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沟通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2702700000017

第17章 工作+思考=智慧(11)

究竟大家是如何来经营这份周刊呢?周刊的投书栏是个开放的园地,让职工家人自由发表自己对公司的建议,或是提出他们对公司不满的地方。如此一来,公司便可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改进或是将一些误会解释清楚。而文艺栏则开放给家庭主妇和职工子弟,刊登一些他们投来的稿件,为这份周刊增加一点乐趣。为使这份周刊能确实送达职工家属的手中,往往都以投邮的方式来进行。另外在公司创立纪念日或是安全卫生周表彰工作努力的职工时,周刊上不但刊登受奖职工的名字,更刊登其家人的名字,因为职工的成功背后必有一协力合作的家庭,所以理当在周刊上感谢他们的协助,并且致赠一些实用的家庭用品给他们。

这些虽然只是一些细微末节,并不需花太多的金钱或时间,但却能使职工家属对公司产生亲切感,并可直接影响到劳资双方的关系。

79.使劳资协调的排球赛

S工厂最近对内做了一项大改革,将整个生产流程都改为自动化,但没想到这样的改革却给工厂内部带来了大风波。工厂内的所有职工都纷纷抱怨这种令他们无法适应的改革方式。因为找不到出气筒,所以大家就把气都出在主张改革并执行改革的一群女办事员身上。因此,工厂干部与女职员间的关系已恶劣到无以复加之地步,渐有剑拔弩张之势。

公司方面看到这种情形也开始紧张,决心要以运动来缓和他们之间的不和谐气氛。该用什么运动较好呢?大家绞尽脑汁,最后决定以排球作为他们沟通的桥梁。

这些组队的娘子军和干部根本没有打球经验,所以他们一上场便闹了许多笑话,而且这些干部与女职员的年龄相差悬殊,看起来就像父女一般,更增添了一些趣味。

比赛完后,大家握手言和,笑了。好像过去的那一些不愉快都随着这场球赛而烟消云散。这场球赛的效果实在太好了,因此公司决定利用每天的中午休息时间让公司内的职工自由组队参加比赛。

只是一点点小小的调和,就完全扭转了公司内的不和气氛,所以身为管理者实在应多在这方面下工夫,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0.组织“工厂剧团”

“提高士气”一向是管理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如果他是被派到较无足轻重的部门。这个课题将更显重要。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对下属说:“公司上下的每一部门都具有相同的地位,没有任何不平等的待遇。”相信也是于事无补的。你应当承认这项事实,并试着在接受这项事实的情况下,提高职工消沉的士气。

我个人曾被派到一家公司内的一个无足轻重部门当科长,当时我的心情也极不佳,到任的第一天我便对下属说:“我是来这儿管仓库的。”这是我犯的最大错误,因为当我说完这句话后,我听到有人这么说:“这个新科长也未免太过分了,对我们这种不受重视的部门还要这样挖苦。”我意识到这种消沉气氛将影响整个部门的工作绩效,便下定决心要加以改革,希望在部门内酿成一股和谐亲切的气氛。我的方法是利用部门内现有的工作同仁组成一支“话剧团”。

由我自己写剧,并将部门内的人员组织起来,即使连工友与女职员也都加入剧团的演出,他们共同为自己的剧团取了个名字叫“苍洋剧团”,取其广瀚无边之意。为了提高他们的演出兴趣,我尽量安排职工演出总经理等主管人员的角色,而让真正的管理人员扮演较低微的角色。我自己每次不是演小工友就是演马童,但也别有一番乐趣在其中。

我们这个业余剧团常在闲余之暇排练,在这些不定时的排练时间里,我发现一位平常很少开口的老工人总是很热心地指导其他职工演戏。我觉得纳闷,便问他是否对演戏非常有兴趣。他说:“我将戏剧看得比吃三餐还重要”,真是不得不使我对他刮目相看。另外还有一位是部门内的头痛人物,他平常总是不满这不满那地乱发牢骚,但在我们剧团排练时,他表现得却是非常认真,忙于琢磨自己的角色。

如果我没有在部门内组织这一支话剧团,那么平凡的老工人永远只是平凡的老工人,爱发牢骚的不满分子也永远只是爱发牢骚的不满分子。但我从这种组成剧团的方式,却发现了他们在戏剧方面的潜能,而他们也由排练话剧而调剂一下无聊的工作。这种利用闲暇的嗜好来改善组织气候的方式,效果显著。当然“戏法人人会变,只是巧妙各有不同罢了”。你也可利用阅读、园艺等其他方式来达到提高职工士气的目的。

81.幽默之妙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沙丁鱼电车”时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这班由东京开出的电车,人潮拥挤,根本无立锥之地,就好像沙丁鱼罐头一般塞得满满的,每个乘客脸上都显得十分不耐烦,脾气似乎是一触即发。大家怒目相视,只希望车子开得快些,以便从这班拥挤的车上解脱出来。

