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河西历史轶事和传奇
2698700000045

第45章 薛仁贵与白虎城

薛仁贵(614__683),名礼,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祖先历代为农。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但爱好武术,常跟一些习武之人学些基本功夫。壮年时,适逢大唐盛世,家境好转,他便投于名家手下,习练了几年武艺。贞观十八年,朝廷御边用人,他凭着一身高强的武艺和一颗对国家的赤诚之心,投军从戎,在将军张士贵帐下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薛仁贵曾随唐太宗大军东征高丽(今朝鲜),在高丽立功地安城,破男健,拔扶余,所向无敌;北征突厥,三箭定天山,人称奇勇;西征吐蕃,破军而还,短于奇谋驭将,虽有此过,不掩其功,仍不亏为一代名将。

薛仁贵的一生,陪伴了唐太宗李世民和高宗李治两个皇帝。戎马征战为保卫大唐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关于他的战绩轶事在民间流传的很广。《征东传》就是一本写薛仁贵随李世民东征高丽的故事。《征西传》是写仁贵之子薛丁山征西的故事。这些都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但是,薛仁贵征东、讨北、征西皆是史实。这里,我们着重说说薛仁贵讨北、征西时,在河西走廊的战况与轶事。

唐太宗时,北面铁勒诸部归顺于唐,年年遣使朝贡。高宗李治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北部回纥首领比素毒纠合仆固、同罗东西各部,骚扰边境。薛仁贵奉命征讨。高宗素知仁贵武艺高强,在出征前,他命兵部从器库里拿出崭新的铠甲,令仁贵试射。高宗说:“我听太宗讲过,古代善射的勇士能射透七层铠甲,将军能射透五层铠甲,请射给我看看。”仁贵领命,一箭就射透了五层,高宗大为惊愕,重新尝赐给他更坚硬的铠甲。

薛仁贵率兵沿天山(即祁连山)向北进军,到了河西走廊,回纥九姓铁勒合众数十万拒抵唐军,他们选出了十几员大将带着人马前来挑战,薛仁贵勒马阵前,拉动强弓,“嗖!嗖!嗖!”连发三箭,只见领头敌将三人应弦跌于马下,于是敌骑震慑,挑战者丧魂落魄,一齐下马请降。薛仁贵乘胜进兵,进入漠碛,安抚臣服的铁勒,俘获了叶护兄弟三人,胜利班师回朝。铁勒九族经此大挫,从此衰败下去,再未为患。

薛仁贵这次出征,只任副帅,郑仁泰为大总管。但破敌则薛仁贵为首功,因此他名震北漠。军士曾编了一首顺口溜,作为凯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人汉关。”

就在这次征服突厥班师回朝的路上,留下了薛仁贵这样一个传说:大总管郑仁泰和副帅薛仁贵,率着大军在荒凉、饥渴的北漠走了数日,始觉人困马乏。一日,大军来到了天山北麓凉州总管府所在地的番禾县。番禾百姓听说唐军打了大胜仗,纷纷宰牛杀羊,慰劳大军。郑、薛两位将军在番禾县令的一再请求下,给手下几位将领安排了军中各事后,就同军师率卫队来到了番禾县城,住在了番禾城一家豪富大宅里。凉州总管府总管得到消息,也赶忙带了几名大员赶往番禾迎接,并行文各郡县准备粮草,慰劳胜利之师。郑仁泰和薛仁贵受到了州、县官员的热情招待,每天宴席歌舞相伴。接待了三四天,就在这三四天中,郑仁泰向州、县官员详细讲述了薛仁贵如何以神箭破敌以及征服铁勒的整个战斗经过,凉州总管立即命人把战况迅速送达各县。薛仁贵这员征东名将的战绩在北方老百姓中更加响亮地传了开来。

薛仁贵向来爱兵如子,在几天的宴席面前,他不时想到那些奋勇杀敌的兄弟。一日,他请求郑仁泰和凉州总管,是否让他和众兄弟随便一点喝几盅,各位将军、大人都表示,请薛将军自便。于是。薛仁贵邀请了几位同他多年战斗在一起的兄弟,在外面一个磨棚下畅饮了起来,他们边说边喝,好不热闹。他们喝了几个时辰,个个都有了醉意,薛仁贵招呼伺候的卫士说:“你们都去歇一歇,谁也别来打扰,让我们几个在这里好好睡一觉。”到晚饭时,郑仁泰打了半天牌,也觉有点累意,就对卫士说:“快请薛将军来一同用餐。”卫士说:“在外面磨棚下睡觉,还没醒来。薛将军有令,不许别人打扰。”郑仁泰笑着对州、县众官说:“我们带兵打仗的人,这样惯了,就让他过过野外睡觉的瘾吧。”说着又对众位大人说:“请众位少歇,舒舒筋骨,我去看一下。”郑将军走出庄院门,就朝大院磨棚望去,只见磨棚下卧着一只大白虎,他不禁惊愕,马上停住脚步,心想:莫不是眼花了吗?他揉了揉眼睛,向前走了去,仔细一看,卧着白虎的地方正是薛仁贵睡着,其他几个人也都酣睡着。这时薛仁贵醒了,他翻身坐了起来,见郑将军走来,连忙站起身打招呼。郑将军笑着说:“你真是神仙也,睡得好香啊。快唤醒他们,一同进餐去吧。”晚饭毕,仁贵送兄弟们回营房去了,他自己也说要早点去歇息,郑将军说:“请副帅自便。”

