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吐蕃史稿
2704300000010

第10章 松赞干布统一高原诸部(3)

七、出兵天竺

吐蕃的势力向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地区扩张,泥婆罗等国成为吐蕃的藩属。当时天竺(印度)是吐蕃南面的大国,公元七世纪初天竺处于菩西亚布蒂王朝的戒日王统治时代。唐朝著名的高僧唐玄奘也正在印度游学,玄奘说戒日王“孜孜不倦,竭日不足”,是位贤惠的君主。戒日王去世后,他的国家很难维持下去,一位大臣篡夺王位,其名阿罗那顺。公元648年,唐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率领一个使团出使天竺,阿罗那顺的态度很不友好,与唐朝使团兵刃相见,俘虏了王玄策的随从三十人,掠夺了贡物。王玄策只身逃脱,进入吐蕃西境。我们想这位孤胆英雄一路上可能有不寻常的经历,只是史书略而不载。王玄策向吐蕃求援,唐蕃间刚刚建立了友好关系,文成公主正居住于吐蕃。于是,松赞干布立即派出吐蕃精锐一千二百人和吐蕃属国泥婆罗士兵七千余骑组建的远征军,迅速攻入中天竺,包围了茶和罗城,激战三日攻破此城,斩首三千余人。吐蕃和泥婆罗联军所向披靡,百姓四散逃跑,溺水而死者达万余人。阿罗那顺弃城出逃后,组织余部再战,又被联军打败。最后,阿罗那顺成了俘虏,其残部奉王妃和王子之命以乾陀卫江为险阻挡,仍被联军击溃,抓获王妃、王子及男女一万二千多人。联军闪电般的攻击大大震动了天竺,归降的城镇聚落达五百八十余所。

吐蕃军队第一次在佛教圣地———天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阿罗那顺被王玄策带至长安。

吐蕃军队当时虽占领了中天竺,但未久留。吐蕃的军队也许是不适宜天竺的高温气候,但天竺北部的蒂尔湖地区被并入了吐蕃王国的版图。

八、建神殿译佛经

松赞干布时期,吐蕃人对佛教有了认识和了解。许多佛教史家撰写的史籍中,把松赞干布称为法王、佛教的保护者和弘扬者,他本身又说成是观世音的化身。但通过前面的介绍,松赞干布给人印象更深的是他作为一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就他的宗教取向而言,松赞干布是位带着原来的信仰而对佛陀教义发生浓厚兴趣的君主。

除两位公主带去的佛像等外,《王统世系明鉴》等书还说吐蕃从天竺迎请了佛像,松赞干布运用他作为一位菩萨化身所具有的神通,从他眉间白毫毛处变化出一位比丘,名叫阿伽惹马迪西拉。

这位比丘也有神通,他从天竺请得自现蛇心旃檀观世音像、葛悉夏旃檀像、菩提树枝、尼连禅河的沙子、吉祥茅草一束、八大寺院的泥土等,又从泥婆罗请得观世音像。神通比丘迎请佛像的整个过程充满了离奇色彩,几乎就像一个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如果说它揭示了一个历史的真实,那就是天竺的佛教,这时已经对吐蕃发生影响。回想通弥桑布扎到天竺学习文字和松赞干布出兵天竺之事,则更能加深我们对这个神话的背景和内涵的理解。

《柱间史》等载文成公主通占卜之术,她认为吐蕃之地如罗刹女魔仰卧之形,有不少厉鬼、精灵、非人等。对这些妖魔鬼怪,需要建立佛殿、佛塔予以镇伏,所以松赞干布建了十二厌胜殿。

泥婆罗赤尊公主建了拉萨神变寺,即大昭寺,内供赤尊公主带来的金刚不动佛等佛像;文成公主建了甲斗惹莫伽寺,即小昭寺,内供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藏语称觉卧佛(后来,不动金刚佛供到小昭寺,觉卧佛供到大昭寺)。供养异教的偶像,等于亵渎本族的神灵,这就自然引起了苯教巫师们的不满。松赞干布为了缓和冲突,将苯教的雍仲符号(蛀)和苯教的传奇故事绘在墙上。当然,也许他本人喜欢这样做,也希望给本族的神灵留下一席之地。

