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2701000000040

第40章 重庆政府排斥中共参加对日受降活动(1)

一、重庆政府依靠美国、勾结日伪,企图单独受降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际,重庆国民政府的“积极反共”政策也愈演愈烈,突出表现在要排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参加抗日战争大反攻,而由国民党政府军独占抗战胜利果实。1945年8月,抗战进入最后胜利阶段。9日,****中央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全国人民举行大反攻。

10日,日本政府向美、英、苏、中等国发出乞降照会。

同日,******电令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示对各战区日军投降应行注意事项。

11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及国防最高委员会举行联合紧急会议,讨论日本投降有关问题。******下达三道命令:一是要解放区的抗日军队“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敌伪“擅自行动”;二是要国民党军队“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三是要伪军“切实维持地方治安”,不准向人民军队投降。

******的这三道命令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队的极大反感。在抗战8年中,****坚持敌后抗战,牵制住大部分侵华日军和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并成为抗日战争的主力军。现在,抗战胜利了,远在大西南的国民政府因为来不及调运部队接受日伪军投降,而要命令正在前线的****领导的抗日军队原地不动,不准受降。这种极其错误的命令理所当然地遭到****方面的拒绝。

8月8日,朱德总司令向除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的所有敌伪军发出通牒,令其立即投降。

8月12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拒绝其在8月11日发布的要十八集团军“应就地驻防待命”、不准受降的命令。指出******的命令“违背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仅仅有利于日本侵略者及其背叛祖国的汉奸们”。

8月15日,朱德总司令命令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其所部下令投降。同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美国宣布在不危及盟军安全的条件下,停止对日本陆海军的进攻,并划定中国(东三省除外)北纬16度以北的印支地区由******受降。当天,朱德总司令向美、英、苏三国政府致送说帖,指出:中国解放区沦陷区人民武装有权根据波茨坦宣言条款及盟国规定之受降办法接受被我军包围之日伪军投降……派遣自己的代表参加同盟国接受日军投降和处理敌国投降的工作。

日本天皇投降诏书广播之后,日军巳面临瓦解状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都在敌人后方,就在日军驻守的各大城市及交通要道边,完全会出现成片日军向****领导的抗日人民武装交械投降的情况,中国各大城市也会变成解放区。这种情况是******维护其独裁统治所不能容忍的。而国民党军队远离日军驻守的地区,短时间内难以赶到,如没有日军的配合无法由国民党来受降。所以,******为了一己统治之私利,不惜与民族的公敌相勾结。

也是8月15日,******发表“抗战胜利对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广播演说”的讲话,对那些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说:“我中国同胞须知不念旧恶和以德报怨,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要做到我们的敌人,在理性的战场上为我们所征服……这是我每一个军民同胞全天所应该特别注意的。”这篇“以德报怨”的讲话实际上就是要争取日本侵略者合作。果然,在同一天,******命令冈村宁次“派代表至玉山接受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命令。军事行动停止后,日军可暂保有其武装及装备,保持现有态势,并维持所在地之秩序和交通,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另外对过去从国民党投降过去的汉奸头子纷纷加封各种头衔,让他们维持治安,拒绝向各人民武装交枪投降。23日,又通知冈村宁次:“中国境内之非法武装如擅自向日军追求收缴武器,在蒋委员长或何总司令指定之国军接收前为股匪所占领,日军应负责任,并应由日军将其收复再交还我接受部队。”

******的这些行动使日本侵略军看到了免遭灭顶之灾的希望,竟宣布在未正式举行投降仪式之前,日军仍负责维持治安之责,还要对“越轨分子”进行“坚决的讨伐”。蒋日之间完成新的勾结。18日,冈村宁次以派遣军总参谋长小村浅三郎的名义命令,要其部下“对国民党军队要积极配合,完全彻底地交出武器、弹药、军需品,充实其武力并以设备、器材、技术人才、原保密的工业技术等促其经济复兴”,对共产党则应断然予以“讨伐”。而在前一天,冈村宁次已经给******复电,称已派派遣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等去玉山找何应钦接受投降。因风雨原因,今井武夫等迟至21日赶到湖南芷江机场,和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副参谋长冷欣、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部参谋长巴特勒会谈。日方接受了何应钦第一号备忘录:规定冈村宁次指挥中国境内(东三省除外)台湾及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日军投降,并不得向非指定部队投降。另派冷欣去南京设立前进指挥所。萧毅肃提出中方要在最短时间内空运部队去南京、上海和北平,要日方作好准备,并和日方保持无线电联系。

