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沟通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2702700000016

第16章 工作+思考=智慧(10)

难道我们的这一点点要求也算是奢望吗?但我们实在很难自觉地成为公司的一员,因为公司也不期待我们能和公司融为一体,他们只是将我们这些女职员当成公司里的花瓶,用来辅助男职员。我们的工作总是无足轻重,待遇也比男职员低。这种种不平等的待遇,使我们感到精神空虚,最后的感觉就好像卡在公司内,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真是痛苦极了。

为了克服这种不稳定的感觉,我试图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如果一直待在这种不受重视的环境中,一辈子都会有屈居的感觉,我就不相信除了这条路,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即使找一个较困难的工作,只要能让自己生活得有意义,充满自信与自尊,再苦我也能忍耐。当然,这工作还得是结婚后仍可继续做的,因为我认为为人妻子者也应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

如果你和我有相同的困扰,我希望你能和我一样勇敢地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使自己的生活更具意义。当然我更希望所有公司都能重新评估女职员的能力,让她们有发展才能的机会。

71.橡实里的栗子

年轻时我曾在一家拥有150名职工的工厂做时间测量研究员的工作。有一次,由主任选出3名平常工作表现极佳的员工,让我为他们做工作效率的时间测量。

B,C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量大致与我原先预期的相符,但A的工作量却整整超出十分之二,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此,我对他仔细观察,发觉他对装卸的工作极为纯熟,技术的确相当不错。但是连续一星期后,A直嚷吃不消。他对我说:“平常别人做一天的工作,我只要做半天便可完成,剩下的时间我都用来休息。每次休息时,只要给班长看到,一定会挨骂。但是若将我的工作纪录与别人的对照,就可发现我的工作量并不比别人少。更不公平的是,我的薪水一向比别人少,因为班长说我有能力却不肯多做,总是偷懒,其实我做得快势必要比别人费神,所以要我持续做一整天,实在是不可能的事。这次被选出来做测量,我原希望尽量和B,C配合,但我实在无法慢慢做一整天,就请饶了我吧!”

不知你是否能体会当时我听到这些话,心情是多么复杂。

72.应有的绕道

某天,我到工厂参观工人实际操作的情况。这时,就在我的不远处,有一位工人正在操作机器,一位班长走到他的身边,不由分说地便抢过他手上的器具说:“为何不照我的指示来做。来,来,让我示范一次给你看。”班长示范完后看着我,一副“我就是这样指导员工,不错吧!”的表情但我又看到工人似乎不太高兴,我想这样不好,便把班长叫到身边说:“你的这种方法的确不错,但是操作方法因人而异,不能硬性强迫。”于是,我告诉他“作业指导”的方法:

“从前我在Y工厂当班长时,有一次工厂试做一项新产品,因是初次尝试,所以连工作指导表都没有。我按照零件的形状与精度来判断,制订了一套方法希望工人们实行。但他们觉得我的方法不好,希望能以自己的想法换个方式来做,说什么如果按他们的那一套方法去做,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我知道当时我若再吹嘘自己的方法有多好,他们一定也听不进去,索性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班长以诧异的眼光望着我,似乎对我的开明无法理解。我接着说:“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去看看他们的工作成果,发现产品是做出一些,但精确度都不够,连他们自己看了都觉得很懊恼。这时,他们便主动要求按照我的指示方法去做,而且产品做出来,似乎还不赖呢!”

班长听完后,若有所悟地说:“说的也是,能让他们由摸索中了解你的那套方法的确不错,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应有的绕道过程。”待他说完,我们二人不禁发出会心的一笑。

73.如何巧用开会

无论大公司、小公司,或是各种不同经营目标的公司,都会有某种类型的会议需要召开,当然这些会议有的无啥用处,有的效果却极大。

但是我们常可发现许多公司不懂得该如何开会,所以往往费了许多人力与时间,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以下几点意见,希望能够给你一点有益的参考,帮助你顺利且有效地开会。

(1)严守时间

我们知道开会最让人苦恼的是不能如期进行,虽然大家都知道开会的时间,但往往都会迟到,使会议无法按时展开。

有什么方法可能让与会人士守时呢?首先,当通知他们开会时,应给予他们如下文件:

