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食物医药百科大全
2695700000009

第9章 食养与食疗的先锋——谷物类(3)

(16)治骨癌疼痛。黑豆100克,红枣100克,猪腿骨250克,当归片25克,同放入锅中,加水2250毫升,炖至水剩750毫升,加入阿胶15克烊化,用筷子搅匀即成。每日服1剂,分2次饮服,饭前温热服食。

(17)治疗脱发、白发。黑豆、桑葚各20克,芹菜30克,洗净后入锅,加适量水,共煮至豆烂熟即成。每日服2次。

蚕豆

性味归经 甘、微辛,平;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 健脾和胃,除湿止泻。适用于湿热内蕴之水肿,脾虚之食少、便溏等。

《随息居饮食谱》曰:“健脾开胃。”《本草从新》云:“补中益气,涩精实肠。”

禁忌 因蚕豆性滞,多食易生腹胀,故不可多食。如《本经逢原》载:“性滞,中气虚者食之,令人腹胀。”另有少数人食新鲜蚕豆可引发“蚕豆黄病”,家族有发病史者更须注意慎食。

食疗保健作用

①补充人体营养物质。蚕豆所含磷脂是细胞膜、线粒体膜、微粒体膜结构的物质基础,膜的通透性、突触的功能、受体等也都依赖于磷脂,对人体的营养有重要意义。

②促进骨发育。蚕豆中含有丰富的钙,有利于骨对钙的吸收与钙化,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③预防心血管疾病。蚕豆中蛋白质丰富,其蛋白不含有胆固醇,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预防心血管疾病。

食疗应用

①治高血压。蚕豆花15~30克,用水煎服,连服15天。

②治肾炎。蚕豆粒250克,去皮入锅,加水煮烂后加红糖150克,搅拌均匀,压成泥,冷却后以干净瓶盖为模,将蚕豆泥填压成饼状,当点心食,每日1~3次,连续服食。

③治水肿。蚕豆粒100克,冬瓜皮100克,共用水煎服。

④治痢疾。蚕豆60克炒黄,百草霜30克入锅内同炒,以起烟为度,加米汤煎服。

⑤治咳血症。蚕豆花9克,加冰糖适量,用水煎服,每日2~3次。

⑥治多年不愈、久不收口的脓疮腿症。将蚕豆叶洗净、捣烂,敷患处。

⑦治疗妇女妊娠小便赤热或尿血症。蚕豆豆瓣酱300克和干地黄粉100克共调匀,存放7天发酵,再上笼蒸熟,可佐餐或调粥食用。

⑧治白带多。蚕豆花(干品)15~30克,用水煎服,每日服2次。

⑨治秃疮。鲜蚕豆粒适量捣成泥,涂疮上,干即换之。如无鲜蚕豆粒,可用干蚕豆以水泡涨,捣敷亦有效。

豌豆

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 调营卫,益中气,利小便,消痈肿。适用于脾胃失和之呕呃、口渴、小便不利。研末外涂有解毒之功,可治疗痈肿、痘疮等。

《随息居饮食谱》曰:“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绍兴校定证类本草》云:“主调顺营卫,益中平气。”《本草纲目》谓:“研末涂痈肿,痘疮。”

食疗保健作用

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

②防癌治癌。豌豆中富含胡萝卜素,食用后可防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

③通利大肠。豌豆中富含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食疗应用

①治糖尿病。豌豆或豌豆苗煮食均可,或榨汁饮服。

②治水肿、酒精中毒等。豌豆苗100克洗净,沥干。将油放入锅内烧热,加水、精盐、味精,沸滚时将汤倒入盛有豌豆苗的大碗内,适量服用。

③用于舌炎、口角溃疡、高血压、肝炎、癌症患者。嫩豌豆粒150克,鲜蘑菇丁100克。锅置火上,加入油,油热时,将豌豆粒、蘑菇丁、酱油、精盐等一同入锅,用旺火快炒,炒熟即成。佐餐用。

④用于虚脾水肿的肺癌、胃癌、肠癌患者。豌豆粒150克,去皮冬瓜150克、黄瓜100克洗净切丁。锅置火上,加油20克,烧热后倒入猪里脊肉丁200克煸炒,再倒入豌豆粒和冬瓜丁,稍炒后加入肉汤,至快熟时,放精盐和黄瓜丁,起锅前用水淀粉勾芡,加味精即可。佐餐用。

⑤治腹胀、消化不良。鲜豌豆粒适量,洗净生食,细嚼慢咽,每日2~3次。

⑥治产后乳汁不下。豌豆煮食。

⑦补中益气。豌豆粒50克,同羊肉共炖,常食。

⑧治白内障。豌豆20克,乌梅3个,菠菜根15克,洗净后共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煎至豆烂,去渣取汁。每日2次,代茶饮。

