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卷)
2701000000039

第39章 抗战后期重庆政府的外交(2)

10日,罗斯福将不支持******积极反共的史迪威调出中国战区,而换来较合******胃口的魏德迈接任。11月17日,正式任命赫尔利为驻华大使,并把使馆内一批同情****、和中国共产党关系较好的青年外交官调走,并下令使馆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与任何共产党人“勾搭”。

这时的******由于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反共活动更见公开。1945年元旦,******向全国军民发表广播讲话《新年文告》,声称要“还政于民”,以召开国民大会来对抗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坚持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蒋以“一俟我们军事形势稳定,反攻基础确立,最后胜利更有把握的时候,就要及时召开国民大会”,“还政于全国的国民”的空话,准备玩弄假民主的把戏来欺骗全国人民。

******欺骗人民的演讲,立即引起了各界人民的不满和各党派的愤怒谴责。延安权威人士在评******元旦文告中指出,召开国民大会还政于民,是一张骗人的空头支票,事实上,不先消灭寡头****,彻底改组国民党政府,取消特务机关,也不可能有真正民选的国民大会,而只能是袁世凯、曹锟所开过的那种洪宪国会、猪仔国会。

1945年1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就******的元旦文告,发表时局宣言,明确表示反对国民党匆忙召开反民主的国民大会。指出召开国民大会的目的在真正实行民主宪政,还政于民。如果以抗战前选出的国大代表,以及“以数百名国民党中委及候补中委为当然代表”来匆忙召开国大,制定宪法,实行形式上的“还政于民”,这种国民大会不但不能促成全国的团结统一,而且“必将适得其反”。

但美国政府为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决定全力支持******的反共政策。1945年3月,罗斯福对赫尔利表示,未经******同意,美国不能援助中国共产党,并指示赫尔利取道伦敦和莫斯科返回中国,以便“得到英国和苏联政府对美国支持******政策的合作”。4月12日,罗斯福逝世,继任的杜鲁门政府更是在扶蒋反共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遭到彻底的失败并给中美关系留下恶劣的影响。

三、《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见曙光之时,同盟国里美、英、苏三大国都把外交活动重点转向战后世界的政治安排,尽力为本国获取更多的权益,而不顾忌对别国造成的损害。在中国问题上同样体现了三大国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

在德黑兰会议上,美、英、苏三国讨论了在欧洲战场结束以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当时就谈到苏联从中国大连取得出海口的可能性。1944年9月29日,美国将魁北克会议的决定通知苏方,要求苏方在其远东领土作好战争准备,以便对日作战。10月中旬,丘吉尔、斯大林、美国总统特使哈里曼在莫斯科开会,再次讨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斯大林提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所需的种种物资、各项困难和条件,实际上是在要美国使中国同意苏联将来在华的特殊权益。

1945年2月4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会议,讨论战后世界的政治安排问题。8日,斯大林、罗斯福秘密讨论斯大林提出的对日作战条件,这些条件有苏联占领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控制大连和旅顺口,掌握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等。斯大林提出,这些条件不满足,将难以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何要参加对日宣战?并坚持要见诸文字,并保证中国政府能接受。10日,莫洛托夫把名为“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的文件交给美国人,经罗斯福、斯大林修改后,11日邀请丘吉尔共同签署,这就是《雅尔塔密约》。内容包括:“(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现状应予以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之俄国昔日权益应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之一切岛屿应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应予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确保,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应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出路之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之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之优越权益须予保障,而中国应保持在满洲之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应交予苏联。”

这个密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利益,这是美、英、苏三国为了各自战略目标拿中国的权益作交易,以达到实现本国私利的目的,完全是过去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

《雅尔塔密约》签订后,美苏之间就如何迫使国民政府接受还在进行紧张的联系。苏联领导人坚持,在苏联对日作战前,应先和中国政府签订,要美国政府履行诺言。6月9日,杜鲁门在白宫约见宋子文,通报《雅尔塔密约》有关内容。当即,宋子文表示不能同意该密约的规定。但美国政府不予理睬,在14日正式通知中国方面,并促使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有关条约。在这种形势下,迫于同盟国内部的压力,国民政府不得不按照美国人的要求,于1945年6月30日,派出以行政院长宋子文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到莫斯科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莫洛托夫举行会谈。

苏联方面一开始就拿出《雅尔塔协定》,说只能以这个文件为根据,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过字为由压中国代表团接受,态度很傲慢。国民政府代表团处境困难,一方面苏联施压要其接受苏联的条款,另一方面,尽管频频希望美国支持,但美国始终采取不介入中苏谈判的态度,不支持国民政府,使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变相地压中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尽管如此,在外蒙古问题,大连、旅顺港口、中东、南满铁路等问题上,还是进行了激烈的谈判。

其中外蒙古问题最为激烈。谈判焦点是对于“外蒙古现状应予维持”的理解。中方认为,1924年苏联宣布尊重中国在外蒙古的宗主权,这就是现状,不能改变。苏联认为须维持的现状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脱离中国而独立。苏联强调,如果中国不承认外********,苏联在外蒙古驻兵就成了驻兵中国领土,如果独立了,苏联驻兵一个小国就不会成为问题。

