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假如这不是宋朝
2688200000003

第3章 “弱宋”不弱(2)

这话说得慷慨激昂,而听的人也是热血沸腾。宋徽宗一听,如果自己要是真的再生气的话,那就显得自己小肚鸡肠了。他不仅没有追究这位大臣的忤逆之罪,反而踏踏实实地坐了下来,认认真真地听完了大臣的话。

大宋的皇帝穿着一件被撕坏的龙袍上朝,这可是一件有损国体的事情。宋徽宗身边的宦官就走到他旁边,小声提醒道:“皇上,您的衣袖都破了,要不然先回后宫换一件吧。”

宋徽宗摆了摆手表示不用,还对宦官和文武百官郑重其事地说:“这件龙袍,朕会保留下来,当做一种激励,也希望今后仍然能够有敢于直言的大臣向朕进谏。”

要知道,这可是北宋亡国的宋徽宗,一向以“昏庸无道”著称于世。可是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能看出来,宋朝的皇帝虽然有的是昏庸、有的则是贪婪,但是绝对没有出现过类似隋炀帝、秦二世那样的暴君,动不动就要摘人家的脑袋。这在中国古代史中,算是比较罕见的朝代了,并且没有之一。

一般来说,如果宋朝的文人通过了科举考试,考取了功名,那就等于是坐上了“平步青云”的快车——先是到地方上做几年的地方官员,之后就会接到京城来的任命书;进入京官的队伍之后,只要不犯什么********,在几年之内,不说连升三级,至少也能够再升上两级,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

除了升官速度就好像是挂了外挂一样,还有另外的一种保障,那就是绝对不用担心领导生气,什么“伴君如伴虎”,在宋朝,通通都是浮云!开创了宋朝的这种朝廷风气,也绝对不是昏庸的宋徽宗,而是宋朝的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经历了群雄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他亲眼所见因为皇权无法集中而导致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藩镇割据、武将作乱、李氏王朝就此灭亡……估计赵匡胤睡觉的时候,没少做噩梦,所以他才想出了一个“杯酒释兵权”的方法把皇权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手里。

其实这样也对,别人永远没有自己来得可靠,赵匡胤则是将这句话作为了自己的用人准则,并且发挥到了极致。

在赵匡胤的心中,文人的形象永远都是手不能挑、肩不能扛,甚至是见了血就会晕过去的文弱形象,而武官则个个膀大腰圆、络腮胡须,手里的兵马仿佛是能够斩断大宋江山的噩梦根源。于是,他对文官百般信任,这种信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纵容。据史载,太祖立国之后,曾在太庙里刻下祖训,其中的一条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纵观整个大宋王朝,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文官因为过错而惨遭杀身之祸,这和很多朝代中动不动就满门抄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这并不代表说文官就如同拥有了护身符,犯什么罪行都可以逃过死劫。在宋朝比较重的罪名主要有4种——“盗贼重法”、“盗剥桑柘之法”、“重禄法”和“重惩赃官”,前面两项基本上都是针对普通罪犯,放在现在,估计也就是个“危害公共治安”,可是后两项却是针对所有官员。无论你是文官,还是武官,无论你官居何职,品级高低,一旦被发现有收受贿赂、贪赃枉法之行为,处罚就极为严厉。

“重禄法”出自宋神宗之手。在整个宋朝来说,宋神宗无疑是个明主,如果没有他,王安石估计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拿着朝廷的俸禄,满腹才华无处诉,也就是个宋朝版的李白。但好在,王安石遇到了他的伯乐——宋神宗,这才有了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

暂且不说在宋神宗支持之下上演的轰轰烈烈的变法,单说这个“重禄法”。在宋朝做官,尤其是做文官,薪水啊、福利啊、待遇什么的,都非常可观。甚至还曾经出现过很多文人刚刚考取功名,就被地方上的名门望族看上,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情况,所以说“穷小子一夜之间变成大富豪”,在宋朝绝对不是痴心妄想。这样优越的制度,却仍旧挡不住人性的贪婪,在宋朝仍旧有很多人铤而走险,收受贿赂。

宋神宗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心急如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同样的道理,普天之下的银子,也都是他皇帝老子一人的,怎么能让这些姓赵的银子都被贪官污吏卷回自己家门呢?于是他就针对官员收受贿赂这件事情制定了法律,这条律法说白了也简单,就是说,凡是领取了丰厚俸禄的官员,一旦发现收受贿赂,哪怕只有100钱,都要被流放,这流放的年数和收受贿赂的金额成正比。

而另一项罪状“重惩赃官”其实和“重禄法”非常相似,只不过是多了个死刑的设置。但在那个“刑不上大夫”的时代,死刑往往成了摆设,就连蔡京这样大奸大恶之人,最后也都只是被流放了事。所以说在宋朝,死刑恐吓人的作用比它的实际用途要大得多。

