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宜忌1000问
2693700000023

第23章 心理保健篇(1)

为何忌孤独寂寞?

孤独寂寞是老年人常有的一种心态,多是由于亲情、理解等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长期的孤独寂寞会造成情绪低落,精神紧张,感情压抑,严重影响着老人的身心健康。那么,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一,脱离社会生活易使老人产生孤独寂寞感。在城市,退休往往被认为是老年生活的开始。退休以后,老人每天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广泛的社会交往到范围狭窄的家庭小圈子里,从以大量的工作关系和社会关系为主转向以简单的家庭关系为主。这时如果老人常常闷坐家中,无所事事,那么孤独寂寞、空虚无聊等消极情绪就会乘虚而入,损害老人的身心健康。

其二,家庭的变化易使老人产生孤独感。人到老年,大都希望儿孙绕膝,几世同堂。然而,现今社会中,小家庭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儿女结婚后大多与父母分开另住,这样,原先挺热闹的家庭突然变得冷冷清清。当劳碌半世的夫妇发现最终结局是“两手空空”时,孤独寂寞之感就会油然而生。倘这时再不幸丧偶,老人的孤独感就会更进一步加深,从而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

总之,人际交往的减少是老人产生孤独寂寞情绪的主要原因。除某些客观原因外,有些老年人保守、固执等个性特点也容易阻碍其人际交往,而且老年人的人际关系结构比较稳定,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与谁亲,与谁疏,已比较固定,往往不易结交新朋友。这些主客观原因,也使老年人的人际交往范围逐渐变小,从而产生封闭性心理状态。有的老人在社会上很少与人交往,在家里也不愿同亲人倾诉衷肠,使自己长期处于孤独寂寞的精神状态之中。有的老人甚至说,自己整天没个对话的人,像个哑巴,周围静得连掉地下一根针都听得见,心里感觉空空落落的,没有一点寄托。

孤独寂寞是精神上的“癌症”。当老人独居一室、向隅发呆时,当老人感到闲得无聊、无所事事时;当老人厌倦他人或感到他人厌倦自己时,无声的孤独寂寞之魔正在吞噬他的身心。有关学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消极、恶劣的心理状态。不单因为它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会加速中老年人的衰老过程,而且它还是高血压、冠心病、精神病、消化道溃疡以及癌症的重要发病诱因之一。

到目前为止,关于人与社会隔绝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孤独的人看来比乐于社交的人更有可能死于心脏病。瑞典的卡罗林斯卡学院的流行病学家克瑞斯蒂纳奥斯·戈伏博士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学校的杰费里·约翰逊教授记录了7433名瑞典人与家庭、朋友、邻居和同事的社会情况,他们把与社会隔绝最严重的那组人的死亡率同其他人的死亡率做比较长达6年之久,最后发现,很少进行社交活动的受实验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高于其他的人40%。

研究还证明,孤独可使人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麻痹,反应迟钝。如果让一个老人独自呆着,那么他的脑子将加速老化,并很快成为痴呆,加快衰老的进程。近年来,航天学家已发现,宇航员在万籁俱寂的太空封闭系统里生活,会得一种可怕的“恐寂病”,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国外有人发现,行动不便的老人独居于高楼时中,会发生明显的心理变态。另据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孤独消极的生活方式,可使癌症发病率增加2~3倍。

孤独与寂寞无异于慢性自杀。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是一种不愿意孤独生存的生物。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丰富着自己生活的内容,总是自动地与社会广泛交往,用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人们怕孤独寂寞,因为孤独寂寞能使人陷入精神恐怖之中,给人一种空虚、可怕、似有灾难降临之感,产生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总而言之,孤独寂寞给健康长寿带来的危害已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然而,孤独寂寞并非不治之症。只要老人在发现自己存在孤独寂寞感的同时,有改变它的决心和愿望,孤独寂寞就会被征服。

心理学家为老人开了以下处方:

①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仍能关心集体,心系社会,参加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那么就可以消除那种因无所事事,因感到自己老而无用所带来的无聊、空虚和孤寂。在工作中继续发挥自己的能量,从中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有所追求、有所寄托才是永葆青春的良方。

②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参加适合自己特点的文娱和交际活动。老人可在清晨或傍晚和大家一起跳跳迪斯科、打会儿太极拳、下棋、打扑克等,使自己置身于情绪欢乐的群体气氛中,身心万虑俱除,很好地排遣心中的郁闷。有的老人可能不善交际,不适于参加群体活动,也可以通过读书、钓鱼、散步、旅游等活动,克服孤独寂寞感。