开会通知,敬请参加

议题:新进人员训练方法

场所:六○一室

时间:六月八日

集合:下午两点五十分

开会:下午三点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集合与开会的时间应相差个十到十五分钟,给予他们一些缓冲时间。利用这种心理效应,效果一般还不错。

(2)会议进行法

会议的进行是紧凑或松散,完全看会议主持人的组织艺术。如果主持人能按下列几点进行会议,必可得到极佳的效果:

①不要事前将会议的程序与内容发给与会人士,否则将使他们的注意力分散。

②应当准备二面黑板,主持人一边报告,一边将重要议题写下。这种方法虽然比较浪费时间,但可吸引与会者的注意力,效果显著。

③与会者中总有一些发言非常踊跃和一些很少发言的人。对于发言踊跃者,我们应当加以控制,而让一些不太喜欢发言的人发表他们的意见。要如何做好这一项呢?平时主持人就应与发言踊跃者多加联系,并要求他们在开会时少说一点话,而让一向不喜欢发言的人多说话。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最重要的就在于主持人要有耐心,静心等他们发言,并将他们发言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他们有受重视的感觉。如此一次、两次下来,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将开会发言视为一种乐趣。

④遵守开会结束的时间是主持人的责任,但是遗憾的是许多人都未能遵守。主持人应在开会前了解全部议程内容并配合时间,使会议能在预定的时间内结束。应当明白,开会的时间与其成效恰成反比。

⑤往往会议一结束,大家便急着离席。身为主持人,应当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明确地告诉大家下次开会的议程、时间与地点,并应对这次的开会内容做一详细中肯的结论。如果要让某些人参加下次的会议,就应在这次会议结束时,交待他们负责下次会议的各项议程报告,虽然这似乎带有一点半强迫的性质,但却是非常有效的。

74.会场气氛乃会议成功之要因

接洽会、研究会、工程会等名目繁多的会议,每天都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时间召开。

如果你是精通开会的沙场老将,请你回想一下开不同的会时,是否都有一种特殊的会场气氛?而这种气氛当然是视会议内容、预算、技术等之不同而互异,但我认为会议的参加人员、会场大小和席位的排列方式,对会议的气氛更有举足轻重之影响。

如果有充分的空间,而每个人的席位也都分得很开,那么你将可发现每个人在下决定时都非常慎重小心,不太受他人的影响,而且决议出来的议案也相当客观中肯。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重要会议几乎都是以这种与会者少、空间大的方式召开。

如果会场空间极窄,参加者将会场挤得满满的,那么大家都会悄悄地与邻座交换意见,会场秩序一定闹哄哄,而且所得的决议也定会呈受若干人操纵的现象,而失去了开会的意义,当然这种会场的排列方式有个优点,那就是可以听到大多数人的意见,但要小心的是这些发言中可能掺杂着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主持人应当去芜存精,维持会议的品质。

人比想像中更容易受会场气氛的影响,所以小心布置会场,能收到极佳的效果。例如在桌上摆一盆花,如果会议进行中,有人过于激动猛拍桌子,主持人的一句:“小心一点,别让花瓣散落满地。”将使那人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也将使原来剑拔弩张的会场气氛趋于缓和。

综观以上诸点,你将可发现,会场气氛乃会议成功之要因。

75.纯粹的办事员与真正的商人

我任职的这家工厂是以生产为主导,所以生产部门极为健全,有经理、直属试作股、产品技术股等,而且为推进生产合理化,对作业研究和作业标准化的推展更是不遗余力,极受公司上下的瞩目。

但与生产部门成强烈对比的是事务部的办事员,他们就好像蒙住眼睛的马匹一般,除知按一定路线进行外,几乎是数十年如一日,毫无进展。经过我的仔细观察,发现这家工厂位置极为偏僻,附近没有其他工厂与我们相竞争,所以事务部也就松懈得不采用任何新的管理方式,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发展了。