尽管这种“刑不上大夫”的朝中风气使得宋朝出现了很多奸臣,也出现过宦官权力过大,但是我们仍然要承认,也有很多忠臣在这种风气中获得了能够直言的权利,这是非常难得的。比如说刚正不阿的包拯,比如说以大局为重的寇准,比如说一马当先的“杨家将”等等。据史料记载,寇准当初为了说服宋真宗能够御驾亲征,在朝廷之上,他口若悬河、舌战群雄,甚至把口水都喷溅到了宋真宗的脸上。

这种事情发生在历朝历代,估计都能够成功地激怒皇帝,就算不满门抄斩,也得办你个“忤逆之罪”。可是在宋朝,宋真宗并没有因此而生气,甚至还重用寇准,御驾亲征。

与其说“刑不上大夫”是对士大夫阶级的一种保护政策,倒不如说是宋代皇帝对待士大夫们的一种包容。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包容,才能够让宋朝的政治呈现一片清明之迹,也是一种变相的“言论自由”吧。只有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之中,朝廷官员才有勇气说出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这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上的开明,同样也是百姓之福、朝廷之福。

对外战争,胜多负少

提到宋朝,人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哪些词汇来形容这段历史呢?

或许有人想到的会是那金戈铁马的“岳家军”,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用自己的身躯成就了民族大义。

或许有人会想到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忠义之军的“呼家将”……

如果细数下来,宋朝还是出过不少军事将领的,留名千古的岳飞、“杨家将”、“呼家将”这些都不说了,就连那世人不太熟悉的曹彬、狄青、李纲、韩世忠、刘锜、李显忠、魏胜、张俊、虞允文、张子盖、张宗颜、吴玠等等,也能够独当一面,保护大宋的一方疆土。

可是宋朝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洗不去两个字——羸弱。

说宋朝军事羸弱,原因无外乎是这个科技、经济都十分发达的朝代,却始终活在外族侵略的阴影当中,而且这个外族还是一伙靠着蛮力、没有半点科技含量的打斗方式获得了性价比极高的胜利。

可反观之,“靖康之耻”,大宋的皇帝竟然被掳走了,这对于一个朝廷、一个国家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啊!

试想一下,一个国家连自己的最高领导人都让敌人给抓走了,不仅如此,还将领导人的妻子、儿女和诸多亲戚都抓走了,简直是一网打尽,那这个国家的防御得多差劲啊!

可是,我们现在说的不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传奇小说,而是真正的历史,我们必须要用史实来说话。

根据宋朝史料上所记载的战事来看,一向羸弱的宋朝竟然能够在种种战事之中取得七成以上的胜利,这样的获胜概率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甚至有些不合常理。

这就好比一个整天舞文弄墨的书生和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打架,站在一旁围观的人们纷纷下注,买定离手,赌这两个人谁输谁赢。壮汉有着一身蛮力,块头上也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场赌博似乎没有翻盘的可能性。可就在转眼之间,书生却用了一招“破釜沉舟”,扭转了局势。大宋王朝就是这个看似“百无一用”的书生,而辽国、金国就好比是那空有一身蛮劲儿的壮汉。

或许很多人都不太相信,一向给人羸弱感觉的宋朝,居然有如此之强的战斗能力,战争的胜率居然高达七成?正如那句古诗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不得不承认,宋朝是一个很倒霉的朝代:北宋时先是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最后被金国所灭;南宋则更加屈辱,先是向金称臣,后被蒙古所灭。

可是我们必须也得承认,宋朝的敌人数量太多、势力也太强,先有辽国,后有大金,紧接着就是迅速崛起的蒙古。这几个强敌还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善于骑术、骁勇善战。宋朝的版图比起其他朝代来说,要小了很多,而且在边关地区,没有一点地理优势。这几个强敌的骑兵能够在短短几日之内挥军南下,因为没有天然屏障,人家一来,就能够直逼京师之地。

唉,要说这宋朝的皇帝当得也真够憋屈的,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准备开始享受生活的时候,却突然听闻家门口有“土匪”来抢劫。为了家族的安宁,他只好选择“破财消灾”,可是走了一拨,又来一拨……

或许有的人会说了,汉唐时期也有匈奴、契丹等外族来犯,人家就能够派出自己最优秀的将领去征剿,宋朝为什么就能够低下它高贵的头颅?这简直就是丧权辱国!

NO!NO!NO!

还是那句话,我们要说一段历史,就不能不承认客观事实。汉唐时期,匈奴也好、契丹也罢,他们真的就是一伙土匪,就算是进入了中原的土地,满脑子里想的也都是打家劫舍那点事儿,只想着怎么能够捞上一笔,绝对没有想过要占领中原的房屋。而到了宋朝的时候,这群土匪惦记的绝非是那点白花花的银子,他们更重视的是土地归属,这也就是为什么辽国对“燕云十六州”霸占欲望如此强烈的主要原因。

想想看,前者是流水的土匪,只想着干一票是一票,就算是遭到了反击,也没什么损失;后者则不同,他们惦记的不仅仅是你的银子,还有你的房屋、你的土地,甚至是你的子民、你的老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可同日而语啊!在如此的环境中,“重文轻武”的宋朝能够坚持300多年,这也算是个奇迹了。

谈到这些,绝对不是为了给宋朝签订各种条约找借口,就如同这一小节的标题所写,宋朝在战争中也取得过很多的胜利,要不然那七成的获胜概率是从何而来呢?