车子到了第二站,车长说:“这一站是××站,下车的旅客请别忘了随身携带的东西。若忘在车上,那么我只好接收了。”大家听完这一段话,全都无意识地摸摸自己的随身物品,好像若忘了会给车长拿去似的。

其实车长的这一段话是他职责之内应说的,但就因他加上了后一句,使得整个车上的气氛变得较为祥和。大家很喜欢这位车长的适时幽默,他能够适时地抓住乘客心理而使之注意力转移,这种机智与幽默是值得钦佩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般的情形。当乘客正因拥挤而大发雷霆时,车长往往还要气呼呼地加上一句:“别人能挤,你就不能挤啊!”因此,乘客要上车总是拼命地挤,如果自己挤上了就相当高兴,还希望车子赶快开,大家的心理是这般焦躁不安,如果此时的车长不适时地加人一些笑话与幽默,那么他的话就会像公司里上级的命令一般无人理睬,即使在乘客下车时,连连向他们道谢,乘客也不会认为你的服务亲切。

这个道理用在公司也是行得通的,如果当公司开会时。大家的意见冲突互不相让,只要有人适时讲一两句高级幽默的笑话,必可使会场气氛整个扭转。但千万要记住的一点是:幽默一定要有创意,要因时、因地、因人而有不同,不可一味地抄袭,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82.如何做好“自我介绍”

上个星期,公司派我主持新工人的讲习座谈会。因为大家都是生面孔,所以我请他们先做个自我介绍。虽然我知道这个方法不太好,但我仍偷偷地用手表测量他们说话的时间。

一般正常且有效率的自我介绍时间应该是两分钟,但是我发现能真正在两分钟左右结束的,只占了四分之一,其他有的长达6分钟,有的短到只有15秒,虽然时间花得有长有短,但都不具效率。

我再仔细分析,发现不管时间花得是长是短,他们都没有将自己充分地介绍出来,时间花得短的人往往只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名字,而时间花得长的人则是绕了好多圈子,根本无法让人了解他究竟想表达什么,说话的时间比没说话的时间还少,时间几乎都浪费在“啊!我是嗯……啊……”这些无谓的连接词上,有的严重得在两分钟之内不发一言,然后又不得要领地说了一分钟,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说话的人固然不轻松,听的人更是活受罪,而时间的浪费更是划不来。

如果要使自我介绍中肯而有效率,千万不可随便更不应浪费听者的时间。应该在事前自己先打好腹稿,分析一下内容的重点和所需花费的时间,如果你能养成这个习惯,便可成为一位善于说话的人了。如果每个人都善于说话,那么说话的效率便是百分之一百了。

83.OR使窗口不再嘈杂

现在的工厂设施都极为完备,餐厅、交谊厅等一应俱全。A先生上班的工厂也不例外,在工厂的地下室有外包商经营的餐厅。但是每天到了中午总是令人不悦,因为为了吃一顿饭,往往排队的时间比吃饭的时间还花得多。

A先生常常在想:“真是劳民伤财,浪费那么多宝贵的休息时间。”因此他立即进行分析,想尽各种方法,最后终于想到OR的排列等待理论。轻而易举地将问题给解决了。

原来,餐厅卖面条的那个窗口之所以特别拥挤,那是因为在窗口的柜台上摆着葱、辣椒等佐料,而且汤匙和筷子也都摆在这个窗口外,大家由窗口接过面后并没有立即离开,因为还得挤向左边拿筷子、汤匙,再挤到右边拿佐料,所以即使窗口内的服务员手已空下,直嚷下一个,队伍也无法往前进。

A先生了解了问题的所在后,发现解决的方法实在非常简单,只要将佐料及筷子、汤匙放在不碍手的地方就可以了。因此他赶紧向服务员建议。

过了两三天,当他再到餐厅时,看到汤匙、筷子和佐料已都摆在桌上,窗口也不再那么嘈杂了,这真是自进公司以来,第一次轻松愉快地吃一顿午餐,服务员直向他道谢,并多给他一份油炸花生。

84.第一印象

前些日子,A夫人想到市内的百货公司购物,又想起有一张即期汇票尚未兑现,便先到百货公司附近的那家银行兑现。

那家银行位于繁华的街上,附近是高级住宅区,一向以服务佳著称。A夫人踏入银行,门口的守卫立即恭谨有礼地对她说:“欢迎光临!”并客气地问明她的来意,将地带到兑现的窗口去。A夫人将支票由皮包中拿出,窗口内的服务小姐先是客气地说声:“欢迎光临!”并立即递给她一张领钱的号码牌说,“付款在第四窗口,请稍候。”A夫人在支票上签了字,便坐到沙发上等候。