8月27日,冷欣到达南京。次日,与冈村宁次会面时提出在任何情况下确保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武汉、广州、香港等八大城市能移交给国民党军队。冈村宁次保证八大城市不会有问题。并说在24日日本大本营已命令冈村宁次率其所属全部官兵及驻台湾的第10方面军、驻越北的第****并中国境内的日本海军向重庆国民政府投降。从27日开始,国民党军队空运到南京、上海、北平、开封等地,9月2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和上海举行凯旋仪式。9月9日上午,在南京原中央军校大礼堂,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正式接受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率部投降。冈村宁次并最后下令,自9月11日起,各地日军分13个区域向中国国民政府投降。10月25日,在台北市公会堂举行了日本驻台部队的投降仪式,台湾正式回归祖国。

在这个过程中,国民政府为了能迅速抢占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和日本侵略者勾结在一起,对一些罪大恶极的汉奸未加控制,使这些人逍遥法外,陈公博就在日本的庇护下于8月25日逃到日本。冈村宁次因配合国民政府接收有功,竟成了******的座上宾,事后又被宣布无罪释放,使这个侵华日军罪魁逃脱了中国人民的制裁,充分暴露了******在积极反共政策下,已公然视敌为友了。

二、国民政府收复香港计划的失败

抗日战争后期,重庆国民政府制定了收复香港的计划。1941年底,日军发动的南进攻势中,用极短时间就打垮了英军在香港的抵抗,抓走了香港总督,然后在香港实行残酷统治,把香港变成进攻大陆和东南亚的桥头堡,而在香港地区坚持抗日活动的是****领导下的华南抗日游击纵队。到1945年初,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时,国民政府便制定军事收复香港的计划。

在中国战区司令部制定完作战计划后,1月29日,战区参谋长、美国驻华军队司令魏德迈便向战区最高司令******和美国国防部报告了这一计划,该计划共分四个阶段,从5月1日开始攻势作战,直到攻占广州和九龙。魏德迈特别说明:中国军队的攻势可以在亚洲大陆击败日军,并使在大陆的日军无法调回日本去阻御美军的登陆作战,而且击败大陆上的日军,并不需要美国的地面部队,更用不着苏俄参加太平洋战争。2月14日,******批准了这个计划。4月2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也批准了这个计划。说明这时美国政府对中国收复香港是支持的。

但是英国政府顽固坚持决不放弃香港的政策。1945年4月5日,赫尔利在伦敦会见丘吉尔时希望英国依照《大西洋宪章》的精神放弃香港,以压迫苏联放弃对大连要求的优先权益。丘吉尔马上反驳:英国的殖民地不受大西洋宪章的约束,谁也不能迫使英国放弃香港。他誓死不愿归还香港。

8月,抗日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外交部极力建议趁日本战败之机收回香港,至少也应收回九龙,香港属于中国战区,理应由中国政府受降,这是关系到中国国家尊严的大事,并提出经广九线,捷足人据香港、九龙,再与英国交涉的实施方案。这一方案如得国民政府坚决贯彻,香港、九龙在短期内即可回到祖国怀抱。

英国政府也未坐视,而且行动更快。8月10日,在收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准备投降的消息后,英内阁会议批准英总参谋部提出分三阶段占领香港的计划;(1)英太平洋舰队一小分队尽早占领香港;(2)运送婆罗洲——澳大利亚旅抵香港;(3)马六甲海峡通航后,从东南亚战区派一陆空分队取代澳大利亚军队。11月13日,英国外交部两次电令驻华大使薛穆,要他设法通知被日军囚禁的前港府辅政司金逊(F.C.Gimson),授权他被释放后“立即恢复英国的主权和行政”,并告他,香港计划小组组长麦道高将作为香港首席文官率员尽快飞往香港。