晚间,州、县官员请郑将军去观赏歌舞,郑将军说:“今夜就免了吧,我有话要对各位大人说。”夜里,他把黄昏前见到的事向大家说了,众人都感到奇怪。凉州总管府总管若有所思地说:“诸位大人没疑。”他转过头来对郑仁泰说:“郑将军你还记得不?贞观十八年,太宗欲征高丽,下诏在全国招兵买马,据说当时有个高僧上书太宗,意思是要安定高丽,必得一人。上书有四句话,‘家住禹门一片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当时,太宗召集了几位翰林学士推译,译出第一句此人在山西龙门县,禹门即龙门一个有桃树的地方,二句是说雪,此人姓薛,三句是说此人身价高,人贵(仁贵),此人是保驾征东的胜利象征。当时,太宗暗里派人在龙门县查找了好几个月,始终没有找到这样一个人。后来,攻打高丽时,薛将军单骑救刘君昂;地安城立功。后来又大破莫离支男键;营救庞同善,转败为胜,大败敌军。在进攻扶余城时,他仅率两千余骑,大败数万敌军。受降城池40余座。太宗在阵前亲自召见了薛仁贵。当时,太宗只知道他叫薛礼,太宗问他:‘你还有其他名字吗?’薛仁贵回答:‘没有,小时候父母只给起过乳名。“叫什么”薛仁贵不好意思说,太宗笑着让卫士们走开。‘朕小时候也起过乳名,说说让朕听听。’薛仁贵这才说:‘叫仁贵。’太宗恍然大悟,高兴地说:‘仁贵好,以后就叫薛仁贵吧。’并当场提升他为游击将军。后来又封为领军中郎将,平阳郡公,安东都护。从此,薛仁贵名震高丽,在全军上下传为佳话。”

“太宗回朝后,又一次召见了薛仁贵,说:‘朕日夜察访贤才,没有谁能比得上你。这次东征,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关于那位高僧说下的话,太宗心里明白,只曾对几位老臣说过,我是丞相亲自悄悄对我说过此事。今日薛将军再次大败突厥,我不妨把这个秘密说给大家听听。”众大人听了凉州总管这一席话,又惊又喜,半晌没有说出话来。最后还是番禾县令打破了沉寂,他说:“众位大人,看来薛将军乃白虎星转世,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我建议,为了纪念这次大捷,请凉州府大人奏报朝廷,将番(蕃)禾城改名白虎城。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大家都说甚好。从此,老百姓就把番禾城叫白虎城了。后来,朝廷未能批准改县,又将白虎城随县名仍叫番禾城了。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侵犯青海和河西走廊,高宗命右卫大将军薛仁贵为大总管,统帅全军前往征讨。大军行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敌军退却了。仁贵料定吐蕃采取诱敌深入战略,遂将计就计,率轻骑追击,出奇不意,大获全胜。可是副帅郭待封有令未行,擅自率大军前进。不料被吐蕃20万大军截击,待封大败,军粮辎重全被所掠,唐军退守,又受吐蕃40万军追击,全军覆没。只薛仁贵、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三人及少骑身免。这次失利后,仁贵被免为庶人。开耀元年(公元681年)突厥又犯境,高宗思念良将,复又启用年近古稀的薛仁贵,高宗语重心长地说:“卿北伐九姓,东击高丽,漠北、高丽咸遵声教,皆卿之功,后虽有吐蕃之败,但过不掩功,岂可相忘。”高宗授仁贵为瓜州(今安西县)长史。他在瓜州两三年间,抚边安民,劝励农麻,兴修水利,训练军士,使突厥不敢来犯,河西地区十分安定,在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薛仁贵又被升迁为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今山西代县)都督。高宗弘道元年(683年)薛仁贵奉命击突厥元珍,突厥闻仁贵复起,不敢对阵,争相逃奔,仁贵乘胜追击,大破突厥,斩首万余级,获生三万。同年,薛仁贵病卒,享年70岁。

(永昌县地方税务局祝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