但到8月上旬,战争局势剧变,8日,苏联在没有签订该条约的情况下,宣布对日作战。国民政府从国内排斥****军队收复失地出发,更从害怕苏联援助****的反共需要角度出发,决定作出让步。提出:苏联如能在东三省之领土、主权及行政必须完整,****对军令、政令必须完全归中央统一,新疆之伊犁以及新疆各地被陷区域完全恢复的问题上“予以充分之同情与援助,并给以具体而有决心之答复,则中方愿自动提出外蒙古问题由外蒙古人民用投票方式解决”。这个方案,得到苏联同意。

8月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和苏联政府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是:双方在对日作战中相互协作,不与日本单独谈判及缔结任何停战协定或和约;缔约一方如遭到日本新的进攻,他方应给予军事援助;双方在战后共同合作,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并彼此给予一切可能之经济援助;条约有效期为30年等。双方还根据《雅尔塔协定》签署了关于大连、旅顺口,中国长春铁路,苏军进入东北后苏军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以及外蒙古等问题的附属协定。

其中《中苏关于长春铁路的协定》主要内容是: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归中苏共同所有,共同经营;组织中苏合办的中国长春铁路公司,中苏各出5人组成理事会,各出3人组成监事会,由中方指派1人为理事长,由苏方指派1人为监事长,铁路局长和总稽核分由苏、中双方派任,并依照中苏两国人员平均任用之原则任用各处长、科长、站长等;中国政府担任铁路保护;由苏联领土到大连、旅顺港口直接往返的货物免征关税;协定期限30年,期满后,铁路连同所有财产,无偿移转中国所有等。

其中《关于中苏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定》的主要内容是:苏军进入中国东三省后,有关作战一切事务之最高权力与责任属于苏军总司令;国民政府派代表在业已收复领土内设立行政机构,建立中国军队,并派中国军事代表团驻苏军总司令部,保证双方的积极合作,并派中国军事代表团驻苏军总司令部,保证双方的积极合作;收复区域停止直接军事行动时,国民政府即担负管理公务之全权;所有在中国领土内属于苏军之人员,均归苏军总司令管辖,所有中国籍军民均归中国管辖,遇有争执之案件,由双方代表协议解决。其中《中苏关于大连之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宣布大连为******,对各国贸易及航行开放;大连行政权属于中国,港口主任由苏籍人员担任;中国政府以港口工事及设备之一半无偿租与苏联,港口之扩展或重建,应经双方同意后为之;由港口经中国长春铁路至苏联领土间直运的进出口货物,用加封车辆运输,免征关税等。协定有效期为30年。其中《中苏关于旅顺口之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同意两国共同使用旅顺口为海军基地;由苏籍3人、华籍2人组成中苏军事委员会管理基地,委员长由苏方派任,副委员长由中方派任;中国委托苏联办理基地的防护,苏联得建置防护基地的必要设备,并有权驻扎陆海空军;该区域的民事行政属于中国,但须顾及苏联的利益;协定有效期30年,期满后,所有苏联在该区域内设置之一切设备及公产,无偿归中国政府所有。

《关于外蒙古问题的换文》中,对外蒙古问题,双方同意战后在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如民意赞成独立,中国承认外蒙古之独立,以其现在之边界为边界等。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利益,是个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固然有美苏勾结、强权压迫的因素,但也和一党专制的国民政府为了维护国内的统治、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民主力量,而拿中华民族的利益和苏联做交易分不开,而苏联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出发,用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模式来强行取得损害弱小民族权益的成果的手段也是极不光彩的。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造成恶劣的影响,一方面使******能够比较放心地发动内战,另一方面也使中华民族改变它的命运的进程变得比较艰难甚至长久。

中国共产党在该条约签订时是个在野党,对条约的签订不负任何责任。当时舆论支持这一条约的签订,其着眼点主要在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军,维护世界和平的代表者,支持并不表示****同意该条约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损害。以后的历史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件外交大事就是重新签订新中苏友好条约,以消除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带来的对中国主权的损害。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坚持抗战8年的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1945年5月2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7月26日,苏、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在广岛、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从远东和外蒙古两个方向给了日本关东军猛烈打击。9日,******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敌后战场****领导的军队发起总攻。8月10日,东京广播“日本政府准备接受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于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所发表、其后经苏联政府赞成之联合宣言所列举之条款”,而附加一项谅解曰:“上述宣言,并不包含任何要求有损天皇陛下为最高统治者之皇权。”14日,日本正式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命令国内外军队立即停止战斗。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盟国签署投降书。国民政府代表徐永昌参加了日本投降仪式。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到此结束。

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取得的第一场胜利,不仅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奴役中国人民的梦想,而且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一起消灭了日本帝国主义。收回了50年前被日本割占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并向世界宣布和证明南沙群岛等也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这是前所未有的胜利。

在抗日战争中,由于中国军民最早奋起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央政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尽管有过动摇、干扰但没有投降,从而保证了中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中的地位,扼制住一百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的趋势,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并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位于大国行列的权利。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敌后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了10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1.2亿人口,歼灭日军52万人及上百万伪军,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起到八·一五日本投降,中国人民遭受了严重的民族灾难,人员伤亡成百上千万,物资损失几千亿美元。日本疯狂的毁灭性战争政策,给中国社会生产力造成了空前的破坏。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代价是十分高昂的,中国人民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使中国完全摆脱半殖民地的地位,中华民族还未能取得彻底的民族独立,中国人民面临着美国支持的******发动反革命内战的危险,两条路线、两种前途的大搏斗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