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2700900000054

第54章 甘肃城镇失业问题研究(1)

本文从分析甘肃城镇失业现状入手,运用经济学中的失业理论,对甘肃失业人口的存在形式,形成机理,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研究。

一、失业的概念

(一)概念

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统计局在1982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上通过的《关于经济活动人口、就业、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统计的决议》所给出的失业定义是:失业者包括了特定年龄以上在参考期内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人:(1)没有工作,即没有处于《本决议》第9段定义的有薪就业或自主就业;(2)目前可以工作,即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从事有薪就业或自主就业;(3)寻找工作,即在特定最近时期内已采取具体步骤寻找有薪就业或自主就业。

我国调查失业率对失业定义的确定,以国际劳工组织的失业定义所给出的三条标准一(1)没有工作,(2)当前可以工作,(3)正在寻找工作一为框架。具体为:失业是指(1)当前没有工作,即在调查时点的前一周内没有处于“正在工作”或“暂未工作”的状态;(2)目前可以工作,即如有工作机会可以在调查时点之后的两周内开始工作;(3)正在寻找工作,即在调查时点之前的三个月内采取过具体行动寻找工作。城镇失业人口是指16岁及其以上城镇常住人口中处于上述失业状态的全部人口。

我国目前官方公布的登记失业率对失业的界定是: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年龄以内(男16—50岁,女16—45岁),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目前的登记失业人员不能反映全部失业情况,应将下岗人员及实际失业未登记人员包括在内。

按照国际惯例,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是可以并用的,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登记失业率反映政府目前最需要的失业重点对象;调查失业率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全面供求情况。在住户抽样调查取得失业率数据后,在参照登记失业率,得出一个更接近实际的失业率,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选择的一个方法。

(二)失业的种类

根据失业形成原因的不同,把失业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摩擦性失业

在市场经济中,即使劳动力处于均衡状态,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正好相等,也会有人处于求职状态。这种因劳动力市场运转“摩擦”或“不完善”而造成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 3.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引起劳动力需求不足,使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造成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由于生产的季节性变化,导致就业岗位的定期性减少,从而造成劳动者的失业,就是季节性失业。 5.制度性失业 由于某种特殊的经济制度安排或制度变革所导致的失业,就是制度性失业。

二、甘肃失业人口存在形式

根据当前甘肃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公开性失业人口区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登记的失业人口

指具有城镇非农户口,在一定年龄以内(男16—50岁,女16—45岁),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这种失业人口主要包括进行过失业登记的从未工作过的城镇青年和企业分离出来的部分富余人员以及停产、破产、倒闭企业的少数职工。我省公布的失业人员及失业率,就是指登记的失业人口及失业率。如2003年甘肃省的登记失业人口为9.3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4%。

(二)竞争的失业人口

它主要指竞争过程中,因经济效益差而停产、破产、倒闭、被兼并企业的职工,他们失去原先的工作而又没有找到其他工作,同时未去进行失业登记。竞争的失业人口也包括部分企业分离出来的未进行失业登记的富余人员。据省劳动厅统计,2003年我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11.35万人,其中大多数是竞争的失业人口。

(三)流动的失业人口

它是指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没有找到工作而又不愿回农村的农村剩余人口。由于城镇地区登记失业人口和竞争失业人口的存在以及所能提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的有限,流入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工作将会越来越难。而绝大多数流入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不愿再返回农村的,这样,流动的失业人口将会呈现增大的趋势。

三、甘肃失业现状

(一)对我省目前失业率的判断

失业率应是一个对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未被使用程度的度量指标,它要测度的是仍然附着于劳动力市场但当前未被雇佣的劳动力数量。目前,我国对社会公布的是登记失业率,此外,国家统计局自1996年以来每年都进行城镇劳动力调查,由此产生调查失业率。它是一项反映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状况的住户调查,调查失业率是指城镇失业人数除以城镇就业人数与城镇失业人数之和。现根据2000—2003年城镇劳动力调查数据(2000年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甘肃省失业现状分析如下。