③加强修养,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多与人接触交往。有些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变得过分关注自己,好猜疑,好发牢骚,和谁都合不来,人为地使自己越来越孤独。如果老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这些不良变化,就要自觉地改变自己,凡事要看得开、想得通、放得下。乐天知命,才能知足常乐。与亲朋邻里相处,不可“斤斤计较”,甚至“锱铢必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些老人行动不便,不能远行,每天除了家人外,最方便接触的就是邻居。远亲不如近邻,友好的邻居最能使你远离孤独与寂寞。

④学会移情法。相处多年的老伴去世,或发生意外挫折,可使老人心理上长久地陷入困境,不断追溯痛苦的往事,处于悲哀之中,难以自拔。这种情绪是产生孤寂的前兆。这时,老人应理智地认识所面临的变故,认识到无可挽回的事实,在亲友的帮助下,把自己的注意力尽量地转移到新的事物上,使心灵的创伤得到缓解和平复,逐渐用欢乐的情绪代替悲哀和失望,赶走孤独。

⑤采用疏导法。当老人情绪郁闷,感到孤独时,要主动去找信任的朋友聊聊天,倾诉自己的烦恼和郁闷。当感到有人理解自己时,孤独感就可以消除大半。

孤独寂寞是囚锁精神的樊篱,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克星,愿老人们能够正视现实,战胜自己的弱点,走出孤寂的误区,去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寻找新的位置,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幸福。

为何忌回避社交?

老年人通常把精力放在家庭和个人生活上,活动天地过于狭小,思维领域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晚年生活显得单调乏味,这对健康不利。老年人应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另外,老年人做些有益的社区工作,会感到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同时,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也有一定的体力活动,有益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社交有何忌?

青少年交往,爱嘻嘻哈哈,追求热烈的气氛;而老年人社交宜冷静,一般会友都是一杯茶叙旧,拉拉家常,聊聊天,忆忆过去。因为老年人神经系统较脆弱,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需要幽雅、舒适的环境。因此,老年人要选择适当的社交场所,歌舞要轻松愉快,节奏缓慢,音乐音量要小些,环境色彩要淡雅,有条件的可以到令人心旷神怡的近郊或公园去。有文化的老人不妨以文会友,常通书信交流信息和感情。若家中有电话,更可发挥现代通讯工具的优势。

老年人为何忌有失落感?

老年人有丰富的经历,也爱回首往事。每每想到告别自己多年奋斗的岗位,子女成家立业远走高飞,或配偶早于自己离开人世等等,都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这种伤感会带来情绪不畅,食欲不振,以致诱发某些身心疾病。所以,老人要正确对待人生,把一切都看得淡些,而且要意识到自己一辈子的获得大于失落。回顾事业成就和看到新人成长,目睹子女独立和孙辈绕膝,都应感到极大的欣慰。此外,老年人要有意识培养些兴趣和爱好,增加社交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

为何忌嫉妒心理?

好嫉妒的人,往往也是情感狭窄的人。这种人只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评价别人和自己,因而见他人的成功而烦恼、而沮丧、而愤懑;相反,对他人的失败则幸灾乐祸。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尽管周瑜踌躇满志,具有大将之才,但此人心胸狭窄,器量极小,嫉贤妒能,对胜他一筹的诸葛亮始终耿耿于怀,暗藏杀机,多次下毒手,而每次又都事与愿违,害人不成反害己,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终于在诸葛亮的“三气”之下,“金疮进裂”,含恨而去。临终前还怨恨老天爷“既生瑜,何生亮?”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断送周瑜风华正茂生命的正是他本人的嫉妒心理。嫉妒是人性的一个致命弱点,强烈的嫉妒心不但害人更害自己。嫉妒是一种恶劣的情绪,长此下去必然会使人忧愁苦闷、焦虑烦躁,变得冷酷无情、蛮不讲理,不但听不进忠言相劝,而且还会怀疑他人的好意,继而增加嫉妒与妄想,出现恶性循环,终致摧残健康。

嫉妒还是一种病态心理。它不但在食欲、情绪等方面有具体表现,而且也会引起体内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近年有些专家曾做过一次调查统计,发现在嫉妒程度低的人中间,25年中只有2.3%患有心脏病,死亡率只占2.2%。相反,嫉妒心强的人同一时期内竟有90%以上得心脏病,死亡率高达13.4%。这是因为嫉妒情绪能降低人的消化能力,打破精神系统的生理平衡,可以引起恶心、胸闷、胃痛、心悸、头痛、失眠等症状,致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抗病力减弱,又可能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甚至诱发精神病,严重者可致人死命。可见,嫉妒对防病、防衰老极不利。

嫉妒这种心理上的疾病,任何药物都无法治疗。克服嫉妒情绪的最好办法是,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真心实意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襟怀坦荡,宽以待人。这样,既能增进健康,完善自己,又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为何忌常回忆过去的生活?

