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黄巢骁将孟楷率万人奔袭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节度使秦宗权迎战败北,遂归顺了义军。接着,孟楷又进攻陈州(今河南淮阳),陈州刺史赵犨早有防备,乘机袭杀了孟楷。六月,黄巢与秦宗权合兵围攻陈州,“掘堑五重,百道攻之”。黄巢还在州城北“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
在黄巢围攻陈州时,唐廷不断调动军队,以围剿农民军。七月,朱全忠(朱温投降后,被唐廷赐名)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加东面招讨使。九月,命感化军节度使时溥为东面兵马都统。十二月,陈州被围困日久,即向邻道求救。于是忠武镇周岌与时溥、朱全忠等皆率兵前来救援。
中和四年(884年)正月,黄巢军仍是势力强大,周岌等诸路救兵被义军打得落花流水,招架不住,不得不共同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救。二月,李克用率蕃、汉兵5万前来增援。黄巢围攻陈州数百天,却始终未能攻克。这时李克用会同许、汴、徐、兖等州军马向陈州进发,先击败了驻守陈州北的太康尚让军,又击败了陈州西的西华黄思邺军,于是黄巢从陈州周围撤军,退至陈州北的故阳里。五月,连日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黄巢军营为水所漂,又听说李克用大军将至,遂奔向汴州。
当黄巢军从中牟(今河南中牟)北汴河王满渡口渡河时,李克用乘势袭击,义军大败,死伤万余人,尚让率其部下投降了时溥,别将李谠等人投降了朱全忠。义军损失惨重,黄巢率残兵败将向东北逃去,李克用又追杀到封丘(今河南封丘)。这时又遇大雨,黄巢只收集散兵近千人,冒雨东奔兖州。
六月十五日,武宁将李师悦与尚让追至瑕丘(今山东兖州),黄巢与唐军“殊死战,其众殆尽”,与其外甥林言走至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今山东莱芜西南)。这时,林言见大势已去,“惧追至并命”,于是便乘机杀了黄巢及其兄弟妻子。林言持黄巢等人首级欲向时溥献功,在路上却遇到沙陀博野军,他们杀了林言,将林言及黄巢等人首级一并献于时溥。
黄巢残暴毒虐,观念狭隘,嗜好滥杀无辜,攻克长安之后不思进取,未消灭分镇关中的唐朝禁军,又缺乏经济政策,最后被唐军击败。黄巢从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号“浪荡军”。昭宗天复初年,进攻湖南时,为湘阴土豪邓进思所伏杀。至此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黄巢死了,但他手下投降的朱温,却最终将唐王朝埋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鲜血洗城,铸败亡之祸
应该说,黄巢起义在初期的确有着自己的抱负与雄心,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但随着起义的不断发展,后来的黄巢却滑进了连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深渊。比如黄巢第一次进长安的时候,还能够做到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但当他第二次进入长安的时候,却因为长安居民在唐军反攻的过程当中提供帮助,愤而纵兵大肆屠杀,谓之洗城。这种屠杀与起义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后期黄巢军队因为食物不足,甚至于公开设立人肉磨坊,将一些活生生的人推进去,磨成碎肉供大军食用。史载黄巢转战千里,杀人如麻,同时也是伏尸千里。这样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夺取国家政权,只能作为流寇,给全天下百姓更大的伤害。
不过这些只是后话,或者说是根本原因。而黄巢起义最终败亡的直接原因,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以下5点:
其一,没有基地。
转战千里听起来威风八面,但也暴露了起义军缺乏一个稳固的后勤补给基地的弱点。所以他们只能胜,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攻下去,从中获取唐军的补给物资。一旦他们的攻势受阻,就会立刻陷入困境,动辄吃草根、树皮或者是人。
其二,没有乘胜追击。
当黄巢占领长安,开国建都的时候,实际上天下已经大半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了。只要他果断出击,歼灭唐僖宗的残余势力,后续的城池自然可以轻松收入囊中。但是他却放任唐僖宗在四川慢慢地积攒自己的军队,同时号召各地军队围攻长安,最终在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的严峻形势之下,黄巢只能撤出长安,继续自己的流寇生涯。
其三,放弃江淮,进入关中。
唐朝时,江淮地区已经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与产粮地区,而关中经过多次战乱与洗劫之后,早已经大不如前。况且作为唐帝国的都城所在,关中地区也是他们实力最为强大的地方。进入关中,意味着两方势力的最终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再无缓和发展的余地。而所有人都知道了,其实黄巢并没有准备好。
其四,围攻陈州。
这一条有些唯结果论了。如果黄巢真的能够攻破陈州,那么局面会为之一变,不仅自己得到充足的补给,也会将唐帝国收复长安的战略意图打破。但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没有后勤基地的黄巢军只能胜不能败,他们在陈州城下碰得头破血流,反而给了唐僖宗从容调集军队的时间。
其五,用人不当。
例如,在第二次进入长安的时候,在关键的时刻,流氓出身的驻守同州的朱温叛变投敌。这样一来,长安东北门户被打开了,形势更加严峻。而投降黄巢的凤翔节度使郑眥是一个两面派,他在表面上归顺了黄巢,暗地里又挖战壕、筑工事,准备伺机反扑。还有黄巢的太尉兼中书令尚让在关键时刻投降了时溥。
关于黄巢的结局,千年来众说纷纭。最令人疑惑的是,在记述唐代的正史中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一说黄巢是被他人所杀,另一个却说是自刎而死。
《旧唐书·黄巢传》中对于黄巢之死有如下记载:“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不仅如此,《旧唐书》的《僖宗纪》《时溥传》和《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等其他书籍也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难道黄巢不是自杀,而是死于外甥林言之手?