劳动力参与率、就业率和失业率这三个指标,是描述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指标。根据专家权威的论证,在研究劳动力供给问题时,只有同时观察就业率、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趋势,才能够较为全面地把握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如果在失业率攀升的同时,我们观察到劳动力参与率上升,这也许并不表明失业问题有多么严重,因为失业率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过去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又重新回到了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工作的缘故。如果在失业率上升的同时,我们观察到劳动力参与率保持不变,则这种情况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是在愿意供给劳动力的总体中,失去工作的人增加了,失业率的增加很可能是因暂时的经济波动或者经济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中最为严峻的问题莫过于失业率上升的同时伴随着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因为这种情况一方面意味着失去工作的人在不断增加;同时,在失去工作的人中,由于长时间无法找到工作而沦为“遭受挫折的劳动者”的人数也可能在增加。“遭受挫折的劳动者”数量的增加也许比纯粹失业人数的增加更糟糕,因为失业者似乎并没有丧失工作的信心,而“遭受挫折的劳动者”可能连信心都丧失了。这是一种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从上表看出,我省的调查失业率(除2000年外)是逐步上升的,这与登记失业率的趋势相一致,而劳动力参与率总的来说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我省的失业主要是由经济结构调整所引起的。2000年由于是人口普查数,样本量比较大,调查失业率是由10%的抽样数据计算的,接近8%,因此更准确客观一些。根据上述资料判断,我省调查失业率应在6%~8%之间。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失业率在:2%—4%为正常失业或者说充分就业;5%—9%的失业率为失业较轻;10%以上的失业为失业较重。根据这个判定标准,我省的失业处于较轻的状况,但有向较重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甘肃失业人口的特点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省的失业以结构性失业和制度性失业为主。下面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和2001—2003年城镇劳动力调查数据,对我省城镇劳动力失业状况特点加以分析。

1调查失业率女性高于男性。我省城镇失业人口性别构成的基本情况(如表2)。

表2 甘肃省2000—2003年城镇分性别的失业率调查情况

┏━━━━━┳━━━━━━━━━┳━━━━━━━━━━┳━━━━━━━━━━━━━━━━━━━━━━━┓

┃ ┃ 失业┃率 ┃ 劳动力参与率 ┃

┃年份 ┃ ┃ ┃ ┃

┃ ┣━━━━┳━━━━╋━━━━┳━━━━━╋━━━━━┳━━━━━┳━━━━━┳━━━━━┫

┃ ┃小计 ┃ 男 ┃ 女 ┃ 男—女 ┃小 计 ┃ 男 ┃ 女 ┃ 男—女 ┃

┣━━━━━╋━━━━╋━━━━╋━━━━╋━━━━━╋━━━━━╋━━━━━╋━━━━━╋━━━━━┫

┃ 2000年 ┃ 7.68 ┃ 6.97 ┃ 8.63 ┃ —1.66 ┃ 64.9l ┃ 72.94 ┃ 56.44 ┃ 16.50 ┃

┃ 2001年 ┃ 6.01 ┃ 5.38 ┃ 6.93 ┃ —1.55 ┃ 59.30 ┃ 68.33 ┃ 49.74 ┃ 18.59 ┃

┃ 2002年 ┃ 6.33 ┃ 5.61 ┃ 7.33 ┃ —1.72 ┃ 58.72 ┃ 67.74 ┃ 49.52 ┃ 18.22 ┃

┃ 2003年 ┃ 6.8l ┃ 5.94 ┃ 7.93 ┃ —1.99 ┃ 59.20 ┃ 66.35 ┃ 51.95 ┃ 14.40 ┃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女性失业率明显高于男性,二者相差幅度也较大,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劳动力参与率来看,女性明显低于男性,二者相差幅度更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只是在2003年稍有回升。上述失业人口性别构成所反映出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的特征,向我们昭示了这样的事实:现代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女性劳动力人口在就业条件等方面要劣于男性,这样,失业人口大军中女性居多便是无法回避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一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女性就业社会本身就存在歧视,男女就业机会不公;二是近几年我省失业人口大多属于“下岗人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企业裁减职工,首当其冲的便是技术、体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的女工,因此,下岗女工多于下岗男工的情况便是自然而然的现象,而且下岗女工在实现再就业方面也比较困难,最后迫于无奈渐渐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三是中国离退休制度作用的结果,女性就业时间与男性相比较短。

