛饶的授记,仁是永恒的慈悲”,消失了原来“卫莫地方深谷”的含义,而赋予它深奥的哲理,成为宗教所追求的理想世界。
一些藏文史书中还说象雄有自己的文字,当代学者称之为象雄文。如《王统世系明鉴》说辛饶“将天界八部等苯教的一切教法,翻译成象雄语,使苯教弘传”。《苯教源流·嘉言宝藏》亦主张古代象雄有文字,记述有文字演变的序列:神文,经达室苯教徒转变为“崩文”,崩文又转变成象雄的“大小玛文”,并言藏文来源于象雄文。《通典》虽言羊同“无文字,但刻木结绳而已”,但正如《唐书》说吐蕃无文字一样,不可足信。前文曾提及象雄属藏族最古老的氏族之一札氏,同蕃部亦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则象雄语应是藏语的一种方言,而非另一民族的语言。象雄在星算学、医学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吐蕃医学中就有象雄医学的成分。
《通典》对羊同的文化习俗略有所论,说大羊同国王姓羌葛,下有四大臣分掌国事。其葬俗较为独特,云:“其酋豪死,抉去其脑,实以珠玉;剖其五脏,易以黄金;假造金鼻银齿,以人为殉。卜以吉辰,藏诸岩穴,他人莫知其所,多杀牛、羊、马,以充祭祀,葬毕服除。”
羊同将尸体藏之岩洞的葬法,与中国西南部分地区的崖葬习俗相类似。《通典》还说大羊同的习俗与吐蕃很接近,同样也说明了象雄与吐蕃同属羌藏系统的族群。大羊同国有胜兵九万,是当时高原上较为强大的政权之一。
二、苏毗及女国
1.地理位置
苏毗为十二小邦之一,藏文史籍中称苏毗为孙波(又拼写为,今译为松巴)。P.T.1286号卷子《小邦邦伯及家臣》云在孙域的雅孙城堡,有王名末基芒如底,以朗与甘木二氏为大臣。《贤者喜宴》所记十二小邦中无孙波。吐蕃征服孙波后,在其地建孙波如。《贤者喜宴》详载孙波如的四至,其东至聂域本那,南至麦底曲那,西至叶夏登保且,北至那雪斯昌,中心位于甲雪达巴蔡。其中麦底曲那,意为麦底黑水,是河的名称,指拉萨河的上游,在那曲地区嘉黎县境内的“麦地藏布”(藏布即意为江河)。那雪指那曲河下游,如吉雪指拉萨河下游一般,则那雪斯昌应在那曲河流域。那曲河流域包括今西藏那曲地区的那曲县、比如县(又称那雪比如,)、丁青县,昌都地区的边坝、洛隆(今天的地图上,那曲自边坝以下,称为怒江)等县,而麦地藏布正好处在那曲河(那曲地区段)的南边。又据《新唐书·西域传》载:“苏毗,本西羌族,为吐蕃所并,号苏毗,在诸部最大。东与多弥接,西距鹘莽硖,户三万。”
可知苏毗的东面是多弥,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又经……四百四十里渡黄河,又四百七十里至众龙驿。又渡西月河,二百一十里至多弥国西界。又经牦牛河度藤桥……”
这里的牦牛河应是藏语止曲的意译,指青海玉树州、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甘孜州交界地带的金沙江(其上游为通天河),因此可知多弥在黄河以西和金沙江以东之间的区域,而苏毗在其西边。《贤者喜宴》云下象雄五千户与吐蕃和苏毗接壤,象雄正好在苏毗的西面。这样可大致推断出苏毗的地理位置,它在今天的西藏那曲、昌都地区与青海玉树州相连的这块区域,即唐古拉山脉以南的草原地区。
2.苏毗女国
有关吐蕃统一前苏毗的社会民情方面的记述,史料阙如。只是《隋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中记述有苏毗女国,可能与上述的孙波是同一政权。《隋书》说女国在葱岭之南,又云于阗南去女国三千里,则女国正在今西藏那曲一带,苏毗女国和孙波的地望大致相当。《隋书》、《北史》皆言女国之王姓苏毗,字末羯,但从上引《新唐书·西域传》可知苏毗(即孙波)应是其政权或部落联盟的名称,非是王姓。而所谓“字末羯”者,恐怕“末”方是苏毗王姓,敦煌吐蕃文书中称苏毗王为“末基芒如底”,疑末基同于“末羯”,末为王室的姓氏。藏文典籍中,有的将孙波归为藏族古代姓氏之一的东氏系统,有的归为止氏系统,并有“孙波为止氏王”之说。苏毗女国又被称之为西女国、西海女国、雪山女国等。
苏毗早期实行女尊男卑的女权统治,由女王执掌和处理国中政务,女王的助手,称为小女王。女王的丈夫称金聚,亦无权过问和干预政事,男性的职责以征战为主。女国的政治中心方圆五六里,在山上建有碉房,国王居住在九层碉楼上,有侍女数百人,每隔五日聚会处理政务一次。国王去世时,国人用大量的财物从王室中求得两位贤惠之女为王,显然这里还残存着原始社会推选首领的遗俗,不完全是世袭制。苏毗的女权统治,似乎意味着苏毗从母系氏族社会直接进入了阶级社会,而没有经历父系氏族社会。
由于地处高寒地带,苏毗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和狩猎为主,并同外界有着广泛的商业贸易。其境内出产玉石、朱砂、麝香、牦牛、马,并作为商品出口,尤其是盐的产量很丰富,商人常将盐运到天竺及临近地区贩卖,往往能获得很高的利润。
