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山位于今永昌县与山丹县交界处,距山丹县城30多公里,距永昌县城40多公里,山体东西走向,绵亘于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南北宽20公里,东西长34公里;山区面积为680平方公里,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高3978米。据有史记载,原来山上森林茂密,松柏长青,灌木丛生,芳草菲美,奇花艳丽,药材甚多,早就是人类游牧生息的好地方。秦以前有月氏民族在这里游牧,后匈奴逐月氏移栖于此,封王围地,发展畜牧。据山区老人口碑,由山丹花寨村去寺沟河的照壁山下,黄庄上台有古城遗址,是单于王的驻地,汉置删丹县。单于的正妻阏氏,常采山中的胭脂花,美饰自己,匈奴族妇女,尊为习惯。每当晨夕,阳光斜射山峰,姹艳的山花,五光十色,眩丽耀眼,显出满山异彩。后人将阏音焉,氏音支,故山叫焉支山(也叫胭脂山或燕支山),又因山上盛产大黄,今叫大黄山。因为山水毓秀,位处走廊峰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时代的兴衰,山虽依在,人事沧桑,历代多少英雄业绩与山共存。抚今怀古更透视出祖国灿烂文化的一斑。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涉狐奴水,过焉支山千里,执浑邪王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即此地也。后匈奴失此山悲歌日:“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重刊·甘镇志(地理志)》。元鼎六年(前111)在此置删丹县,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县以此得名。《山丹县志》。
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炀帝西巡至焉支山,命沿途人民衣着盛装,夹道护卫;会见西域二十七国君长,以显耀中国之盛。
唐代,吐蕃民族曾多次袭扰河西,羡恋焉支山和大草滩,天宝元年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以部将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大斗军驻于山丹与永昌交界的十五里口,原为西郡址。翰在焉支山周围设障,建烽燧布防军事,保护山区控制河西。天宝六年(747)哥舒翰升为大将并代理王忠嗣的陇右节度使,次年率兵去青海与吐蕃交战,他以半段枪败吐蕃,由此知名。获胜后兼河西节度使(驻武威),后封西平郡王(今青海西宁)。西鄙人述歌颂功:“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此间翰多次游览焉支山,以平定边乱,统一祖国之功,建祠于山麓,供祀山神,以示太平,人民安宁。并奏请皇帝赐封焉支山的山神为宁济公。诗人王维游山后留《燕支行》抒怀,以二十四句长律褒扬汉将驱逐匈奴之功。
汉家大将才且雄 时来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 千官出钱五陵东
誓开甲第金门裹 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绝堪一骑将 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 关西侠少河咆勃
报仇只是闻尝胆 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白日寒 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 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麟锦带佩吴钩 飒沓青骊耀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 归鞍共饮月氏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 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须令赴汤火 终知上将先伐谋
山神,在神权社会里认为主宰某山的神灵,汉代印在郡府和名山,画神雕饰以惮人民,称为山神。宁济公祠的原址和祀什么神像早已不详,后在钟山寺后寺、老哇河的南石崖上建有祠庙,高耸险峻,内奉黑虎灵官。民间传说,很早时候有一老人带上孙子游山,到后寺祈祷敬神,忽然孙子不见了,正在着急,远听老哇河畔有小孩哭声。后面的石崖,离老哇河万丈深壑,松林茂密老人绕道去找,三四天不见人影,最后发现石崖的岩逢间有小孩的鞋帽,老人意为被虎狼吞吃,就哭了一场,含泪回家。到家后只见小孩玩耍,问其缘由,小孩说,是一位黑胡子老大爷送回来的。老人以为神灵保佑,他就把全部家产变卖捐给山上的和尚,在走失孩子的石崖上,修建起黑虎灵官庙。
明代山丹设卫,为巩固河西,在汉唐以来的军事格局上,又在焉支山周围布建烽燧。南以大马营为中心向东沿山南麓缓坡建有八处墩台;北以硖口、老军、苑营为军堡,在寺沟口、黑山子顶、甘泉子、羊虎沟、帽盔山均布设烽墩;东在永昌的高古城、红山窑设烽燧;西以霍城(原黑城)、花寨两卫所连接山麓烽燧,整个形成军事联络网,控制河西,保护山区。万历二十年(1592)卫指挥使朱冠提倡在山上建寺修庙,称钟山寺。清道光三年扩建前寺、中寺、后寺三部分。前寺有牌楼、山门、玉皇殿,中寺有三佛殿、大佛殿,后寺即黑虎灵官庙。民国二十八年群众集资又重修玉皇殿,也维修了各庙,据说清末张掖木工钟玉姚,技术精湛,把各庙维修得更加壮观,晨雾与香烟缭绕,钟声悠远,胜似仙境。
在山顶东南方(即小南岔沟山顶)有水池,池周小泉沥沥,四季花开,芬芳秀丽。民间传说,古代有一支朝廷军队,驻在山下,有一位将军喜欢吟诗作画,爱恋山水。有天带着侍从与笔墨游览山光,发现水池景色,迷恋不离,随铺纸写意作画。正在注神观景之际,忽然飞来一支山雀,扑在墨台,又跳在纸上,印下几个爪印,似有干枝浓叶之形。将军正在宁神,一阵清风把画纸吹卷池中,漂漂不见了。不日池边百花盛开,池水越澄,后人留诗咏此事:“山顶沥泉沁滢滢,将军到此笔描情,山雀几爪添神意,池中一时百花新。”改叫百花池。
焉支山每年的六月六日(即天赐节),举行庙会,善男信女求儿乞女,奉祷神灵,四周邻县的商客游人也云集于此,人山人海,甚是繁华。解放后,人民政府,在这里设立了林场和林木实验基地,实行封山育林,林木逐渐更新,山区有了新的生机,山的原貌待望恢复。目前山区经管总面积431910亩,其中,林地281910亩,乔木53322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87251立方米。原钟山寺址没空军雷达站,修筑公路直达山顶。近几年游人不绝,几位爱国僧侣也积极施斋积资,准备修建佛殿。现已修起名为“大茅蓬”斋房,镌联:“佛事增辉出栖岩窟重修禅,****又转云集衲子兴钟山。”以表兴山之意。
(山丹县地方志办公室 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