藏文史书把吐蕃第一次翻译佛经的时间,归到了松赞干布时期。《贤者喜宴》等载通弥桑布扎创制藏文后,松赞干布急想知道远祖传下来的“宁保桑哇”。于是,通弥桑布扎首先翻译了“宁保桑哇”。这些神秘的东西分别是《宝箧经》、《百拜忏悔经》、《业分别》、《观音咒》等。随后吐蕃又迎请天竺、唐朝的译师翻译佛经。

天竺学者有古萨拉、婆罗门香噶拉,分别翻译了《大般若经》(《》)、《律部》(《》);克什米尔的译师有达尼,泥婆罗译师有西拉曼殊,他们译有《华严经》(《》);吐蕃译师有通弥桑布扎、达玛果卡、拉隆伯多杰,他们翻译了《宝云经》(《》)等。唐朝的译师和尚玛哈德瓦等翻译了历算和医学典籍。从象雄地方请来苯教的成就师拉丹木,译就《防止疾病仪轨》(《》)。另外,《贤者喜宴》还说翻译了有关观音菩萨的显密经论二十一部,分别是《宝箧庄严经》(《》)、《千手千眼陀罗尼》(《》)、《莲藏经》(《》)、《十一面经》(《》)、《十一面观世音陀罗尼》(《》)、《不空绢索》(《》)、《最胜莲花经》(《》)、《不空绢索后经》(《》)、《自在轮经》(《》)、《密乘仪轨续》(《》)、《如意珠陀罗尼》(《》)、《大悲及时经》(《》)、《光明庄严经》(《》)、《莲冕续》(《》)、《六字经》(《》)、《妙法莲花经》、《白莲花经》(《》)、《无量瀑流经》(《》)、《光明游戏经》(《》)、《百八名称经》(《》)、《圆满开示名称经》(《》)。

上述为《贤者喜宴》所载吐蕃第一次翻译的经典目录。但是其真实性,令人怀疑,很难想象刚创立不久的藏文能够翻译像《般若经》这样庞大而繁难的经典。从布顿编的《大藏经》目录著作可知,《大般若经》等是松赞干布以后才翻译的。上述所谓的二十一部经,全以观世音菩萨为中心,而佛教史家又是围绕松赞干布作为观音的化身为前提而来记述的,这恐怕是后人有意编排的。不过佛教业已正式传入吐蕃则是事实,开放的赞普和大臣们对外族复杂的高级宗教和随之而来的文化已经显示出极大的热忱,从中寻找有用的东西。通过翻译,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虽然佛教的影响仅局限于上层,但是前所未闻的佛教教义正在逐步地渗透到吐蕃民众中,在当时谁都无法预言它将给后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九、健全吐蕃的军政制度

南日伦赞时期吐蕃的各项制度已粗具规模,到松赞干布时期,吐蕃的官制、地方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健全。

吐蕃的最高首领名“赞普”,意为“伟丈夫”或“勇丈夫”,又称“神赞普”、“神圣赞普”、“天之子”、“天子”等。

1.政务九大臣

松赞干布时期,吐蕃中央的官职主要有政务九大臣,分属贡论、囊论、噶论三大系统。

贡论(贡有中间居中之意)有大中小,其中大贡论,是吐蕃王国的最高行政官员,又称大相,《新唐书》译为“论臣”。其职责“似同丈夫,决策外事,果断行事”,大相执掌吐蕃王朝的政治、法律、外交、军事等方面的诸多事务,尤其有战事时,大相一般为统兵元帅,享有极高的军事指挥权。自松赞干布起,吐蕃连年战事不断,大相亦因此常统兵在外。中小贡论是大相的副职,同样是参与军机大事的重臣。到后来,贡论系统的组织人员有所变化。

内论大中小,《新唐书》分别音译为“曩论掣逋”、“曩论觅零逋”、“曩论充”,曩论意译为内臣;当代又意译为内相,其职责“如同贤妇决策内事”,掌管吐蕃赞普的起居饮食、保卫,及王廷内部事务等,是侍奉赞普的近臣。

噶约盖曲贝三人,《新唐书》音译为“喻寒波掣逋”、“喻寒觅零逋”、“喻寒波充”,意译为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又译为“刑部尚书”。噶约盖曲贝的字面意思是“纠正法令的错误”,其职责是监察官员和法令的执行情况,负责吐蕃的司法,为吐蕃的最高法官。史书中说其职责“若是贤者,则系仇敌之子,亦给奖励;若犯罪,则系自己之子亦予惩罚”。

以上三系统的大臣总称为“九大臣”,《新唐书·吐蕃传》中称之为“尚论掣逋突瞿”,即藏语“九政务大臣”