林言是黄巢的外甥,是黄巢身边一名重要将领。在黄巢进入长安之后,曾经选择500个武艺高强的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部队,叫做控鹤。实际上就是禁卫队,并且黄巢任命林言为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军使。
《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外甥林言说,你拿上我的首级去献给唐朝,那么你还可以求得富贵!林言不忍心杀黄巢,于是黄巢自刎。
《新唐书》成书于宋代。而在这部书之前的五代时期就曾有《唐书》编成,后世为了加以区别,把五代时期编撰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将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撰的这部称为《新唐书》。
专家介绍,《新唐书》修撰的时代较为安宁,因此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此时得到了征集和整理。
有传说,黄巢是被贴身大将所杀。
1900年,王道士偶然发现了一个秘密洞窟。这个石窟就是敦煌莫高窟。令唐史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在敦煌残卷中竟然透露出了黄巢死因的蛛丝马迹。
敦煌文书里有一件《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写道:“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公元884年五月,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在此危急关头,尚让却率万人投降唐廷。
有推测,尚让很可能在混战之中将黄巢杀死。这个战报被立即飞报朝廷和作战军队,这一情节就被记载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中。
唐代学者崔致远所著的《桂苑笔耕录》中记载的信息说明,唐将时溥引诱黄巢起义军当中投降的将领把黄巢杀死。
令人疑惑的是,如果当时有人杀死黄巢,必定立下大功。即便是作为帮凶,其名字也会名扬四海,并为各种史书所记载。但关于尚让杀黄巢的说法,在迄今发现的史料中记载的只有一处。
在宋朝邵博的《河南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七中曾经提到,若说杀黄巢于狼虎谷,献首于徐州,两地相距约五六百华里,快马也要3天路程,而徐州至成都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也需20天。当时又值盛暑,“函首”恐怕早已腐臭不堪了,更何况黄巢兄弟六七人,难言其中就没有与黄巢状貌类似者。
如此看来,很有可能在狼虎谷中被林言杀死的只是黄巢的替身。
宋人刘是之的《刘氏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五代时有一个高僧法号翠微禅师,这个人就是黄巢。更为传奇的是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记载说,“黄巢后为缁徒,曾主大刹,禅道为丛林推重,临入寂时,指脚下有黄巢两字”。
在这些史料中,虽然黄巢起义军在山东狼虎谷几乎全军覆没,但此时黄巢并未身死,他用金蝉脱壳之计瞒过唐朝追兵的眼睛,在逃出狼虎谷的残军中依然有黄巢的身影。
还有传说,黄巢后来出家为僧。
王明清的《挥麈录后录》卷五说:张全义为西京留守,识黄巢于群僧中。西京是河南省洛阳市,那么张全义为何会在众多的僧人当中认出黄巢呢?