⑨用于美容。适量豌豆,水煎后取汁洗脸,常洗可以除去脸上黑斑。

扁豆

性味归经 甘,微温;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 健脾化湿,消暑解毒。适用于脾虚有湿、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或泄泻,及妇女脾虚湿浊下注、白带过多;夏季作为辅助食疗药服,治疗暑湿吐泻。

《本草纲目》曰:“通利三焦,能升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并载:“止泄痛,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本草图经》云:“主女子带下。”

食疗保健作用

①抗病毒。扁豆含有对病毒的抑制成分,这种活性成分在水溶性的高分子和低分子部分都有,这种成分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生长。

②降血糖。扁豆中所含的淀粉酶抑制物在体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③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扁豆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减少粒细胞的破坏,提高造血功能,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效。

④抗癌防癌。扁豆中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能使癌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肿瘤细胞表面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发挥细胞解毒的作用,并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对肿瘤的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

食疗应用

(1)治先天性心脏病。白扁豆150克煮熟后去皮,与生晒参粉3克、粳米150克共煮成粥,常食。

(2)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扁豆100克,红枣20枚,洗净后入沙锅,加冰糖50克,加适量水,用小火炖2小时。每日服2次,作点心食。

(3)治急性肠胃炎、呕吐腹泻。白扁豆研成细末,每日3~4次,每次服12克,用温水送下。或以白扁豆30~60克,煮后取汁,每日分2~3次服。

(4)治小儿腹泻。将鲜扁豆花5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约10分钟后加入白糖即可。每日服3次。

(5)治腹痛。鲜白扁豆30个,捣成汁,用温开水送服。

(6)治中暑。扁豆5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水剩300毫升时,加精盐3克,分2次食。

(7)治小便不利。白扁豆皮15克,秋豆角9克,共用水煎,取汁加红糖,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数日。

(8)治赤白带下。白扁豆250克,炒后研末,每日2次,每次服16克,用米汤送服。

(9)治百日咳。扁豆16克,红枣10枚,用水共煎,取汁,每日服1次,连服3~5日。

(10)用于肝癌、胃癌患者。山药、白扁豆各30克,鸡内金10克,粳米100克,洗净后一起入沙锅,加水1000毫升,先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熬成稀粥。每日服1~2次。常食。

(11)用于胃癌术后或晚期胃癌不能手术者。白扁豆100克洗净入锅,加适量水,先用旺火烧沸,再用小火煮至豆烂熟,加入白糖调匀成羹,当点心食。

(12)用于子宫颈癌患者。先将白扁豆30克、山楂20克、薏米50克同入布袋,瘦猪肉250克洗净切块,与药袋同入锅内,加水炖2~3小时,然后去药袋,加精盐,吃肉喝汤。

(13)治疗脾湿虚困型中耳炎。白术15克,煎汤后去渣取汁,加入怀山药18克、白扁豆20克和红糖适量,共炖烂熟。随意服食。

(14)治酒精中毒(酒醉)。扁豆30克,加适量水煎,饮汁。

(15)治风湿痛。扁豆根100克,加适量水煎,饮汁。

芝麻

性味归经 甘,平;入肝、肾经。

功用主治 补肝肾,润五脏,养血通便。适用于肝肾不足、眩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病后体虚、津亏血燥之大便燥结、产后缺乳等症。

《神农本草经》曰:“主伤口虚赢,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名医别录》云:“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

禁忌 脾弱便溏者慎用。

食疗保健作用

芝麻有白芝麻、黑芝麻2种,一般食用以白芝麻为好,黑芝麻则有滋补强身的作用。芝麻也可以制成酱、榨油等。我国的“小磨香油”堪称中国一绝,这种油色黄透亮,香气浓溢,是上等的调味佳品。

祖国医学认为,芝麻味甘,性微寒,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精血、乌须发、驻颜色之功效,对治疗肤燥发枯、须发早白、年老体衰、肝肾虚亏、白癜风、大便燥结等症有较好的疗效。晋代养生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食芝麻具有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二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生”的功效。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也曾极力推荐以“九蒸之胡麻”作为治疗痔疮以及祛除百病之理想保健食品。

芝麻富含脂肪油,其中以油酸、亚油酸及甘油酯为主,还含有甾醇、卵磷脂等物质。芝麻所含的脂肪油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0.9%,多不饱和脂肪酸为46.6%),具有促进肝脏脂肪代谢、降低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软化血管、防治动脉血管硬化的作用,可以延缓机体衰老,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芝麻所含的维生素E被称为“自由基净化剂”,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芝麻所含的微量元素能加深毛发的黑色素,有防治白发的美容效果。

食疗应用

(1)治肾虚眩晕。黑芝麻、枸杞子、何首乌各15克,杭菊花9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2)用于补肾益气。黑芝麻300克炒熟,何首乌300克焙干,共研末,调入白糖拌匀。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3汤匙,用开水冲服,连服半年有效。