宋朝出现过很多个军事奇才,“杨家将”的元老杨业,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杨继业,在历史上是同一个人。他有个绰号,是辽国人给他起的,叫做“杨无敌”。他原本叫做刘继业,是北汉的将领,后因北汉帝刘继元投降,就成为了宋太宗的部下,改名杨继业(杨业)。抛开他的身家背景,我们单来说说他的战绩:

公元979年的九月,宋朝建立刚刚20年,辽国就已经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孩子”动起了心思。战争就讲究一个时机问题,所以辽国抢先占领了天时。远在汴梁城的宋太宗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辽国军队已经被宋军击退,可是他知道,这件事情还没有完,辽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乎,派谁去守卫就成了朝廷中的头等大事。

这时候的宋朝已经没有什么骁勇善战的武将了,因为当初已经被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了。眼看着自家的门户被辽军来犯,宋太宗急眼了,想我大宋王朝,不能就这样被辽国欺负了。他坐在金銮宝殿之上,看着站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就问:“辽国军队犯我大宋国威,你们哪个能够前去为朕解忧?”

站在大殿之上的多半都是文官,而武官们都没什么地位,站在后面,听到宋太宗这样问,谁都没有站出来,都大眼瞪着小眼看着别人。

唉,估计宋太宗当时心里也是长叹一口气吧。他环视四周,在每个武将的脸上停留了一会儿,突然间他脑海中想到一个人,毫无悬念,这个人就是杨业。用宋太宗本人的话说就是“杨(继)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

说白了,宋太宗看上的是杨业多年在边关的经验,总比用一个毫无战争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要有保障。史书上记载:

次年三月,潘美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适遇辽军南犯雁门(今代县西北),杨业率骑兵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向南,与潘美所部合击,大败辽军,杀辽将萧咄李,俘辽将李重海。

雁门关这个地名,很多人都不陌生,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杨业曾多次在这个地方和辽军一试高下。从这个时候起,杨业这个名字就成了辽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也是在这个时候,杨业有了“杨无敌”这个称号。据说在此之后,辽国的士兵远远地看到“杨”字的军旗,就被吓破了胆,生怕跑得慢就会被杨业给杀死了。

公元986年,也就是雍熙三年的正月,宋军主动出击攻打辽国,以东路军曹彬、崔彦进率主力直取幽州;另以米信、杜彦圭部出雄州,田重进部出飞狐。可以说,这是宋朝有史以来比较少见的主动出击的战争,也是宋太宗比较著名的几次北伐战争之一。

到了二月份,西路军以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杨业任副都部署,王侁、刘文裕为监军,率部出雁门。这场战役是宋太宗亲自部署的,按照他的想法,曹彬所率领的主力部队其实是明枪一晃,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大张声势,将辽军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这里;而实际上西路军才是真正的主力部队,如果顺利的话,不仅能够攻占沿途州县,还能够会师攻取幽州。

果然,西路军出了雁门关之后,迅速与辽军接上了火力,先后在雁门关、朔州、应州等地展开了战争,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辽国寰州刺史赵彦辛、节度副使赵希赞相继投降,对宋朝俯首称臣。

辽国以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山西兵马都统,率军抵抗潘美、杨业所统宋西路军,尚未到前线,潘美、杨业军又攻辽国应州,节度使艾正以城降宋。

紧接着,潘美、杨业军又攻占云州,辽国大同军节度副使赵毅等降宋。在宋西路军攻城俘将、连连得胜的形势下,作为主力的宋东路军为争功,不等与西路军会师,违背诏旨,自行北上攻占涿州,又因粮尽退兵。

五月,宋东路军又进至岐沟关北,受到辽军主力的追击。岐沟关之战宋东路军大败,宋太宗遂令西路军退回代州,护送云、朔、寰、应4州民户南迁。辽军大败宋东路军后,耶律斜轸部得以全军10余万西攻;六月,攻占寰州,宋守军千余人战死。

杨业早已看出,这一次的敌人绝非是原先的辽国士兵,而是有备而来,可是主将潘美似乎胜券在握。杨业觉得此事关系重大,于是就对潘美提议说:

贼势盛,不可与战,姑密谕云、朔等将先出寰,我师次应州,贼必悉众来拒,俾朔州吏民直入石碣谷,列强弩千人于谷,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万全矣。

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次我们遭遇到的敌军势力和以往不太一样,实力也比较强,不如我们先暂且躲避一下他们的锋芒。我们先去攻打应州,一旦开战,那些士兵势必会前来支援,等到他们进入石碣谷之内,就可以用弓箭手将他们射死。这样我们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杨业的话刚刚说完,枢密使王侁就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君侯素号无敌,见敌逗挠岂有他志。”意思就是质问杨业怎么能在两军交战之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可不像是“杨无敌”能够说出来的话哦!