2.青壮年失业率较高。我省城镇失业人口年龄构成的基本情况(如表3)。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失业人口偏年轻化。失业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16—19岁和20—24岁之间。16—19岁年龄段的失业率较高,但劳动力参与率相当低。这部分青年人,他们中间很多还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从未工作是因为刚从学校毕业、还未来得及找到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是文化程度较低,初中、高中毕业后不容易找到工作,再加上年龄偏小,就业较困难,大部分靠家庭供养,因此,他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待业青年”。20—24岁年龄段的失业率也较高,劳动参与率也较低。这部分失业人中,大部分是高中或大中专毕业后还未找到工作的。25—29岁、30—34岁和35—39岁这三个年龄段的失业率虽然较高,但劳动参与率也是较高的。主要原因是:30岁上下的中青年劳动者无论在体力、文化技术等方面,还是在流动意愿、个人职业追求等方面均优于或强于其他年龄段的劳动者,因此,他们通过辞职等形式离开工作岗位的人数较多,但有可能又重新进入新的劳动力市场中寻求就业;同时,还有一部分“下岗人员”,他们是年富力强的劳动力人口。这部分“下岗人员”的年龄构成决定了他们大多数人既要敬养老人,又要抚养小孩,生活负担繁重,而“下岗”无疑使他们及其家庭陷入了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的境地。尤其是一家人都在一个原先规模较大的企业工作,现在企业破产或合并,一家人同时下岗,就有可能使他们陷入生活的绝境,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对这部分人既要鼓励他们再就业,又要解决好他们的失业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40—44岁和45—49岁年龄段的失业率相对较高,但与前几个年龄段相比较低,同时这两个年龄段的劳动力参与率也在逐渐降低。这两个年龄段失业的人口主要是下岗和内退的。如有些企业实行“一刀切”政策,加之这部分人年龄相对偏大,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因此下岗和内退的较多。他们再就业比较困难,因此失业的相对较多。50岁以上的这部分人,失业率较低,劳动参与率也较低。这部分人基本上都到了退休的年龄,也就自然而然地退出了劳动力市场。失业人口年龄构成的上述特点预示着,中国城镇再就业工程的重点人群是35岁以下的中青年,尤其是青年失业人口,加强对中青年尤其是青年失业人口的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其就业或再就业的能力,是再就业工程的关键环节。

3.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失业率较高。我省城镇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的基本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全省城镇劳动力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调查情况

单位:%

┏━━━━━━━━━┳━━━━━┳━━━━━━━━━━┳━━━━━━━━━┳━━━━━━━━━━┓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 ┣━━━━━╋━━━━━┳━━━━╋━━━━┳━━━━╋━━━━┳━━━━━┫

┃ 文化程度 ┃失业 ┃失业 ┃劳动力 ┃失业 ┃劳动力 ┃失业 ┃劳动力 ┃

┃ ┃ 率 ┃ 率 ┃参与率 ┃ 率 ┃参与率 ┃ 率 ┃参与率 ┃

┣━━━━━━━━━╋━━━━━╋━━━━━╋━━━━╋━━━━╋━━━━╋━━━━╋━━━━━┫

┃ 总 计 ┃ 7.68 ┃ 6.01 ┃59.30 ┃ 6.33 ┃58.72 ┃ 6.81 ┃ 59.20 ┃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 1.85 ┃ 1.83 ┃14.34 ┃ 1.77 ┃21.08 ┃ 3.6l ┃ 15.57 ┃

┃小学 ┃ 4.03 ┃ 5.71 ┃24.66 ┃ 3.31 ┃25.09 ┃ 6.56 ┃ 20.27 ┃

┃初中 ┃ 9.86 ┃ 6.98 ┃61.43 ┃ 9.73 ┃62.70 ┃ 10.08 ┃ 60.40 ┃

┃高中 ┃ 9.29 ┃ 7.07 ┃67.65 ┃ 6.03 ┃72.71 ┃ 6.66 ┃ 69.50 ┃

┃大专 ┃ 4.32 ┃ 3.90 ┃84.06 ┃ 3.03 ┃84.83 ┃ 3.05 ┃ 85.19 ┃

┃大学本科 ┃ 1.51 ┃ 3.33 ┃74.50 ┃ 2.08 ┃71.11 ┃ 1.97 ┃ 80.59 ┃

┃研究生 ┃ O.59 ┃ 2.67 ┃85.71 ┃ ┃ ┃ ┃ ┃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呈现三个特点:第一,失业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包括中专)受教育程度人口群体,因此,甘肃城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的峰值就出现在这两个群体上;第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小学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失业人口,失业率却相对较低;第三,大专受教育程度的失业人口,失业率却相对较高,基本上高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受教育程度2~3个百分点。失业人口中大专受教育程度者占一定的比例说明,这部分失业人口的存在不光是一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也是一种人才资源的闲置。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的可能性越小,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搜寻信息的能力越强,找到工作的可能性越大。但从上述呈现的特征中可以发现,城镇失业和受教育程度之间并没有出现上述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关系。有着最高失业率的既不是受教育程度最低者,也不是受教育程度最高者,而是具有中等受教育程度的初中和高中的人口群体。失业率最低的群体出现在受教育程度最低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者和最高的大学本科及以上者两个极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