坐在沙发上的A夫人一边等待一边想到自己家中附近那家邮局,服务态度和此地真是天壤之别,所有服务小姐总是紧绷着一副晚娘面孔,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而自己虽然不是此家银行的固定常客,但他们仍如此亲切地接待,真是令人高兴。不一会儿,那边柜台喊了她的号码,她赶紧跑去,窗口小姐又亲切地问:“让你久等了,请问领多少钱?”她报了数目,服务小姐将钱恭谨地交给她,并送给她一盒火柴,且一再道谢,让她觉得很不好意思。

出了银行后,她便到百货公司去,因为要为女儿买一套衣服,便直接坐升降梯到四楼。此时正是年节刚过,所以百货公司内极为冷清。她径自走到少女服装部,只见几个服务小姐背对着她在聊天。A夫人轻喊:“小姐,对不起……”但她们好像没听见似的,仍自顾自地在聊天,A夫人只得走到她们身边向她们请教,但她们仍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A夫人心中极为不悦,随便看看便离开了。

从A夫人的这一段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服务态度就是商店给予顾客的第一印象,我们应该让顾客有受重视的感觉,让她们觉得进到你的公司就好像进入悦人心目的花园一般。如果第一印象极坏,即使以后想努力挽回,也将会事倍功半。

85.利用电话的适当时机

电话几乎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交通工具,但往往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公司并没有善加利用,而徒然造成人力与时间的浪费。当然,这么说并不表示凡事皆可利用电话来联络,例如向上级报告重要事宜就应该当面呈报,又如问候久病初愈的同事也不宜用电话传达关怀之意。但是,若是一些需要立即解决或是不太重要的事务,则利用电话将会节省许多时间。

当然,是否可利用电话还需要看上级的态度而定。例如有的上级认为下属应该当面报告,否则便是对自己无礼;有的上级认为应以节省时间为要,不必徒劳往返。所以为了使电话发挥最大的功效,应该配合上级的个性、态度及喜好。

用电话还有个好处就是当上级有客人来访时,你不但不必久等,上级也能迅速处理,而不会引起客人的不悦。所以不能将电话看成毫无生命的机器,它实际上是管理者的好帮手。

86.令人迷惑的电话内容

现在我先抄录一段电话内容,不知你听了会做何感想。

A:“给你打这个电话真是对不起。”

B:“没有关系。”

A:“其实我昨天的的确确已经将那东西寄出了。”

B:“喔!”(究竟是什么东西啊!)

A:“结果那边竟然说没收到,真是怪事。”

B:“喔!”(那边究竟是什么地方啊!)

A:“结果我这边……”卡耐基沟通成功学

B:实在忍不住,只得问:“请问您是哪一位?”

这一段对话,A倒是说了不少话,可惜都未切中要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未报出。究竟是谁要寄给谁的东西,那东西是包裹、挂号信还是限时邮件呢?这样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大堆,又叫人如何去了解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段电话内容。

A:“喂!喂!那个信件(B心想:什么信件啊!)是那边的人(B心想:哪边的人啊!)寄给我的,但因为他们今天早上已亲自来和我谈过,所以想把那个信件拿回来。结果我今天早上到你们邮局去拿,他们竟然不给我,这究竟是怎么搞的?”

B:“先生!对不起,是否能请您告诉我您的大名,还有您所谓的信件是什么?”

这是一桩发生在邮局的例子,相信您看了也会和我一样有啼笑皆非的感觉。但可悲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令人迷惑的电话内容还真不少呢!

当我们打电话时,一拿起听筒就应像新闻记者一样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如此不但让人听来清晰明白,处理事情也可较为迅速。如果只是不得要领地兜着圈子走,只有令人觉得厌烦罢了。

87.温馨的工厂

常常听到许多工厂主任这么抱怨:“这么大的一个工厂,里面的职工有好几百人,我该如何去增进整个工厂的良好人际关系呢?”所以当我当上工厂主任时,就将“人际关系”视为最重要的课题。因为我的努力,并且运用了许多关怀职工的方法,所以效果极佳,下面我举一个“庆祝生日”的方法供您做参考。

这个方法就是每天早上在打卡机旁将当天生日的职工名单列出,然后在旁边列一行小字:“今天是各位职工的生日,当您见到他们时,请向他们道贺。”另外还吩咐总务科长负责购买花束给当天生日的职工。不管他是科长还是卑微的小工,一律都送,而且在花束上只写“×××:祝生日快乐!”而不加上头衔。这些花都是由生日职工所属的那一科的科长亲自送出,并且说:“生日快乐。”

这些是我交待给下属,规定他们一定要做到的事。而我自己每天也必到工厂巡视,在进入工厂前,先看看今天有哪几位职工过生日,然后走到他们身边祝他们生日快乐,并且在不影响工作进度的情况下,询问他们家人的近况,并希望他们能将对公司不满的地方说出,往往我的这些关怀话语会使得职工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这实在是一种极佳的感情沟通方式。

不知你是否能够想像在一般认为明争暗斗的工厂中,到处充满祝福的贺词和浓郁的花香,是多么温馨甜美啊!如此不但能够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更能为单调的工厂工作带来无价的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