(3)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高血压。黑芝麻、枸杞子、何首乌各15克,杭菊花9克,同入锅,加水煎汤。每日服1剂。

(4)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黑芝麻、海松子、枸杞子、杭菊花各10克。同入锅,加水煎40分钟,取头汁;再加水煎30分钟,取二汁。两汁合并后,每日分2次服用。

(5)用于补肾益精。栗子肉、薏米各50克,同入锅煮酥,食前撒上熟黑芝麻末25克。加精盐调味。每日1剂,早、晚各1次空腹服。

(6)治慢性气管炎。芝麻15克,生姜15克,瓜蒌1个,用水煎服,每日1剂。

(7)用于便血。黑芝麻500克炒焦,加红糖500克拌匀,随意吃。或黑芝麻500克蒸熟,每天服60克,早、晚空腹服。

(8)用于痔疮风肿作痛。芝麻煎汤,洗患处。

(9)用于润肠道。女贞子12~15克,黑芝麻、桑葚子、草决明各10克,泽泻9克,同入锅,加水煮沸后,用小火煎30分钟,取头汁。药渣加水再煎25分钟,取二汁。头汁和二汁合并,每日1制,分早、晚各1次空腹服用。

(10)治老年习惯性便秘。芝麻、胡桃仁、松仁各15克,共捣烂加蜂蜜调服,每日早、晚空腹服。

(11)用于抗衰老。黑芝麻、茯苓各600克,炒熟焙干研末,加白糖拌匀。每日早、晚服用,每次20~30克。

(12)用于润五脏、益精血。黑芝麻50克炒熟研末,与大米100克煮成稠粥,加红糖调服。常食有效。

(13)用于润发黑发。黑芝麻150克,大麦300克,核桃仁150克,分别炒熟,研末,混合在一起,加白糖拌匀。每日早、晚空腹服2~3匙,直至有效。

(14)用于脱发。黑芝麻500克,干桑叶60克,共碾碎成末,用蜂蜜调和为丸如杏仁般大。每日早、晚各服1丸,连续服用。

(15)用于产后乳汁少。黑芝麻15克,炒焦研末,每次用酒冲服,加炖猪蹄一同服食效果更好。

(16)用于乳疮。黑芝麻炒焦研成末,用油调匀,外敷患处。

(17)用于小儿软疖。黑芝麻炒焦,趁热捣烂,敷在患处。

花生

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肺经。

功用主治 养血补脾和胃,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脾胃失调、营养不良、燥咳、反胃、脚气、产后缺乳等症。常食花生油可延缓脑功能衰退,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花生有“长生果”之美名,常服可益寿延年。

《本草备要》曰:“补脾润肺。”《药性考》云:“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

食疗保健作用

①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花生中钙含量极高,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故多食花生,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②促进细胞发育,提高智力。花生蛋白中含10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可使儿童提高智力,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可促进细胞发育和增强大脑记忆能力。

③抗衰老,防早衰。花生中所含有的儿茶素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赖氨酸也是防止过早衰老的重要成分。常食花生,有益于人体延缓衰老,故花生又有“长生果”之称。

④润肺止咳。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可以起到润肺止咳作用,常用于久咳气喘、咯痰带血等病症。

⑤凝血止血。花生衣中含有油脂和多种维生素,并含有使凝血时间缩短的物质,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有促进骨骼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对多种出血性疾病,不但有止血的作用,而且对原发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对人体造血功能有益。

⑥防止冠心病。花生油中含大量的亚油酸,这种物质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减少高胆固醇发病机会,能够防止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⑦预防肠癌。花生纤维组织中的可溶性纤维被人体消化吸收时,会像海绵一样吸收液体和其他物质,然后膨胀成胶带体随粪便排出体外。当这种物质经过肠道时,与许多有害物质接触,吸收某些毒素,从而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积存和所产生的毒性作用,减少肠癌发生的机会。

食疗应用

①治贫血。生花生仁150克,每日分3次吃,连服1周可见效。或带衣花生仁25克,大枣15克(或桂圆12克),生食或炖汤,每日1剂。

②治高血压。花生仁浸醋中,1周后食用,每日早、晚各吃10粒。

③治肾炎水肿。带衣花生仁、红枣各适量,煎汤代茶饮。

④治慢性肾炎。生蚕豆250克去壳,花生仁120克,加水,共煮至蚕豆破裂,水呈棕色混浊时,加入红糖稍煮,当点心常食。

⑤治各种出血症。花生红衣、红枣各适量,用水煎服,连服数日。

⑥治习惯性便秘。花生仁、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各等份,研末,和炼蜜成五仁丸,每日2次,每次服6克。

⑦治失声。花生仁30克,百合3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