的译音(尚一般指出身后族的官员,论一般指出身王族或其他贵族的官员,但有时尚论不分)。九大臣是松赞干布时期,吐蕃中央最重要的官职。《王统世系明鉴》等还载松赞干布有大臣三百多人,其中内贤臣六人,率领一百名大臣服侍赞普,经管各种内务;外猛臣六人率领一百名外大臣;通弥桑布扎、噶尔·东赞域松、止塞如恭顿、娘赤桑央屯等四位不可缺少的大臣,领一百名大臣居中理事。可知松赞干布时期已有了复杂的官职系统。

2.地方上“如”的建制

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本土划分为五个“如”,“如”有部、翼的意思。每个“如”下设有若干东岱即千户,每个“如”都设有如本、元帅、副将等职;千户设有千户长(又称千夫长),下设有百夫长等。如本、千户长等既是军官,又是地方行政官员,负责军政民政事务。因此“如”的建制具有军政合一的特色。

另外,也有专职的地方官,称为域本,《贤者喜宴》说其职责是以法律治理小地域,《弟吴佛教源流》中记载,吐蕃本土的“四如”,各有十六位“域本”,并且各有专门的管辖地区。从敦煌吐蕃文献看,吐蕃的地方官制到公元八世纪左右时已相当的完备和复杂,松赞干布时期可能已经有了健全的地方统治体系,只是有关的记述不详。

“如”的划分,藏文史书中的记载不尽相同,《五部遗教》载吐蕃分四个“如”,每个“如”又分为上下两个“分如”,共八个“分如”;《贤者喜宴》载有五个“如”。

(1)卫如,其管辖地区是拉萨河流域,以小昭寺为中心,东到沃卡秀巴本顿,南至玛拉山脉,西至休尼木,卫如又称为中心如。有八个千户,即岛岱、岱村、卷巴、支村、球村、章村、吉堆、吉梅,加叶热千户和东侧禁卫军,共十个千户。

(2)约如,“左翼”之意,在卫如的南面,以雅隆昌珠为中心,东至工域哲那,南至夏楼达果,西至喀若岗孜,北至玛拉山脉,相当于今天西藏山南地区,再加林芝地区的部分地方。有十个千户,分别为雅隆、秦隆、塔波、尼牙聂、洛若小千户、雅村、玉邦、聂、洛扎、北侧禁卫军。

(3)叶如,“右翼”之意,以香地雄巴园为中心,东到扎地朗玛古尔普,南至聂拉那牙堡那,西至杰玛拉古,北至麦底曲那。香地指香曲河流域,在今西藏的南木林县境内。叶如在拉萨的西北部,包括今日喀则地区和那曲地区的部分地方。下辖十个千户,分别为东钦、象钦、年噶尔、章村、朗木、帕噶尔、保热、松岱、香小千户、西侧禁卫军。

(4)如拉,又称“藏如拉”,以车之都尔巴那为中心,东至嘉木尼扎,南至泥婆罗朗那,西至拉金雅迷,北至杰玛拉恩。如拉在今天西藏日喀则地区,也是传统所称的后藏地区。如拉下辖十个千户,分别为芒噶、赤松木、娘若、赤塘、错俄小千户、枕巴、拉孜、康萨、岗呈木、南侧禁卫军。

(5)孙波如,以甲雪达巴蔡为中心,东至聂域本那,南至麦底曲那,西至叶夏登保且,北至那雪斯昌。孙波如就在今天西藏东北部的唐古拉山脉以南地区,下辖十一个千户,分别是则屯、帕屯、桂仓上下、军堆、军梅、喀若、喀桑、那秀小千户、哲堆、哲梅。

(6)吐蕃征服象雄后,在象雄地区也设置了十个千户。尽管史书中未称象雄为“如”,但实际上按建制看象雄也算一个“如”。

象雄十千户分为上部象雄五千户和下部象雄五千户,其中上部象雄五千户位于吐蕃同突厥的边境上,分别是俄局、芒玛、尼玛、咱莫、巴噶小千户。下部象雄五千户位于吐蕃与孙波边境上,即古格、久拉、吉藏、雅藏、吉德小千户。

如此在吐蕃本土设置了六个如,计六十一个千户。《贤者喜宴》中称千户为“”,并解释说:“‘告’是指属民中阶层高而从事军事事务者的名称。”

