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宜忌1000问
2693700000017

第17章 营养进补篇(4)

老年人由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减退,可表现出体力减弱,抗病能力低下,听力、视力减退,发白脱发,健忘失眠,食少畏寒等特有的生理现象,也有许多老年人伴发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老年病。因此,对老年人来说,适当服用一些滋补品,确实可以帮助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和防治疾病。

老年人进补时,应当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身体衰弱、有慢性病时的进补;一种是无病养身的进补。

因病而补,需根据病情施补。要弄清究竟是气虚、血虚还是阴虚、阳虚。是气虚可选用补气药,如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等;是血虚,则选用补血的当归、阿胶、熟地、何首乌、枸杞、桂圆、动物肝等;阴虚,可选用补阴药玉竹、麦冬、冬虫夏草、女贞子、山萸肉、百合、梨、鸭肉、蜂蜜等;阳虚,多选用补阳药,如鹿茸、紫河车、肉苁蓉、淫羊藿、补骨脂、核桃、狗肉、羊肉等。由此可知,滋补药是各有所用,不能随便乱服。

无病养身的滋补,应根据自身体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气候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滋补品。从时间、气候上来说,一年四季皆可补,但怎样选用合适的滋补品还是有学问的。春天,气候转暖,宜用平补之剂,目的是协助人体正气之生发,可选用红参、别直参、生晒参、太子参、党参等,以补益元气,但用量不宜太大;夏季,气候炎热,宜用清补剂,可选用玉竹、绿豆、百合、莲子等;秋天,风物干燥,宜滋润,以滋养为主,可选用党参、茯苓、生地、天冬、麦冬、沙参、莲藕、香蕉、银耳等;冬天,气候寒冷、人体热量消耗大,宜用温补,可选用人参、西洋参、枸杞子、何首乌、附子、杜仲、肉苁蓉、冬虫夏草、核桃、桂圆、大枣、银耳、鹿肉、狗肉、羊肉等。

“补”是与“缺”相对应的,也就是“缺”时才需要“补”。我国自古以来的多种补方,都是对缺与虚拟出的,因此有功效,有补益,有利于健康长寿,所以沿用至今,不失为宝。

总之,补药毕竟不是食物,不能常吃,就是医食兼用的药用食物,也不是吃多就好,弄不好会“物极必反”。迷信补药,乱用补药,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进补效果,反而会招致疾病,不利健康。所以,服补药补品要有的放矢,对症服药.才能补之有效,养之得法。

为什么说老人便秘不宜补?

老年性便秘属虚秘范畴,是指老年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超过48小时,且大便干燥或大便不干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老年人患便秘的比中年人多1倍,60%的老年人有便秘,且随年龄增长而症状加重。本病常继发于其他慢性病,也可因毒素长期存留体内,不能随大便排出而诱发或加重多种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痔疮、前列腺肥大等。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推动无力,肠蠕动无力所致。肠蠕动无力、腑气不通又使大量毒素留体内,形成脏虚(脾虚)腑实(大肠实)的本虚标实的病理状态。

针对上述病理状态,老年性便秘的治疗,要补脏通腑,标本兼顾。补脏即补益脾气,增强脾的运化能力;通腑即使肠道内存留的多种毒素排出体外。但是要注意,通与补的比例关系,要补得恰当,通得合适,才能取得效果;反之,补之过度则闭门留毒,通之太过则耗伤脾气,不能达到预期疗效。

老年人进补宜走出哪些误区?

老年人因身体虚,每到秋冬季就开始服用补药,如盲目滋补则有害。其主要有下列几种误区。

①药不对路。老年人患慢性支气管炎,日久会出现肺阴虚弱现象,宜用西洋参、沙参以益气养阴清热,若用红参,则会使余邪复燃,病情加重。

②真假不分。本来是虚证,但有实象,误认为实证而服用泻药,有时能使人脱虚,甚至丧生。如果实证有虚象,误用补药,反而增加病邪威力,使病情加重。

③补不对症。如阴虚的人用了人参、黄芪、鹿胎膏,反而更加消耗阴津。气阳不足的人,用了当归、阿胶、枸杞子等补阴血的药,反而损伤脾肾阳气。

④病轻药重。各种补药,应从小量开始,不可骤然采用较大剂量,如鹿茸为著名补阳药,能够补精助阳,但服用过多则会有鼻子出血、眼红、头晕上火等症。

⑤油腻太多。老年人消化能力弱,脾虚,如用多了熟地、鹿角胶、阿胶、当归、桂圆等,由于过于滋腻,反而使脾胃消化能力减弱,饭量减少。总之,老年人使用补药,切不可盲目跟风走,还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科学的使用。

为什么中老年人宜补脾肾?