刚由大学毕业满怀抱负的新进办事员,可能在进入公司后便变得相当滑头,只求自扫门前雪,完全不在乎公司是否有进步,这种恶性循环的沉滞气氛使工厂显得毫无生气。

管理层觉得这种情况相当严重,必须加以改革,就从去年夏天开始施行TWI改善法,并举办种种工作讲习,但因管理者也不了解改善的方向与提案,所以进行得并不顺利,办事员们不但没改过去的庸懒习性,甚至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我看到这种情形真是忧心如焚,便在事务部也设立和生产部门相同的健全改善制度,并鼓励每个办事员努力研究改善方法,引进新的管理技巧,希望他们并不只是做一名纯粹的书记人员,而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否则,即使生产部门再努力,整个工厂也无法提高水准。

76.不应偷看他人文件

上司总是这样叮咛总务科的职员:“当你要离开座位时,应将桌上的文件整理干净,笔要插好,印鉴要放回抽屉里。”当然,这些规定的确都是总务科的职员应该做到的,但是我们也应体谅这些可怜的职员,他们往往连椅子都还没坐热就又得到别的地方办事,工作那么多,有的又是那么紧急,赶紧去办都还怕来不及,哪有空去整理桌上的文件呢!而且,若是总务科职员的办公室是在独立的房间就好了,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办公桌往往彼此相连。处在一间不甚宽敞的大办公室内,想在这种闲杂人等来来往往的地方保有工作上的隐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每个人走过,常会问你一句:“你在写什么?……”或是瞄一眼你桌上的文件。

我们也常告诉其他的人:“即使他人桌上的文件摊着,你也不该偷看。”这点看似容易,但人总是有好奇心的,要他们在礼貌上做到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当别人走过你身边,你若立刻将文件遮起,别人就会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大秘密啊!”搞得双方都觉得不愉快,但你又不得不忍耐。有时又因为赶着去做其他事,桌上文件没收拾便走了。回来一看,会叫你又好笑又好气,因为桌旁常会围着一群好事者在抢着看文件。

究竟这些问题的错应是偷看的人还是被偷看的人呢?其实我觉得要探讨这个棘手的问题,最好赶紧将办事员的办公室改成独立的房间。

77.无意义的“闭眼睛盖章”

我们常可以在公司里听到许多职员这么抱怨:“我们的科长总是看也不看,就在我们呈报的文件上盖了章。”如从好的方面来看,可以说是科长信任自己的下属,放手让下属负全责,企图使属下有一种满足的自我感觉。

但我在无意间曾听到某企业的一名职员讲的一段话:

有一天,我正在找一件急办的公文,想不出它究竟卡在哪里?最后终于在D科长的一堆尚未办的公文中翻出,我便要求他赶紧为我办,他看了一眼,便在公文上盖了章,我不禁想:“究竟了不了解为什么要盖章和盖章所代表的意义?如果是一些不重要的文件那也就罢了,如果是件重要的文件,却因他的随便盖章而出了纰漏,那该怎么办呢?”这是公说公有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科长又是如何为自己辩解的呢?

最近大家常说职务需分工明确,并说我们这些主管总是不分青红皂白,拿起章便在文件上乱盖一通。其实,这些话对我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每次送到我手上的公文总是没有写明记载事项,更没有将责任应如何划分明确写上,这样的文件叫我怎么有耐心看完它呢!所以在要求我们仔细阅读文件之前,应该打破这种写文件不负责任的恶习才对。

看完这位年轻职员和科长的谈话,你有什么感想呢?其实要提倡职务明确化和审慎盖章之前,应当注意到细节,也就是要让文件的格式设计合理化,使得责任的归属一目了然,管理者在盖章时就会特别小心谨慎了。

78.公司与家庭的桥梁——公司周刊

公司与职员间的沟通几乎已成了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并且也渐渐考虑到职员家庭影响职工的重要作用,希望能获得职员家人的协助,共同致力于公司的发展与繁荣。

当我们开始注意职员家人的举足轻重地位后,才发现沟通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其家人对公司有不满,或对公司的某干部起反感,这种现象往往会使劳资双方发生对立,而带来不良的结果。这种例子真是屡见不鲜,例如过去日钢与室兰的争议,就是因一群持强硬态度的家庭主妇所引起的。

以往这种公司内的周刊都是以公司内部的职工为对象,现在大家了解职工家人对职工影响的重要性后,都纷纷将这种组织内的周刊对象扩展到职工家属,让每个职工家属都能对公司充分了解并深切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