那一天,笃信佛教的张全义到寺庙中礼佛,他无意中发现对面来的僧人十分眼熟,定睛看去,他大吃一惊。四目相对,黄巢的眼神中并没有流露出张全义脸上的惊奇,而是面色平和,拂袖而去。
也许此时张全义的心中既惊诧又疑惑,但对于黄巢的身份,作为太守的张全义不难确定。难的是性格复杂的张全义始终保守这个秘密,直到把它带进坟墓。
也许如《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公元884年黄巢已经死于狼虎谷,一代枭雄的传奇就此画上了句号。
也许如后世的传说,黄巢从狼虎谷侥幸逃脱后,数年之后,他从洛阳来到宁波雪窦寺,潜心修习佛法,并成为一代高僧。年迈的他在明州的望春桥上独倚栏杆,细细品味着风云岁月,冷眼旁观着纷乱的天下,等待着唐朝叹出最后一口气,然后落日一般融入东去江水的尽头。
大唐,积重难返,辉煌不再
唐代后期,长年藩镇割据使唐王朝的统治名存实亡。在全国各地,藩镇节度使掌有地方政权与大部分兵权,也大都成为世袭制,不受唐王朝的统治。故而,晚唐的政权主要以平息叛乱为主,而无暇顾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加之安史之乱的原因,使唐朝的国力每况愈下,一蹶不振。李唐王朝因此再未恢复往日的盛世景象。肃宗(756~762年)及其之后的代宗(762~780年)、德宗(780~805年)等皆昏庸无能,宠信奸臣,疏远贤良,致使唐帝国的统治更加恶化,吐蕃、回纥等外族不断对唐帝国构成威胁,此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重重。
公元806年,宪宗(806~821年)刘纯即位,在朝臣的帮助下,夺回了由藩镇割据的淮西等地,暂时使唐朝恢复统一。但宪宗自认有功,专断独行,宠信宦官,最终为宦官所害;之后,宦官的地位甚至与皇帝不相上下,成为了唐帝国的真正掌权者。
自穆宗即位后,唐皇多信服食长生药,在以后的9代皇帝中,仅因服食丹药而死的就有3人,更加速了李唐王朝的灭亡速度。直至公元874年,黄巢、王仙芝等人起兵反对唐朝,其中有些坚持了数年之久,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自此,唐朝被封锁在一个以长安为中心的小圈子里,唐帝国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公元907年,曾为黄巢部下后归降唐朝的梁王朱全忠,逼迫唐哀帝退位,自己代唐称帝,建立了梁朝。至此,李唐王朝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中国从此进入了另一个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唐朝后期,由于北方的连年战乱,致使土地荒芜,人口稀少;而相对比较稳定的南方,逐渐成为唐朝的经济中心。与北方不同的是,在南方经济中手工业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唐以后的手工业,是在前代的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造船、铸造、丝织业而言,在技术上都超越了初唐,并且随着手工业的进步与提高,商业贸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长江中下游的新兴城市大多以商业为主,如洪州、苏州都是当时的商业贸易中心。
唐朝前后共289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盛唐气象。从而,使中国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一直到现在,一些国外的某些地方仍然称中国为唐山,称华人为唐人。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在中晚唐时代,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
大唐,经过多次战乱、起义、宫廷政变之后,终于积重难返。但最让人痛心疾首的,却是大唐的风骨也随着国家的衰退而再不重现。
唐朝那种开明的民族政策被认为是失败的,不仅带来了唐帝国的衰弱——其根据大概就是安禄山是胡人——同时也带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当然,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完全无视就算没有安禄山这样的胡人,其他的朝代内部叛乱也是此起彼伏,当一个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这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他们也会完全无视晋亡之后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其持续时间与破坏性丝毫不亚于五代十国。
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与这样的观点,从此之后对于“华夷大防”那是谈之色变。别说任命少数民族独立为官甚至是自领一军,就算是身边突然出现一个外族人,那也往往是各种排斥与羞辱。因为这样的心态,后世中国往往陷入一种封闭自守的状态,以为自己什么都是最好的与最强的,不必也不需要跟外界有什么交流与接触。这在明清时表现得非常明显,其带来的后果也是异常惨痛的。
同样的,重文同时重武的政治体制也被认为是唐朝祸乱的由来。在唐以及之前的朝代之中,几乎从未听过被边患弄得无能为力的情况发生——就算是强大到极致,在世界上也闯出了自己名头的匈奴、突厥等族,同样被中原王朝打得一败涂地。但宋之后,对于文官的异常重视,带来的就是武备的松懈与尚武精神的缺失。甚至一个弱小的民族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击中原的王朝,同时从中原拿走他们想拿的任何东西。
政治上,宦官的强大让后世的王朝都有了自己的警惕——但正如秦汉有宦官专权一样,唐之后的朝代往往也只是警惕而不能避免。毕竟作为自己的身边人与贴心人,宦官与皇帝天生就有一种亲近,而这种亲近无论怎样贤明的大臣也无法取代。所以明朝时宦官同样专权,而且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然,这种随心所欲废立皇帝的宦官再也没有出现,我想这也是唐朝留给我们的遗产之一。
我们真的曾经错过了一个这样的时代: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方位强大,军事上不断开疆拓土,外交上万邦来朝,经济上独树一帜,政治上清明奉公,科技上也强盛发达。至于文化上,直到今天也很难有哪个国家说能够超越。
是的,我们真的错过了。
从黄巢起义被平定之后,大唐还苟延残喘了23年。在这23年里,中央政府的政令基本出不了长安;同样也是在这23年,我们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
那么,如果没有发生这一切,大唐会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