人的寿命有一定极限。但生长发育可由精心培育而旺盛,衰老死亡也可随主观意愿而延缓。个体的禀赋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后天脾胃的奉养,若能善于保护胃气,调节饮食化源,则生前活动之原动力——元气,就显得充沛,从而长葆健康。

当前对抗衰老主张最力的有补脾说和补肾说。

补脾说主张怡养性情,摄生适宜,劳逸均不可偏过,膏粱厚味要有节制,也可适当采用药补或食疗。例如,人参的作用主要就是益气健脾,所含人参苷可增加免疫功能和提高红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氧自由基被及时清除,而延缓老化。

补。肾说认为个体生长、生育、衰老由肾起主导作用,衰老与肾虚有本质联系,所以强肾可以延缓衰老。现代研究认为,在大脑下面有一部分称下丘脑,像时钟一样控制生命的成长及衰老过程,有人就叫它“老化钟”,肾阳虚老人就是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功能衰退。还有人研究发现,人体微量元素锌含量变化曲线与人体肾之盛衰的变化曲线是一致的,得出一些老年病可能与体内缺锌有关的结论。根据肾虚学说一些补肾药物被精心配伍,制成多种抗衰老方药。

当然如何进补,进补什么方药,还要由医生根据个体不同,辨明邪正虚实,权衡气血阴阳,具体考虑。进补季节传统多在冬天,但也不必过分拘泥。

为何老年人进补宜顾护脾胃?

使用滋补药,一定要顾护脾胃,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百虚皆由于脾胃。如大病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的虚衰,常非一脏一腑,多见五脏皆虚,气血阴阳俱不足,此时用补当遵孙思邈“五脏不足,调于胃”之理论,通过补脾胃,使脾气先旺,则气血阴阳化生有源,五脏六腑皆得其养。

在“虚不受补”的情况下,电要首先顾护脾胃。所谓“虚不受补”,是指体质虚弱较甚或阴阳气血俱虚时,当用补药滋补,若脾胃不健,反可致气机壅滞,加重脾胃之虚,药力难行,体虚愈甚,此时用补,要以运脾为先。又因为滋补药多腻滞,尤以滋补阴血之品为甚,往往滞胃呆脾,故在运用补药养生时,常应配以调理脾胃之品,如陈皮、木香、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等。上述各药不仅能使脾胃功能健旺,而且能防补药腻滞之弊。

为何女性宜重视补气血?

女人的一生可以有三次机会改变自己的体质,它们分别是月经来潮前的少女时期,月经、妊娠、生产、哺乳的青壮年时期和绝经后的更年期。

12岁以前的少女,一般月经尚未来潮,大多身体都比较健康,不需要特殊的进补。然而,由于其他原因也可产生营养不足,造成发育迟缓和体弱多病,这样就需要考虑适当地进补。而这个时期的进补,应主要侧重于食补,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纤维素、维生素、钙、磷、锌等多种营养成分的食物,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锌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性功能的活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内摄入丰富的锌,可使女子体态丰满、皮肤细腻,反之,将会阻碍少女的生长发育。因此,少女应多吃一些猪、牛、羊肉及蛋、芝麻、花生、核桃仁等含锌丰富的食品。当然,对于一些由于先天因素造成的体质特别虚弱的少女,就要选择食补与药补相结合的方法,适当选用桂圆、枸杞子、熟地、当归等来调补体质,然后再进行食补,以防“补而不受”。少女时期体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各时期的生理功能能否正常,是成人后形体健美、肤脂嫩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