有这样的老年人,常对生活感到厌倦,无精打采,终日生活在怀念之中,又是叹息,又是伤感。要知道,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因为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增加老年人的寂寞、孤独感和忧郁情绪。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只会增加大脑的负担,容易引起心理疲劳,出现不舒服的感觉,还可导致大脑功能或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出现焦虑、忧郁、自卑,以至丧失对生活的勇气与信心。此时各种疾病便会乘虚而入,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癌病,甚至会诱发老年性痴呆。所以,老年人忌常常回忆过去的生活。

为了防止老年人长时间的回忆往事,以致影响自己的情绪,应该多多引导老年人进行积极回忆。如参加社会上组织的纪念活动,参加校友会来联络感情,安排一些有益活动,这样既可和旧友共叙往事,又可以共同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把精力引到积极的方面上去,以保持正常的情绪,促进健康。

为何忌暴躁易怒?

俗话说:“气宽寿长。”所谓“气宽”,是指遇事不生气、不发怒。生气、发怒是人的意愿和活动遭到挫折后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如人的愿望达不到目的,自己的见解和言论遭到人家反驳、曲解;遇到不称心的事,不明不白地受人指责、侮辱;自己受骗上当及疲劳、疾病的担忧等诸多的心理背景均能使人生气、发怒。此外,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改变,特别是任过官职的老年人,在位时,抬手动脚有人帮,性格上也非常温和、开朗;但离退休后,生活环境变了,整天在家里,今天要买粮,明天要买菜,出门没小车,干活没人帮,于是心烦意乱,性格也就逐渐由过去温和、平静,待人热情变为暴躁易怒,一遇有不顺心的事极易生气、发怒。

《黄帝内经》指出:“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肾”。现代医学认为,愤怒、生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当人发怒时,理智明显降低,同时还伴随体内生理功能的改变,表现为心跳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高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激动和兴奋。兴奋时理智性降低,便很可能会做出越轨的事,甚至造成终身遗恨。相反,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愉快的精神,乐观的情绪,就能调节体内的植物性神经,使体内各脏器的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从而增强人体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

要使自己健康长寿,就必须保持愉快的心情,少生气,不发怒。当然,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使人有发怒、生气的时候,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专家们认为,情绪反应是神经系统短暂的联系,可以被一种新的联系所代替。这就靠平时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保持自己的修养,时刻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一旦出现使你发怒的刺激时,可以采取回避方式,防止发怒;也可把发怒、不快的事坦率地讲出来,以消怒气或闷气。不过,最好的方法是发怒生气时,要努力去寻找幽默,去干自己高兴的事情,去寻找一种自我安慰的理由,以保持愉快轻松的精神状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消沉,不悲观失望,做到心胸旷达,乐以忘忧。

为何老人忌单独进餐?

人到老年,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相对减弱,胃肠消耗能力下降,咀嚼能力下降尤为明显,味觉减退,这就造成老年人食欲普遍低于青壮年。若再单独进餐,在冷冷清清的环境下吃东西会觉得越吃越没有滋味儿。

要知道,影响食欲的原因不仅在于食物的质量和烹调技术的好坏,还在于进餐时的气氛。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心情愉快,气氛轻松、和谐的状态中进餐,粗茶淡饭也会吃得格外香甜,这对具有孤独感的老年人尤为重要。老年人自己或仅仅老两口在餐桌上,冷冷清清地进餐很容易感到索然无趣,常常是随便吃一些就放下了碗筷。如果是儿女及孙儿、孙女们团团围坐在一起,老幼同桌,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全家人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进餐,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享受——天伦之乐。

在餐桌上子女们给老人夹菜虽然是件小事,却温暖了老年人的心。许多老人本来不大想吃的菜,儿女把它夹到自己的碗里,老人心里一高兴,也就吃下去了,而且还觉得格外好吃。有些老年人平时喜吃咸,子女在餐桌上一再耐心地劝阻,他心里一高兴,就会少吃盐,并逐渐改变口重的习惯。因此有人说,在餐桌上子女可以帮助老人做好自我保健。此外,子女与老人同桌进餐,还可以及时发现老人饮食上的异常变化,如食欲减退、偏食,或食欲增强、食量剧增等,这些常是一些疾病的重要信号,老人与子女共同进餐对及早发现疾病和及时治疗很有益处。

因此,老年人忌单独进餐。

为何老人忌吃饭时生气?

全家老少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一顿饭,你说我笑互相敬让,这是一种天伦之乐。但是也有些老年人常在饭桌上生气,而闹得全家不快活。这对身体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