因此,有的学者将“告”直接译成武士。看来“告”是属于较为富有的平民阶层,由他们来组成一个千户的军队。《资治通鉴》云:“吐蕃每发兵,其富室多以奴从,往往一家至十数人,由是吐蕃之众多。”

似乎可以这样理解:一千户的专职武士有一千人,而每一武士又有数位仆从,则一个千户的实际参战人员不止一千人,甚至有近万人。吐蕃设有东西南北四个禁卫军,而一禁卫军的建制规模相当于一个千户。禁卫军类似于中原王朝的禁兵,直属赞普统领,担任吐蕃王宫的护卫任务。

吐蕃千户制的推行,削弱了原来部落贵族的势力,避免了部落贵族独霸一方的局面,每一酋长都被王廷任命为大大小小的官员,统一受王朝的管辖,有着严格的从属关系。部落及酋长都纳入到统一的轨道中,从而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中央集权制的象征———王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就军事上而言,“如”是以地域来划分的,每个“如”的军队的基础仍是原来的部落民,一千户长所统的兵士大都是同一部落的人组成。相互之间能够团结,互相照应,并且为自己部落的声誉不惜牺牲,有利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据《五部遗教·大臣遗教》、《贤者喜宴》等载,吐蕃的每个“如”都有专职军官,每个如的军马由同一种颜色的马匹组成,旗帜亦各有区别,因而只要一看到马匹和旗帜,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如”的军队,十分有利于行军作战和调遣指挥。如《贤者喜宴》载伍如的兵马:“伍如上下之如本为那囊结根和坝结桑斗那,副帅为诺彭松和续布科赞,军马分别为白鬃白色马和朱砂色豹纹马,军旗分别为红色花舌旗和红色火焰旗,军行似大雪落湖面。”

3.告身制

告身是中国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后世的任命状。据《通典》(卷十五)凡经铨选审查合格的官员,“各给以符而印其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吐蕃也有相类似的制度,藏语称为“由仓”,《藏汉大辞典》译为“褒文、奖状”。唐代的汉文文献中将“由仓”或称之为“章饰”,或称之为“告身”,如《旧唐书·南诏传》、南诏《德化碑》中称之为“告身”。实则“由仓”有褒奖之意,但不是奖状,而是一般用方圆三寸的金银等物所制成,如《旧唐书·南诏传》云“受吐蕃金字告身五十片”,吐蕃的“告身”

戴在臂前,以此来区分官阶品级。因此,“由仓”和唐代的告身有很大的区别,而称之为“官之章饰”比较恰当。但将“由仓”译为“告身”,由来已久,学术界亦相沿成习,因此本书也将遵循这种习惯用法。

从史书记载来看,南日伦赞时就已经有了告身制。据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记载,南日伦赞时期,娘·尚囊“甚为赞普所喜爱,仍任命尚囊为大论之职。其大论之名位并授予小银子告身云”。从“小银子告身”看,这时吐蕃已有了等级不同的告身制,故吐蕃告身制起源甚早,随着吐蕃职官系统的日益完备,其告身制愈加完善。

《册府元龟》载:

“大略其官章饰有五等:一谓瑟瑟(指一种宝玉———引者),二谓金,三谓金饰银上,四谓银,五谓熟铜。各以方圆三寸褐上装之,安膊前,以别贵贱。”

同书又载:

“爵位则以宝珠、大瑟瑟、大银、小银、大石俞石、大铜、小铜等为告身,以别高下。”

《新唐书·吐蕃传》:

“其官之章饰,最上瑟瑟,金次之,金涂银又次之,银次之,最下至铜止,差大下,缀臂前以辨贵贱。”

藏文史书《贤者喜宴》与《弟吴佛教源流》内对吐蕃告身制度有着较详细的记载。吐蕃告身总为六种,分十二级,但《贤者喜宴》的实际记载中只有十一级,分别是:大玉文字告身,授予大贡论。

小玉文字告身,授予中贡论,内大相。

大金文字告身,授予小贡论、中内相、大整事。

小金文字告身,授予小内相、中整事。

颇罗弥告身,授予小整事。

大银文字告身,授予寺院亲教师、御前咒师、上下权臣。

小银文字告身,授予赞普座前守护之苯波师、侍寝官员、羌塘之风水官、赞普王宫守卫(其字面意思为“望处守卫”)等。

青铜文字告身,授予父民六族。

红铜文字告身,授予如本、千户长。

铁文字告身,授予勇士。

水纹白色木告身,授予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