苏毗女国也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习俗,如喜欢彩色涂面,有时一日中改变好几次。葬俗实行二次葬,“贵人死,剥其皮,以金屑和骨肉置于瓶内而埋之”。宗教方面,女国崇拜阿修罗神及树神,年初用人或猕猴来祭神灵。阿修罗是梵语,意译非天,佛典载阿修罗本住天界,因生性好战,被天神驱逐出天界,但阿修罗仍常与天神战。因此,阿修罗是古代印度的一类神灵,类似魔神。苏毗何以崇拜阿修罗,亦无史料可证。从苏毗与天竺有商业贸易看,受天竺文化影响也是有可能的,或者《隋书·女国传》的材料来自传闻,记述不甚确切所致。用动物或人来祭祀神灵,是原始宗教的共性,苏毗的宗教亦属于原始苯教的范畴。苏毗每当举行完年初的祭祀后,还要进行占卜活动,以预示一年的吉凶。其占卜方式是将类似雌雉的一种鸟破腹,查其胃中的食物,见到粟则认为吉利,见到沙石则认为有灾祸。
除苏毗女国外,《旧唐书》等载有东女国,其位置据载,“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茂州在今茂汶县,雅州即今之雅安,则此东女国在大小金川地区,弱水指大金川河,为大渡河的上游。东西女国相去甚远,吐蕃征服孙波后,设有孙波如,没有史料能证明东女国是西女国向东迁徙所致。但据《旧唐书·东女国传》等史书所载,东女国的葬俗、鸟卜等风俗及女王执政等方面与西女国相同,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东西女国属于同一系统,东女国是西女国的延续。对东西女国的记述,史书中有所混淆,而实际上二者本是两个不同的政权。
松赞干布时吐蕃兼并苏毗,并建立千户制,苏毗王族的地位仍得以保留,但女权统治时代亦宣告结束。
三、 党项党项的势力在魏晋时期显得很微弱,到吐蕃统一前党项部也逐渐地强盛起来。《新唐书·西域传》载:“其地古析支也,东距松州,西叶护,南舂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浑。处山谷崎岖,大抵三千里。”
松州在今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吐谷浑住于青海湖地区,则党项的活动范围大致在今青海果洛、黄南、海南,四川阿坝、甘孜,甘肃甘南一带,活动的中心在青海东南、甘肃南部、川西北这一相连地带。
《新唐书》等称党项为党项羌,认为是汉代西羌的后裔。《北史·党项传》云:“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其种有宕昌、白狼,皆自称猕猴种。”
而藏文史书《王统世系明鉴》等书中载有藏族起源于猕猴的神话传说,时至今日,藏人中仍流传此神话。《北史》这段材料说明,起源于猕猴的传说是非常古老的,不是佛教传入以后才有的。其次这个神话的传播范围较广,不限于西藏山南一隅。同一图腾的部族在血缘上更有密切的关联,党项羌、宕昌羌、白狼羌均属羌藏族群,为古代藏族的组成部分。藏族起源于猕猴的传说中,说藏族最早形成了六个(或言五个或四个)氏族,其中之一为董氏,而汉语的党项和藏语的董音很近,党项即董的古代译音。藏文史书又称党项为弥药,或董弥药,而弥药亦是西夏人的自称。据《果洛宗谱》,藏族古代的历算著作中,以五行和十二属相配合来占算本氏族的年运,如云:“木和虎兔配东孙波,火和马蛇配桑吐谷浑,金和鸡猴配札象雄,土和四冲年配甲占杰,水和鼠猪配董弥药。”
汉藏文史籍、西夏文献皆证明弥药是党项的一种称呼,而董与弥药相连,则亦能证明董即党项。董氏中又不断分出新的氏族,有董氏十八大部之说。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格萨尔家族亦属董氏,称为紫色董氏。吐蕃征服党项后,部分党项部落东迁,脱离了高原母体,后建西夏王国,但西夏在语言和文化上与高原藏族之间仍有许多相似之处。
吐蕃兴起前,高原东部以吐谷浑部最为强大,党项往往依附于吐谷浑。党项内部各自为政,按姓氏划分为不同的部落,大部落下面又有若干小部落,大者万骑,小者数千。较为著名的有八大部落,即细封氏、房当氏、米禽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拓跋氏,其中以拓跋氏最强。各部间平日往来较少,而每隔三年要举行一次大的会盟活动,杀牛羊祭天。游牧民族往往通过会盟来解决内部的草场纠纷、部落间的冲突等,并依照习惯法来处理;决定对外联合作战或抵御其他部入侵等重大事件,以及草场的划分,重申部落的法规等事项。会盟时,举行隆重的宗教祭典,与会者以神灵为证,发誓遵守会盟的决议。党项的会盟亦属此类,吐蕃也有类似的习俗。党项各部定期会盟,但相隔时间较长,显示出其部落联盟十分松散。
党项人以畜牧业为主,有牛、马、驴、羊等牲畜,衣食住行均依赖畜牧业,如住牛毛帐篷,身着裘褐,食牛羊肉及乳制品,以马为骑乘。党项无文字,以自然界的草木变化,来记年月。党项的乐器有“琵琶、横吹、击缶”等。游牧于广阔的草原,令党项人心胸豁达,生性乐观,使他们虽处高原,但却长寿,年过百岁者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