8月15日,杜鲁门总统向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下达了接受日军投降的第一号命令。其中规定:在中国境内(除满洲外)、台湾及北纬16度以北的英属印度支那境内的“日军应向蒋委员长投降,香港处于中国战区,理所应当地由中国军队受降”。所以,******派特使前往香港通知在当地已开始活动的英国人金逊:中国军队即将到港,应由中国军队司令官接受日军投降,而国民党新一军已按照盟军一号令向香港靠近。对16日英驻华大使薛穆给中国政府的照会:“英国政府正在安排派遣必要的英国军队去重新占领香港,并恢复香港行政”一事,中国政府当日复照:香港不在东南亚战区内:(该战区司令是美国人蒙巴顿),英国的要求与杜鲁门关于受降的命令不符,兹建议英国政府按照联合国家的总规定对受降日军作出安排。婉拒英国人的要求。而美国人对这时收到英国人调一支英国舰队去香港的请求也不作积极表示,持拖延态度。如果这时******下定决心,断然收复香港,那么英国人恐怕是难以交涉的。但国民政府这里一迟疑,英国人便采取双管齐下的紧急措施。

英国刚刚当选的新任首相艾德礼在18日直接给杜鲁门发出密电,其中表示:我们不能接受任何把第一号总命令解释为意味着香港包括在“中国境内”的说法,香港是英国领土。并且说,英国军方已通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一支英国舰队已在赴香港途中。他要求杜鲁门改变一号命令,保证香港日军向英国投降。第二天,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又向中国副外长吴国桢递交一份备忘录,他狡辩说:“一号命令”规定中国接受“在中国境内的”日军投降,“英国政府认为这不能包括香港”。他说:英事政府当初被迫弃守香港,如今英军接受日军投降,事关英国的荣誉。并表示欢迎中国派代表参加受降仪式。第三天,英国外相贝文在下院宣布:英国政府已采取行动,准备接受香港日军投降,但“可能还有困难”,中英两国军队正展开一场竞赛,看谁先到香港。

英国舆论大肆渲染,把中国收复自己的国土说成是中国采取高压手段,匆忙派兵前往港九,这样会出现无法收拾的局面,要求美国进行干预。为英国恢复在香港的统治制造气氛。

杜鲁门在接到艾德礼要他改变“一号命令”的强硬密电后,马上和政府要员进行协商,感觉到在重占香港问题上如再支持中国,会影响美英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这个问题使远东战后安排受阻,所以改变了支持中国接收香港的态度。杜鲁门马上指示麦克阿瑟部署香港向英军投降,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并将此事通知了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

8月20日,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在致******的备忘录中称美国已通知中国由英国在香港受降,还对吴国桢说:美国不反对英国派遣舰队前往香港受降。******闻讯后马上给杜鲁门打电报询问美国的态度,他恳请美国不要对《波茨坦公告》和麦克阿瑟发布的投降条款作任何片面的修改,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先例,并提出两个想法,一是请美国做工作让英国打消在香港地区接受日本投降的任何企图。二是,如果美国政府同意英国派军队来香港,则可让日本先向中国政府投降,受降后由******授权英军登陆并重新占领香港,并称这是中国所能作出的最大让步。从******的这封电报看,******并未下坚决收复香港的决心,而是一味依靠美国,并已表现了妥协和让步。

杜鲁门的复电再次证明美国改变了以前的政策,他在电文中称:“英国在香港的主权是没有疑问的,倘为投降仪式而发生麻烦,似乎将抵偿不了其恶劣影响”,希望******能“以合作与谅解的精神看待此事”。美国政策的转变,使******依靠美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打算落空,他又不想真的在收复香港问题上和英国对抗,那么只有让步。

8月23日,******分别通知杜鲁门和英国大使薛穆:作为中国战区最高司令,他已通知英国政府表示愿意授权一位英国军官,让他去香港接受日本人的投降,同时派中、美军官各一人参加受降仪式等。

但是,在香港受降问题上占了上风的英国工党政府却得寸进尺,以帝国主义的粗暴态度回答:英国必须重新恢复香港的原状,香港不属于“中国范围之内”,******无权委派英国军官受降。英国所能做到的,仅仅是欢迎******派一名中国代表和一名美国军官出席受降仪式,而且“只能作为见证人而签字,除此而外,则别无所为”。

英国政府的这一蛮横答复把国民政府原以妥协来顾全脸面的希望彻底打碎,引起从外交部到******的强烈愤慨。******决定要顶一顶英国人。当即电告杜鲁门:不管英国方面接受与否,他都将以中国战区最高司令的身份任命哈考特为他的代表,在香港接受日军投降。美国方面也有舆论和官员认为“英国人的这种态度,无疑是以武力在进行威胁,而不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有的民众投书******指出:香港历来就不属于英国。日本人和英国人一样,都是以征服的方式占领香港的。现在香港即将光复,但那是美国人和中国人战斗的结果,英国佬却什么也没有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